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生命有什麼可能》:我甘於平凡,但我拒絕平庸

2020-12-21 劇看愛情

傅首爾說:「我們自以為自己從猴子變成了人,親戚是我們一條割不掉的尾巴,代表了我們原生的部分,代表了我們想要逃離的階層。」每個人都想要改變階層,但是我們有機會嗎?

今天我要給大家分享一本書是《你的生命有什麼可能》。

成長是什麼呢?在作者古典的思考裡,成長是長成為自己的樣子。其實我們每個平凡人也能活出各自的生命可能,人只有認清了自己,都可以通過規划過上成功。

鬧鐘、擠地鐵、上班、下班,無數人的生活節奏在這四個詞彙裡無限循環。一眼望去,二三十歲的生命就可以看到盡頭。工作壓力、房貸壓力、醫療負擔等無數座大山壓著我們,忙忙碌碌的我們早已經忘記了當初的夢想,應對匆忙的生活我們就已經精疲力盡,談何夢想?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做,才能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樣的生命?

古典是新精英生涯總裁、著名的職業生涯規劃師,他曾帶領無數的年輕人拆掉思維裡的牆,不斷躍遷,走出思維的怪圈,獲得新的自己。《你的生命有什麼可能》是他傾盡三年心血的作品,在物慾縱流的時代,古典老師帶我們一起拓展生命的另外一種可能。在我們悶聲不吭地奮力向前的時候,可以停下來認真的想一想。我到底想要一個怎麼樣的未來?

作者從五個方面綜合闡述了找到不一樣人生的方法,我們就跟著作者一起,去尋找生命的可能。

(一)生命的可能

有時候我們會思考,如果當初做不一樣的選擇,那麼我們會不會有另外一種人生呢?其實我們每個人的人生都有四種方向:高度、深度、寬度、溫度。大部分的領袖、政治家、企業家、帝王都是生涯高度的追尋者。站得高,看得遠。高度意味著我們能夠獲得更多的資源。壽司之神小野二郎日復一日地專研做壽司,他的壽司店被評為米其林頂級三星餐館。這就是人生的深度。

我們的一生演繹著不同的角色,從最初的為人子到後來為人夫,再後來為人父。每個角色豐富著我們的生命,做好每個角色,實現人生的終極價值愛與和諧。唯有愛能產生更多的愛。

你的人生模型是怎麼樣的呢?

問問我們自己,我的人生真的只能這樣嗎?你願意這個一生碌碌無為做一個平庸的人嗎?平衡是生涯四度最好的解答,平衡是一個系統價值最大化的體現。你是一個好員工,你是一個好父親,你是一個好丈夫,可是你是否真正的了解自己和喜歡自己呢?每個人終其一生,都是為了找到真正的自己。我們的人生其實有很多可能。

我們每個人的人生都有四種方向:高度、深度、寬度、溫度。從不同的維度出發,規劃好生活裡的角色。從而找到自己的人生模型。

(二)做現實的理想主義者,找到自己的意義

茫茫人海我們都是芸芸眾生中普通的一員,從我們畢業起,我們就參加了工作。那麼我們為什麼要工作呢?沒有人有答案,好像前輩都是這樣的,我們必須延續這樣的生活方式。如果是這樣,我們做的事情僅僅被稱為工作,談不上職業,更加談不上事業。

如何找到事業線呢?

不給自己設限,生命無限可能。這兩年我們聽得很多的一個詞語「斜杆青年」。年輕人不再抱著鐵飯碗吃到壽終正寢,他們開始思考如何才能開心並且有價值地工作。

你有自己的事業嗎?我們的一生是由工作、職業、事業這樣發展的。只有合理規劃好自己的生涯,才算是找到自己的事業。這一生不想碌碌而為,想要找到奮鬥的意義。

(三)找到人生的意義

對於如何找到人生的意義,作者根據他的職業生涯經驗,提供了不少的方法。

作者提出來一個核心點:在熱愛的領域努力地玩。我們很多人對於熱愛的定義可能不太明確,作者舉了一個例子。如果有人面試,面試官問你有什麼興趣愛好。很多人都會填寫旅遊、聽書、看電影等等。這些答案卻不能給我們加分,我們換種方式回答。聽了作者這樣說,我明白了。下次我這樣回答會增加面試官對我的好感。我個人的興趣愛好是看電影,我喜歡給電影撰寫影評,我個人最喜歡的電影是《教父》,我最欣賞裡面一句話:「我用了一輩子,就學會了小心,女人和孩子可以粗心大意,但是男人不行!」這樣回答確實比籠統的填寫旅遊、看電影有深度。

提到興趣,目前是個體崛起的時代,興趣顯得尤為重要。對工作沒有興趣,那麼過的就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日子。努力是實現自己夢想的能力,而選擇自己熱愛的領域就是代表自己的價值觀。三者結合在一起就是在熱愛的領域努力地玩。稻盛和夫說過,在人生中,與能力相比,熱情和思維方式要重要得多。可見,熱愛在生活與工作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沒有了熱情,做任何事情都沒有動力。日復一日,如此一來,一生的時光就被消耗掉了。

下定決心,任何人都能獲得有趣。那麼我們應該如何飼養自己的興趣呢?作者提供了三個方法。第一,讓自己沉浸在足夠多的感官體驗中,獲得興趣的第一步動力。簡單的來說,就是讓自己覺得開心快樂。第二,在感官興趣還沒有消退時,儘快掌握更多的知識,使自己的感官興趣進化到自覺興趣。第三, 給自己找一個兌換價值的方式,把這個興趣和你最感興趣的價值綁定。別把自己的目標設定太高。結合例子來講循序漸進地培養興趣。

很多人一輩子都在玩虛假自我遊戲,我們要做一個有定見的人。我們每個人對生活和自己不滿足的背後,都是每個人成長的需求。現在的狀態不是我們想要的,我們渴望成為更好的自己。當「現在的自我」和「希望的自我」不能重合的時候,就會產生空洞,這個空洞稱為「成長空洞」。有一句歌詞「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因為得不到,所以我們的心永遠不會平靜。剛畢業的時候,想要一份好工作。有了好工作,想要一個好老婆。娶了漂亮老婆,想要一個大房子。有了大房子,又追求有錢人的圈子。欲望永無止境,用物質填洞的人最大的悲劇在於:沒有人能跑贏欲望。

還有一種人,他一直都是為別人而活,一生追求的不過是「被認同」。聽父母的話,跟著父母規劃的路走,一生都活在父母的規劃和期待裡,走著走著忘記了自己原本的樣子。小時候被父母認同,長大後被同事朋友認同。你以為大家都喜歡和離不開你,其實是你離不開他們的喜愛。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觀,價值觀引導我們成為什麼樣的人。當很多事情都值得做的時候,你必須選出「最值得的」,這就是你的「價值觀」。如今在網絡開放的年代,劉亦菲微博發過一張照片,有人認為有仙氣,很漂亮。有的人認為太裝了,不停地抨擊。每個人想法不一樣,我們不能得到所有人的認同。我們又不是人民幣,不能期待人人都喜歡。價值觀決定了我們成長的方向,我們必須親身踐行自己的生活選擇。體驗、確認、主張與踐行帶來我們的定見。

本書的核心就是在熱愛的領域裡努力地玩。首先我們要找到熱情在所在的地方,其次找到領域,最後努力地幹。

(四)走上高手之路

我們必須具備三大能力——知識、技能、才幹。知識就是金錢,哪怕在現在,高考依舊是農門學子轉變命運的關鍵點。高考不是唯一的方式,但是高考是目前最有效的方式。知識改變命運不是一句玩笑話,我們很多人都是通過這條道路走向大城市。走上高手之一第一點就是知識。

我們經常在電視上看見很多優秀的人有精湛的技藝,當技藝成熟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我們能夠見證奇蹟的力量。其實他們也是普通人,只不過他們能夠更加完美的完成,這已經領先大部分的人。這就是技能,即我們能操作和完成的技術,評價標準為熟練程度。

我們評價一個古代的人物經常會見到一個詞「德才兼備」,才幹,即我們無意識使用的技能、品質和特質。一個光有能力不行,還必須得有才幹。(例子)

那麼我們如何成為一個領域的高手呢?

運用書中內容敘述。

未來職場的核心競爭力。大約有三種能力是必須要習得的:第一、終生學習的能力;第二、整合的能力,不僅能整合自身能力,更高級的還能整合團隊,整合公司,整合行業,成為行業裡翻雲覆雨的人物;第三、翻譯能力。

成為高手的核心要素:知識、技能、才幹。不斷練習成為領域的高手。

(五)成功這回事

一個人的職業發展取決於兩樣東西:內職業生涯發展和外職業生涯發展。扎克伯格創立Facebook,通過介紹他的人生對比內外職業的重要性。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楊麗萍的故事告訴我們,再好的天賦,也需要用功,不努力的人很難獲得成功。

如今這個年代,努力不一定會有回報。但是人生是一場長跑,我們又何必爭一時的成敗論輸贏。

成功漏鬥模型,簡單來說就是看到一個趨勢,然後就堅持一直走下去,最後成功了。舉例子自媒體火爆的年代,很多人都想通過寫作當自由職業者,我們發現成功的不一定是文筆最好的,但是一定是最能堅持與努力的。

一個人的職業發展取決於兩樣東西:內職業生涯發展和外職業生涯發展。同時,哪怕是有天賦,我們也必須要重視努力的作用。努力不一定會成功,但是放棄一定會失敗。

總結其實我們每個平凡人都能活出各自的生命可能,人只有認清了自己,都可以通過找到興趣,提升技能,確定方向,實現成功。我甘於平凡,但我拒絕平庸

相關焦點

  • 生活可以平凡,但不可以平庸
    大概所有人都曾有過一個不平凡的夢想,在最初的時候,所有人都想成為光鮮亮麗的人,所有人都想成功,想做最厲害的一個,所有人都有一個理想,都覺得自己的前途一片光明。認識這一點確實讓人有些沮喪,但其實也不需要這樣,因為平凡並不意味著平庸,我們可能過著一個平凡的生活,在一個平凡的位置,但依然可以堅持做一些不平凡的事情。
  • 如果一生平凡你會後悔嗎,最怕一生碌碌無為,還安慰自己平凡可貴
    終其一生只是一個平凡的人,我該後悔嗎?今天看到一個微博熱搜話題:如果一生平凡你會後悔嗎。這個話題也是《奇葩說》第六季總決賽的辯題:終其一生只是一個平凡的人,我該後悔嗎?很多人的一生都很平凡,但也不是說我們甘於平凡,而是我們對很多事情感到無能為力。我們每個人,小時候都有非常遠大的理想。如果生活允許,可能沒有一個人願意成為一個平凡的人。
  • 「侶行」夫婦張昕宇、梁紅:絕不甘於平庸
    「侶行」夫婦很像深圳衛視以及這個時代年輕人的縮影,生動、有品質並且絕不甘於平庸。文/宋爽圖/《環遊記·我們的侶行》作為一部無明星、無腳本的大型環球飛行紀錄片,《環遊記·我們的侶行》在深圳衛視播出後,獲得了非同一般的關注度。
  • 「理通三迤」甘於小我平凡 共同鑄造偉大
    「平凡鑄就偉大,英雄來自人民」。習近平總書記發表了新年賀詞,賀詞中特向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所有平凡的英雄致敬,讚嘆「每個人都了不起」,激勵全國上下砥礪前行,共創輝煌。在平凡鑄就偉大的歷史徵程中,廣大黨員要帶好頭、做表率,甘於小我平凡,磨礪奮鬥色彩,共同鑄造偉大。
  • 比平凡更可貴的是接受自己的平庸
    人的一生,總有很多溝溝坎坎,起起落落,走到最後,可能也只是平平凡凡,沒有變成自己想像的那樣成功,沒有完成自己的理想,終究還是和大多數人一樣,平凡又平庸。都說平凡是可貴的,但比平凡更可貴的是認清自己,接受自己,接受自己的平庸。
  • 我們的生活可以平凡,但絕不能平庸
    孫少平,一個生活在偏遠小山村的年輕人,他渴望走出去,到外面的世界一看,他的思想是前衛的,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他對知識有強烈的欲望,他渴望外面的世界,心中懷揣著遠大的抱負。孫少平的哥哥孫少安性格與孫少平並不一樣,他沉穩平靜、甘於忍耐、犧牲自己。作為村裡生產隊隊長,他的責任心非常強,積極完成組織交代的生產任務,後來成為了一名農民企業家。
  • 用平凡的生命,成就不平庸的人生——致《人生七年》
    近日,看很多微信公眾號在轉發或者再編一篇關於《人生七年》這部紀錄片的文章,閱讀量也很驚人,有很多10萬+閱讀的大號,我想說:請筆下留情,別再發毒雞湯,讓我們用平凡的生命,成就不平庸的人生。《人生七年》是一個長篇的紀錄片,從社會各層選出幾個孩子,用攝像機記錄他們的一生。
  • 願我們像阿刁一樣,甘於平凡卻不甘於平凡的潰敗!
    《阿刁》是音樂人趙雷演唱的一首歌曲,他給了它生命,張韶涵卻給了它靈魂!……阿刁,明天是否能吃頓飽飯,你已習慣,孤獨是一種信仰;阿刁,不會被現實磨平稜角,你不是這世界的人吶,沒必要在乎真相;命運多舛,痴迷 淡然,揮別了青春,數不盡的車站;甘於平凡,卻不甘平凡地潰敗;你是阿刁,你是自由的鳥;命運多舛,痴迷淡然;揮別了青春,數不盡的車站;甘於平凡,卻不甘平凡地潰敗
  • 阿刁:你是自由的鳥,甘於平凡卻不甘於平凡的潰敗
    而真正有實力,有才華的人,只能靠邊站。是不是整個社會的價值觀出現了問題。我們不去深究。張韶涵在經歷了無數人生的波折之後,內心依然坦蕩,就算連她的母親都背叛她,她依然保持本色。奮力爭先。命運多舛,痴迷淡然,揮別了青春,數不盡的車站,甘於平凡,卻不甘平凡地潰敗。音樂在耳邊飄蕩,仿佛走在拉薩的大街上,看著遠處山巔的經幡,身邊的老阿媽搖著轉經筒。
  • 阿刁:你是自由的鳥,甘於平凡卻不甘於平凡的潰敗
    而真正有實力,有才華的人,只能靠邊站。是不是整個社會的價值觀出現了問題。我們不去深究。張韶涵在經歷了無數人生的波折之後,內心依然坦蕩,就算連她的母親都背叛她,她依然保持本色。奮力爭先。命運多舛,痴迷淡然,揮別了青春, 數不盡的車站,甘於平凡,卻不甘平凡地 潰敗 。
  • 姑姑評價我「太清高」:沒錯,我不可能自甘平庸,隨波逐流
    我是葉紫,寫的東西有點雜。但永遠關於生活情感,成長乾貨。喜歡的話,給葉紫點點關注呀01室友盆友約她出去玩,我說:「真的好羨慕你,不像我,孤零零的只能對著電腦和手機虛度光陰。」舍友心直口快:「為什麼,你沒有朋友嗎?」說對了,我真的,沒朋友。我沉默了。可能她也意識到自己可能說錯話了,於是,不停地說對不起。
  • 甘於平凡,卻不甘平凡地潰敗.
    那時候,我處於這一段創業的起步期,整天睡在公司。那時候,公司在新閘路租界區的一個老別墅裡,對門的哥們,是某巨頭的前十號員工,持有大量的股票,他每天在對面「享受人生」「投資點什麼新項目」我每天在思考傳播的未來是什麼?中國經濟路在何方?我們就在直線距離不超過10米的地方。我們到現在,還會互相發發信息什麼的。
  • 關於碌碌無為、平凡可貴、出人頭地以及不卑不亢
    我想,既然無為是恆有所為的意思。那麼我認為:無為碌碌,可貴平凡。因為甘於平庸,就是最可貴的平凡!也才可能貴於平凡。我們最大的問題之一可能就是「出人頭地」!我們從小到大心裏面根深蒂固的一個觀念就是:要出人頭地!
  • 《校閱女孩河野悅子》:平凡卻不平庸
    曾經信誓旦旦的你,現在過得怎麼樣,即使擁有了萬貫家財,還像當初那樣熱情洋溢嗎?即使渺小的有如一粒塵埃,你也能樂此不疲地踽踽獨行嗎? 下面要介紹的這部電視劇,就是獻給那些與夢想失之毫釐的人們。有夢想是何其幸運,儘管現實和我們想像的生活總是差之千裡,但只要我們認真過好眼前的每一刻,幸福還是不遠的。        讓我們舉起雙手,幹了這碗雞湯吧。
  • 如何在平凡的日子裡把生活過得不平庸,不隨波逐流?
    要解決這個問題,首先要搞清楚什麼叫平凡,什麼叫不平凡;什麼叫平庸,什麼叫不平庸。"平凡」就是結果普普通通,過程沒有太多曲折坎坷;「不平凡」一定是結果不普通,影響重大,或者過程充滿了曲折坎坷。「平庸"是過程沒有曲折坎坷,結果無所事,沒有作為,或者是因沒本事,白白忙一場;「不平庸」是脫離了波瀾不驚,脫離了無所作為和白幹。詞義的範圍搞明白了,這四個詞語去形容的生活,形容的人和事就明白了。不平凡的人,平凡的事,平凡的人生一定是幹出了驚天動地的事,或者一定是經歷了坎坷曲折的過程。
  • ...甘於平庸的扶貧之路|都勻市歸蘭水族鄉翁奇村駐村工作隊隊員杜...
    杜嘉平(左)與群眾共同疏通排水溝剛剛踏入基層時的我,什麼也不懂,環境陌生、語言不通,更不知道什麼是駐村幫扶,怎麼幫助貧困群眾脫貧。當我第一次走訪農戶時,才知道還有很多在溫飽線上掙扎的貧困農戶,還有不少小孩不知道外面的世界。
  • 接受平凡,在平凡中的生活中認真老去是一種什麼感覺?
    終究要接受平凡的自己,然後認真老去,面對衰老心理上會有什麼感覺?這句活是我一天夜晚在瀏覽文章的時候看到一個網友提出的,就隨手寫了下來,今天有時間,就這個問題想談談自己的看法。寫下這個問題並不是心血來潮,而是和某個階段自己的想法非常相似。當時我就在想,這位網友是不是對現在的自己有些不滿,內心對某種未來可能要發生的事情有著恐慌。什麼叫做平凡,如果換成是你,會接受這種平凡嗎?
  • 讀懂李宗盛的《凡人歌》,我欣然接受了自己的平凡
    有人說,年輕不懂李宗盛,聽懂已是中年人,因為他的歌唱出了一個個平凡普通人的喜怒哀樂。只有經歷過歲月裡的風吹雨打,我們才更能體會歌詞裡表達的辛酸和無奈。印象最深刻的是他的《凡人歌》,「你我皆凡人,生在人世間;終日奔波苦,一刻不得閒……」這是李宗盛對於人生最生動和大氣的描述。
  • 平凡的世界:願你也能像孫少平一樣,平凡而不平庸地活著
    在平凡的世界中,大多數人只是平平常常的普通人,沒有光鮮的外衣,沒有顯赫的名望,甚至你不得不為了生活而打拼,但是即便如此,你也不能做個平庸的人,碌碌無為多一生。關於平凡而不平庸我認為孫少平是最有說服力的。剛開始的時候,孫少平和大多數農村學生一樣,普普通通,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他甚至比其他農村學生還不堪,他的家庭生活條件更差,他上這個學更辛苦。因為吃不飽飯,因為沒有像樣的衣服,剛開始的時候,他活得很自卑。雖然,他喜歡讀書,但是讀書卻沒能讓他吃飽穿暖。
  • 我有太多奇妙能力,卻只想要一個平凡的你
    甚至我遇見的豬都會結網了,卻沒有遇見你。我遇見了所有的不平凡,卻沒有遇見平凡的你。某種程度上,這是《奇妙能力歌》的互文。更相似的例子,來自詩與歌。陳粒的修辭頗具特色,但離開創性還相去甚遠。很多意象的擇取,能窺見泰戈爾的影子。句式的堆疊和敘述的主體,更不乏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