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日在馬來西亞吉隆坡結束的東協防長擴大會未能如期發表聯合宣言,中國國防部就此表示遺憾,並批評「個別域外國家」企圖強行在聯合宣言聲明中「塞入不屬於本會議討論的內容」。誰都能聽得出來,中國國防部指的首先是美國,它要塞進去的是南海問題。
美國則有官員表示,「沒有宣言比一份避開了中國主權聲索和軍事化南海這一重要事項的宣言要好。」菲律賓官員也有類似說法。
其實中國官員完全可以說:沒有宣言比一份夾帶了美菲等私貨的宣言要好,因為那樣的宣言顯然不是東協的立場,也不是這次「10+8」會議其他一些國家的立場。
聯合宣言發不發,怎麼發,是這次會議的大事,但對全局來說,又是一個細節。南海的格局是清楚的,較尖銳的領土爭議發生在中國與菲越之間。美國在利用矛盾,日本也有了摻和的心思。但跟美國站在一起,這不是東協的態度。東協更願中立,希望南海和平穩定,美國要同菲律賓等一起把南海糾紛鬧大,這不符合東協的利益。
外交有時就是摳字眼的鬥爭,每一次的得失會有不同,但南海大格局相對定型。美菲等除非在這裡搞「自殺性政治爆炸」,否則休想掀起只吞沒別人、自己卻安然無恙的海嘯。
美國在南海抖的包袱已經差不多了,它動動嘴皮、派軍艦溜達一圈就能收穫效果的影響力正逐漸耗盡。美國接下來要再挑更大的事,就得玩對它自己來說「更懸的」。過去的風險都是別人的,所謂鷸蚌相爭,美國坐收漁人之利。現在它衝到一線,就需自己扛起風險。
如果中美在南海有一天走向軍事衝突,菲律賓不可能不遭池魚之殃。那些把美國引入南海並與之配合的力量屆時將會懊悔。這樣的遊戲搞大了一定是大家的共同悲劇,東協對此是有清醒認識的。因此即使願意看到美國在地區「平衡中國」的人,也大多希望這樣的「平衡」適可而止,不能走火入魔。
其實哪裡的人民都愛好和平,東南亞各國、包括菲律賓的人民也一樣。如今早已過了用武力解決南海糾紛的時代,中國作為域內實力最強的國家帶頭主張通過談判協商解決紛爭,這是新時代的明確標誌。把南海搞成全球地緣政治的前沿嚴重違背地區利益,只會讓美日等域外國家得到好處。隨著美國強化在南海的挑釁性行動,域內國家會愈發看清這一點。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很快將訪問越南、新加坡,中國同東南亞國家有著堅實的友好合作基礎。即使中國與菲律賓之間,南海問題也不是兩國關係的全部。南海問題的尖銳性很大一部分是美國插手造成的,華盛頓迄今沒有促成域內任何糾紛的解決,它給菲律賓帶來受到強大支持的幻想和錯覺,然後後者就開始蠻幹了。
如果南海話題每次都到東協會議上攪局,那麼東協的機制就會像中了病毒一樣陷入混亂。它會製造東協的分裂,使它失去政治行動力。因此東協必須防止南海議題的泛化,避免被美國把它當繩子套在自己的脖子上,任由美國牽著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