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腔】編者按:
對話熱門人物,了解新聞背後的故事。一人一面,還是一人千面?開腔,不只是語言的交流,更是靈魂的觸碰。在這裡,新聞主角變得更加立體。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9月24日電題:寫男星「情詩」被網暴,餘秀華:他們讀書太少
記者 任思雨
真性情、敢言,讓詩人餘秀華在兩個月內上了好幾次熱搜。最近一次是因為採訪,在個人工作室裡,酒醒後的她有些暈乎乎地回應著微博懟人、給李健寫詩、情感、女權的各種問題。
有人佩服她嬉笑怒罵的勇氣,也有人說,她是被這個時代炒作起來的,人設、話題火的程度似乎要超越詩歌價值本身,餘秀華從來沒有這種擔心:「我在人設這方面沒有任何負擔,我愛怎麼樣就怎麼樣。」
餘秀華。中新網任思雨 攝
兩次熱搜,是「微博得了病」
最近兩個月連上了幾次熱搜,詩人餘秀華如今又多了「鍵盤俠剋星」「戰鬥系女詩人」的稱號,她覺得這都是誤打誤撞。
第一次因為「怒懟鍵盤俠」、第二次因為視頻採訪,餘秀華直言「嚇死了」,「第一次上熱搜,我覺得罵人還能上熱搜,微博得了病;第二次上熱搜,我覺得微博的病又犯了。第二次是因為許研長得好看不是因為我,這都是誤打誤撞」。
微博上,一些網友看不慣她的詩歌文字,一些網友用刻薄的語言攻擊她的身體殘疾,她全部怒懟回去,甚至毫不吝惜地使用粗話。
來源:微博截圖
對「戰鬥系女詩人」的稱號,她笑說,是跟丐幫學了幾招。「我就會那麼一點點,真的,比起那些會罵人的我真是不值一提,都是小case。」
有意思的是,在微博上懟人以後,她的粉絲數多了將近20萬。
公眾人物動輒陷入網暴的爭議,餘秀華不加掩飾的態度如今已經不多見。她在新書分享會上談到:「網暴,其實是這個社會人心浮躁的一個具體的體現。很多人第一不願意思考這個事情到底是他做得對還是我做得對,第二沒有思考的能力,歸根結底還是人心的浮躁和讀書太少,所以還是勸大家多讀書。」
另一個被網友指責的原因,還有她寫給歌手李健的好幾首「大膽情詩」,餘秀華曾表示,那不是寫給李健的,只是借用李健這個公眾人物來表達自己的感情寄託。
餘秀華寫給李健的詩。來源:微博截圖
今年5月份時,她就在自己的文章裡寫道:「仔細想來,曾經給李健寫的那幾首詩歌,也不知緣起為何。一貫的戲謔和調侃大約成為了我面對這個人間,面對一切美好以及惡毒的方式。我對李健只有欣賞,說深不深,說淺不淺。比誰都清楚,我們是兩個軌道上的小星球,無論如何用力,也完成不了交集的際遇,我從來沒有渴望,一點都沒有。」
但她並不打算向李健本人解釋,「不解釋,我就是要給你寫,我覺得好玩的就是這一點。我怎麼說有些人始終不信、有的人始終相信,是吧,看你怎麼辨」。她接著說,「李健是一個非常好的人,不然我也瞧不上他呀」。
寫詩,要天賦、也要運氣
從2014年底詩歌《穿過大半個中國去睡你》火遍全國開始,餘秀華的寫作一直伴隨著讚譽與爭議。
在日前推出的新版《月光落在左手上》中,她加入了自己近年來的新作。如今再回看那些寫於六七年前的詩歌,她覺得那時是自己創作的高潮期。
餘秀華《月光落在左手上》精裝珍藏版。來源:出版方供圖。
詩歌中,餘秀華寫愛情、親情、生活感悟,寫村莊、土地,混合了女性豐富、敏銳的情感神經。成名之後,她的寫作主題依然沒變:「人的關注點和她的性格和心理需要有關,比如我覺得這個社會我沒有辦法改變,也沒有辦法通過我的言語去改變任何人的話,我就不去管它,我能關心的僅是我的內心和身邊僅有的幾個人。」
詩歌是人們認識餘秀華的窗口,她的新書分享會現場,有十幾歲的少年,也有七十多歲的老者,還來了幾位明星,紛紛談著詩歌帶給自己的力量。
關於詩作的各種解讀,餘秀華表示,詩歌不是一個人的。很多人喜歡詩歌,是因為在詩歌裡讀到自己想要的那部分。詩歌之所以能產生共鳴和共情,是因為不同的人總是從不同的角度和側面讀到不同的東西。
餘秀華說,「詩歌對我來講是一種天然的東西,它不存在堅持也不存在力量,但是在別人眼裡可能有所不一樣,可能他們會看到力量或者別的東西,但是在我眼裡,它是我天生的一部分,沒有所謂的堅持和別的。」
餘秀華。來源:出版方供圖。
她坦言,寫詩是一個需要天賦的事情,有些東西是天生的,比如一個詩人的敏感度,還有看問題的角度和思考的方向、力度,但是看書也會彌補這些問題。
儘管說著讓網友們多讀書,但她覺得自己也有些浮躁,「成天不知道自己在幹嘛」。她承認自己是個情緒化的寫作者,沒有規劃,有時候來了靈感、寫了一些字,結果就會被一些很瑣碎的事情打斷。「寫出來也要靠運氣,不是靠才華,才華是有的,運氣不常有。」
我沒有「人設」
餘秀華說,有時遇到痛苦的情緒,除了寫作以外,「喝酒是非常好的解決方式,我倒沒有說喝酒能解決痛苦,但是時間能解決所有的問題,包括屈辱、包括所有的東西都是被時間治癒的」。
最多的一次,她在工作室喝了兩斤,「一個人睡了兩天,那時候被小偷偷了肯定都不知道,挺好挺好」。
《月光落在左手上》插圖。來源:出版方供圖。
新書出版之後,很多學者、作家、音樂人、明星、藝術家來朗讀餘秀華的詩歌,她笑說,覺得自己讀得是最好的。她曾發過一段自己拍攝的視頻,朗讀詩作《我愛你》:
「……
如果給你寄一本書,我不會寄給你詩歌
我要給你一本關於植物,關於莊稼的
告訴你稻子和稗子的區別
告訴你一棵稗子提心弔膽的
春天」
這則視頻的畫面是她的小院子,放著許多花盆的陽臺上,藍雪花開得正好。
餘秀華喜歡養花,不過大部分都是養死一半,活一半,她也不在意,「今天買十盆花,養死了五盆還剩五盆,明天再買十盆又養死了五盆,第三天繼續買它。它總是死不完的,死完了也不要緊,繼續買」。
來源:視頻截圖。
過去她曾被網絡上的種種爭議影響,「開始還是覺得很難過,後來既有批評我的也有表揚我的,我就無所謂了,一開始有人罵你了你會覺得很難過,罵的人多了,我就是這麼個人你罵吧,就會產生一種逆反心理」。
網絡上的餘秀華是直率敢言的,帶著好奇讀書的人又會發現,她的文字時而奔放、時而細膩,有人評價餘秀華是「兇猛又清新」,對此她說:「很多人有一個人設,把自己定位兇猛、清新、溫柔,這個東西我就很膩味,我覺得人就是要不同的面,可以是粗暴的、溫婉的、細膩的、也可以是那種『不要臉』的,我覺得這樣比較好一點、自在一點。」
新書分享會上,面對人設和詩歌價值的討論,她回應道,「詩歌好是唯一的價值,而不是被誰認可才有價值。你在這個過程裡不斷地書寫,不斷地進步,這才是一個人的價值,不管你做什麼,進步是唯一的價值,其它的都不叫什麼價值」。(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