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茶的歌聲,知性溫柔。我喜歡用她的歌來治癒失戀的痛苦,也許眼淚可以洗刷掉一切的痕跡和記憶。
《我敢在你懷裡孤獨》是劉若英的最新文字作品,收錄劉若英長文自白、與八位朋友對白,以及53張精選攝影圖片,探討自處與相處的關係。
劉若英長文自白:我還想要繼續,這樣矛盾的人生!
與八位朋友對白:盧廣仲 五月天瑪莎 陳綺貞 林奕華 宋冬野 王浩威 五月天石頭 詹仁雄
「現在回想起來,在生產前,安排寫作這本關於「自處」與「相處」題目的書,對我來說,也許就像切格瓦拉的《革命前夕的摩託車之旅》般,在進入人生另一階段前,透過與朋友的對談,重新審視自己的人生,並試著尋找未來可能會走的路。」——劉若英
朋友眼中的她──天生就擅於獨處
她知道去哪裡買一人份的香檳,因為她深信,「一個人生活不代表不能取悅自己」。
她知道失戀時要如何療傷,「買一塊電毯、點一盞夜燈」,度過一個人的寒冷冬夜。
她一個人吃飯、逛展、看電影、唱KTV……「這些事我一個人就可以完成」,話裡沒有半點逞強。
你不知道的她──在各種狀態下自處
深信獨處裡自由的美好滋味無可取代。
獨處的基因,源自於兩歲開始擁有自己的房間,與祖父母共居。
隨時保持說走就走的狀態,「能選擇是最重要的!不管怎樣,我保有人生的最終選擇權」。
角色轉變的她──在自處與相處的矛盾中找答案
她說,其實三個人要比兩個人,兩個人要比一個人更勇敢。
為什麼幸福人妻不能感嘆秋天的蕭瑟?夫妻一定得什麼事都黏在一起,同進同出?
──———關於自處──———
不管你是享受獨處,還是被迫獨處,都不能失去擁抱獨處的能力!
因為,生命本身的自言自語極其重要,畢竟,由他人拼湊起來的不會是同一個你,那不是真正的自己。
▲孤獨感是與生俱來的自然狀態
孤獨感與生俱來,自生自滅,非他人所致。這不意味著痛苦,是一種跟自己相處的狀態。
▲唯有孤獨可以帶來精彩與偉大
叔本華曾經說過類似的話,「要麼孤獨、要麼庸俗」。
▲獨處不該是一種哲學,它就是一種生活樣態
我不會告訴你「生命是孤獨地存在」這種哲理的說法。它意味著自由,「不需從眾,可以自我。」
──———關於相處──———
保留、或不保留地付出;在此時停留、或出走。選擇權都操之在我。即便我現在決定為了你,學著適應相處,那也是我的選擇。相處不是獨處的相反。相處是獨處的一部分。
▲在各種關係裡失去一部分的自己
人的一生,不是在爭取自己的空間,就是在適應別人的空間。
獨處是將自己無限放大,相處則是儘可能地縮小,去適應別人空出來的位置。
▲在一起時像粘土,分開時像磁鐵
相處就像是把兩個獨處放在一起。在一起時像粘土,形塑成第三種樣貌;分開的時候像磁鐵,彼此相吸卻又各自獨立。
▲暫時無話可說也無所謂的最高境界
即使兩人暫時無話可說也無所謂,相對無言,就暫時沉默。這是兩人相處互相信任的極致表現、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