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丨網視互聯,作者丨發財
驟起的網生內容新物種
行至年末,網際網路視頻內容的硝煙不斷。相信很多從業者早已注意到,國家廣電總局重點網絡影視劇信息備案系統新增了「網絡微短劇」類別。這一類別規定了網絡微短劇為單集不超過10分鐘的網絡劇,意味著微短劇已經形成不可忽視的內容新品類,並被納入監管。同一平行的類別裡的「網絡劇」「網絡電影」「網絡動畫片」目前均已成為紅海。
從國家廣電總局重點網絡影視劇備案信息可以看到,近兩個月來,已經有超過一百部微短劇完成備案,加上非重點備案的微短劇,其體量可見一斑。
很顯然,微短劇正在以一個「新物種」的姿態爆發,並開啟了網生內容的新賽道。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創作者參與進來,放在整個影視行業他們或許還只是「後起之秀」,但在微短劇這個新興產業裡,他們正在用亮眼的成績成為行業的支撐性力量,並卡位在了最快的「賽道」上。
微短劇頭部公司的背後
網際網路上最早的微短劇,或許是2013年上線的《萬萬沒想到》。這一個曾經被封為神劇的IP經過了近十年的流變早已呈現頹勢,背後的出品方萬合天宜也逐漸淡出視野。翻看近幾年的微短劇市場,成為全網現象級並且保持持續影響力的IP並不多,其中兔猻文化於2017年出品的「不思異」系列以及愛奇藝於2018年出品的「下手了」系列成為了少有的出圈之作。
《不思異:辭典》豆瓣截圖
《生活對我下手了》豆瓣截圖
據不完全統計,「不思異」系列已經發行了5部短劇,各個系列的播出平臺不盡相同,最近更新的一部《謎人謎事》正在全網播出。「下手了」系列發行了3部,這一系列的主演辣目洋子近日在《演員請就位2》中引發全網討論,也再次引領該系列在抖音等短視頻平臺的熱度。在兩個IP的非主要運營陣地抖音平臺上,筆者觀察到「不思異」系列和「下手了」系列的累計播放量,均超過了7億。
公開資料顯示,「不思異」的出品方兔猻文化是註冊在無錫的一家影視公司,除了個人股東和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影視公司之外,主要資方是重心在投資新材料和智能硬體的投資公司。「下手了」系列第一季的出品方是視頻平臺愛奇藝,第一季之後加入了聯合出品方浩瀚娛樂。浩瀚娛樂是一家影視娛樂公司,其中華誼兄弟持股約66%,愛奇藝持股約5%。同時,浩瀚娛樂也是「下手了」系列承制方「春風畫面」的大股東。這也就決定了兩個微短劇品牌運營的差異,雖然均為傳統影視公司入局,但一個重心在於全網化的影視品牌運營,一個重心在密切綁定愛奇藝平臺進行的藝人運營。
「不思異」系列
「下手了」系列
微短劇熱度高但出圈者寥寥
2020年10月12日發布的《2020中國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顯示,短視頻用戶達到8.18億個,日均短視頻產品使用時長110分鐘。作為短視頻內容的迭代產品,微短劇成為各個平臺和影視公司爭相進軍的新方向。
流量紅利滾滾而來,快手對微短劇的流量傾斜就是一個例子。近兩年快手力抓劇情向短內容,主動給予短劇不小的扶持力度。快手設立了「快手小劇場」,孵化了短劇APP「追鴨」,再到最近「快手小劇場」推出「快手短劇」品牌。在「快手短劇」可以看到不少播放量破10億的短劇,但真正出圈的微短劇並不多。可以期待的是,在穩定的打法和微短劇生態通路成熟後,這個平臺上或許會有更多出圈的微短劇產生。
快手熱門短劇
「下手了」系列作為最早入局時以豎屏為抓手,非常有預見性。隨著短視頻受眾觀影口味的提升,他們對精品內容的需求也越來越高,在當前豎屏觀影習慣的流行趨勢之中,「下手了」系列在各類豎屏短視頻平臺熱度不減。同時,喜劇這一最貼近觀眾的風格也讓該系列在全網有著廣泛的觀眾群體。加之最近主演辣目洋子在頭部綜藝中的表現,這一IP不斷被激活。
「不思異」系列的打法不同,這一橫屏短內容在2017年選擇了國內觀眾較少接觸的懸疑驚悚為切入點佔領觀眾的認知。隨後該品牌將內容品類取向進行了差異化,在其出品的若干劇集中,有主打驚悚懸疑的,也有主打幻想寓言的、還有文藝表達的等等。在統一品牌的風格調性下,有意選擇差異化的內容進行運營,這與今年愛奇藝成功推出的「迷霧劇場」不謀而合。
在播出平臺上,兩個短劇品牌差異化也很明顯,「下手了」系列綁定愛奇藝。「不思異」的播出平臺則更加多樣化,比如頭條系西瓜視頻首播《電臺》、B站獨播《錄像》、快手首播《辭典2》等等,這樣的發行形式也讓這個IP接觸了不同平臺不同圈層的受眾,在全網保持著更廣泛的熱度。
微短劇未來會怎樣
毋庸置疑,微短劇的風口已至。從前文所提到的重點網絡微短劇備案數量可以推斷,未來兩年內我們可以預期無數的微短劇會進入觀眾的視野。這也和早期網絡劇和網絡電影的爆發規律一致,最終也會形成頭部製作公司與內容平臺相互支持的良性生態。
同時,這一新的內容品類很可能成為網生內容戰爭牌桌上玩家們的關鍵牌,正如短視頻之於抖音,超級網劇之於愛奇藝,超級網綜之於騰訊視頻。
對於入局微短劇的公司而言,目前短劇的商業模式已經基本形成,主要有定製、分帳、廣告三種主流盈利模式。同時,來自主管部門的審查流程也越發明確。
由此,越來越多的微短劇入局者會成長起來,內容品類也會越來越豐富。對於視頻平臺而言,找到適合的內容合作方,並不斷產出具有識別度的內容以佔領市場認知才是最穩妥有效之道。筆者相信,成功了的Netflix和失敗了的Quibi已經提供了極好的案例。微短劇入局者們「耗子尾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