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物誌」明青玉雙螭耳杯,蘭州晏家坪出土的稀世珍寶

2020-12-23 每日甘肅

明青玉雙螭耳杯,蘭州晏家坪出土的稀世珍寶

蘭州博物館館藏文物明青玉雙螭耳杯

「大明延長王長子夫人何氏」墓誌

晏家坪出土的明墨線人物黃河石

在蘭州市博物館,珍藏著一件明代青玉雙螭耳杯,這件文物品位極高,是按照皇家規格監製的一件玉器,用玉制器標準不次於帝王,玉器造型規範嚴格,紋飾精美。這件文物能夠倖存下來,是因為盜墓賊無意中將其遺失在古墓之中。

明代珍寶青玉雙螭耳杯

蘭州博物館館藏的這件青玉雙螭耳杯出土於蘭州市七裡河區晏家坪。

青玉雙螭耳杯高5.2釐米,口徑7.7釐米,底徑3.2釐米。玉料呈青色,青色中微有褐斑。玉質瑩潤,杯體光素,兩側各雕一螭,螭目呈三角形、獨角彎垂於腦後。螭首與雙爪搭於口沿,螭身彎曲,尾分岔與另一螭尾相繞於杯壁,杯足低矮,體呈圓形。如新的玻璃光澤,可能是在潮溼的土中長期埋藏所致。

此杯工藝精湛,簡單與複雜相結合,穩定厚實,樸拙生動。玉質似產自甘肅祁連山地區的祁連玉,紋理天然,晶瑩細潤,漢代夜光杯就用此料製作。

這是一件皇家玉器。縱觀明代玉器,色澤不外青與白,皇室顯貴一般用和田玉料,但不少也有用地方玉作器。明藩王雄踞一方,用玉標準不次於帝王,玉器造型規範嚴格,紋飾也非常精美。

明代玉器在收藏界有個稱呼,叫「粗大明」,意思是明代的玉器製作大多粗糙,器型較大,但是這件玉器,雖然器型較大,但顯然製作工藝非常精良。

雙螭耳杯有多珍貴

這是一件稀世珍寶,與其同款文物,目前全世界僅有三件,分別藏於首都博物館、國家博物館及法國集美博物館。

蘭州出土的明代青玉雙螭耳杯有多珍貴?看看首都博物館所藏明代白玉雙螭耳杯就知道了。白玉雙螭耳杯是從明萬曆時期權臣萬貴墓中出土,為皇帝御賜之物。

萬貴是誰?可能很多人對此人比較陌生。萬貴是明朝人,原為縣衙椽吏。他有三子一女,女兒萬貞兒在歷史上非常有名。她就是明憲宗皇貴妃萬氏,是明憲宗的寵妃,後世多稱萬貴妃,史載其「機警,善迎帝意」,「帝每遊幸,妃戎服前驅」。

萬貴妃16歲進宮照顧2歲的皇太子朱見深,明英宗在土木堡之變後被困瓦剌,朱見深的叔父趁機搶去皇位,同時罷免了他的太子職位。從此,朱見深便跟隨萬貴妃住在後宮,直到英宗捲土重來。在這段最艱難的日子裡,朱見深和萬貴妃相濡以沫,在他最落魄的時候,萬貴妃一直守護在他身邊。萬貴妃在朱見深心目中地位非比一般,甚至為萬貴妃廢了皇后。明憲宗朱見深在位23年,朝政由萬貴妃操縱。

萬貴妃於明成化二十三年春(1487年)抱病而卒,終年58歲。深愛她的明憲宗哀嘆:「萬侍長去了,我亦將去矣!」為之輟朝七天,於同年駕崩。可見萬貴妃多麼深得明憲宗寵愛。

正所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萬貞兒的父親萬貴因此從山東諸城縣衙裡的一名小吏而得到了錦衣衛都指揮使的官位。萬貴去世時,「上悼惜賜寶鏹貳萬緡齋糧布為喪葬資,命禮部諭祭,工部營墳域」,地位可謂榮顯。

1957年,萬貴及其妻王氏的墓在北京豐臺區右安門外彭莊被發現,隨後進行了發掘,墓中出土了一大批精美文物,包括金器、銀器、珠寶和玉器。金器有執壺、「海水江崖」金盞託、「太白醉酒」八方金杯、荷葉金洗、金嵌寶石頭花等;銀器有壺、盤、盒、銀錠等。金銀器物總重量達2500餘克。在墓中出土的陪葬品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隻雙螭耳白玉杯,也是墓中唯一出土的玉器。這件明代玉器精品,置於死者胸前,應是「慈寧宮」的宮廷製品,由皇帝賞賜給萬貴。從出土位置可以看出,墓主人生前應該十分喜愛這隻玉杯。所以死後不僅用它陪葬,還讓人們把它放在自己的胸前。

與萬貴墓中出土的同款玉螭耳杯——2011年出土自蘭州晏家坪明肅藩系延長王墓的青玉雙螭耳杯,雖然玉質和色彩不及前者,但已說明這是明代皇家制器,更印證了此器物為王室所用之物,足見這件玉器之珍貴。

青玉雙螭耳杯墓主之謎

這件絕世珍品的主人是誰呢?2011年10月下旬,在蘭州市七裡河區晏家坪的原奶牛場建築工地的地基南側,施工人員在施工過程中發現了大量的青磚,兩座墓葬暴露,隨之發現在距西側墓葬北20米處有一塊石質墓碑。人們很快將此事向蘭州市文物部門匯報。當時,蘭州市文物局報請省文物局同意,立刻對古墓葬進行搶救性發掘。

墓葬所處位置坐南朝北,背靠饅頭山,西傍西津坪,東依大窪山,遠眺黃河,是一處形勝之地,距蘭州市中心(省政府原址肅王府)大致十公裡。

蘭州市博物館專家現場查看後,根據墓碑上的文字記載,確認該墓碑為「大明延長王長子夫人何氏」之碑。明延長王是明肅藩支系,碑為明肅藩第四世肅恭王朱貢(1487年受封,1536年歿)庶第六子延長王朱真滰嫡長子朱弼棟元配夫人何氏墓誌。

自1392年(洪武二十五年)朱元璋第十四子朱楧受封為肅王,就藩甘州(今張掖),1399年遷移蘭州,至1643年(崇禎十六年)肅王朱識鋐,傳9世11王,歷經251年。除肅王世系外,肅王系還包括肅藩支系:淳化王系、鉛山王系、金壇王系、會寧王系、開化王系、會昌王系、延安王系和延長王系。

也就是說,這兩座墓是肅王一脈延長王一系郡王級墓葬。

文物工作者經過發掘發現,晏家坪的兩座郡王級墓被盜墓者從墓門進入盜掘一空。墓中淤泥滿布,但經過清理,還是出土了25件文物,在一座墓葬的甬道口位置清理出了這件青玉雙螭耳杯。專家分析,也許是盜墓者慌張遺落,才使得這件珍貴玉器遺留了下來。

那麼晏家坪兩座墓葬的主人究竟是誰?是何夫人?還是延長王?

專家考古發現,兩座墓葬的主人都是男性。這就排除了墓主人是何夫人的可能。人們推測,何氏墓誌碑可能是從別處遺棄到這裡的。從何夫人墓誌可知,碑為明肅藩第四世肅恭王朱貢庶第六子延長王真滰嫡長子朱弼棟元配夫人何氏墓誌,碑由弼棟與何氏嫡長子所立,於1569年(隆慶三年)9月12日封葬,碑文「從煙家坪先陵葬焉」,可知晏家坪是明延長王家族墓地。

晏家坪,明稱煙家坪,清稱顏家坪,民國以來叫晏家坪。

因墓葬被盜,信息缺失,人們只能從其他方面入手,分析墓主人信息。

據歷史記載,明代肅王支系,萬曆年間歿的有1588年(萬曆十六年)延長王長子弼棟,1589年(萬曆十七年)延長王真滰,1592年(萬曆二十年)4月延長王縉火受。也許墓葬的真正主人就在他們之中。

撰文/黃建強 圖/資料圖片

相關焦點

  • 明青玉雙螭耳杯,蘭州晏家坪出土的稀世珍寶
    原標題:明青玉雙螭耳杯,蘭州晏家坪出土的稀世珍寶  蘭州博物館館藏文物明青玉雙螭耳杯  1、明代珍寶青玉雙螭耳杯  蘭州博物館館藏的這件青玉雙螭耳杯出土於蘭州市七裡河區晏家坪。  青玉雙螭耳杯高5.2釐米,口徑7.7釐米,底徑3.2釐米。玉料呈青色,青色中微有褐斑。玉質瑩潤,杯體光素,兩側各雕一螭,螭目呈三角形、獨角彎垂於腦後。螭首與雙爪搭於口沿,螭身彎曲,尾分岔與另一螭尾相繞於杯壁,杯足低矮,體呈圓形。
  • 村民挖菜窖挖出明代古墓,出土唯一一件玉器,成為首都博物館的鎮館...
    收藏在首都博物館的玉器精品廳中,屬於鎮館之寶,它的名字叫「白玉雙螭(chī)耳杯」。 這隻杯子大有來頭,裡面的故事更是曲折離奇,讓人想去一探究竟,一切得從一座古墓的發現說起。
  • 黑水城雙頭佛:流失海外的華夏文明和稀世珍寶,展西夏190年歷史
    在俄羅斯冬宮,保存著1件非常精緻的被稱為「佛教中絕無僅有稀世珍寶」的雙頭佛。這尊黑水城雙頭佛本是一件屬於我國的珍寶,它的不幸流失讓國內無數專家學者扼腕嘆息。西夏王國大力提倡佛教,修建很多寺廟和佛塔,並在佛塔內放置了這件形象傳神的泥彩塑雙頭佛,以寄託對佛祖的忠誠信念。
  • 螭為何也?
    戰國是迄今所知最早在玉器上出現螭的時期,而且數量相當多,戰國玉器上螭紋的特點如下: 1、螭和整體造型,皆作扁平形而未見有立雕或半立雕器,除特定的器物均呈S形彎曲的行走狀,側面身側視,兩面飾紋相同,多鏤雕。2、玉螭均作張口露齒,梳形目,頭頂有較長且分叉的角,和比角短並呈後飄上揚的耳,四爪足,尾上翹內卷並飾扭絲紋,形雖如虎或龍,但無虎斑龍鱗。
  • 古玉中的動物: 螭
    鑑於螭是傳說而非現實生活中的動物,故其形態並無有一定的固定式樣,說法也很多。現將其中一些重要著述中的內容摘錄數條如下:《說文》:「螭,若龍而黃,北方謂之地螻,從蟲,離聲,或無角曰螭。」《漢書·司馬相如傳》有「蛟龍、赤螭」之載,其中「赤螭」一詞文穎的註解稱:「螭,為龍子。」張揖的注釋稱:「赤螭,雌龍也。」
  • 《如果國寶會說話》送給青少年的一堂課:這些稀世珍寶你了解多少?
    《如果國寶會說話》送給青少年的一堂課 這些稀世珍寶 你了解多少?快來測試!長毋相忘銘合符銀帶鉤像兵符一樣自中間一分為二兩個半扇的內壁分別以陰陽文《如果國寶會說話》送給青少年的一堂課 這些稀世珍寶 你了解多少?快來測試!
  • 中國高古玉上的螭
    螭背脊有一條陰刻線,後面一腿彎曲,捲雲形尾。下部靠近一端有一長方形孔,孔兩端較寬,下部稍窄,洞壁上留有拉絲痕。玉璏為劍飾之一,玉質潔白光潤,螭紋雕刻精緻。漢代是玉劍飾發展的高峰時期,出土和傳世品都很豐富,這是因為當時尚武,人們對劍術十分重視,當時戰爭使用的武器,就是利劍。成年男子隨身佩劍既威武又可防身作戰,成為一種時尚。《晉書.輿服志》載:「漢天子以至百官無不佩劍。」
  • 被搶走的稀世珍寶「琥珀屋」下落之謎
    腓特烈一世特意安排在「琥珀屋」中與彼得大帝共進晚餐,彼得大帝對「琥珀屋」的奢華與精巧設計讚不絕口,為了表示與俄國結盟的誠意,腓特烈一世就將這件稀世珍品贈送給了彼得大帝。彼得大帝當晚在給自己皇后的信中寫道:「我將為你帶回一件舉世無雙的珍寶。」由此可見彼得大帝當時獲贈「琥珀屋」的喜悅心情。
  • 螭[chī]虎&貔貅的區別(上)—鴻木齋雅集周刊⑫
    戰國時期的玉螭:▼ 1、此期螭和整體造型,皆作扁平形而未見有立雕或半立雕器,通體除特定的器物,如衝牙等外,均呈S形彎曲的行走狀,側面身側視,兩面飾紋相同,多鏤雕。2、此期玉螭的局部器官中均作張口露齒,梳形目,頭頂有較長且分叉的角和比角短並呈後飄上楊的耳,四爪足,尾上翹內卷並飾扭絲紋,形雖如虎或龍,但均無虎斑和龍體鱗紋。
  • 中國現存最完整縣衙,擁有70多件稀世珍寶,鎮衙之寶有2600年歷史
    縣衙庫房有著1000多件文武,從中選出300多件放到文物展廳中,當中有70多件文物是全國僅存的稀世珍寶。在70多件稀世珍寶中,有著2600多年歷史的編鐘是縣衙的鎮衙之寶。據悉這套編鐘2002年出土於葉縣,屬於春秋中期製造的。整套編鐘由8枚縛鍾、9枚鈕鍾和20枚甬鍾組成。最高的達到60釐米,最小的為16.8釐米。
  • 阿富汗珍寶展之一:「來通」 杯小議(原創)
    可惜心心念念何家村窖藏那件產地和年代頗有爭議的鑲金獸首瑪瑙杯,這次沒有一同來京。不過,這到讓我想起最近巡展到深圳南山博物館的阿富汗珍貴文物(《耀世遺珍——阿富汗國家博物館藏珍寶展》展覽時間:2018年8月25日——2018年11月4日,在深圳的小夥伴們有福氣啦!)出土於貝格拉姆遺址10號庫房的那件玻璃「來通」杯。
  • 臺灣的稀世珍寶「臺灣黑熊」
    臺灣黑熊是由19世紀英國外交官斯文豪(Robert Swinhoe)所發表命名。外觀及特徵臺灣黑熊體型粗壯,是臺灣陸地上最大的食肉目動物。耳朵大而圓,眼睛小且色深,吻部長而形狀似狗的吻部,所以又被稱為「狗熊」。
  • 神鵰俠侶2風物誌活動解鎖收集全攻略
    18183首頁 神鵰俠侶2風物誌活動解鎖收集全攻略 神鵰俠侶2風物誌活動解鎖收集全攻略 來源:網絡
  • 「三角窗外是黑夜」真人電影化,岡田將生×志尊淳雙主演
    「三角窗外是黑夜」真人電影化,岡田將生×志尊淳雙主演 動漫 178動漫原創 ▪
  • 佳士得拍賣史上九大稀世翡翠拍品
    今天小溪就為大家細細數來,在佳士得拍賣史中呈現的九件珍貴罕見的頂級翡翠首飾,感受東方鍾靈毓秀的珍寶風採。「天作之合」翡翠珠配尖晶石項鍊68顆翡翠珠直徑約12.37至15.90毫米估價:HKD 55,000,000 - HKD 85,000,000
  • 「蘇」南京仙鶴觀6號墓出土玉器資料圖賞
    其中3座東晉墓偏於墓地西側,據出土墓誌等分析,為東晉名臣廣陵高崧家族墓葬。個人比較喜歡其中M6出土的一套玉具劍,當時在朝天宮也拍了細節照片,所以今天先將6號墓出土玉器文物的圖片和大家分享。(另M2出土玉器15件。有豬、帶鉤、心形佩、珩、璜、珠、司南佩等)仙鶴觀6號墓墓室內發現兩具木棺遺痕,骨殖則不存。
  • 黑暴攬炒與疫情夾擊,「珍寶海鮮舫」暫停營業,解僱所有員工
    受到當時已持續逾半年的暴力衝擊拖累,珍寶海鮮舫突傳經營危機,需裁減逾半人手,以及縮短營業時間。隨後,珍寶海鮮舫最大股東新濠國際回應,珍寶王國於今年1月4日起,有「全新時令菜單及營業時間」,新營運模式有助珍寶王國在目前經營情況嚴峻的餐飲行業中,繼續為賓客提供優質的服務,同時保留傳統海上餐廳的獨特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