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電影 《硫磺島家書》觀後感匯總

2021-02-08 春秋讀書會


導演: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編劇: Iris Yamashita / 保羅·哈吉斯 / Tadamichi Kuribayashi / Tsuyoko Yoshido

主演: 渡邊謙 / 二宮和也 / 加瀨亮 / 中村獅童 / 伊原剛志 / 更多...

類型: 劇情 / 歷史 / 戰爭

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

語言: 英語 / 日語

上映日期: 2006-12-09(日本) / 2007-02-02(美國)

片長: 141 分鐘

劇情簡介

中途島戰役失利直接宣布了日軍在太平洋戰場上的失敗,負隅頑抗的日軍依然堅守日本最南端的小島—硫磺島。這個看似不起眼的小島,卻上演了二戰太平洋上最慘烈的戰爭。

慄林忠道中將(渡邊謙 飾)是日軍在硫磺島的指揮官,負責這道日軍最後的防線。慄林中將大力改革日軍內部的陋習和不足,並設計出一整套對付美軍、以拖延為主的作戰方案。雖然他和日軍的二萬名官兵都上下齊心,但面對佔盡空中優勢的四萬名美軍士兵,慄林知道這將是一場沒有歸路的戰爭。 

在最後的戰爭之前,慄林寫下了他最後的家書……


                   

《硫磺島家書》觀後感匯總

1404 關雲鵬:星期六觀看了二戰經典電影《硫磺島家書》,對我觸動不小。

首先這部影片就其歷史客觀性來講是合格的,比如在影片中當時美日之間的國力差距的細節呈現,雙方軍隊戰鬥方式和組織形式以及美日雙方對各自士兵的態度展示。(美國一年生產五百萬輛汽車的工業實力、浩浩蕩蕩的登陸艦艇與日軍戰車缺乏零部件形成了鮮明對比。日軍陳舊的作戰思想、漠視生命與美軍作戰的靈活,關愛生命形成對比)

再有電影中對慄原中將、西鄉士兵刻畫的非常到位。通過對當事者給家庭寄發信件這一情節的展現,使得人們能夠看出無論上至將軍,還是下至士兵對戰爭責任深深的無奈與對家人動人的思念。從側面表達了對戰爭的厭惡。

最後我認為這部電影的核心是對人性的關懷和對和平的期望,那一封封未寄出的家書,不僅僅是士兵們的遺書和能與家人團圓的期盼,更是對戰爭發動者造成下層人民深沉苦難的深深控訴。

電影雖已戰爭為題材,然實質上表達了人們對和平生活的嚮往和濃厚的反戰,引發了人對戰爭的深沉反思。不虧為一部經典之作。


1502   慄麗枝:《硫磺島家書》講述1945年的太平洋戰場上,當美軍強大的攻勢波及到看似渺小卻被戰火硝煙瀰漫的硫磺島時,以慄林忠道中將為首的日軍,面對強大的美國軍隊的進攻,採取了頑固的抵抗策略最終仍舊註定失敗的故事。 

人們在硫磺島上發現的數百封家書, 是封存了61年的深切感情,沒有提及國家放棄增派緩兵, 軍糧耗盡, 要挖掘蟲子為食的絕望,表達的只是普通的人對妻兒的掛念。孤島上,他們沒有遺棄國家, 日皇要下屬殉國, 指揮官還是召集餘眾, 說了下一代會懷愐先人身死的大和精神, 鼓盡餘下的一口氣, 帶領士兵, 戰至最後一兵一卒。

給人印象最深的是在妻子懷孕是出徵的西鄉,女兒一歲了卻還未曾謀面,只有一句自己都不能保證的「爸爸一定回來看你們」,一個不情願被捲入戰爭的小市民,只能惶惶的期望那可能要他命的子彈晚一些打來。他只是想過一個正常人的生活。

作為中國人,出於民族感情對日本人的偏見在心裡根深蒂固,其實,拋開國籍種族,人性及本能都是接近的,無情的只是戰爭罷了,戰場上人人都被抽象成了一種符號:美軍或是日軍。除了他們自己,沒人會在意他們背後有一個怎樣的家庭,也許有一個日夜祈禱孩子平安的母親,一個整日希望丈夫早日歸來的妻子,可能還有一群想見見父親的孩子。但戰爭是從不會考慮個體的感受,這一切只能由我們這些歷史的旁觀者事後唏噓不已。


1503   鄭星宇:硫磺島家書,父輩的旗幟,一個導演,兩種視角。鬥膽淺評《硫磺島家書》>這部電影,但我不敢說我了解日本人,我不了解日本國。但日本一詞出現時,我們,中國人,想到的第一個關聯詞,大多是戰爭或者是仇恨。我不敢拿教科書去回顧歷史,但我知道,1945年,全世界,對日本的憤恨多於同情。日本守軍於硫磺島焦慮時,全世界在為勝利躊躇滿志。

開篇的背景樂,寧靜,適合那海風習習,悠長,長到了海的那頭,日軍桑梓地。小老百姓不懂政治,不屑地懂,如西鄉所言,把島給美國佬,何必苦守呢。精英敏銳都看懂了局勢,如慄林忠道將軍,但最終還是被政府欺騙,被愚妄的部下誤解...最終,他們的思緒還是歸結於想念與無奈,字字家書。將軍,憲兵,士兵,少校....他們或多或少都知道了自己的結局,天皇萬歲,大日本帝國萬歲,生命如草芥,狂熱的軍官們認為他們守的是榮譽,慄林將軍要守的是祖國的一刻安寧,清水與西鄉,他們想活下來,守住對家人的承諾。如此血腥的榮譽,如此壓逼眾生的愛國主義,也最終於一個個抱著恐懼抱著絕望去殉國的士兵殘缺不全、血肉模糊的屍體上腐爛、發臭。

防線一層層被攻破,屍橫遍野,炮火連天,絕望從一開始就是主調,日本人的絕望。

影片全篇沒有多變的背景樂作勢,只有開頭結尾那一段寧靜悠揚的樂曲,用不著他物扣人心弦,真實是最好的導演。

炮火襲來,血肉橫飛,缺糧斷水,瘧疾與虛脫 ,未鬥先卒,投降美軍,欲求苟活,難免已死於戰爭中開的爛漫。那些螻蟻般的性命,他們的夙願,他們唯一能留下來的,就是於硫磺島寫下的那些字字心酸,血淚凝聚的家書,當然,不可避免地因炮火揚塵被掩埋了,就如他們被戰爭扭曲抹殺的人性。直到半個世紀後家書重見天日時,亡魂或許口語長籲一口 。

一幕幕各自酸楚的回憶,一次次傾吐衷腸的告白,一封封飽含真情的家書,當然,他們還是日軍,他們還是法西斯的爪牙。他們是人,我們也是人,戰爭因人而起,人卻被湮沒了,時潮的車輪碾過,我們都是螻蟻。如西鄉在信中問其妻,我們是在挖戰壕,還是在自掘墳墓?

慄林將軍對西鄉說,事不過三。歷史上都大事一般會重演,如馬克思所言,第一次是悲劇,第二次是鬧劇。

相關焦點

  • 電影:硫磺島家書
    劇 情 介 紹: __________       中途島戰役失利直接宣布了日軍在太平洋戰場上的失敗,負隅頑抗的日軍依然堅守日本最南端的小島:硫磺島。這個看似不起眼的小島,卻上演了二戰太平洋上最慘烈的戰爭。在硫磺島家書電影中,慄林忠道中將是日軍在硫磺島的指揮官,負責這道日軍最後的防線。
  • 《硫磺島家書》
    很佩服Clint Eastwood這個老傢伙,對於美國人來說,他就是牛仔的化身、一種美國精神的象徵;但我想對於大部分中國觀眾來說,不會覺得這個老頭有多可愛,畢竟生活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他演的老片子看過的人也不是很多,除了那部《廊橋遺夢》……。從《百萬美元寶貝》開始,我對這個老頭又有了新認識,而看過了《父輩們的旗幟》和《硫磺島家書》更是對他另眼相看。
  • 【特別推薦】硫磺島家書
    今日美國時間8月15日,70年前那場全世界打得亂七八糟昏天黑地的戰爭總算結束了。我忽然想起來這部Clint Eastwood拍攝的從日本人視角描述戰爭的電影,當年在宿舍的活動室看它,一臉不屑的進去,淚流滿面的出來。這部電影叫做Letters from Iwo Jima —— 《硫磺島家書》。
  • 奧斯卡獲獎片:美國電影《硫磺島家書(2006)》高清中字
    奧斯卡獲獎片:美國電影《硫磺島家書(2006)》高清中字導演: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編劇: 山下愛麗斯 / 保羅類型: 劇情 / 歷史 / 戰爭官方網站: wwws.warnerbros.co.jp/iwojima-movies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語言: 英語 / 日語上映日期: 2006-12-09(日本) / 2007-02-02(美國)片長: 141 分鐘又名: 硫磺島家書 / 來自硫磺島的信 / 硫磺島戰書 / 硫磺島からの手紙中途島戰役失利直接宣布了日軍在太平洋戰場上的失敗
  • 奧斯卡獲獎片:高分二戰電影《硫磺島家書 (2006)》高清中字
    奧斯卡獲獎片:高分二戰電影《硫磺島家書 (2006)》高清導演: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編劇: 山下愛麗斯 / 保羅·哈吉斯 / 慄林忠道 / Tsuyoko Yoshido主演: 渡邊謙 / 二宮和也 / 加瀨亮 / 中村獅童 / 伊原剛志 / 更多...
  • 《硫磺島家書》:戰爭無贏家
    還有就是並不是所有的片子都會有可觀性,比如好幾個人求的這個:《第五波》,這個是前兩天高清出來的片子,我也算第一時間看了,畢竟之前的預告片看了,覺得至少應該是個大場面片子吧,然後看了之後很失望---沒劇情沒特效,空口無憑,看看豆瓣上的評價:
  • 2016年Mazzi作品——影片《父輩的旗幟》與《硫磺島家書》
    影片還有個電影製作和發行歷史上少見的幾乎同時拍攝的《硫磺島家書》,同樣由伊斯特伍德執導,用日語從日本人角度講述的同一場戰役。渡邊謙、二宮和也等日本著名演員擔綱。作為硫磺島之戰的美國篇和日本篇,兩部電影各自獨立,但也有若干重合呼應的場面,暗示出兩者之間微妙的聯繫。兩部電影雖然算是姊妹篇,但命運卻不太一樣。
  • 歷史背後的歷史系列15(下)—美國電影《硫磺島家書》背後的歷史
    影片介紹限於篇幅,今天這個主題我分為上中下三個部分來講,因為雖然是兩部獨立的電影,但卻是同一個導演,講述著同一個事件,這個事件就是二戰歷史上著名的硫磺島戰役,第一部影片是從美國人的視角所拍攝的電影《父輩的旗幟》,第二部電影是從日本人的視角所拍攝的爾電影《硫磺島家書》,這兩部電影是同期發行的姐妹篇,也是電影史上很罕見的可以用兩方不同的視角展示的同一個事件的影視作品
  • 歷史背後的歷史系列15(下)—美國電影《硫磺島家書》背後的歷史
    喜歡看電影,特別是由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因為這種電影是曾經的歷史, 有很強的代入感並能引起觀眾的思考,而且能夠改編成電影的真實事件足見其所具有的意義和價值。,但卻是同一個導演,講述著同一個事件,這個事件就是二戰歷史上著名的硫磺島戰役,第一部影片是從美國人的視角所拍攝的電影《父輩的旗幟》,第二部電影是從日本人的視角所拍攝的爾電影《硫磺島家書》,這兩部電影是同期發行的姐妹篇,也是電影史上很罕見的可以用兩方不同的視角展示的同一個事件的影視作品,非常具有代表性
  • 玉碎前的絕命家書:《硫磺島的來信》
    以日本為背景的二戰題材電影一直屢見不鮮。然而近年來出現了一些影視作品摒棄了歷史宏觀敘事、避開以戰勝國或戰敗國心態回顧歷史的角度,而是以身處戰爭中每個人的個體出發,以人性的角度來反思戰爭。
  • 熱血沸騰八部經典二戰戰爭電影【硫磺島的來信】【戰爭/歷史】百度雲資源,1080P高清中字在線觀看
    博覽影視電影分享每天分享電影資源
  • 《硫磺島的來信》BD高清中英雙字
    類型: 劇情 / 歷史 / 戰爭 官方網站: wwws.warnerbros.co.jp/iwojima-movies 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 語言: 英語 / 日語 上映日期: 2006-12-09(日本) / 2007-02-02(美國) 片長: 141 分鐘 又名: 硫磺島家書 / 來自硫磺島的信 / 硫磺島戰書 / 硫磺島からの手紙
  • 看電影 《角鬥士》觀後感匯總
    2、《角鬥士》觀後感   ——1501 任婭鳴                                                     這部電影對我來說並不是英雄的史詩其實這類題材的電影,並不太感興趣。電影最開始,壯闊而殘酷的冷兵器交戰場面,羅馬軍隊與日耳曼蠻族的吼叫與廝殺,都讓人不寒而慄。來不及貫穿其史實線索,首先一個「血腥殘忍」的映象印入腦中。當然影片為了塑造馬西墨斯的英雄形象,打造的這戰爭畫面著實宏大且精彩。馬西墨斯,從喊著「羅馬必勝!」
  • 美國人想像中的硫磺島,犧牲了自己,噁心了所有人
    今天給大家推薦的這部電影,就剛好用上了。的來信》,之前很多人都習慣了《硫磺島的家書》這一個譯名,但是當你仔細認真的看完了本片之後,還是會覺得《硫磺島的來信》更加客觀中立,不會具備任何超範圍的感情色彩。這是一部講述戰爭的二戰題材反戰電影。
  • 硫磺島來信——感動無數美國人的日軍指揮官
    導讀:2007年,美國夢工廠出品,由好萊塢著名導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執導的戰爭大片——硫磺島來信,轟動了整個美國。無數美國人在電影院,被這部電影感動得潸然淚下,但這部電影中的主人公,正是美國在二戰中的敵人,硫磺島日軍指揮官——慄林忠道。
  • 電影「八佰」觀後感
    電影「八佰」觀後感  昨天,佩戴口罩、掃健康碼、測量體溫,我和兒子今年第一次去電影院,看了期待已久的電影「八佰」,影片根據抗戰史上真實戰例那廂因為是英國租界(電影「八佰」觀後感  真是悲哀,泱泱大國裡,竟然有國中之國),一派歌舞昇平、燈紅酒綠,猶如天堂
  • 看電影 | 《七宗罪》觀後感匯總
    影片中兇手約翰是通曉教義與宗教律法的人,他犯罪殺人的出發點竟然是要維護教義,讓人們知罪,而他自稱為「被神選擇的人」,要代替神用以毒攻毒的方法去昭示以致除滅罪惡,這顯然是荒唐的精神失常的,但從另一個角度看他又是極度清醒的那一個。
  • 看電影 《v字仇殺隊》觀後感匯總
    口碑上的無與倫比讓我在很久以前就對這部電影產生了極大的興趣,當我看完此片之後,我更認為人們對它的讚譽是實至名歸的。這部電影帶給人的震撼是真實無比的。我們每一個人都會被這個故事所牽動。一個女孩在一個深夜被秘密警察即將傷害的時候,主人公V開始出現解救了她,他所生活的環境和現實生活裡的人們有著天壤之別,V喜歡文藝,音樂擊劍,讀過無數的書,並且精於製造火藥。
  • 戰爭巨片13​《硫磺島的來信 》《孤獨的倖存者》《決戰史達林格勒》
    19、《硫磺島的來信 》導演
  • 日本不道歉,美國就假裝他們道歉,然後拍成電影給大家看
    今天給大家推薦的這部電影,就剛好用上了。》,之前很多人都習慣了《硫磺島的家書》這一個譯名,但是當你仔細認真的看完了本片之後,還是會覺得《硫磺島的來信》更加客觀中立,不會具備任何超範圍的感情色彩。硫磺島戰役從戰局上來看,最終,美國戰勝了日本,這是蓋棺定論的,但實際情況真的如片中所說的那樣的話,真實的戰役就不會那麼慘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