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果先生,上海財經大學MBA,資深人力資源職業經理人,培訓師。
《宮心計》裡有個劉三好,把母親的遺訓「說好話、做好事、存好心」作為行事做人的宗旨,進了宮之後,就想簡簡單單溫柔婉順,心地善良的活下去。《甄嬛傳》裡有個甄嬛,不求得寵、但求平安,願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
然而在宮廷中,這種傻白甜的女人註定是不會活到大結局的。否則,要麼就是遇到今生摯愛的皇帝,被呵護的滴水不漏,要麼就是中間黑化,把所有討厭過她、恨過她、嫉妒過她的女人全部懟死,成為皇后、太后,才是最終的人生大贏家。
在職場中,也不乏這種傻白甜的三好員工存在,工作上處處幫助別人,不主動為難人,不批評人,或許性格如此,或許明哲保身,然而結果卻往往未如所願。
首先,世間自有公道,付出總有回報,可這有時候啊,所謂的回報卻並非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投之以桃,未必會得到報之以李,這在做好人之前就應該有這個思想準備。我們所有做出去的好事和說出去的好話,目的不是為了回報,而是出於本心。對方感恩戴德了,我們自當喜不自勝,可對方以怨報德,我們也只能一笑而過。
其次,在職場中,沒有永遠的好人,想不批評人、不得罪人那是不可能的。姑且不講那些掌握著公司重要資源或者生殺大權的中高層了,哪怕只是一個小小的基層員工,如果想做好自己的工作,就必須得立場鮮明、恪守己則。
比如說,你只是一個前臺,發現某員工每個月都來領一支筆,原則上一支筆的損耗是不可能那麼快的,即便是丟也不可能每個月都丟一支,這就說明這個員工很有可能公物私用。如果你想做好人,其實就是拿著公司的資源進行交換,員工會暗笑你蠢,領導則會直接批評你失責。
比如說,你只是一個負責審核報銷單的會計,發現某員工的發票和出差行程對不上,如果你想做好事,審核通過了,那麼壞的結果就是由公司承擔,而這個員工只會以為是你粗心沒發現而已,不但不會感謝你的「好心」,反而會跟別人諷刺說這個會計是怎麼當的。
比如說,你只是一個基層的銷售,你做好了自己的本職工作,不爭不搶也就罷了。但如果你發現你身邊的同事都存在炒單,或者私拿客人回扣的時候,你只想著不與人同流合汙,既不檢舉也不揭發,以為會清者自清,那這種想法也未免過於天真。
所以說,遇到好人好事的時候,我們回報的也同樣是好人好事。可如果因為工作的需要,針對壞人壞事的時候,此刻再想做好人,就是在拿公司的資源做交易,別說得不到別人的尊重了,嚴重時可能會丟了自己的飯碗。
第三,在職場中,僅靠好心或者善良,是不可能真正獲得別人的尊重的。
1. 權威。不管是職務上,還是專業上,或者背景上,你遠高於其他人,那麼就會得到尊重。
2. 能力。跑得比別人快,跳得比別人高,別人啃不下的硬骨頭你能連渣子都嚼碎了,別人想不尊重你都難。
3. 態度。遇事公平公正、以德服人,是非面前愛憎分明、不偏不倚,可能短時間內會得罪人,但長久以往,人家可能恨你,可能怕你,但不可能不尊重你。
參加工作二十多年了,依然還記得當初我的領導跟我說過的:
你不可能讓所有人喜歡人,因為如果壞人也喜歡你,那麼就說明你工作有失職的地方。
你也不可能讓所有人都恨你,因為如果好人也恨你,那麼就說明你工作有失誤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