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電影,想取悅一部分人,並不難。
因為蘿蔔青菜,各有所愛,每個人偏好的類型不同,所以只要用心去拍,總會有人買單。
但是如果一部電影,能夠取悅絕大部分的年輕人,那就太難了。
因為年輕人,他們欣賞創新、追求「酷」和未來趨勢,他們挑剔,他們情緒飽滿,愛即捧,厭即踩,不留一絲情面。
最近有一部電影,它卻觸摸到了絕大多數年輕人的嗨點。
它在「西南偏南」這個深受全球年輕人喜愛,堪稱春季最受歡迎的電影節上,獲得了觀眾票選最佳電影。
硬核、科幻、血腥、兇殘、暴力、恐怖,但這都不是這部電影的重點——
《升級》
Upgrade
電影6月1日北美上映,收穫了各方好評。
爛番茄87%的新鮮度。
IMDb評分7.7。
因其毫不避諱的暴力血腥R級鏡頭,比《死侍》有過之而無不及,註定此片內地上映無望。
但不少已經看過此片的豆友,在豆瓣網站打出了8.1的綜合分,好於90%的科幻片。
那麼究竟是一部怎樣的「神片」?名不經傳,卻讓看過的人無不誇讚,譽為「年度最驚喜」?
這部電影的製作公司是近來風頭正盛的「恐怖製造機」Blumhouse,《分裂》、《逃出絕命鎮》、《忌日快樂》都是它家的作品。
而這部片的導演就更「有趣了」——他(雷·沃納爾)和溫子仁(詹姆斯·溫)是大學好友,兩人完成《電鋸驚魂》的劇本創作,隨後一鳴驚人。
雷·沃納爾在《電鋸驚魂1》中
《升級》中也出現了《電鋸驚魂》的彩蛋
隨後,嚇尿了眾人的鬼片《死寂》、《潛伏》的故事劇本,都是出自雷·沃納爾之手。(難怪能將科幻片拍得如此血腥、暴力、甚至生理不適。
《升級》的男主角,更厲害了——大名鼎鼎的湯老師。
這難道不是同一個人嗎???
不好意思,看錯了,是神似湯老師的羅根·馬歇爾-格林(左)。
在《普羅米修斯》裡,被機器人大衛在酒中下「毒」,導致被外星物質感染。
在《蜘蛛俠:英雄歸來》裡,他狠狠地給了小蜘蛛一記重拳。
而在《升級》裡,他飾演的是一名不遠的未來世界中,純手工汽車修理工Gery。
無人駕駛、智能家居、電子科技已經在這個時代幾乎全方位覆蓋,AI技術深入人們的生活。
這讓不太信任高科技,甚至排斥這些技術的Gery顯得與人工智慧的世界格格不入。
這一天,Gery和妻子一同外出,回家路上,一向穩如老狗的自動駕駛卻突然失控,人工也幹預不了車輛的行駛。
最終車輛開到城市邊緣,車禍後停下,夫妻二人被一群人體經過改造,具有機械手的惡徒包圍。Gery被打傷脊髓,行動不能自理,妻子慘遭殺害。
凡事都想要「自己做」的男主,餘生不得不依靠智能輪椅和機械手臂活下去。
喪失妻子和行動能力的Gery一度想要自殺。
絕望之中,Gery一邊受著天才科學家的引誘,一邊想到殺害自己妻子的兇手還逍遙法外,最終男主秘密答應了一項手術——同意將一枚仍在實驗階段的智能晶片植入體內。
將「智腦」Stem植入身體內——它就能自動連接中樞神經,讓人重獲健康。
手術過程也是皮開肉綻,看得人腿軟。
升級後的Gery相當於體內住了一個人工智慧,完全處於開掛狀態,不僅恢復了行動能力,在智腦Stem託管狀態下,還超越了人類的極限,強如超人,過目不忘,閉眼能搞出智能地圖,睜眼就能計算別人的下一步行動那種。
在Stem的協助下,男主順利找到兇手,開始走上復仇的道路。
男主將身體交由Stem控制,雖然動作機械,但足夠敏捷,毫不手軟,捅人就像捅玩偶。
不僅在開掛狀態下殘殺兇手,還能走時清理掉屋內所有指紋,這種潛意識中即能「過目不忘」的本事,與某集神劇《黑鏡》頗為類似。
隨著男主的深入調查,又在一家酒吧中虐殺3人——將行動能力交付於Stem後,人工智慧再次控制男主身體,將兇手用匕首在臉上劃成了「大呲花」,場面血腥到不敢截圖。
但男主和Stem冒然的行動,也引起了警方和為他移植Stem的天才科學家的注意。
在智腦Stem的指引下,男主找到了一名黑客,將身體內的晶片破解,Stem不再受任何人的控制——甚至包括男主。
然而在男主殺掉最後一個兇手後,才挖掘出,一切幕後的主使竟是給自己安裝Stem的天才科學家。
惱怒的男主來到天才科學家家中對峙,情節再次反轉,才知他已經被人工智慧控制,所有的一切,都是人工智慧的一盤大棋。
甚至,把男主打到生活不能自理,脖子以下毫無知覺才是Stem的目的,妻子的死亡,不過是「順便的禮物」。
當初人工智慧Stem看上男主,不過是因為「處女情節」——在AI入侵的時代,男主是一個「純粹」的人類,一個沒有植入電子元件的,是稀少的人類實驗體。
Stem不甘心做一個晶片,它想要藉助人的身體完成進化。
之前我們也見到過人體與機械結合的熒幕形象,冬兵、鋼骨、電索、機械戰警都是類似概念,依然是人腦控制鋼鐵義肢,增強行動力而已。
但是這部電影卻反其道而行之,AI植入大腦,想要反向控制肉體,得到進化。
影片的最終,智腦Stem將男主「囚禁」在了意識裡,讓他和妻子夢中重逢。
而Stem在殺光了所有知情人後,穩穩地掌握了男主的身體。
或許人類終將以這樣的形式滅亡,衍生出來的,是AI和肉體結合的新物種。
這部電影是一部爽片,如果你對硬核、科幻、血漿、暴力感興趣對話,值得一看。
同時,它又夾帶了AI時代到來前對人工智慧的抵禦性思考。
在如今大舉研發AI的年代,就像對一個未知島嶼對瘋狂開採,島上是否有火山,是否有兇獸,沒人關心。
不久的將來,人工智慧如果成為永生的新物種,反噬人類,我們該如何對抗?
在電影《頭號玩家》裡,綠洲創始人哈利迪對所有人更是對自己說:「不管你在真實生活中有多痛苦,但那才是你能真正吃上一頓好飯的地方。」
「Reality is the only real thing.」
或許在這個科技發達對時代,網際網路的便利省去了我們非常多的麻煩——吃飯的時候訂餐就好;坐飛機/動車的時候有音樂或是下載好的電影來打發時間;有事要和朋友溝通,不需要大費周章見面,打微信電話便罷……
不再需要親手做飯,不再欣賞窗外的風景和感受駕駛的樂趣,不再需要和朋友會面……
當我們享受科技帶來的便利的時候,一些東西就不知不覺地丟掉了。
而當我們依賴於科技的時候,說不清楚,這究竟是人類的「升級」,還是智能的「升級」。
好多事還是自己親自來比較好。
本文作者:阿七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