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流行歌曲通俗易懂、朗朗上口,讓我們產生共鳴,給我們帶來心靈上的慰藉,佔據我們精神生活的重要位置,一些流行歌曲對於我們來說就好比詩對於唐人、詞對於宋人、曲對於元人、小說對於明人清人一般。
我們從羅大佑、李宗盛的歌曲中萌發社會觀、人生觀或者愛情觀,我們從Beyond的吶喊中感受到愛與和平的可貴、自由與夢想的不屈,我們也體驗了與我們同時代的許嵩是如何表達對世界對愛情的感受和看法,今天不妨來了解下他的那些獨具匠心,那些或許只有「詞聖」之稱的方文山才能相提並論的中國風歌曲。
許嵩最早打動我的中國風歌曲是《清明雨上》,按網友的說法就是我的入坑神曲。你品,你仔細品,這首歌的歌詞幾乎無一句不美,幽美,悽美,空靈,蘊藉,總有一種哀愁因回憶感傷而生,餘音繞梁……
知音已逝,再盼難歸,所有心事說出來又有何人知曉?許嵩對過往美好的追憶常體現在歌詞裡,然而這些美好容易逝去,就像他在歌詞裡愛用的「煙花」這一意象一樣,正所謂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令人徒增傷感。
這闕歌詞運用典故很少,但又不失古樸,一些詞句好像由他獨造,如窗透初曉、日照西橋、雲自搖、荷風微擺的衣角、木雕流金、歲月漣漪、涓涓心事等等,讓人耳目一新,卻又不覺生硬,文字功底可見一斑。
意境很美的還有《南山憶》,同樣是悼念,卻有隱逸之風,知音一逝,恨不得與世隔絕,「時無英雄,心猿已深鎖」,像王維「晚年惟好靜,萬事不關心」,像李白「相看兩不厭,唯有敬亭山」,也像柳宗元「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越是如此決絕,越顯得知音無可替代,越顯得哀傷之深。
許嵩大學念的是醫科,可他不僅在音樂上表現出過人天分,在文學創作上也是如此,他不僅自己學鋼琴,自己作曲、編曲、混音、錄音,當上了海蝶音樂總監。在文字寫作上依然才華橫溢,高二時寫的《把傷痕當酒窩》後來成為江蘇高考語文模擬試卷閱讀題,22歲那年當選為安徽省十大傑出青年,後來寫的歌詞頻頻獲獎,被拿來與方文山相提並論也不遑多讓。
且看這首歌詞,江畔漁火,殘碑小築,葦岸紅亭,抖抖綠蓑,邀南山對酌,情隨景轉又隨境生,有「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的況味。再看「獨攬月下螢火,照亮一紙寂寞」,寂寞本是抽象事物,卻被具象化了,寫滿了一紙,卻被我用螢火照亮。花開花落就如輪迴一樣卻沒結果,苔上雪也被擬人化了,而且迴環往復,烘託寂寞。總之是以多種手法寫景訴情造境,行雲流水,不顯生硬。
表達隱士情懷,怎能不提《山水之間》。世人愛在石碑中記錄逝者生前功德,然而這首歌卻說「碑文完美有誰看」,半生為功名所累,只是徒然。再接著描繪唯美的江南——「魂牽夢繞是江南,煙雨痴痴總纏綿」「那時江南雨,長在我心裡,看遍周遭景,身畔卻無你」,如果可以,願捨棄三千繁華,陪你化作湖心浮萍,靜候歲月漣漪、冬夏輪替。
常山改為石家莊,汝南改為駐馬店,蘭陵改為棗莊,就連廬州也改成了合肥,然而這些並不妨礙許嵩的《廬州月》呈現出仍是那麼美好的廬州,讓人魂牽夢繞、依依戀戀的廬州。這也是唯美感傷,很能體現鬼才功力的一首歌。
求學四方,鑿壁偷光,十年寒窗,紅袖添香,浮名虛妄,青絲珍藏,橋邊紅藥,烏篷離殤,當時只道是尋常,幾乎句句用典,卻又不著痕跡,這便是文學理論上常說的化用典故,而不是堆砌辭藻掉書袋,就像以陳年佳釀調雞尾酒般,能品出年代感卻不會輕易察覺,但又有新奇的味道。
用典故顯得含蓄婉轉,情誼深長,用得好又能達到雙重共鳴的效果,典故在起初語境中的情愫以及在當下歌詞中的情境,次次都能打動我們。尤其是那兩句「橋上的戀人出對入雙,橋邊紅藥嘆夜太漫長」觸動多少單身汪的淚點,這裡也是有典故的——「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
顯然,許嵩這首一韻到底的歌詞做到了。多少人為求功名,離開故鄉,也離開心中曾經的她,雖然念著想著卻怕什麼都不能給愛人,有點像《窗外》,一彎明月牽動兩處情思,也連接著回不到的過往與得不到的戀人。怪不得五月天會在《天使》中寫道「像詩人依賴著月亮」,歌詞裡詩意盎然的許嵩又何嘗不依戀這輪月亮。
《燕歸巢》與《廬州月》很有得一拼,主題都是思念,濃鬱的思念裡不僅有故鄉也有她,遣詞造句謀篇、寫景抒情造境,簡直就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回鄉時潑墨山水畫般溫馨的景致,心中的掛牽與焦慮,尤其是到「堂前的你和我相逢時 會沉默還是會訴盡衷腸」將整首歌的情緒引爆,直擊你我內心:歷經世事滄桑,在外漂泊打拼多時,回來後曾經的那份親密無間的情誼還在嗎,還能如往昔那般無話不談嗎?或許時光讓一切變得沉默。
《千百度》被納入大學語文課程,足以見得嵩哥堪稱教科書級別的作詞鬼手。「縱裡尋她千百度」「一歲一枯榮」「山深聞鷓鴣」……典故運用得自然而然,景是蒼涼的冷色調,情是愁腸百結卻不得歸處。歌中情感與一首詩頗為類似,那就是「依依脈脈兩如何,細似輕絲渺似波。月不長圓花易落,一生惆悵為伊多。」
「是劫是緣隨我心 除了你萬敵不侵」,有何等豪邁就有何等深情,如蕭峰一般視千軍萬馬若等閒,然而逃不過宿命。「我借你的孤單 今生恐怕難還」,孤單是借來的,想必大家聞所未聞,發前人所未發,這便是鬼才了。愛恨恩怨寫得纏綿悱惻,盡在《天龍八部之宿敵》。
相比於《宿敵》的婉約曲折,《半城煙沙》多了幾分金戈鐵馬的氣息。愛像斷線紙鳶,結局只有手中線,恨像一個圈,轉啊轉沒有盡頭。這首歌一開唱,讓人覺得用法新奇,但又很貼切。「窗間月夕夕成玦」化用納蘭容若的《蝶戀花·辛苦最憐天上月》。「有些仇心藏卻無言 腹化風雪為刀劍」則是多重比喻,將無言仇恨放在心裡化為風雪,風雪又化為刀劍,層層渲染,步步深入,扣人心弦。
英雄豪傑渴望通過戰爭來建功立業,許嵩卻很理性很清醒,所謂忠義之言不過是欺瞞將士,以他們的鮮血來換取功勳,一將功成萬骨枯的慘烈是他所反對的,轟轟烈烈的名利場不是他所心動的。他期待的仍是歸田卸甲、燕還故榻,與心愛之人長相廝守。
《七夕》也充溢著濃鬱的古典美:津渡燭影,琴案蒙塵,魁星未拜,苔上屐痕,遣詞無不古樸,「夜幕垂,鵲橋會,七夕的念想;皎月歸,我輕隨,煙火對影賞」更是有古典的浪漫情懷。婉婉幽幽,朦朦朧朧,情意綿綿,可是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許嵩看似溫柔,實際上也是直男一枚,他交的朋友或者大大咧咧比如「斷臂之交」戚薇,或者憨實簡單如胡夏,或者乾脆如鬼靈精怪的轉音歌姬(又有浴室歌姬之稱)的黃齡。《驚鴻一面》正是許嵩與黃齡合作的一首中國風歌曲,兩人在一起唱歌會起什麼化學反應呢?
一個溫柔如書生,一個嫵媚像狐仙,歌曲版的寧採臣與聶小倩嗎,就連歌迷在這首歌的MV裡呼籲他們「就地結婚」。江山如畫都比不上你,千年功名也不如你,你在柳下聞瑤琴起舞翩若驚鴻,你三言兩語就能讓星河搖曳,今生惟你,夫復何求?許嵩就是這麼鬼斧神工,以富於古典情懷的詞句,搭建寧謐幽美的現代情感。
有次坐公交車,聽到旁邊一位六十多歲的老人戴著耳機聽著歌,嘴裡還輕聲哼著「彈指一揮間,你竟已遙遠……」,我一驚,這不是嵩哥的歌嗎,看來他的歌迷不只有青蔥學子,有我們這樣的油膩中年,原來還有大爺啊。
「雨撣霜葉 撣落一地過往 雲遮秋雁 遮住十載月光 我推開窗 滿手回憶沙沙作響」開篇又是對仗、又是擬人,抽象事物具體化,時空交錯,虛實相生,功力畢現,又不失大氣磅礴。「離愁別恨 是心的潰瘍」,這種神來之筆的比喻,古往今來,幾個人能這麼用。紅顏彈指老,剎那芳華。正所謂「最是人間留不住,紅顏辭鏡花辭樹」,良有以也。
一曲梁祝,打動無數人,一首《蝴蝶的時間》則專為《梁山伯與祝英臺新傳》所作,同樣悽婉動人。「愛是一盞燭火 明滅會有因果 驟雨疾風吹不散我一念執著 等到月影斑駁 等到滿城花落 千年後從你碑前飛過」,梁祝化蝶,是一種哀婉的寄託,歌詞裡則認為愛是燈火會熄滅會有因果,摻雜著不少禪味。
當年《花千骨》大火,片頭曲《千古》也廣為流傳,被譽為「心水之作」,原來是許嵩作詞作曲由阿蘭演唱,後來他自己又唱了個版本。「悟道修煉 不問一生緣劫」這就與電視劇很契合了,倉央嘉措有言「與有情人做快樂事,別問是緣是劫」。「白紙畫卷 寥寥幾筆 繪江湖深淺」,將男主白子畫嵌進去,「若流芳千古」既點題,又把女主嵌進去,也是別出心裁。
還有《江湖》則是為《畫江湖之不良人》所作的片尾曲,當年很少追劇的我看這部真人版電視劇,某種程度也因為這首歌。同樣讓人聽著歌就自然聯想到電視劇裡的場面,足以見得許嵩做事認真細緻,下了一番功夫,至少了解電視劇裡的不少情節。
談到許嵩的中國風,怎能忘了那首很多人即便不會唱都會哼幾句的《斷橋殘雪》呢?「江南夜色下的小橋屋簷 讀不懂塞北的荒野」,擬人手法再次出現,生動又唯美。「梅開時節因寂寞而纏綿 春歸後又很快湮滅 獨留我賞煙花飛滿天 搖曳後就隨風飄遠」,煙花,又是煙花,可煙花再怎麼絢麗,卻是自己一人在看,許嵩歌裡常有濃鬱的深情與淡淡的憂傷,很值得品,細品。
「斷橋是否下過雪 我望著湖面 水中寒月如雪 指尖輕點融解 斷橋是否下過雪 又想起你的臉 若是無緣再見 白堤柳簾垂淚好幾遍」,寒月如雪,輕點融解,多麼細膩委婉;到斷橋這個有美麗傳說的地方又想起了你,可惜無緣再見,到春天柳條成簾,又會垂淚想你好多遍。「一切景語皆情語」,他又將情景融合得如此天衣無縫。
中國風的歌曲還有《煙花笑》,網上顯示是他19歲的作品,可一聽歌曲一看歌詞,竟也這麼成熟圓融:「埃斯庫羅斯的月光七千哀傷暗示法度 法度隔絕秦嶺以北孤決萬裡的冷酷」這種有新奇感的歌詞少有人寫得出,「秦淮河邊娥眉掃 三杯兩盞萬家燈火照 伊人怎會恃寵而嬌 憑欄左望把君找」,更是有古典況味。此外還有早期的《花滿樓》,後來的《今年勇》《雨幕》《絕代風華》等等都是很好的中國風作品。
中國風確實是一種風潮,不少歌手也會寫也會唱,但如許嵩這般一直寫一直突破一直寫出新意寫得圓融自然的歌手真不多了,這本身就需要深厚的古典文學知識積澱和一定的文藝技巧,而且他在唱這些歌曲時,也運用了古箏、古琴、笛子、簫等古典樂器,MV拍的也是十足的中國味。有歌迷開玩笑,幸好嵩哥生在現代,不然又要背好多古詩詞。歌迷說法其實不無道理,在中國知網上有專門研究他歌詞語言特色的、有研究他歌詞辭格群與修辭功能、研究他歌詞對古典文學的傳承與發揚,有的直接將他與方文山作比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