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看過還配做動畫宅?品評"社會現象級"的動畫神作丨愛玩網

2021-03-01 網易愛玩

在漫長悠久的日本動畫史上,有那麼一部分足可冠以「現象級」的偉大作品。引領少年戰鬥漫畫狂潮,讓JUMP稱霸業界的《龍珠》;元祖級SF動畫《宇宙戰艦大和號》;影響了真實系機器人動畫的《機動戰士高達》;開啟了深層解構和宗教元素潮流的《EVA》;還有激發輕小說改編的《涼宮春日的憂鬱》;甚至是猶如邪教般吸引粉絲膜拜的《LoveLive》…

「現象級」作品的特徵首先是轟動性的知名度與擴散效果,即便是一個與動畫完全無緣的社會人,也無法避開聽到它的名字和看到它的相關產品。同時,這些作品對後世作品還有著深遠的影響力,與那些當時熱度極高但不久就銷聲匿跡的人氣作品截然不同,現象級作品即便經過10年、20年,它們的大名依然如雷貫耳,讓我們隨時能夠清晰回憶起它們各種精彩的名場面。

今天,我們就來回顧那些「社會現象級」的動畫作品。

類型:機器人

監督:富野喜幸

製作:SUNRISE

時至今日,無論你是不是動畫迷,都不至於沒聽過「高達(GUNDAM)」這個單詞。

作為日本動畫史上最成功的IP,你很難想像初代《機動戰士高達》竟然是一個收視率不佳慘遭腰斬的動畫(原定52集砍到43集),腰斬後因鐵桿粉絲的強烈要求再次回放後又起死回生的故事也是一個奇蹟般的傳說了。

此後,「GUNPLA(高達塑料模型)」的誕生盤活了整個日本模型市場——從80年第一隻「GUNPLA」誕生到85年五年間賣出了1億隻以上,至今更是無法計數,養肥了萬代(BANDAI)這個日本最大的玩具廠商,其關聯產品銷售額至少在1兆日元以上。高達的後續衍生作品不計其數,其中不乏《Z高達》、《高達SEED》這種同為現象級的大作。

高達成功的最大要因在於,該題材與「模型玩具」、「軍武」、「遊戲」、「小說」以及很多周邊媒體的親和性異常之高,因此成為了後世無數機器人動畫的標誌性模板。

類型:冒險、戰鬥

製作:東映動畫

雖然改編自史上最偉大的少年漫畫,但《龍珠》動畫版(尤其是中後期)的製作確實算得上是長篇動畫的反面教材。

為了拖戲夾雜無數狗尾續貂的「原創劇集」,漫畫原作中爽快的戰鬥節奏被拖泥帶水到發個波就能耗一整集,反覆使用的「兼用卡」素材,動輒還作畫崩壞,偷工減料無所不用其極……然而這一切惡劣行徑並沒有阻止它在全世界迅速廣泛流行,不得不說鳥山明的畫風和變身升級等設定實在很對外國人的胃口。

類型:SF

監督:押井守

製作:Production I.G

又是一部被動畫改編到媽都不認識的巨作,但毫無疑問原作者士郎正宗需要感謝這位「原作粉碎」的元兇——押井守。如果不是他,《攻殼機動隊》肯定不會是全世界成就最高的科幻動畫,至於受《攻殼》直接影響並催生的《黑客帝國》、《第五元素》等世界級好萊塢大片或許也只有在另一個世界線才能見到了。

1995年《攻殼》中描繪的種種關於電腦與網絡的細節和社會問題,至今已經逐步浮出水面,其可怕的前瞻性已經不能用腦洞來形容,簡直不亞於奧威爾的烏託邦預言。此外,草薙素子的這種個性極強,擁有「神格」的女性主人公在日本動畫史上也是十分罕見的。

類型:少女,變身

監督:佐藤順一/幾原邦彥/五十嵐卓哉

製作:東映動畫

由於是女性向作品,因此令很多人低估了《美少女戰士》這部動畫的商業價值。在世界範圍內,把它看成是女性版的《龍珠》可能比較恰當——其關聯商品的經濟效益保守估計也有5000億日元以上。由此而來的巨額版稅令原作者武內直子成為一代富婆,也直接導致了其老公富堅義博後半生的好吃懶做,從一代才華橫溢的漫畫家墮落成為日本漫畫史上最令人髮指的「休載王」。

作為上世紀最成功的美少女變身戰隊作品,美少女戰士在海外的影響力大得驚人,因為幾乎大多數國家的電視臺都不同程度地引進了這部動畫,並深受少女們喜愛。「代表月亮懲罰你」成為全球最知名的動畫臺詞之一。美戰水手服造型的COS歷經數十年經久不衰,永遠是漫展上不可或缺的一道菜色。美戰周邊也層出不窮而且極富話題性——如前陣子的「美戰內衣」。

類型:忍者,戰鬥

監督:伊達勇登

製作:PIERO

忍者題材的動畫不少,不過紅遍全球的只有這一部。雖然《火影》在日本人氣不及《海賊王》,不過從全球表現來看,它確實擁有僅次於《龍珠》的地位。

儘管《火影》中所謂的忍術大戰只是披著忍者外皮的超能力戰鬥,偏偏老外們就喜歡這種雜燴獵奇向的「東方神秘」,而且沉迷程度還不是一星半點——甚至有過《火影》人氣角色宇智波鼬死掉後,導致一名俄羅斯少年大受打擊跳樓自殺這種難以置信的事件——然後作者通過各種方式千方百計讓鼬「復活」或許也是出於這個影響。

此外還有人發現,主角鳴人的金髮設定也是令其在歐美大受歡迎的秘訣,因為《龍珠》在歐美人氣爆發時也正好是變身金毛超賽的時期。

類型:兒童向

監督:湯山邦彥

製作:OLM TEAM OTA

《口袋妖怪》或許是唯一一個在遊戲和動畫領域都可冠以「現象級」頭銜的怪物。遊戲賣了2億5000萬套以上,與動畫相關聯的商品營業額更是達到了5兆日元這樣一個讓人驚愕的數字,讓人感慨兒童市場真是不可小覷。

任天堂將這部兒童動畫推向世界的時機把握得很好,正好是北美GAMEBOY和《口袋妖怪》遊戲的普及期推出,頓時使其影響力成幾何形擴張,為口袋系列成為全球化作品奠定了深厚的根基。

類型:校園、SF

監督:石原立也

製作:京都動畫

「我對普通人沒有興趣」——《涼宮春日的憂鬱》這部片和它的主角涼宮春日一樣,都是個不按常理出牌的貨色。京阿尼故意打亂故事順序的離奇手法,精緻而巧妙的演出手段,個性十足的角色塑造,都為它在OTAKU之間博得了超高的話題性,並創造了數百億日元的商業價值。

在2006年涼宮春日熱潮到來之前,輕小說改編動畫還並不是日本動畫業內的主流手段。自從《涼宮春日的憂鬱》一舉成為00後代表性動畫名作之後,輕小說改編作品如雨後春筍般湧現,成為當今主流之一。此外,本作也令以平野綾為代表的偶像派聲優一舉成名,自此當聲優也要看臉的時代來臨了。

類型:校園,空氣系

監督:山本寛

製作:京都動畫

2000年代可謂是京阿尼的名作連發時期。作為涼宮春日大獲成功後次年的又一部「現象級」作品,《幸運星》帶來的最大社會現象就是將「聖地巡禮」這一京阿尼後來的傳統徹底發揚光大為一門宅宅愛好。作品中登場的鷲宮神社以及鷲宮町(現實位於埼玉縣久喜市)因為《幸運星》掀起的「聖地巡禮」活動,直接為當地帶來了22億日元以上的經濟效益。

除此之外,《幸運星》最大的貢獻當然是泉此方這個呆毛小活寶,從此之後宅女當主角的設定蔚然成風,而且還產出了「貧乳是稀有價值」這句讓無數妹子不再自卑的名言。同時也令所有宅男都暗暗下了一個決定,以後生個女兒一定要叫此方。

類型:校園,女子樂團

監督:山田尚子

製作:京都動畫

在動畫之化前,《K-ON》只是一個無人知曉的四格漫畫。但是,擅長塑造萌系少女的京阿尼為這個作品注入了全新的生命。他們有意識地加入了各種健康可愛的元素,成為不僅面向OTAKU,同時也深受普通女生歡迎的大熱門作品。

儘管是深夜動畫,卻引發了預想以外的社會現象:《K-ON》對女子樂隊的有愛刻畫使得日本希望加入學校「輕音部」學習樂器的女高中生突然暴增,不禁令人想起了當年培養了日本國家隊一代人的《足球小將》與《灌籃高手》。而且就連超市中常見的「藍白碗」也莫名其妙的銷量暴增。

類型:黑暗,獵奇

監督:荒木哲郎

製作:WIT STUDIO

近年來橫空出世的一部「現象級」作品。2009年連載初期,原作者諫山創的基礎畫功只能用不及格來形容,但是他的筆觸卻存在一種驚人的魄力。當WIT STUDIO將這顆原石用最出色的作畫素質加以動畫化之後,不出意外一下子就造成了轟動效應,其收益和知名度從官網鋪天蓋地承接的各種代言廣告就可見一斑。

《進擊的巨人》涵蓋了戰爭、 災難、科幻、 內涵、獵奇等要素,唯一缺乏的是戰鬥動畫中隨處可見的「熱血」,更多的是對複雜人性的刻畫以及現代社會的種種不安的隱喻。當然這些並不是這部作品如此叫座的關鍵,雖然很不甘心,吸引了大量腐女動畫迷不斷燒錢才是促成它商業面的成功的真相。這也是為什麼《進擊的巨人》的BL同人如此瘋狂的原因。

類型:魔法少女,黑暗,奇幻

監督:新房昭之

製作:SHAFT

魔法少女是日系動畫中最常見的一種題材,一般來說做成女性向就是變身少女和王子的故事,做成男性向通常就是小黃油。

《魔法少女小圓》的成功在於它的異端性,徹底顛覆了魔法少女變身打擊壞蛋順便邂逅帥哥的無聊定式。前兩話的故事以及事前公開的作品情報,都讓人覺得和其他賣萌魔法少女沒什麼不同,但從第三話開始,始料不及的超展開一下子震撼了所有人。

從「治癒系」的魔法少女直接墮落到「致鬱系」,而且劇情就此急轉直下萬劫不復——頓時在推特等平臺上產生了爆發性的話題,一舉成為2011年的頭牌現象級作品,帶來了400億日元以上的收益。這部作品即使在娛樂圈的明星偶像間都存在著相當的知名度,同時也為SHAFT和新房昭之大大抬高了身價。

值得一提的是,「魔法少女小圓」標題字體過於奇怪,容易被誤認為是「廢怯少女小圓」——倒是很符合主人公的性格,真不是故意的嗎?

類型:偶像,校園

監督:京極尚彥

製作:SUNRISE

近年來被稱為「LL大法」的虛擬偶像企劃的動畫環節。從初音和《LOVE PLUS》的大熱門中吸取並總結了一套嶄新的跨媒體虛擬偶像經營(吸金)模式,是為「LL大法」成功的關鍵,也為業界導入了全新的經營手法。

《LOVE LIVE!》的企劃特色非常注重虛擬與現實世界的結合。仿效真實校園偶像組合的構建過程,完全與現實同步的時間線,每月在雜誌中連載偶像的情況和新聞,全程開放讀者互動,通過組合名稱募集、迷你組合投選、總選舉等方式,由讀者們左右著組合的命運和發展。

在企劃的前期並沒有任何官方故事線。後來才逐漸通過雜誌「採訪」組合成員、以廣播劇的形式來側面刻畫人物。而動畫的誕生已經是相當「後期」的事情,儘管如此動畫化還是從作畫到劇情都維持著驚人的高水準。動畫熱映後帶來的是與虛擬形象對應的偶像級聲優團體的演出,隨著聲優真人跳出屏幕走向前臺,她們與她們的角色界限越來越模糊,這種模式下培養出來的狂熱粉絲的種種離奇行為已經令人感受到,一個新的時代開始了。

類型:怪奇、後宮

監督:新房昭之

製作:SHAFT

妖怪題材也是影視文化的一個永恆主題,日本動畫史上《鬼太郎》、《地獄老師》、《夏目友人帳》、《怪-化貓》等妖怪經典比比皆是,但至今為止仍就持續發酵到達「現象級」文化的恐怕只有西尾物語系列——也可以說只有它最被宅宅喜愛,輕小說和動畫化都是近年來空前成功的典範。

傲嬌蘿莉、貓娘、小學生、運動少女、眼鏡妹、病嬌、殭屍、偽娘,還有兩個活寶妹妹——基本滿足了宅男一切類型的妄想空間。阿垃垃圾君也不是一般後宮片那種偽善的草食男主,他在有個如花似玉的女友的同時還可以對小學生上下其手,跟親妹妹玩危險的床上遊戲,學姐學妹一把抓……繁複的人物關係與角色塑造是最大的亮點,至於不明覺厲七零八落的劇情大可不必過於考究——那根本不是主體。

新房昭之這個團隊在裝逼方面很有一手,獨特的靜止美感和無處不在的分鏡細節醞釀出和其他動畫完全不同的氛圍,可說是「新房流」標籤的代表作。令大家在鑑賞福利鏡頭的同時容易說服自己是在欣賞藝術而不是什麼糟糕物。

CODE GEASS:反叛的魯路修

(2006年10月5日)

類型:中二,超能力

監督:谷口悟朗

製作:SUNRISE

但凡有人氣漫畫家集團CLAMP參與的動畫都非容易形成潮流。魯路修這個人用中國話來說就是個「龍傲天」的代名詞——「假如我得到了這種能力就會XXX」,圍繞著背負著仇恨的高智商異能美少年展開的魅力十足的故事,從頭到尾的超展開連發也令這部作品被打上了「最應該禁止劇透」的標籤。主角另一個身份「ZERO」那誇張到讓人害羞的言行舉止,一個人與整個世界硬鋼的氣魄,完全符合中二少年少女們的審美口味。

作為一個含有機器人要素的劇集通常不會很受女性青睞,但是《反叛的魯路修》劇中高挑美型的人物設定卻贏得了海量女性觀眾的強烈支持——可以說一個原創動畫做到這一點基本就離「現象級」不遠了。

類型:SF

監督:庵野秀明

製作:GAINAX

自上世紀90年代GAINAX賦予「EVA」除了愛娃之後的另一個定義之後,20年以來對它的話題和爭論幾乎就從未停息過。無論是哪個媒體評選御宅神作名單,無論其餘排名怎樣更替,但它都會是永遠的No.1。

EVA融合現代思想、宗教、心理學、末日論等諸多元素於一身的世界設定足以令其名留青史並經久不衰,對青春期少年的細緻心理描寫、以及映射90年代現實社會的閉塞與疏離感,令大量的觀眾都找到了共鳴的話題,在那個網絡根本不發達的時代造成轟動效應,一躍成為社會現象級作品。

關於EVA的解析書等周邊出版物,可以輕鬆塞滿幾十個大書架。除了引人入勝節奏強烈的劇情外,EVA在人物塑造方面的功力也是業內一流水準,不說明日香和凌波這對永遠引起黨爭的冰火少女,即便是僅僅出場一兩幕的配角,也能夠給人留下強烈的印象——其典型就是渚薰。

EVA之後,這種「深度」或曰裝逼的動畫設定席捲日本動畫界,可惜畫虎不能反類犬的居多:多是拋出一大堆故弄玄虛的厲害設定,但卻無法掩飾空洞無物的劇本和臉譜化的人物,後世將這種戲稱為「廚二」設定。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大概就是說這個了。

除了以上這些典型之外,引發社會現象級別的經典動畫並不止於此,由於篇幅關係今天就到此為止,請大家也來品評自己心中影響力最大的動畫吧。


微信ID:play163

喜歡我 就關注我吧~網易愛玩


相關焦點

  • 日本動畫史上銷量最高神作Top10!你看過幾部?
    日升製作,谷口悟朗監督的原創動畫,2006年10月播出。播出即引發了轟動,到現在還有不小的影響,深受粉絲的喜愛。去年還上映了劇場版,魯路修復活成為魔王!阿修的本命之一!故事講述對普通人類沒興趣的涼宮春日,和她的SOS團成員之間發生的一系列故事,除了青春日常生活,還有外星人、未來人、異世界人、超能力者等等的逼真怪事……
  • 譚志剛的"淡"與"雅"
    對於這些,僅年長我一歲的譚志剛,都有渉獵,而且大部分還十分精工。他是省書法家、省攝影家和省楹聯藝術家三個省級協會會員。作品多次在省級展出並獲獎,其作品廣泛被書籍收錄、收藏家收藏和拍賣。特別是他的微距攝影,構圖大膽而細膩,具有強烈的視覺衝擊力。為此,2014年8月,衡陽市委宣傳部主辦的"雁城市民課堂"還曾邀請他,主講微距攝影技巧的專題講座。
  • 唯一被稱作「名作之壁」的動畫!改變了動畫業界的「神作」?
    但凡是看過幾年動畫,追過幾年新番的「阿宅」們,想必都對「名作之壁」這個名字非常耳熟。「名作之壁」《Infinite Stratos /無限斯特拉託斯》的大名,可以說是「圈內」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今天我就想和大家談談這部動畫,一者先給沒看過的朋友們介紹一下這部作品,這部男人一定會喜歡的「美少女+機甲」動畫,二者咱們也談一談,「名作之壁」這個現象背後的原因,以及日本動畫近些年的發展這些東西,當然咱們不會說的很深,關鍵是讓大家看的開心。
  • 東方時評丨口碑見真章,國產片火爆"雙節"的啟示
    "雙節"八天時間,不計其他影片票房,僅《奪冠》《我和我的家鄉》《姜子牙》這三部主力影片的票房就超過30億元。下半年三個多月時間,已經實現了近80億元的票房,國慶檔期影片類型涵蓋劇情、喜劇、動作以及動畫等多個類別,滿足多元觀影需求。而優質內容拉動觀影人次提升,對票房復甦產生巨大影響,國慶長假電影作為新民俗,吸引無數的觀眾,《我和我的家鄉》成為2020國慶檔首部票房破10億元的電影。隨後《姜子牙》票房也突破了10億元。兩部電影與以取得約30億元票房的《八佰》一起躋身今年新片總票房前三甲。
  • 抱歉,這部9.2分的"喪片"推晚了
    每年都會有新的潮流風颳來,而今年的除了"佛系"以外最有名的,可能就是"喪"。當然,這不是一個貶義詞。我認為,"喪"可能只是人們對於自己生活的一種自嘲,對社會的一種無力的妥協。昨天那部「她不知道名字的那些鳥兒」,喪氣十足。
  • 這部神作動畫的續作終於要來了!
    作為90年代最知名的動畫,當年的話題神作,EVA曾日本乃至世界掀起社會級現象程度的巨大迴響與衝擊,並成為日本動畫史上的一座裡程碑,同時被公認為日本歷史中最偉大的動畫之一。這部作品之所以被公認為神作,不僅僅是開創了動畫界的多個先河設計,更是因為整個劇情的敘事中融入貫穿了大量心理學、宗教、神學、哲學的濃鬱氣息,在當時低迷絕望的社會大環境下,讓那個年代絕大多數人第一次看這部作品都有種驚為天人、不明覺厲感受
  • 中國"墳頭蹦迪"驚呆外媒!外國網友:這麼騷氣的操作不怕詐屍嗎?
    "死者家人僱傭脫衣舞者娛樂送葬人群,法律明令禁止"!"中國葬禮脫衣舞表演:持續流傳的習俗?"村民們對這種表演見怪不怪:「這是為了給死者長臉,沒人來看他們才會不高興。」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墨西哥動畫電影《尋夢環遊記》,描述了墨西哥傳統節日: 亡靈節。亡靈節那天,墨西哥人會在死去親友的墓地上點蠟燭,擺上鮮花和食物。大家在一起唱歌跳舞,舉辦party, 氛圍熱鬧開心。在墨西哥人的眼中死亡是新的開始,因此沒有什麼好悲傷的。
  • "命根子"與"勞什子"
    "命根子"與"勞什子"      一 從賈寶玉性格的典型意義看曹雪芹人性之壯麗 說不盡的《紅樓夢》。
  • 哪吒降世,中國動畫終於"成熟"了
    觀影歸來,我雖還不想輕易地使用「神作」或「驚豔」這樣的大詞,但必須要說,它讓我看到的,是「成熟」。《哪吒之魔童歸來》中的哪吒形象但我們只能承認,觀念在演進、美學在裂變、技術在革命、娛樂訴求在更迭,沒有人會滿足把三打白骨精看上一輩子,強如六小齡童老師,還不是囿於過度迷信往昔的成功,身陷網友群嘲。就像我們只能承認,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和所謂「中國學派」的奇蹟,畢竟屬於計劃經濟環境下的「史前榮耀」,被我們津津樂道的很多「動畫經典」,其實叫「美術片」更加合適。
  • 被誤讀的"大表哥"丹·史蒂文斯
    等待是值得的,反差之下"大表哥"的顏值直登宇宙巔峰!話說,"大表哥"的暱稱是怎麼來的呢?當然是源於粉絲心目中的經典《唐頓莊園》。不過,粉絲們也許並沒有留意到,"大表哥"其實應是"大堂哥",絕非大表哥。如是姻親關係,他才可被稱為"表哥",但姻親關係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顯然絕無可能成為繼承人。那麼,一向明察秋毫英明無比的網友們為什麼會犯這個比較明顯的錯誤呢?這和中英兩國不同的文化背景及網友的思維定勢有關。
  • 潁川郡丨鍾姓"潁川堂"的來歷
    歷史文章1、鍾氏宗族文化4、祖墓簡介之鍾族馬氏祖婆墓5、史話雜談丨鍾氏兄弟偷飲酒6、潁川郡丨鍾姓"潁川堂"的來歷
  • 春節宅家無聊,這些「推理神作」可以拿去補!
    最近有小夥伴說春節宅家挺無聊的,問有沒有好看的推理番推薦,在前幾天老白給大家推薦了一些熱血動漫,這次老白就安利幾部畫風、劇情、人設都不錯的推理動畫給你們,這些推理動畫在以往都能被稱為「神作」,至於有哪些推理番,感興趣的話一起來看下吧。
  • 惹翻臺妹的香港"性格"小店
    唯有香港人安之若怡,還覺得哪裡都比不上。尤其濃縮其中的獨特文化,時常會讓不了解的人感到莫明其妙。這其中就包括,本地特產:"性格"小店。    現存最有名的當屬澳洲牛奶公司,一間名不符實,以服務態度粗暴,卻每天大排長龍的茶餐廳。影視作品中,最經典的當屬,周星馳和張學友合拍的《咖哩辣椒》中,對客人毫不妥協的捲毛茶餐廳老闆。
  • 【重點推薦】我心目中的五大動畫神作
    最近很多人在後臺讓我推薦好看的動畫,今天小元就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心目中最佳的五個值得收藏的神作動畫,這五個動畫相信作為動漫迷你至少看過其中的兩三個
  • "女主角"被人肉:阻攔救護車,私生活淫疑似還做"外圍女"?!
    令人氣憤的是,室友打算報警叫救護車時,還遭到了在場的「女主角」譚某阻攔。這妹子真是挺狠的,鐵石心腸啊也許就是因為譚某的阻攔,讓王某失去了最佳的治療時機,釀成慘案。死者的母親告訴媒體,兒子已經和譚某交往了2年。
  • 以為是爛片結果是神作的動畫
    畢竟我當時相信這種炒冷飯的作品肯定不會有什麼驚喜,可沒想到官方居然能夠做得那麼有趣。不過更沒想到的是,到了第二季之後質量又會下滑得如此嚴重(苦笑)... 動畫開播之前看了一下簡介,得知作品說的是女高中生要去南極。這種幾乎不可能實現的願望讓人認定這會是一部挺無聊的作品,畢竟過去也有很多類似的案例嘛。可沒想到居然那麼精彩啊!能夠在10多集當中講述一個完整的南極之旅,並且還充分照顧到了每一名主要角色身上的主線劇情。報瀨在倒數第2集的表現把我都看哭了啊……自從2013年《進擊的巨人》之後,我也久違地去購買了動畫的碟片呢。
  • 【討論】聽主題曲就覺得是神作的動畫
    當我們選擇追一部動畫的時候,往往會從很多角度來考察這部作品。其中一個比較重要的因素就是「音樂」。有時候好聽的音樂不光能吸引我們的注意,同時會給人一種「這部作品有神作潛質」的感覺。為此,近日就有日本網友展開了討論。1 以下VIPがお送りします大家是否遇到過這樣的情況:打開一部從未看過的動畫,但是光聽主題曲就覺得這部作品一定會是「神作」呢?
  • 【辯論】童年動畫是真神作還是情懷加成?
    童年時大家一定都看過不少經典的日本動畫,像《數碼寶貝》呀、《寵物小精靈》呀、《四驅兄弟》呀這種幼兒向作品一直都是我們小時候的最愛。直到今天我們長大了,它們也依然是我們最珍貴最美好的回憶。如今一提起這幾部童年時期的動畫片,很多人都會不假思索的豎起大拇指點讚:「《數碼寶貝》是神作!至今無法超越!」「《寵物小精靈》還可以再戰一百年!」但是也有網友反駁說,其實這些動畫的質量也就是一般般而已、甚至有些連精品都稱不上,大家之所以現在把它們推的那麼高、甚至奉為神作完全都是因為情懷在作祟!
  • 均安,你為什麼這麼"窮"?
    但是一直以來,均安鎮的社會經濟發展水平一直在順德四街六鎮之中處於落後墊底的位置,被順德人稱為"窮"均安。"        在均安鵬泰百貨招商中心裡,每天都在邀約著來自廣東各地的品牌商家和代理商來訪,但是這些商家中的絕大部分都表達了相似的意見,那就是一一均安太"窮"了,他們的店不能開到這裡來。
  • 那些年我們看過的各種類型的動漫神作
    超級系機器人動畫神作——天元突破而萌系動畫作為休閒小品看著輕鬆不費力也的確是比較好的選擇。【點兔】就是其中的精品,講述幾位萌蘿莉的打工日常,確實說不上有什麼劇情可以描述,不過記得小編的話,看動畫,不是只有看劇情的,能在NICO動畫中創造收視奇蹟的萌系作品,並不是哪部都做的到。日常類動漫神作——輕音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