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時報》12月23日最新消息,近日美國一名重要官員又在公開場合提及了中國與以色列在科技領域的投資合作。據悉,這名美國官員指出,中國與以色列的高科技合作愈加頻繁,美國擔憂此舉或導致相關的美國技術遇到風險。
這名代表人士還強調,美國不是要讓以色列與中國不來往,但是希望以色列能加強對高科技領域的監管。
去年10月下旬,以色列曾按照美國的想法,落實了設立外商投資監管機構——外國投資諮詢委員會。不過,以色列《國土報》的分析卻指出,該國並沒有在新出臺的法案中提及中國。也就是說,以色列此舉只是為了應對美國,至於與中國的經濟合作,還是按照原來的計劃開展。
今年3月,以色列外交部代表人士還對中國釋放友好信號,表態「看好」中國的長遠經濟發展,相信中國與該國在科技、農業、醫學、環境、旅遊等領域還會產生越來越多的合作空間。
事實上,美國愛犯「疑心病」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了。
今年5月,我國在以色列的代表人士刊文回應美國的疑慮,指出中國雖然與以色列保持著穩定的經濟來往,但是目前為止在以色列的所有投資額,在以色列科技融資佔比僅為4%,加起來還不到美國晶片巨頭英特爾在以色列收購一個項目的交易額,何來風險可言?
據報導,去年12月,英特爾宣布以20億美元(折合約131億元人民幣)的價格,收購以色列當地的AI企業Habana Labs。對比之下,2019年我國對以色列的投資項目為22筆,總共加起來也才6.4億美元(折合約42億元人民幣)。
文 |廖力思 題 | 徐曉冰 圖 |饒建寧 盧文祥 審 |陸爍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