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仲馬的《三個火槍手》被改編成電影,看起來有種美如童話的感覺

2020-11-21 騰訊網

2012年中旬,法國電影《三個火槍手》在大陸重磅上線。當時這部電影可是3D版的,只不過我還小,未能接觸到這如同童話故事一般優美的電影。很多人說這部電影與原著略有偏差,那麼或許這個名稱更適合這部電影。

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個愛與正義戰勝邪惡的故事,英雄情結濃厚,且充滿趣味性。現在看來,這部影片不論是畫風,人物性格,著裝,都透露著童話氣息。金碧輝煌的教堂,美輪美奐的宮殿,睿智迷人的女王,正義凜然的火槍手,血氣方剛的男主角,性感魅惑的間諜,冠冕堂皇的主教,這一切的設定,都是童年時期閱讀童話故事後存在於幻想中的美麗畫面。下面給大家簡單介紹幾點。

畫風新奇,清新脫俗,仿若童話故事。

影片的畫風不同於現在的大多數電影,浪漫的異域風情,古樸威嚴的城堡,驚豔無比的服裝設計,處處令人驚豔,每一幀都風景如畫,一片草坪都能拍出優雅的感覺。

火槍手的核心思想:人人為我,我為人人。

火槍手都是忠君愛國之士,火槍手在國家裡很受歡迎,因為他們的信仰是,人人為我,我為人人。他們樂於助人,在國家限於危難之間義不容辭,以身犯險,克服萬難完成任務。

冠冕堂皇的主教

明槍易躲暗箭難防,冠冕堂皇、位高權重的叛徒是最難處理的,這類人一般心思細膩卻極為自負,自以為操縱了全局,最終則會淪為被人嗤笑,心知肚明的小丑。

略顯幼稚的國王

國王是在其父被暗殺之後登上王位的,他的很多的表現像是孩子一樣幼稚,不自信。怪不得會被主教掌控權勢,但國王也是一個至情至性,有著自己的主張和想法的君主,對於自身現狀他是看得清楚的那一個,或許他的幼稚只是對自身的一種保護。他懂得隱忍,知道步步為營。

美麗雙面間諜

前火槍手核心人物的愛人,但內心只有自己,為了想要的東西可以輕易背叛愛情,她的愛情觀念是影片中的反面教材。擁有如此美貌,心腸卻似蛇蠍般毒辣,令人惋惜。

我們可能流連於影片中的美貌,但這部影片中的勇敢、正義、自信、等優秀人物品質不容忽視。火槍手的精神值得讚揚與頌歌,正如影片中所說,我們有理由去相信自己,相信還有值得我們去相信的,值得我們去為之奮鬥,哪怕犧牲生命。那種能被人相信的東西,叫做信仰。

相關焦點

  • 大仲馬的《三個火槍手》被改編成電影,看起來有種美如童話的感覺
    2012年中旬,法國電影《三個火槍手》在大陸重磅上線。當時這部電影可是3D版的,只不過我還小,未能接觸到這如同童話故事一般優美的電影。很多人說這部電影與原著略有偏差,那麼或許這個名稱更適合這部電影。金碧輝煌的教堂,美輪美奐的宮殿,睿智迷人的女王,正義凜然的火槍手,血氣方剛的男主角,性感魅惑的間諜,冠冕堂皇的主教,這一切的設定,都是童年時期閱讀童話故事後存在於幻想中的美麗畫面。下面給大家簡單介紹幾點。畫風新奇,清新脫俗,仿若童話故事。
  • 以大仲馬小說《三個火槍手》為靈感而譜寫的單簧管重奏與管樂團作品
    這首單簧管四重奏與管樂團《火槍手》是西班牙作曲家奧斯卡·納瓦羅(Oscar Navarro)以法國19世紀浪漫主義作家大仲馬的《三個火槍手
  • 【英劇】在看過金庸之前鯉魚最著迷的是大仲馬《火槍手》1-3季季終
    火槍手們為正義而戰,決不計個人危險。      這部法國19世紀浪漫主義作家大仲馬(Alexandre Dumas)的名著已經被多次改編成電視和電影作品,此次BBC AMERICA和BBC1聯手,將拍攝一部匯集英雄主義、動作、陰謀和愛情的古裝劇。
  • 愛娃格林、文森卡索主演新版《三個火槍手》
    【國際資訊】——愛娃格林、文森卡索主演新版《三個火槍手》
  • 三個火槍手講了什麼
    文中留有印象最深的人物:紅衣教主/阿託斯/達達尼昂/米拉迪故事是從咱們勇敢機靈,熱血俊俏又不乏謹慎的加斯科尼紳士,達達尼昂先生開始的。由於是電影給了我最初的印象,也由於慣性的對角色的「好人」「壞人」的區分,無疑我把紅衣教主本能地劃為了「壞人」。可,當了解到紅衣主教的所作所為所主要針對的人為白金漢--不管是情敵還是異國敵人的身份時;當故事發展到最後,我們所默認的「好人」--達達尼昂成為了他麾下的火槍副官,想像著在他的指令下發揮他的忠誠厚實,勇敢剛毅時,我不能簡單地將他定義為「壞人」。我想到了一個人物--曹操。
  • 《三個火槍手》之風花雪月
    每天三分鐘,視野因此而不同。本期選曲《When we were young》是英國樂隊組合Take that為2011版的電影創作的主題曲。《三個火槍手》是法國作家大仲馬在1844年創作的,多次被翻拍成電影作品和音樂劇,大多都是講述小說中前半部分的打鬥劇情,本期著重講述裡面的風花雪月。
  • 《三個火槍手》曝橫版海報 將開幕東京電影節
    《三個火槍手》曝橫版海報 將開幕東京電影節 《三個火槍手》最新海報
  • 5分鐘讀懂「騙人無數」的《三個火槍手》——絕對好玩
    《三個火槍手》是19世紀法國浪漫主義作家大仲馬的代表作之一。
  • 安利 | 《三個火槍手》——給你帶來不一樣的視聽盛宴
    這部音樂劇改編自法國19 世紀浪漫主義作家大仲馬的代表作《三個火槍手》中的一個片段,以法蘭西國王路易十三朝代和權傾朝野的紅衣主教黎塞留掌權時期的歷史作為背景,描述了三個火槍手和達達尼昂效忠國家,粉碎紅衣主教的陰謀的故事。
  • 《三個火槍手》:莫逆之交拯救人民
    《三個火槍手》:莫逆之交拯救人民講述了公達爾大尼央是一個外省的貴族子弟,來到巴黎後加入了國王路易十三的火槍隊,並與另外三個火槍手結成了莫逆之交,並為了拯救人民免受戰火煎熬,展開連場鬥智鬥力大火拼!下面讓我們來見見該片的主演們吧!
  • 通俗小說典範,《基督山伯爵》作者大仲馬十句名言,寫得真經典
    《基督山伯爵》和《三個火槍手》在我國的影響太大了,作者大仲馬家喻戶曉,被後世稱為「通俗小說之王」,是法國19世紀著名浪漫主義作家。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欣賞大仲馬筆下的文字,感受浪漫主義色彩的魅力。記得上中學的時候,通篇看過第一部外國長篇小說就是《基督山伯爵》,真的被書中的故事情節觸動,多次感動的落淚。
  • 大仲馬,黑奴的後裔,卻有數百個情婦,生下個私生子全世界都知道
    在歐洲,很多大文豪都有黑人血統。其中,俄國文學之聖普希金,他的祖先便是彼得大帝的黑奴漢尼拔爵士。而法國通俗文學大文豪大仲馬,也同樣是個有黑人血統的人。
  • 大仲馬:黑奴的後裔,卻有數百個情婦,生下個私生子全世界都知道
    而法國通俗文學大文豪大仲馬,也同樣是個有黑人血統的人。大仲馬的祖父原本是法國貴族,曾在北美洲的法國殖民地——聖多明各島任職。在那裡,其祖父娶了一個黑奴女人,並生下了大仲馬的父親——亞歷山大·帕耶特裡。法國大革命後,帕耶特裡立志參軍,跟隨拿破崙轉戰義大利,立下了許多戰功。
  • 話劇《基督山伯爵》致敬大仲馬逝世150周年,經典改編將有「意想不...
    這部作品一經問世便聲名大噪,成為大仲馬小說中的經典代表作,被翻譯成幾十種文字出版,170多年來,在全世界贏得粉絲無數。國家大劇院副院長、《基督山伯爵》總監製趙鐵春在談到該劇的創作初衷時表示:「早在2014年,國家大劇院便將《基督山伯爵》納入舞臺製作規劃當中,歷經六年醞釀,精益求精。
  • 大仲馬和他的兒子,還有情婦們
    初次接觸大仲馬的作品時,我的年紀還很小,當時電視臺播放了一部叫做《三個火槍手》的動畫片,看得我那是如痴如醉。每天都準時搬著小板凳守候在電視機旁。等到長大了一些,開始認識了些字,便迫不及待的找來了小說開始看了起來。不僅知道了原來這書的作者是一個叫「大仲馬」的人,而且他還有一個兒子叫「小仲馬」,當時心想這兩人的名字也太有特色了吧。
  • 浪漫主義作家大仲馬
    大仲馬,(Alexandre Dumas l802~1870) 法國19世紀積極浪漫主義作家。其祖父是候爵德·拉·巴那特裡,與黑奴結合生下其父,名亞歷山大,受洗時用母姓仲馬。法國大革命爆發後,亞歷山大·仲馬屢建奇功,當上共和政府將軍。
  • 法國作家大仲馬逝世150周年 重溫經典《基度山伯爵》
    作者:楊慶華1978年版《基度山伯爵》 人民文學出版社《基度山伯爵》為何有兩個中文譯名「法國高蒙影片公司出品,基督山恩仇記,原名《基度山伯爵》,根據大仲馬同名小說改編。」很多讀者喜歡《基督山恩仇記》這個譯名,覺得有勁兒,快意。報恩與復仇是小說的主線,但不是它的主題。大仲馬在一百萬字的小說結尾,留下了基度山伯爵的箴言,這也是大仲馬要告訴讀者的中心思想:「世界上沒有快樂或痛苦;只有一種狀況與另一種狀況的比較,只是如此而已。只有曾身受過最深切的悲哀的人,才最能體會最大的快樂。摩萊爾,我們必須經驗過死的痛苦,才能體會到生的快樂。
  • 緬懷大仲馬,這20句名言簡直太經典,你讀過他哪部作品?
    1802年7月24日,亞歷山大·仲馬誕生,我們一般管他叫做大仲馬。他是一位法國19世紀的浪漫主義作家,在國內最受熱捧的兩部作品——《基督山伯爵》、《三個火槍手》。我記得,上初中就讀過《基督山伯爵》,而且非常迷戀這部作品。
  • 「小說廠廠長」大仲馬:打造代筆流水線,上百部作品出自他人之手!
    但是喜歡讀書的人都知道,能買到的大仲馬作品,貌似只有《三個火槍手》和《基督山伯爵》,那麼剩下的那些作品為什麼沒有流行開來呢?說到這兒,就不能不提大仲馬的外號了,在當時的歐洲文學界,大仲馬有一個很有趣的外號,叫做"小說廠廠長"。意思就是大仲馬有一個生產小說的工廠,生產出來的小說都貼著大仲馬的名字。
  • 大仲馬:我一生最得意的作品是小仲馬
    大仲馬各種著作達300卷之多,以小說和劇作為主。代表作有:《亨利第三及其宮廷》(劇本)、《基督山伯爵》(長篇小說)、《三個火槍手》(長篇小說)等。大仲馬信守共和政見,反對君主專政。先後參加了1830年「七月革命」、1848年推翻七月王朝革命、加裡波第對那不勒斯王國的徵戰等活動。1870年12月5日,大仲馬逝世,終年68歲。2002年,大仲馬去世132年後遺骸移入了法國先賢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