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開古籍,有關合肥的詩句數不勝數,其實,漫步於打造「五高地一示範」的合肥城中,詩意的合肥不止如此,有底蘊悠遠的老地名,也有充滿新意的新網紅,今天,讓我們打卡一處處詩意棲居地,在這座千年廬州古城中靜看時代變遷。
探尋地:雨花塘
古往今來文人墨客競「打卡」
稻香樓緊鄰一段古城河,水面寬闊、綠樹成蔭,亭臺軒榭、雕塑小景點綴其中,風景美不勝收,令人流連忘返。這裡就是合肥的一處鬧中取靜的「打卡」聖地 —— 雨花塘。
在古代,雨花塘屬於護城河的一段,位於德勝門北邊,南邊是銀河和包河。清朝初年,大司馬龔鼎孳攜如夫人顧眉回到合肥,居住於稻香樓,那時的雨花塘除了是王公貴族、才子佳人的遊歷之處,還是一條灌溉水渠。
1955 年,省農業廳水產局曾把這片水域建為水產試驗站,放養魚花。到了上個世紀 80 年代,水塘不再放養魚花,這一泓碧水改名為富有詩意的「雨花塘」。
探尋地:翡翠湖
白天鑲翡翠夜晚有「心」湖
「翡翠無窮掩夜泉,猶疑一半作神仙。」江淮之間,就有一汪湖水取名「翡翠」,清麗華美,鑲嵌在合肥西南。
翡翠湖位於合肥經開區,如同她的許多「姊妹湖」一樣,是由水庫改建而成。水庫名為「古梗」,既稱「古」字,大都是有淵源、有故事的,但古梗水庫的名稱緣由卻無從追溯。當年,立於水庫大堤極目遠眺,水勢直指東南,與巢湖相會,滋潤萬畝良田,派河以北稻浪滾滾、沃野千裡,水庫下遊農民豐收、農村興旺,一片繁榮景象。多年來,隨著城區擴容,一家家企業落戶經開,住宅、高校拔地而起,原先的水庫發揮了最後的餘熱,改建為翡翠湖,湖中設一亭,亭子的牌匾上鐫刻著三個行書金字:古梗亭,以示紀念。
如今,以翡翠湖為核心,湖邊開拓了許多綠地景區,翡翠湖景區成為了合肥人休閒娛樂的美好去處。
探尋地:清風閣
一方高閣守護包公文脈
「清風徐來,水波不興。」回顧北宋名臣包拯的一生,立朝剛毅,不附權貴,鐵面無私,如今,穿過合肥老城的車水馬龍,走進包公園內,清風閣在悠悠包河的環繞和粉荷綠樹的掩映下仿佛遺世獨立,閣外塵世喧囂頓時靜謐。
清風閣坐西朝東,東鄰包公墓園,西接包公祠,為紀念包公誕辰 1000 周年而建於 1999 年,閣高 42 米,為仿宋式建築。清風閣外簷柱間設有格子門,每面為 9 扇,門為方格花心。頂層為彩繪藻井,門、楞、柱都為慄殼色,配以白色牆面,色彩素淡凱瑞。一至六層分別為耿光日月廳、江淮奇葩廳、江山明月廳、廬州夜話廳、梨園攬勝廳和廬州宋韻廳。
領略完閣內風採,處高閣臨空眺望,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包河風光,再是鱗次櫛比的現代高樓商廈,遊客或有「恍然隔世」之感,猶如站在了時空的交接點。一方高閣守護著包公故裡的文脈傳承,一方高樓續寫著創新高地的時代發展,古今廬州風貌在這裡竟是完美融合。
主播:合晚精靈 胡琪
【來源:合肥晚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