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堅定的存在,那就是愛情。
每一個人的心中,都期待有一個堅定的存在,那就是愛人。
《繼承者們》,金嘆,滿足了人們尤其是女人對於心中那個堅定存在的幾乎所有的美好想像。
2013年歲末,大概很多人都沒有想到,一部《繼承者們》會毫無預兆的在中國吹起了又一股韓流勁風,來勢洶洶。李敏鎬,也因為《繼承者們》,在很多人的猝不及防中,成為了她們心中那個堅定的存在。而他自己也成為了韓流再度來襲時那個誰也無法否認、無法忽視的堅定存在。
當我們今天回頭來再看這部劇集時,也許應該先在腦海中列出幾個問題:為什麼一部被很多人認為劇情老套甚至思想幼稚的劇集,能夠如此大紅大紫?為什麼一部反映18歲高中生愛情故事的劇集,能夠俘獲一眾「媽媽粉們」(此處泛指25歲以上、上不封頂的女性觀眾)的心?為什麼飾演金嘆的李敏鎬,能夠以4個月1000萬微博粉絲增長量的速度再度迅速躥紅,難道僅僅是因為「大樹底下好乘涼」嗎,如果是別人是否同樣可以呢?希望隨著劇情的回顧我們能夠找到答案。
還是先來談談劇集本身,這並不是一部有新意有創造性的劇集,故事老套,甚至細心的人還會發現個別細節邏輯並不嚴謹。而在如此情況下取得如此佳績,首先必須提到這部劇的編劇,在這部劇集當中,她也許沒有表現出最好的故事創意以及想像力,但卻非常精準的把握了市場脈搏和觀眾心態,並且劇中種種充分體現了一個優秀編劇的綜合能力。當故事題材本身亮點不多的情況下,編劇堅定選擇表現一點,就是堅定的不為任何人事物動搖的愛情態度。愛情大概是人類有記載以來,各種文藝作品中,從不會過時的主題。而人們對于堅定的愛情的嚮往,是亙古不變的,也是最能打動人心的。
編劇對劇情節奏控制水平和結構能力非常純熟。這是一部情節比故事本身更好看的劇作,單個情節設計要比整個劇情更吸引人。也許是其本身也意識到這部劇在故事題材上的先天不足,所以整部劇劇情推進速度非常快,幾乎沒有給觀眾留下思考縫隙,只有沉浸在美好的愛情感受不能自拔。編劇從一開始就一點點的為後面埋下伏筆,讓整部劇引人入勝,環環相扣,處處都讓觀眾猜測和期待下面會發生什麼。捕夢網、手機、紙條、T恤、報關單……都成為了劇情推進的有趣而重要的道具。
全劇的另一個核心亮點是對人物心理的極為細膩、感性、入微的揣摩,並且用細節來展現人物性格,這些實現在了大量出色的臺詞設計和情節設計上。偷看手機、夜宿汽車旅館、早起上學、金嘆母親穿襪子、郊遊夜晚、夜宿明秀工作室、金嘆找到失蹤的恩尚等情節設計,準確的映射了大眾愛情中微妙的共通的情感感受。出色的臺詞及對白,讓觀眾感到驚喜的同時,還有一種正合我心的感覺,這給劇作創造了一個又一個高潮。全片配樂更是充分烘託了青春少男少女間愛情中的喜與悲,悅與傷,錦上添花。
曾經有人質疑為什麼要把故事背景放置在18歲的高中生身上,而不是稍微更年長一些。個人以為,那是因為只有這個年紀的青春男女,才可能有這樣純粹而不顧一切的愛情,才可能說出有這樣那樣也許讓年紀稍大的人感覺害羞卻心動的臺詞,才可能仍然對愛情抱有如此緊張、細膩的心思,才有可能抱著「愛情面前無小事」的行為態度。而這些正是這部劇的靈魂。
另外,在對男女主人公的選擇上,不管是角色設計還是演員本身,再一次證明了編劇的老辣和成熟。(雖然不完全由編劇定,但其有非常非常有份量的發言權)。特別是李敏鎬,在城市獵人和信義當中,呈現出來一個非常重要的表演特質,就是對情感的細微沉靜的表達,一種內斂的堅持感,這一點和金嘆的人物氣質是非常契合的,所以李敏鎬幾乎可以和金嘆合為一體,這也是這部劇作能成功非常關鍵性的原因。
當然有點可惜的是,劇作本身進行到後期的時候,並沒有在主題上作更深的探討和思考,結尾處略顯過於匆忙和和諧。這也導致金嘆的表演深度有一種突然被打斷的感覺,確實有些遺憾吧。
曾經有評論說,李敏鎬接下這部劇是在開倒車,把好不容易從個人取向、城市獵人、信義等作品的轉型態勢又轉回了花樣男子時代。我本人的觀點完全不一樣,這部劇是李敏鎬演技階段性成就之作,並且正是有了花樣男子的比較,觀眾才會發現李敏鎬在這5年間的演技進步有多大。我認為他接下這部劇是非常有勇氣但是非常明智的決定。
當熟悉李敏鎬的觀眾看到這部劇集的時候,會感慨雖然飾演了18歲的金嘆,但他真的成熟了。我個人認為這是李敏鎬作為演員走向成熟的標誌之作。頑皮、悲傷、深情、無奈,無助、堅定、開心、執著、隱忍、反抗、霸道、敏感,雖然是一部青春期劇集,但是情感表現卻異常豐富。李敏鎬很好的把握住了人物在每一個場景之下的狀態,用豐富細膩清晰的情感來說話,之前提過這是李敏鎬所擅長,並且也將成為他以後的看家法寶。在金嘆這個角色當中,人物本身沒有額外的華麗的背景包裝,這正是演員拼殺演技的好時候。剝開了種種現代或古代英雄的外裝後,李敏鎬此次正是以「全素顏」的狀態展現了自己的演技。作為全劇的核心人物,李敏鎬此次幾乎是全程「零失誤」的表現完成這部劇作,在整部劇中表現的亮點非常多,有太多地方都非常令人印象深刻。
影片一開始,恩尚和金嘆的心裡狀態和性格成因就開宗明義,為他們的相愛奠定了基礎。男女主角將相似情感而產生的心裡呼應,愛情初來時的一點茫然和欣喜表現的逼真傳神。
金嘆在車中偷看恩尚手機的這部分獨角戲中,李敏鎬通過連續的幾組完全不同的表情,表現了一個已經有點吃醋,有些好奇,有點疑慮,還有點可愛的狀態。這部分情節的設計也非常巧妙。
在金嘆和金元在農場的這部戲裡,李敏鎬非常傳神的表現了他對金元的複雜的兄弟之情。觀眾們可以回想一下他見到金元時的第一個表情,有點弟弟見到哥哥的撒嬌,有點害怕,有點欣喜,有點無措,很傳神到位,也很好的交代了人物關係。
在第一次在家中看到恩尚這一小段戲中,急於確定是否是恩尚,又有點難以置信,渴望是她,一時又沒有想到如何處理這種狀態,思維緊緊的停在了看到她的那一刻,他的處理很有靈氣,一閉眼,一眨眼,一回頭,一駐足,眼神、形態非常準確。包括第一次恩尚學校門口見面、第一次在咖啡館見面、第一次在家門口見面、考試成績揭榜等等情節當中,則充分表現了少男少女間的愛情逗趣。李敏鎬在這個部分的劇集當中將金嘆有點憂鬱下的男孩調皮的本色體現了出來。
在金嘆在家中向未婚妻表明自己的母親的這段戲,以及其之前之後和恩尚在咖啡館門口的這一段表演中,李敏鎬非常準確的把握了,金嘆此時的心裡狀態,克服著心中恐懼的堅定,為了愛的勇敢,因為也許會有人受到傷害的心碎,渴望有人分擔,最終在那一行無聲留下的淚水中迸發出來。
很多人非常欣賞李敏鎬在這部劇中的幾部哭戲和吻戲,這些的確都非常出色。而金嘆和恩尚在金嘆的家中初次相遇的那段戲同樣見功力,只有四個連續的語氣詞「嗯」,但是要表達出逐次遞進的那種無奈、嘆息,有點撒嬌般的委屈,還有一點點內心抑制不住的小欣喜。只能靠臉部微小的動作和微小的語氣及肢體變化來表達。這不是非常容易的事情。比較之前幾部劇,李敏鎬在這部劇當中,對於悲傷以及各種情緒的處理已經非常成熟。
全片當中,金嘆和恩尚大量的對手戲,自然是最重要的亮點,幾乎可以視作是少男少女間愛情心理的百科全書。怦然心動、深深愛上、絕不放手、有些俏皮、愛玩鬧、愛吃醋、會心痛、會心疼、總是思念、萬般無奈……李敏鎬幾乎完美的完成了每一個情緒的表達,以27歲的年齡演繹18歲的情感,毫無違和之感,還呈現了比其他人心智更成熟的這一人物背景。在表演的行進當中,李敏鎬成就了一個深情而又有點霸道、堅定而不失溫柔、細膩卻不失調皮幽默的金嘆,這樣的男人,會有哪個女人不愛呢。正處於這段年齡的觀眾,會有著同樣的心動。已經過了這個年齡段的觀眾,會因此而無限懷念這樣的心動。觀眾們從他們的相處細節中,感受著愛情的觸角,愛情的味道。
另外,在整部劇集當中,李敏鎬還面臨了與城市獵人同樣的情況,以他為圓心,周邊的人物扮演著各種各樣的角色,而他需要調動不同的情感去面對他們。面對父親,敬且怨,刻意疏離。面對母親,愛且憐,心疼不已。面對哥哥,依賴又有一點懼怕。面對未婚妻、英道、初戀等等都有著感覺上的變化。這樣的變化,必須基於演員對人物關係的深刻理解,轉化成表演,李敏鎬很好的把握了這種微妙的區別。
要特別談談樸信惠,據媒體報導,樸信惠是金恩淑編劇欽點的演員,從這點來講還是不得不說金編很有眼光,樸信惠是我個人認為與李敏鎬互動最為默契最為流暢的演員,很好的表現了一個背負生活重壓,有點怯懦,有點自卑,但又獨立而有自尊心,渴望愛情,有點無措的少女形象,很準確。
當然這部劇之所以會紅,整體演員極富個性的表演同樣功勞不小,每一個角色都個性鮮明。以一場晚會來比喻,晚會本身形式是老套的,但是由於每一個節目都很精彩,所以這時候晚會的老套就被大家忽略了。編劇在塑造群像上的功力表現的非常充分,這一點其在《紳士的品格》中也曾有很好的表現。
總體而言,這是一部青春明朗的劇集,沒有太多複雜的糾葛,沒有太陰暗的陰謀,只是青春年少時的一段愛情往事。所以觀看者會比較輕鬆,沒有太多思考的負累,只是充滿著被某種愛情感動的觸動和感慨。
如果不熟悉這部劇集的觀眾僅僅認為粉絲們只是因為他帥顏才花痴的話,這樣的結論未免太過輕率。正如金嘆的父親所言,他沒有將青春這一變數計算進去一樣,那是沒有想到一份堅定的愛情對於女人的力量。在這樣愛情缺缺,激情泛濫的社會,觀眾們心動的不僅僅是那個容貌,或者所謂高富帥的人物設定,而是金嘆對於恩尚那種堅定的,毫無猶豫的,不受任何人事物動搖的愛情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