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抗日神劇,《抗日奇俠》被罵慘,為何燕雙鷹系列卻被人叫好?

2020-11-19 一二雜談說

抗日題材的電視劇一直都是熱門劇種,其中也不乏優秀的作品,比如《亮劍》、《我的團長我的團》等。但是不知道從何時起,編劇開始獨闢蹊徑,增加許多離奇古怪的劇情,想以此來吸引觀眾的眼球。可是,這種處理方式不僅沒有讓抗日題材收穫口碑,反而被貼上「神劇」的標籤,雷人的劇情總是引起很多觀眾的吐槽和抵制。

在眾多抗日神劇的作品中,卻依然有一個系列深受觀眾的好評,而這個便是錢雁秋導演的燕雙鷹系列。

這個系列是神劇,他具有離奇的設定和雷人的臺詞。燕雙鷹武功不科學的高。子彈準的要命,一個百發百中的神槍手,在跳躍過程中擊中敵人,擊飛敵人扔出去的手雷,再加上基本不會中子彈,還有一些超強的裝備。燕雙鷹的經典臺詞已經被網友玩成了梗,比如說「我敢打賭,你的槍裡沒有子彈」、「你已經死了,死人能殺人嗎?」等。

系列第一部某瓣評分高達8.6,這已經算是相當優秀的作品了。而這就不禁讓人思考,為什麼同為抗日神劇,觀眾不討厭這個系列呢?

首先三觀超級正,最有特點的是主角燕雙鷹不聖母,他對待惡人敵特勢力可以說是殘忍毫不留情。這幾部劇幾十個反派,就兩三個留了活口。因為他從不相信反派會真的改變,但是對自己人同志還有好人都很熱心耐心善良。對於同志被殺他流下熱淚,發誓然讓殺害他們的人付出十倍的代價。而且很愛孩子,保護下一代人成長。

其次該劇的劇情很緊湊,跌宕起伏充滿懸疑性,邏輯性。看過的人基本都說是狄仁傑的近代版,各種內奸反轉層出不窮,連內奸設定的套路都和狄仁傑如出一轍,劇情一波三折。

再者是該劇正派和反派都極其的厲害,雙方鬥智鬥勇的過程,也不會讓觀眾感到有種智商被侮辱的感覺。其他抗日神劇是神仙虐菜,看一會就沒意思了,但是燕雙鷹系列就是神仙打架,看的直呼過癮反而有種特別燃的感覺,以至於該系列被很多人稱為是「中國隊長」。

最後就是演技,梁冠華和張子健這對黃金組合,不用多說。其他配角,全劇組演技在線,大家都是用心去演繹,不會讓人看著尷尬。

作為觀眾,對於影視劇的要求並沒有想像中那麼苛刻,只要演員演技在線以及劇情有一定的邏輯性,就已經足夠稱得上優秀的作品了。可惜現如今很多編劇只想著如何吸引觀眾的眼球,根本不在乎到底符不符合常理,以至於讓很多人感到智商受到侮辱,拍出很多雷人劇情。那麼這樣影視劇遭到唾棄和抵制,也是清理之中。

正經拍的神劇比用神劇掩蓋正劇的效果要好很多。

大家有看過燕雙鷹系列麼?對於「抗日神劇」是怎麼看待的呢?

歡迎大家評論區留言討論,喜歡這篇文章歡迎點讚,您的每一個點讚、關注,對我來說都是莫大的支持!

相關焦點

  • 同樣是「抗日神劇」,為何《抗日奇俠》被罵慘,燕雙鷹卻沒人罵?
    抗日題材的電視劇其主要目的是為了讓人們更深入了解那段歷史,讓大眾銘記歷史,勿忘國恥。但是在如今熱點流量霸道橫行的時代,愈來愈多的抗日題材電視劇變為抗日「神」劇。為了商業價值,抗日神劇情節腦洞大開,內容空洞誇張,讓觀眾們對抗日題材電視劇敬而遠之。
  • 同樣都是抗日神劇,為什麼燕雙鷹屹立不倒?主創班底才是關鍵
    這些年,抗日的電視劇拍了很多部,但是像《抗日奇俠》、《一個鬼子不留》、《槍神傳奇》等劇,卻因為故事情節離譜、臺詞太過雷人,被點名批評,被觀眾大肆吐槽,而同樣有一定傳奇色彩的抗日英雄燕雙鷹,關於這個傳奇人物的電視劇作品一口氣拍了六部。各大雷人神劇被點名批評,為何燕雙鷹卻屹立不倒?
  • 同樣是抗日神劇,為什麼觀眾卻不討厭燕雙鷹呢?
    ​現今影視題材的新穎多樣化加大了影視界的競爭,俗話說得好,蘿蔔白菜各有所愛,推陳出新成了影視製作方的策略之一,但有一種題材,它經久不衰,也可以稱作是影視圈中的「萬能款」,它就是一直很受歡迎、家喻戶曉的抗日系列神劇。很多觀眾都被抗日神劇中的各種鬼子被吊打的劇情吸引住了,可近幾年來,隨著神秘的戲劇越來越多的拍攝上帝,甚至反對歷史,越來越誇張,沒有原則與底線。
  • 我賭一塊錢你殺不掉燕雙鷹,明明是抗日神劇,為何卻深受好評?
    燕雙鷹系列的抗日電視劇是我看過所有抗日神劇中最能令人接受的一種,而且當年看的時候並沒有覺得這個劇算是「抗日神劇」,只是覺得這個男主實在太神,什麼都能知道。比諸葛亮還諸葛亮了,而且身手了得猶如神仙在世,最最令人佩服的就是這裡的反派似乎有點傻,總能被燕雙鷹騙過去。
  • 抗日神劇排行榜,《抗日奇俠》穩坐第二,排名第一是部穿越劇
    論國產片這幾年那題材影片最火,無非是一部接著一部的抗日神劇。今天小編帶大家盤點一下,那些抗日神劇排行榜。
  • 同樣是雷劇,為什麼沒人罵燕雙鷹系列?
    前言:有這麼一部神劇,一拍就是十幾年,一拍就是六部,每一部都有口皆碑,雖然很雷,但沒人罵,這就是燕雙鷹系列。一部《雷霆戰將》,又將抗戰神劇放在了火爐上,讓觀眾以及網友大肆抨擊,關於抗日神劇地話題已經都是老生常談了。食堂也不想再多說什麼了,食堂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事情。
  • 都是抗日神劇,為什麼我們獨愛燕雙鷹,因為他是「中國隊長」
    19年前,一部神奇的電視劇:《英雄》出現在觀眾們的眼前,劇中當時還很年輕帥氣的張子健扮演傳奇英雄燕雙鷹,讓大家眼前一亮,故事題材是老套的抗日劇題材,不過當時亮劍都還沒開播(2000年有個毛亮劍),所以在當時也算是很新穎的題材了,而且這部劇的劇情也是特別的跌宕起伏,首先是燕雙鷹全家被土匪殺害,而他師傅步鷹收留了他並且考驗他,教他學會忍耐,學會鎮靜,還教給他絕世武功和精準的槍法,讓他變成一個強大的高手
  • 神劇被點名批評,為何燕雙鷹系列穩坐泰山?
    燕雙鷹系列和元芳系列,和其它神劇不一樣,它最大的成功之處就是誇張而不誇大,符合現實而常人又無法辦到,有一種武俠之風。像飛針打鬼子,燕雙鷹絕對辦不到,導演也不會這樣編排。這也是我們喜愛燕雙鷹系列的最大原因。
  • 《燕雙鷹》系列雷點滿滿,為何網友不但不抵制還很喜歡?
    就拿《抗日奇俠》來說,裡面隨便一位主角都是以一敵百般的存在,「繡花針,縮骨功,包子雷」,用一句話來形容,那就是「只有你想不到,沒有編劇不敢演」,這些神劇在網絡上形成了一種不良風氣,會漸漸扭曲觀眾們的價值觀,所以才受到了抵制。可是在眾多神劇當中,《燕雙鷹》系列卻成為了一股清流,雖然雷點滿滿,但是網友不但不抵制,還非常的喜歡。
  • <雷霆戰將>又被中紀委點名批評,來盤點一下那些抗日神劇
    其實不止《雷霆戰將》,在此之前還有不少類似的抗日神劇我們來盤點一下那些被央視點名和廣大觀眾公認的抗日神劇。1.抗日奇俠抗日奇俠可以說是神劇中的NO.1,也是在此之前被吐槽得最多的一部。9.燕雙鷹系列沒錯,就是張子健主演的燕雙鷹系列
  • 這又是哪部抗日神劇
    這又是哪部抗日神劇,拍的啥玩意抗日神劇近些年多如牛毛,穩穩的佔據各大電視臺熱播榜,每天輪流播出。還挺受部分觀眾人群歡迎。抗日神劇,早期也稱為抗日雷劇。劇情方面天馬行空,各種雷。在劇情十四年抗戰時間中,戰爭遊戲化,我軍正面人物偶像化,友軍懦夫化,日偽敵軍白痴化的一種電視劇類型。
  • 日本人眼中的「抗日神劇」
    相信對於很多人來說,提起「抗日神劇」這幾個詞,大家都不會特別感冒,畢竟我們國內的娛樂圈現在已經過了娛樂至上不尊重歷史的程度,但在一定程度上,這種被網友們噴為「神劇」的劇種,到現在還時有播出,所以很多人就都有了一個疑問,那就是對於拍攝的主角日本人來說,如果他們看到這種「抗日神劇」以後會有什麼感覺呢?
  • 抗日神劇《刀尖舞者》霸屏,女版「燕雙鷹」來襲,張子健後繼有人
    曾先後執導過《黑玫瑰》、《黎明破曉前》、《敢死隊》等多部影視作品的導演於立清(已逝)是此次親自擔任《刀尖舞者》編劇,目的是為了能打造一部「不雷人也好看」的抗戰劇,不過從播出效果來看,這部劇早早地坐實了抗日神劇的臭名。
  • 21部抗日神劇丟臉到日本了,日本出版中國抗日神劇大全
    書中梳理了這些神劇中的主要劇情、人物關係,以及對各種神劇畫面的評論吐槽,並隨書附贈了抗日中文教學,教日本人如何說一口抗日中文等等!圖片:網友「大破說了算」上傳的這本書的封面。筆者網上搜索了一下,果然有這本書賣!而且是4月10日剛剛上架的。
  • 「半人半鬼,神槍第一」燕雙鷹的成神之路
    燕雙鷹是張子健主演的抗日神劇《英雄》的主人公,以及後續的五部劇《大漠槍神》、《孤島飛鷹》、《飛虎神鷹》、《津門飛鷹》、《獵鷹1949》,都是圍繞燕雙鷹這個英雄展開。、違背常識的抗日神劇,早已令觀眾詬病不已。
  • 抗日神劇的底線是什麼?用彈弓打鬼子用藍布隱身,燕雙鷹都比不了
    抗日神劇的底線是什麼?提起抗戰題材的影視劇,相信很多人應該也都是有關注過不少的吧,畢竟在網上與之有關的話題會讓人熱議的方面也挺多,尤其是一些被打上「神劇」標籤的抗戰劇,很多時候更是能引起網友的注意。比如,有「神劇」會出現彈弓打鬼子的劇情,本身這樣的情況也不能全盤否定,但是一個小孩子就能靠著一把彈弓「走天下」,真的就很難讓人不質疑了。還有一些「神劇」裡出現的藍布擋視線,看到那個被追殺時用一塊藍布就直接「隱身」的場景,真是瞬間就讓人忍不住要吐槽了。
  • 廣電總局下發通知,「燕雙鷹」們要消失了。回想那些年的抗日神劇
    在這裡面我們還可以看到我們熟悉的《亮劍》,那作為反面教材的抗日神劇實在是太多了,手撕鬼子,子彈拐彎各種奇葩劇情層出不窮,想當年抗日神劇最火的時候,橫店工作人員表示,「去橫店一看,四五十個劇組都在 打鬼子 。」
  • 從潘長江的《舉起手來》到「手撕鬼子」,淺談「抗日神劇」70年
    ,但是由於題材容易過審,道具化妝相對簡單,劇本基本用腳來寫,自帶網絡熱度等優勢,抗日神劇在大小銀幕自成一派,成為我國特有文化中一股不可小覷的勢力。通過一系列的操作,投資商覺得拍攝電視劇比電影更加保險,拍攝周期,成本回報率見效更高。仿佛一夜之間電視上出現了「抗日神劇」這一神奇的劇種。至此《一起打鬼子》《抗日奇俠》《向著勝利前進》《箭在弦上》等諸多神劇陸續登陸電視銀幕。一個新的詞彙「抗日神劇」真正走到觀眾眼前!
  • 中日抗日劇大對比:為何日本能從另一個角度詮釋戰爭
    而抗日題材的電視劇也因為投資少、回報快以及過審率最高等原因,幾乎成為國內電視題材的主流,抗日劇的數量已經多到難以統計的地步了。我們不能說中國抗日劇就沒有好的作品,比如早期的《地道戰》、《地雷戰》,到現在的《戰長沙》、《北平無戰事》,幾乎成為抗戰劇中不可逾越的標杆,但,如此多的抗戰劇自然少不了一些……怎麼說呢?
  • 同屬神劇,印度三哥與國產抗日相比,何以人們厭惡後者更甚?
    曾幾何時,抗日神劇也一度霸屏,仍記少年時,一部《燕雙鷹傳奇》不知道代表著多少人的青春。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抗日神劇」一詞不脛而走,但是這並沒有削減抗日神劇的熱度,反而從某種程度上講,這個詞的出現讓抗日劇更加火熱。現在再提起抗日神劇,人們都是槽點滿滿,然而神劇出產商又豈止中國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