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行各業都會存在一定的師徒關係,釣魚也不例外。現在經常能看到一些釣魚人舉行的拜師儀式,有的釣友則不禁會問「釣個魚,有必要拜師麼?」其實拜師這個問題,要看你站在什麼角度,處在什麼圈子,出於什麼目的來說。都是釣魚,野釣和競技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概念,許多釣友尤其是新手對於「釣魚大師」會有一種盲目的崇拜感。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釣魚和拜師。
釣魚大師
釣魚大師之所以成名,都是在競技下諸多的賽事活動中一路過關斬將中的佼佼者,獲得大小獎盃無數,頂著「大師」「釣王」的稱號。他們都是通過長時間磨練,積累,觀察中練就的一身過硬的基本功。
基本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想要做到這點,沒有捷徑可言,除了聯繫還是聯繫。只有基本功紮實了,才能保持一定的水準,穩定發揮。釣魚紮實的基本功才是王道,其次是多釣,釣得多自然經驗豐富,應變能力強。「釣魚大師」稱號的背後,都是有著不為人知的艱辛。
圈子和目的
所謂名師出高徒,釣魚拜師一部分是為了能夠快速融入頂級釣魚圈,在師傅的指導下,有許多成功的經驗和技巧可以用來學習和借鑑,釣技水平提高是肯定的。在商業化的大環境下,許多拜師成了以師傅為中心,形成一個營銷團隊,統一的服裝,很職業化,更加有利於開展業務。
現在許多釣魚大師都做起了漁具生意,有自己漁具品牌或是代言一些廠商的漁具,名人效應很強大,直播帶貨現在很火,即使小主播年入百萬不是夢。如果有這方面的機緣,把自己的釣魚愛好和職業關聯在一起,輕鬆年入百萬起,我相信很多人都是十分樂意的,所以釣魚拜師也在商業化的驅使下很正常。
現在什麼都是利字當頭,有錢就是王道。即使你有釣魚技術,但你人輕言微,可能在稱呼上你就是人家口中的「小張,老王」,如果拜了師則不同,在師傅的光環和影響力下,可能稱呼慢慢就變成了「張哥,王老師」,在通過自己的努力便逐漸有了發言權,說服力。
野釣
對於普通野釣人來說,平時釣魚就是以休閒為主,一釣一樂的事。只是一心想要把魚釣好,不牽扯任何利益關係,所以沒必要拜師。大多數人都是受父輩或環境影響,從接觸釣魚到喜歡上釣魚,沒有老師,卻處處都是「老師」,走到哪都會和釣友交流或請教一番魚情。
真正的純粹的「釣魚大師」,其實就在我們身邊,他們只為娛而魚,就算所謂的「釣魚大師」來此遊釣,也會先問當地的釣友魚情及用餌習慣,圈子和目的不同,所以不用對大師過於迷信。
在學習釣魚中,我們可能什麼當也上過,什麼方法也都嘗試過,想要釣好魚無非就是要多學習,要學會獨立思考。別人的方法,我們可以拿過來借鑑,但不能照搬。只要把魚情掌握明白了就能釣到魚,也沒有人能騙得了你。不管釣多釣少,釣大釣小,心理和思維的健康,以及堅定的信念才是最重要的。不斷地學習,多去釣,在循序漸進的過程中,一定會一天比一天釣得好。
釣魚沒有秘籍,也沒有捷徑,哪怕那些拜了師的也同樣如此,「師傅領進門,修行看個人」,基本功是必須的。好的釣位,你能坐他也能做,但好的基本功不是人人都有的,這能再釣獲上很好的體現差距。地基不牢再漂亮的房子也是危樓,基本功不好,再好看的動作也是花架子,釣技可以學習鍛鍊,了解魚的習性,好好學習的同時更要多去釣。
各地的水情,魚情不同,一方水土養一方魚,野釣中沒有大師,有的只是適應魚情,看誰的基本功紮實,誰的應變能力強。釣的時間約久,越善於思考,學習,總結則就越強,越厲害。對於釣魚界的拜師行為,圈子,目的不同,我們野釣人玩好自己的就OK。想要少走彎路,要找對方法,別被忽悠了。
以上內容為我個人經驗淺談,感謝您的閱讀,冬季出釣的同時注意增衣保暖。每天為您分享野釣乾貨,您的關注,評論和分享是對我最大的支持和鼓勵。
祝每位釣友都能大鯽大鯉。
聲明:內容文字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圖片來源於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