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度安康市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繳費工作已經全面展開,新聞897的幫忙類節目《897大家幫》今天為大家帶來,2021年度安康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政策解讀,一起來看看吧。
參加城鄉居民醫保的對象是哪些?
1.具有我市城鄉居民戶籍或取得我市居住證未納入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範圍的非從業居民;
2.統籌區內各類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包括民辦高校、獨立學院、成人院校)、科研院所(以下簡稱高校)中接受普通高等學歷教育的全日制本、專科生、全日制研究生(不含在職本專科生和研究生),中專、技校學生;
3.統籌區內國有關閉破產企業退休人員和困難企業職工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確有困難的,可自願選擇參加戶籍地或長期居住地統籌地區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
4.原城鎮集體企業沒有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退休人員、下崗失業人員可自願選擇參加戶籍地或長期居住地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
5.靈活就業人員可自願選擇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或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但不得重複參保;
6.在我省居住且辦理港澳臺居民居住證的未就業港澳臺居民,可以在居住地按照規定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
7.新生兒及其他按規定應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人員。
參加城鄉居民醫保的原則是什麼?
(一)應保盡保原則。除按規定參加城鎮職工醫保的人員外,全市城鄉居民均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做到應保盡保,力爭全覆蓋。
(二)年度參保原則。全市城鄉居民基本醫保參保實行年度繳費,年度享受待遇。
(三)不重複參保原則。全市城鄉居民每人每年只能參加一種國家實施的基本醫療保險險種,不得重複參保及重複享受待遇。
(四)責權對等原則。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個人或家庭成員,必須履行「按照國家和我省確定的年度個人繳費標準,及時足額繳納個人參保費用」的責任,才能取得相應年份醫療費用報銷的權利。不履行參保責任者不能享受待遇。
(五)稅務徵繳原則。依據《國家稅務總局陝西省稅務局、陝西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陝西省醫療保障局關於機關事業單位和城鄉居民社會保險費交由稅務部門徵收的公告》(2018年第14號)要求,自2019年1月1日起,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費(含原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費、原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費)由稅務部門統一徵收。
2021年度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籌資標準是多少?
2021年度全省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籌資標準暫為830元,其中:財政補助每人每年暫為550元,個人參保繳費標準每人每年280元。財政補助遠多於個人繳費。籌資標準中財政補助和個人繳費約為2:1。即參加城鄉居民醫保個人交一份,財政補助約兩份。
為什麼醫保費漲到280元
城鄉居民個人的繳費標準每年都是根據國家的規定來繳費的,省市沒有另外製定繳費標準,籌資標準的提高主要有以下原因:
第一:城鄉居民個人籌資標準是政府根據財政負擔情況、經濟發展水平及群眾健康保障需求來逐步增加的,個人拿的是「小頭」,政府拿的是「大頭」。我市原來實行新農合、城鎮居民兩種制度,今年統一為城鄉居民個人籌資標準,也就是說,不再區分農村居民和城鎮居民。無論是原來的新農合、還是城鎮居民,財政補助資金佔居民基金年度籌資總額的比例約為70%左右,個人繳費佔30%左右。
第二:病人人次、補助金額和醫療費用都在增長。就新農合患者來說,2007年,全市門診、住院人次共補助23.8萬人次,新農合補助金額7143萬元,2019年,全市門診、住院人次共補助695.79萬人次,新農合補助金額22個億,分別比2007年提高了29倍、32倍。
2007年,全市縣級醫療機構次均費用為2225元,而2019年全市縣級醫療機構次均費用為4264元。這一方面說明廣大居民的健康意識、參保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增強了,不再是小病抗,大病拖的年代了;一方面也表明醫保資金的壓力也越來越大,如果個人及國家的籌資及配套標準不上調的話,醫保就沒有基金,其大病保障的作用根本無法實現。
第三:個人享受的政策範圍越來越寬。今年我市統一了城鄉居民醫保政策,全市城鄉居民可以享受門診統籌、門診慢性病、住院和大病保險,特別是「兩病」政策,原來都沒有,這次可以享受,凡是被確診為兩病的,在定點的鎮村醫療機構報銷比例50%,封頂線300元。
現在是集中繳費期,繳費期截止到什麼時候?
2021年度全省城鄉居民參保個人集中繳費時間截止到2020年12月31日。
集中繳費結束之後,個人還能繼續參保嗎?
集中繳費期後,只有特殊人群(比如新增貧困人口、退役軍人等)可繼續繳費參保,繳費標準和待遇享受期將出現變化。
參保人員待遇享受期有什麼規定?
2021年度城鄉居民參保人員醫保待遇享受期為2021年1月1日至12月31日。
(一)普通人群應在集中繳費期參保繳費,待遇享受期為2021年全年。
(二)新增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參加城鄉居民醫保,開放綠色通道,待遇享受期為扶貧部門確認為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之日的次月算起。
舉例:王某於2021年4月份認定為建檔立卡貧困人口,2021年6月份按照統籌地區繳費標準參保繳費後,待遇享受期應從2021年5月份算起。
(三)2020年新入學的大學生,統一參加學校(校區)所在地2021年度城鄉居民醫療保險,自繳費完成之日享受待遇。
舉例:陳某為2020年9月份入學西安某大學的學生,2020年10月1日在學校統一參加2021年度城鄉居民醫保繳費,則陳某2021年居民醫保待遇享受期從2020年10月1日算起。
(四)全省應屆畢業的參保大學生,在陝西省的醫保待遇享受期延續到當年年底。
舉例:孫某為2020年西安某大學應屆本科畢業生,正常參保,按規定,孫某2020年的居民醫保待遇享受期截止到2020年12月31日,孫某如果2020年9月份因病住院,居民醫保費用是可以報銷的。
(五)其他不在集中繳費期參保的需參加城鄉居民醫保的特殊人群,按規定繳費後,待遇享受期自繳費之日的次月起。
舉例:李某為2021年的退役士兵,2021年8月份回陝參加陝西省居民醫保,按規定,待遇享受期應從9月份算起。
困難群眾如果繳費困難,是否有相應政策資助?
國家規定,對於一些困難的特殊人群,其個人參保繳費部分可以獲得參保資助,資助參保的對象主要有以下三類:一是在國扶辦系統中經扶貧部門確認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二是民政部門認定的特困供養人員、最低生活保障對象、孤兒、事實無撫養兒童等。三是衛生健康部門認定的計劃生育家庭人員。
對於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通過省市縣財政專項資金按每人70元資助參保,補貼後自己承擔210元。
民政部門認定的特困供養人員、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等由醫療救助資金全額資助參保。最低生活保障對象,由醫療救助資金定額補貼,標準由各縣確定。
衛健部門認定的計生戶參保補助由財政計劃生育扶助類補助專項資金資助參保。標準由各縣確定。
這裡要強調一下,今年在個人參保繳費時,對於定額補助的居民,實行「先繳後補」的政策,也就是說個人先繳費280元,然後再把補助資金打到個人卡(折)上。凡是能享受參保資助的人群,可以在卡上或存摺上及時查詢。
對於以上幾種情形,要是同一參保人員身份出現交叉重疊,如何他認定參保資助的政策?
以上資助參保人員身份出現交叉重疊的,每個參保人員只能獲得一項資助參保,以獲得資助參保金額最大的資助參保類型資金予以資助參保,不可兼得。
新生兒參保的相關政策。
2021年出生的新生兒,當年不繳費,自出生日起90天內須辦理參保登記手續,可從出生之日起享受參保登記地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待遇。
舉例:2021年3月1日出生的新生兒,須在出生90天內,即5月29日前完成參保登記,當年不繳費,待遇享受期可從2021年3月1日算起,至2021年12月31日。
假如2021年6月1日完成參保登記,不繳費,但待遇享受期只能從2021年7月1日起,不能從出生之日起享受待遇。
2020年出生的新生兒,在參保地區規定的時間內辦理參保登記手續後,次年以自然人身份參保繳費。最晚在2021年3月31日前完成參保繳費,待遇享受期可為2021年全年。
舉例:按照規定,2020年的新生兒,2021年的繳費可以延長至2021年3月31日,該新生兒2021年3月31日前完成繳費,2021年的待遇享受時間為2021年全年。
如果該新生兒2021年4月份才繳費,其待遇享受期只能從2021年5月1日開始享受,不能從出生之日起享受待遇。
醫保繳費方式有哪些?
(一)實體繳費渠道
1、各合作商業銀行的營業網點:繳費人持相關證件(身份證或居住證)到農商銀行(信合)、工商銀行、農業銀行等營業網點通過櫃面辦理繳費。
2、村(居)委會、社區、學校等代收代辦點:繳費人可到村(社區)或學校代辦點通過稅務部門布設的「社保費代收客戶端」辦理登記及繳費。
3、稅務大廳繳費渠道:繳費人也可以持相關證件(身份證或居住證)到所屬主管稅務機關的辦稅服務廳進行申報繳費。
但銀行網點及辦稅廳排隊人員較多,需要等待時間較長。
繳費方式詳細介紹及演示請看安康社保非稅的美篇文章,可以百度搜索:「安康市2021年居民醫療保險參保繳費指南」查看。
(二)線上繳費渠道
1、手機銀行、網上銀行繳費渠道:繳費人可通過與稅務部門協作的商業銀行(農商銀行(信合)、工商銀行、農業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郵儲銀行)開發的手機銀行、網上銀行渠道及自助終端設備辦理繳費。部分銀行還有掃碼支付。
2、第三方支付平臺:中國銀聯「雲閃付」APP,繳費人可下載安裝「雲閃付」手機APP使用任意銀聯卡辦理繳費。繳費人也可以通過微信-支付-城市服務.安康-社保-陝西醫保繳納來繳費。
推薦大家使用線上渠道繳費,方便快捷,減少排隊等待,足不出戶就可以繳費。沒有智慧型手機的老年人也持身份證可以在各村、社區農商行(信合)助農E終端商戶網點通過E終端繳費。
繳費後的相關票據怎麼獲得?
目前居民醫療票據均有電子稅票數據,醫保部門根據稅務部門傳遞的入庫電子數據完成權益記錄,以權益記錄信息作為繳費人報銷的依據。通過以上渠道繳費的E終端POS小票、電子回單、電子支付憑證,專用票據都可作為繳費憑據,繳費人確有需要的可以在費款成功繳納後的2-3天在村(居)委會、社區、學校等代收代辦點開具紙質版《社會保險費繳費證明》,或到在本地辦稅大廳開具《稅收完稅證明(非印刷)》票據。
參加城鄉居民醫保以什麼為準?具體參保流程是什麼?
參保人選擇的參保地必須為戶籍地或居住地。參保地選擇必須與戶籍地或(和)居住地一致。
舉例:王先生戶籍地為陝西省安康市,長期在西安市隨子女居住,按照規定,王先生可以按照戶籍地參加安康市居民醫保,也可以在西安市辦理居住證後,參加居住地西安市居民醫保。
繳費時提示沒有信息的,可以到所在社區或醫保指定的窗口增加個人相關信息,再通過稅務部門提供的相關渠道完成繳費。這裡要特別提醒一下,繳費時一定要核對參保地,今年各渠道都增加了核對經辦機構的頁面,請付款前仔細核對確認,特別是有出嫁、隨遷、其他地市務工,繳費地變化的要特別注意核對,如果不是要繳費的繳費地不要繳費,返回看能否可以選擇,如果選不到請到當地村社區代收客戶端或稅務辦稅大廳變更後再繳費,以免錯繳進原繳費地而發生退費重繳。退費重交流程比較長,儘量不要繳錯,需要繳費人提出申請,稅務受理,醫保經辦機構審核並向財政申請資金退費。
醫保跨年度繳費是什麼政策?
統籌地區連續參保的城鄉居民住院跨年度醫保結算,統一以參保患者出院時間當年度結算政策辦理。跨年度跨統籌區域參保住院患者,按自然年度所屬不同參保統籌區域結算政策分別結算。
安康圍繞「兩病」門診用藥保障出臺了哪些惠民政策?
「兩病」是指高血壓和糖尿病,這在目前是一種比較普遍的慢性病,這項政策保障的人群範圍是參加我市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患有高血壓和糖尿病,並需要採取藥物治療的患者。
「兩病」患者要享受此項待遇,需要首先到定點醫療保險進行確診並提供診斷證明,確診後向醫保部門申請備案,醫保部門備案同意後,就直接錄入醫保系統。參保的「兩病」患者在定點的鎮衛生院、衛生室(社區服務中心)就診的合規藥品費用,按50%比例報銷,最高支付300元。
今年以來,對於安康的(慢病政策變化的病種)的患者來說,醫保又給他們帶來哪些好消息?
今年,按照全省統一安排,我市將原新農合、城鎮居民制度整合為城鄉居民醫保制度,全市基本實現了六統一(覆蓋範圍、籌資政策、保障待遇、醫保目錄、定點管理、基金管理)。
就慢性病來說,剛才除了介紹「兩病」外,我市還規定了24種慢性病,這些慢性病病種分別是:白血病、肝硬化(失代償期)、血友病、重度精神疾病、再生障礙性貧血、系統性紅斑狼瘡、白癜風、腦血管疾病後遺症(康復期)、類風溼性關節炎、慢性肺源性心臟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結核、高血壓病(中危以上)、糖尿病(併發症)、冠心病、癲癇、腎病綜合症、甲狀腺功能減退、帕金森病、甲狀腺功能亢進、心肌病、大骨節病、中重度氟骨症、慢型克山病,報銷比例在60%-80%,封頂線在470元-5萬元不等。
為了方便患者申請和享受待遇,參保人可就近到所在鎮衛生院(社區定點醫療機構)申請,提供兩年內的二級以上醫院住院病歷或門診病歷、陽性檢查資料及報告單,經縣區醫保中心審核予以備案後,參保患者就可以享受醫保慢病待遇。
今年年初,新版國家藥品目錄放出了很多醫保改革的紅利,對於患者來說,有哪些利好呢?
從今年開始,全市統一執行了《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2019年版)》(以下簡稱2019版國家藥品目錄)。
這次藥品目錄調整,是國家醫保局成立後的首次調整,力度非常大,是在國家層面統一了全國醫保藥品目錄,消除了既往,各地藥品目錄範圍大小不一的矛盾和問題,實現了全國統一,公平性更強。
從新版藥品目錄範圍和結構來看,藥品品種結構更加優化,範圍更全面,增加了部分療效確切、價格合理的藥品。新增藥品涉及癌症、罕見病、肝炎、耐多藥結核等10餘個臨床治療領域,整體上對癌症及罕見病等重大疾病治療用藥、慢性病用藥等的保障能力進一步提升,特別是一些創新藥也被納入目錄。
《2019版國家醫保藥品目錄》中的西藥和中成藥分為「甲類藥品」和「乙類藥品」。「甲類藥品」是臨床治療必需、使用廣泛、療效確切、同類藥品中價格或治療費用較低的藥品。「乙類藥品」是可供臨床治療選擇使用,療效確切、同類藥品中比「甲類藥品」價格或治療費用略高的藥品。參保人使用「甲類藥品」按基本醫療保險規定的支付標準及分擔辦法支付;使用「乙類藥品」按基本醫療保險規定的支付標準,先由參保人自付一定比例後,再按基本醫療保險規定的分擔辦法支付,個人先行自付的比例由省級或統籌地區醫療保障行政部門確定。我市「乙類藥品」自付比例為10%。
我市醫保局採取了哪些措施,讓患者享受到國家談判藥品的利好政策呢?
原來,談判藥品為60種,今年全省共計143種談判藥品,這些藥品全部納入醫保支付範圍。以惡性腫瘤等重大疾病用藥為主的國家談判藥品和部分常規藥品納入特殊藥品管理範圍,實行專門的支付和管理政策。
特殊藥品不設起付線,不單設支付限額,統一計入年度統籌基金最高支付限額,並實行多重保障,基本醫保支付後剩餘的合規費用,參保的城鄉居民可享受大病保險待遇,參保職工可享受城鎮職工大病救助或公務員醫療補助待遇。
另外,我市實行藥品帶量採購。第一批集採25個品種在2019年12月啟動實施,第二批32個品種於今年4月啟動實施,第三批86個品規藥品也將於近期落地實施。阿託伐他汀鈣、阿莫西林、阿奇黴素、恩替卡韋等常見的藥品都納入了集採範圍,第一批集採藥品平均降幅59%,最高降幅達97%,以前幾十上百元的藥品現在只要幾塊錢,如阿託伐他汀以前需要50多元一盒,現在只要2塊多一盒。
與此同時藥品集中帶量採購以通過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作為仿製藥入圍標準,藥品質量經過嚴格把關,療效可靠,解決了簡單的價格競爭導致的「劣幣驅逐良幣」問題,同時也促使企業回歸成本和質量競爭,從根本上改善了醫藥行業生態環境,有利於醫藥產業從營銷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在降低患者費用負擔的同時,提高了臨床用藥質量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