2020年物理學5大革命性發現,從黑洞信息悖論到時間之謎

2020-12-28 老胡說科學

你可能已經聽說過最早的「隔離天才」的故事,艾薩克·牛頓為了躲避瘟疫,徹底革新了數學和物理學。在像2020年這樣的流行病肆虐之年,人們自然希望看到一些類似的希望。也許另一個奇才的想法正被給予時間和空間來孕育,誰知道會有什麼奇蹟在等待著他。

在牛頓的時代,隔離意味著,除了一棵蘋果樹,幾乎沒有什麼東西可以做伴。但更重要的是,科學本身從那時起已經完全改變了。直到大約一個世紀前,一位孤立的思想家才有機會引發一場全面的知識革命。現在,最大的問題(理論問題)往往只會在全球學者團隊的齊心攻克下才會有成效。

然而,令人震驚的是,今年有兩個這樣的團隊在可能引發物理學下一次革命的理念上取得了重大進展。這些研究人員已經逐步解決了理論物理學中最誘人、最頑固的問題,即史蒂芬·霍金的黑洞信息悖論。正如牛頓最終證明了拉住樹上蘋果的引力與使月球在軌道上運行的力是一樣的,這些科學家們夢想著將阿爾伯特·愛因斯坦關於引力的觀點與量子力學的粒子和場結合起來。雖然實現這個目標還需要一段時間,但牛頓也花了20多年時間才出版了他的傑作《原理》。希望在這疫情肆意的一年裡播下的智力種子(黑洞信息悖論和量子糾纏,蟲洞和全息圖),有一天會結出輝煌的果實,這並不瘋狂。

黑洞信息悖論研究進展

關於黑洞信息悖論,降為說就是:物質落入黑洞,隨著時間的推移(很長很長一段時間),黑洞「蒸發」。但落入黑洞的物質發生了什麼?根據萬有引力定律,它消失了,它的信息永遠消失了。但根據量子力學的規則,信息永遠不會丟失。因此,悖論出現了。今年,一系列重量級的計算表明,信息一定會以某種方式洩露出去,儘管它是如何洩露出去的仍然是個謎。黑洞理論不再包含使其自相矛盾的邏輯。但仍有許多令人困惑的地方,甚至連物理學家自己也感到困惑。就理解黑洞而言,這充其量只是開始的結尾。

物理學家創造了室溫超導體

懸浮的火車,無損的電力傳輸,完美的能源儲存,室溫超導性的藍圖已經滿足了許多烏託邦式的夢想。紐約羅徹斯特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報告稱,他們以氫原子晶格為基礎創造了一種材料,這種材料顯示了在大約15攝氏度下超導的證據,這個溫度大約相當於一個寒冷房間的溫度。唯一的問題是,它只有在材料被加壓到接近地核的壓力才會起作用。烏託邦將不得不等待。

時間之謎的新答案

當你問一般的理論物理學家關於時間的本質,他們可能會說時間的流動是一種幻覺。根據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在一個「塊宇宙」中,空間的三個維度和時間的一個維度交織在一起,這個「塊宇宙」包含了整個過去、現在和未來。愛因斯坦在1955年去世前幾周寫道,「過去、現在和未來之間的區別只是一個頑固的錯覺。」然而,一個關於時間的新觀點(一個來自於一個關於數學的舊觀點)可能會為我們走出這個封閉宇宙的監獄提供一條出路。

天文學家發現了快速射電暴的來源

一個耀眼的宇宙閃光燈結束了一個持久的天文學之謎。自2007年首次發現快速射電暴以來,一直沒有得到解釋。快速射電暴是一種只持續幾毫秒的遠距離無線電波。天文學家已經想出了太多的理論來解釋什麼是宇宙中最強大的射電源。在4月一個寧靜的早晨,一場爆炸照亮了地球上的望遠鏡,這使得研究人員可以追蹤它的來源,追溯到曾經有天體發射x射線的那部分天空。天文學家得出結論,這一現象的背後是一顆被稱為高度磁化的中子星。

存在第三粒子王國的有力證據

宇宙分裂成兩種粒子:玻色子或費米子。但如果你創造一個玩具宇宙,一個只有兩個空間維度而不是我們熟悉的三維空間,粒子行為的規則就會改變。在這個二維宇宙中,拓撲規則允許第三種粒子存在,即所謂的任意子。早在20世紀80年代,人們就首次預測出了任意子,但直到今年,實驗才最終證實了它們的存在。

巨大的磁場可以解開宇宙之謎

目前宇宙學中最大的謎團與哈勃常數有關,哈勃常數是宇宙膨脹速度的量度。早期宇宙的數據預測了一個值。來自現代宇宙的數據預測了另一種可能性。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是什麼?宇宙學家沒有窮盡的想法,但有一個被忽視的可能性是,在宇宙誕生之時,磁場可能存在。支持這一假設的關鍵證據是,天文學家發現了宇宙中已知的最大磁場——1000萬光年的磁化空間滲透在星系團之間的空隙中。如果不是大爆炸本身,它會從哪裡來呢?

相關焦點

  • 黑洞信息悖論之謎,霍金最後的問題被解決了嗎?
    在所有黑洞相關的問題中,最令理論物理學家頭痛的或許是黑洞信息悖論。這是霍金證明黑洞存在熱輻射後誕生的一個麻煩的問題,也是霍金生前最後一篇論文研究的問題:黑洞蒸發後,所有與之相關的信息都丟失了,因而違反了信息守恆律。數十年來,為了解決這一問題物理學家提出了許多猜想和模型,如今終見曙光——黑洞信息沒丟!那麼黑洞信息悖論要被終結了嗎?
  • 霍金的五大理論:黑洞信息悖論與時序保護猜想
    不過,有些同志是不贊同霍金觀點的,其中叫喚最猛的就是美國理論物理學家萊昂納德-薩斯坎德與赫拉爾杜斯-霍夫特,這哥倆完全反對霍金的觀點,他們認為,如果被黑洞吞噬的信息消失的話,這將違背物理學的根本定律,極大的動搖人類迄今為止所構建的物理學根基。所以,薩斯坎德與霍夫特認為,霍金一定是忽略了什麼,而實際上被黑洞吞噬的信息不會憑空消失。
  • 霍金生前的最後一篇論文發布了:關於黑洞信息悖論
    這篇論文目前可以從預印版論文平臺 arXiv 上免費獲得,其中還包含對霍金深深的敬意:「失去這位可愛的朋友與夥伴,我們深感悲痛,他對黑洞物理學的貢獻一直激勵著我們,直到生命的盡頭。」這篇論文是對霍金職業生涯的一種收尾,收集了他關於黑洞量子結構最後的一些研究成果——霍金在過去 40 年裡一直在研究這個主題。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這次研究的是黑洞!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被揭曉的熱度還沒散去,當地時間6日,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也在瑞典科學院揭曉。2019年的物理學獎得主,因在宇宙學和地外行星相關領域的研究貢獻,被讚譽「徹底改變了我們對世界的認知」。
  • 《信條》中的物理學(二)時間旅行和祖父悖論
    如果基於多重宇宙的觀點,祖父悖論就很好解釋了。有這麼兩個宇宙,第一個宇宙有一個祖父、一個父親,還有一個兒子。這個兒子因為偶然因素,非要穿越到過去把他祖父殺了。於是他通過時間機器回到了過去,但他回的並不是他自己所在宇宙的過去,而是另外一個平行宇宙的過去。平行宇宙裡邊也有一個他的祖父,他把平行宇宙裡的爺爺殺了之後,再回到自己的世界裡,會發現他祖父還在。
  • 2020年十大黑洞的發現
    據國外媒體報導,物理學家現在正處於了解黑洞的黃金時代。自2015年以來,研究人員已經能夠使用雷射幹涉引力波天文臺(LIGO)獲得黑洞合併產生的信號,事件視界望遠鏡(EHT)等望遠鏡拍攝了第一張黑洞陰影照片。2020年也不例外:一系列激動人心的獨特發現加深了我們對黑洞的理解。
  • 貝爾物理學獎揭曉!這次是因為發現神奇的黑洞
    原標題:剛剛,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這次是因為發現神奇的黑洞,「上帝粒子」、引力波、量子光學等研究者都曾獲獎剛剛,諾貝爾物理學獎也公布了獲獎者,這次頒發給了黑洞發現者。當地時間10月6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常任秘書戈蘭·漢松宣布,將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羅傑·彭羅斯(Roger Penrose),萊因哈德·根澤爾(Reinhard Genzel)和安德裡亞·格茲(Andrea Ghez),三位獲獎者因發現了宇宙中最奇特的現象黑洞,將分享1000萬瑞典克朗獎金(約合760萬人民幣)。
  • 2020 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三人發現「宇宙最黑暗的秘密」—黑洞
    IT之家 10 月 6 日消息 北京時間 10 月 6 日,2020 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Roger Penrose 、Reinhard Genzel 和 Andrea Ghez. 獲獎,獲獎原因 「宇宙最黑暗的秘密」。
  • 2020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 發現神奇的黑洞 3位得主分享760萬...
    來源:中國基金報作者:文景 繼昨天公布2020年度諾貝爾獎首個獎項後,另一自然科學類獎項諾貝爾物理學獎也於今天「官宣」得主。當地時間10月6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在斯德哥爾摩宣布,將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一半授予羅傑·彭羅斯(Roger Penrose),另一半授予雷因哈德·根澤爾(Reinhard Genzel)和安德裡亞·格茲(Andrea Ghez),以表彰他們「發現了宇宙中最奇特的現象之一——黑洞」。他們將分享1000萬瑞典克朗的獎金(約合人民幣760萬元)。
  • 黑洞信息讓物理學家陷入困境——量子引力理論或許是其歸宿
    激勵這些科學家的並不是他們的真知灼見的實際運用,而是他們認識到,今天的某些人必須為今後一百年、一千年或一萬年的相關科學鋪平道路。當我瀏覽我的新聞訂閱時,我發現這篇文章的論點異常清晰,其看似不可避免的邏輯導致了一個悖論,無可否認,這反而增加了它的吸引力。你也可以用金屬線拼圖來困住我
  • 黑洞不黑:霍金最新論文稱信息可從黑洞內部逃出
    而現在,這名已經74歲的物理學大師在一篇他最新發表的文章中進一步擴展這項理論,並在文章中指出這一問題的關鍵答案就在於一種存在於黑洞事件界限內部且沒有能量的粒子,也就是所謂「柔軟毛髮」。近日,有關這一理論備受期待的,包含了詳細計算過程的論文終於出現在預印本論文網站「arXiv」上,引發各界關注。  這篇文章的主旨在於進一步釐清信息如何從黑洞中逃離,並解決著名的「黑洞信息悖論」問題。
  • 【影評】《信條》與時間之謎
    眾所周知,霍金一生兩大成就之一是黑洞理論。霍金稱,因為黑洞的質量無窮大,越靠近黑洞,時間越慢。等到達黑洞的中心時,時間停止了。一切,歸於無。霍金的另一大學術成果是關於宇宙的起源,或者說時間問題。收縮到最後,會成為黑洞,並再次成為一個奇點,這就是坍縮。至此,一個輪迴完成。是不是可以這樣理解:宇宙的擴張是時間的正向運動,而宇宙的收縮則是時間的反向運動。
  • 25歲與96歲,歷史上的那些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諾貝爾物理學獎|黑洞...
    IDG君寫在前面:最近,2020 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三位獲獎者的科研成果都與「宇宙最黑暗的秘密」——黑洞相關。今天我們生活在一個用技術支撐起來的高度發達的社會,而支撐我們這個社會的高度發達的技術,如果仔細檢查一下,你會發現,它們的基礎差不多都是物理學。
  • 從《慶餘年》說時間旅行及其悖論|影評
    1895年英國小說家威爾斯在其作品中描繪了一種用於時間旅行的工具叫「時間機器」,之後「時間機器」一詞開始流行普及,成為了科幻領域中的常見「神器」。可惜迄今為止乘坐時間機器的旅行只存在於理論或幻想中,我們既沒見過從古代穿越到現在的古人,也沒見過從未來穿越到現在的未來人,眼前只有案頭或網上一堆時間旅行相關的繁雜理論,不能不說是一大遺憾。
  • 道歉小作文 之 2020 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竟然花落……
    剛剛,2020 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將一半頒給了羅傑·彭羅斯(Roger Penrose)以表彰其給出的黑洞形成的證明,並成為廣義相對論的有力證據。另一半由Reinhard GenzelAndrea Ghez共享,表彰他們發現銀河系中心的超高質量高密度物質。
  • 「影評」《信條》與時間之謎
    眾所周知,霍金一生兩大成就之一是黑洞理論。霍金稱,因為黑洞的質量無窮大,越靠近黑洞,時間越慢。等到達黑洞的中心時,時間停止了。一切,歸於無。霍金的另一大學術成果是關於宇宙的起源,或者說時間問題。在《時間簡史》裡,霍金認為,宇宙起源於一個類似奇點的東西,經過一次莫名其妙的大爆炸後,奇點以無法想像的速度向外膨脹。
  • 2020年,天文學家發現了這10個巨大的黑洞,其中一個很詭異
    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2020年一些關於黑洞的驚人發現吧。 一、諾貝爾物理獎「走進」黑洞 繼1903年的居裡夫人,1963年的瑪麗亞·歌珀特·梅耶爾和2018年的唐娜·斯特裡克蘭之後,安德裡亞·格茲(Andrea Ghez)是有史以來的第四位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女性。 二、LIGO觀測到了迄今為止最大的黑洞
  • 2020諾貝爾物理學獎頒給了「銀河系中最黑暗的秘密」,什麼是科研永恆的魅力?
    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響,諾貝爾基金會宣布,今年的12 月將不再舉辦一年一度的諾貝爾獎頒獎晚宴,頒獎典禮也改為了線上,科學家們將通過電話得知獲獎情況。斯德哥爾摩時間2020年10月6日下午,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獲獎者為三位從理論和觀測的角度證明了黑洞的存在,並在黑洞研究方向上做出巨大創造性貢獻的科學家。
  • 科學家發現迄今質量最大的黑洞
    (馬克斯普朗克引力物理研究所/圖) 引力波的發現是21世紀迄今為止最重要的物理學成就之一,三位物理學家因為對發現引力波的重要貢獻獲得了201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自2015年9月14日首次探測到引力波信號以來,科學家不斷發現新的引力波信號。這種時空漣漪攜帶著源的重要信息,引力波天文學也開啟了探索宇宙的新道路。
  • 最著名的物理悖論,即將走向終結?
    這導致了黑洞信息悖論,任何落入黑洞的東西似乎都會永遠消失,包括信息,而這違反了量子力學中時間演化的么正性,也就是說對於某個粒子,在全空間內任意時刻找到它的概率應該為1。隨著一系列突破性的論文,理論物理學家已經非常接近於解決近50年來一直困擾著他們的黑洞信息悖論。現在,他們可以確切地說,信息確實離開了黑洞。當你跳進一個黑洞,你並不會永遠消失在黑洞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