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麗分享』——第49本
這本書我很喜歡好被它的作者和名字所吸引跟大家分享幾點書中的精華畢竟,書中自有黃金屋
1.溫尼科特所講的自在獨處,特別是在別人面前,還是可以留在自己的孤獨裡的能力,反而是一個人情感高度成熟的指標。
2.教育重點是:給予很大的自由,告訴我哪些事不能做,或是哪些事該怎麼做。「規矩」「教養」是重點在規矩的範圍內,可以自由的過自己的生活。
3.孤獨是一種狀態,寂寞則是一種負面情緒。
4.保持彼此之間的安全距離,並非漠不關心,只要彼此知道,如果真有需要,會隨時義無反顧的支持彼此,站在對方那邊,這樣的關係就足夠了。
5.每一種角色都會相對衍生出某種責任,而每一種責任都會需要時間來完成。
6.我又沒有非讓誰找到不可的義務,我用手機是要讓自己的生活方便,不是要背負一堆莫名其妙的義務。
7.人最大的悲哀並不是悲哀的本身,而在於不能悲哀。
8.低潮期和自己對話,縱然孤獨,卻絕對是彌足珍貴的。
9.有時候陌生人的關心與傾聽是一種純粹也沒有負擔。
10.我會是那種就算買錯車票搭錯車,也可以安然欣賞窗外風景的人。
11.極度悲觀的樂觀主義者應該是看事情是悲觀的,但是用樂觀的方式去過生活。
12.事情通常沒有所謂的好或不好,遇事的當下所需要思考的是,根據事情的本身去判斷與決定解決或不解決就好。認真活在當下是最好的生活方式,更別提很多事,如果拉長時間來看,好與不好之間並沒有那麼絕對,既然是這樣那就更不用那麼在意了。
13.獨處是相處的基礎,有能力獨處之後,才能真正與其他人好好相處。在相處的過程中互相被需要是很重要的事情。
14.在現實的生活裡,人是不可能不改變的,眼前說出的誓言,也許只要當下是出於真心的,就應該開心的相信與接受,但不必要緊守著不放,如果承諾可以成真當然很好,但若不也許只是因為時光的改變使得某些事情無以為繼罷了,只有死人是不會有改變的。
15.反正很多暫時處理不了的問題,時間到了自然有答案,與其憂鬱未來的事不如專注於眼前的生活,畢竟人生太悲慘,要及時行樂才行。
16.一生遇見幾個人不重要,深刻的有幾個人比較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