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開竅了?論論仙劍7擬採用即時制戰鬥

2020-12-23 追月的貓咪

去年,闊別四年的國產rpg遊戲《仙劍奇俠傳》終於有了動靜,那便是宣布正統續作7擬採用即時制戰鬥模式。消息一出,仙劍粉絲們立即炸開了鍋,各種討論與爭議之聲不絕於耳。贊同派認為回合制本就是當年技術力不足衍生出來的「落伍」玩法,仙劍這塊二十多年的國產武俠單機大作終於走出了革新的一步,無論如何勇氣可嘉;反對派認為回合製作為仙劍系列一大傳統,不應該如此決絕地拋棄,況且現在的仙劍也禁不住這麼大的風險,如果即時制一旦失敗,對於本就處於風雨飄搖中的仙劍更是毀滅性的打擊。

首先,回合制「落伍」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不少持此觀點的玩家其實僅憑一些畫面和視頻,就膚淺地認為回合制就是「你一下我一下」。殊不知,傳統回合制或許確實不需要考慮觀察、走位,或許更不需要極快的反應和手速,打起來可能沒那麼「過癮」,但事實上,回合制對戰鬥細節提出了更高要求,包括傷害數值、屬性相剋、技能選擇、策略運用等等,尤其是在很多僵持的局面下,更需要玩家靜下心來思考該如何「破局」。成功的回合制遊戲,往往有著比即時制戰鬥更加複雜的機制與設定,玩家在其中所扮演的實際上是類似於「統帥」的角色,如何合理選擇搭配上場的人物、每一步該用什麼技能、如何儘快發現敵方弱點、如何制定最有效率的攻關方案、如何保住隊伍不被「團滅」等等,真正的樂趣恰恰就在於你認真思考這些東西時超強的沉浸感。舉個跟電子遊戲無關的例子,「棋」這項運動不也是你一下我一下麼?為何歷經數千年依然位列「四藝」之中?

回合制的代表作——《女神異聞錄5》

接下來再說說即時制。首先要明確的是,仙劍想做成什麼樣的即時制?這問題看起來很好笑,但仔細想想,如今動作遊戲裡關於回合制與即時制的概念還那麼涇渭分明嗎?例如《傳說》系列、《異度之刃》系列等,這些遊戲有著華麗流暢的戰鬥場面、酷炫的招式技能,但在行動上角色同樣要受到限制,技能釋放同樣要靠「選擇」或者是「qte」,甚至還有回合制的標誌設定——技能冷卻,這類遊戲究竟應該歸為即時制還是回合制呢?《永恆終焉》、《戰場女武神》之類角色可自由行動卻有「行動條」限制的又該歸為哪一類呢?再比如《黑暗之魂》、《仁王》之類,角色動作和招式技能統統不受限制了吧?可是你敢衝上去隨便亂打嗎?

多少玩家把《黑暗之魂》玩成了回合制?

所以,姑且認為仙劍系列想做的是類似《鬼泣》、《獵天使魔女》之類傳統act的即時制吧,那麼這類遊戲最看重的是啥?當然是裝逼範兒十足的招式動作、拳拳到肉的物理反饋、精確到毫米的攻擊判定以及易於上手難於精通的難度設計了。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全世界真正能完美兼顧這些元素的,也只有從街機時代起就以act遊戲起家的日本了,哪怕是在如今歐美3A佔主流、開放世界制霸的遊戲界,這些東西依然如同獨門武藝一般讓卡普空、白金、忍者組等日系動作祖師爺至今立於不敗之地。

鬼泣5的成功說明傳統act依然風頭正勁

當然我相信,國內大部分玩家還是很理智的,國產單機遊戲現狀啥樣,大家都有著比較清醒的認識。對於仙劍系列,哪怕是最苛刻的粉絲,或許都不會要求遊戲能做到跟國外大作一個水平。那麼,在財力、技術、創意都比不過別人的情況下,仙劍系列目前想要成功,在筆者看來只有一條路可走——做出真正屬於自己的東西。

仙劍的特色是啥?相信所有仙劍粉絲都比我這個路人更清楚,那就是原汁原味的中國「武俠」風了。

「武俠風」依然是國產單機的主題

但是,究竟什麼是「武俠」呢?筆者覺得恐怕最忠實的仙劍粉絲,都不一定能準確答出這個問題,姑且在此談談自己的拙見。「武」在《說文解字》中的分解是「止戈為武」,這個「止」並不是停止的意思,而是取自腳趾之「趾」的聲旁,因此「止戈為武」的準確解釋是「行動起來手持兵器去打仗」才能稱為「武」。那麼放在遊戲製作中,作為一款主打武俠風的單機,戰鬥成分絕對要佔大頭,那麼中國武俠文化都有些什麼特點?形形色色的武俠門派、路數繁多豐富多彩的武林絕學,製作組是否可以考慮花些心思,將這些東西在遊戲中儘可能展示得豐富而全面一些?另外既然是即時制戰鬥,那麼不同套路動作的按鍵組合、短兵相接時各種招式的克制與反克制,各種神秘武學不同的性質、用法以及相互之間的相生相剋,這些東西是否也可以用心打磨一下?真正做出既有純正武俠風又兼具深度與可探索性的戰鬥體系,可以說,如果能做到這點,仙劍作為一款動作遊戲就已經成功了。

將短兵相接的魅力做到極致的《仁王》

再談談「俠」,何謂「俠」?相信絕大多數仙劍粉絲都接觸過中國武俠小說,遍觀金庸、古龍等大師的作品,「俠」是什麼?是如同郭靖、蕭峰那般一身正氣、光明磊落、路見不平、嫉惡如仇,為人處世不求功名利祿,但求無愧於心的頂天立地之人,兒女情長不是不能有,但那是用來襯託「俠骨柔情」的;屌絲愣頭青做主角逆襲成為人生贏家也不是不能有,但重點是要向觀眾展示一代大俠波瀾壯闊的成長之路。絕不是在一群白富美的包圍下整天裝傻充愣賣弄純情,絕不是動不動死女主賺取觀眾眼淚,更不是整天拿「情懷、感動」來向老玩家積攢二十餘年的熱情一次又一次潑冷水!

中國武俠的形象代言——蕭峰

筆者相信,當仙劍(也包括所有主打武俠風的國產單機)製作團隊真正讀懂這兩個字的含義時,國產單機撥雲見日的那一天或許就不遠了。

相關焦點

  • 終於能玩了!《仙劍奇俠傳七》開放試玩,虛幻4+即時戰鬥是亮點?
    《仙劍奇俠傳七》已經是此系列的第九部作品,與前幾代作品不同的是仙7採用UE4引擎研發,並且不再是回合制,而是改成了即時戰鬥模式,因此有不少玩家表示,可畫面和操作感會比前幾代強,
  • 拋棄經典回合制的《仙劍7》《軒轅劍7》,你還會玩麼?
    :回合制已經逐漸被單機廠商嫌棄,就連中國單機三劍客:仙劍、軒轅劍、古劍系列最新作都紛紛採用了即時制戰鬥模式,這大概是因為2018年《古劍奇譚3》以全新即時制的面貌示人,隨即獲得了巨大成功的影響。不過在國產單機的即時制戰鬥創新道路之上,並不是所有人都能笑得出來。像大宇、燭龍這樣的中小型公司,由於技術要求高、資金方面的諸多限制,想要在即時制戰鬥上交出如國外3A大作水平的答卷,簡直太難了。
  • 《仙劍五前傳》手遊:號稱是終於告別了卡牌的即時戰鬥遊戲 然而實際上呢?
    遊戲的主界面是一張亮點很多的大地圖〓 玩法:終於告別卡牌的即時戰鬥遊戲?似乎並非如此遊戲在前期宣傳時強調了自己的玩法:「終於告別卡牌!這是一款即時戰鬥遊戲。」力圖將自己與其他仙劍IP的手遊區分開來。然而,如果你是衝著「即時戰鬥」去玩這款遊戲的話,很可能會失望。光看遊戲的戰鬥畫面,或許你會以為它是類似《白貓計劃》那樣的「即時戰鬥」遊戲,但卻並非如此。《仙五前傳》手遊中玩家可以進行的操作很少:只有「移動」、「指定攻擊目標」和「放大招」,角色的砍殺、施放法術動作都是自動的。
  • 仙劍奇俠傳7試玩簡評:次世代的仙劍,終於有二線日廠水平了
    對於國內玩家來說,今年的一月份堪稱"文藝復興"的季節:時隔12年的《三國群英傳8》在本月推出了續作,而緊隨其後的,就是《仙劍奇俠傳7》放出的試玩版。雖然前作糟糕的質量讓眾多老玩家粉轉黑,但仙劍系列畢竟承載了無數人的青春,既然是時隔6年的續作,那麼嘗試一下又有何妨呢?
  • 仙劍系列再出新作試玩,《仙劍奇俠傳7》遊戲體驗驚喜與失望並存
    昨日,仙劍系列再出續作《仙劍奇俠傳7》試玩版本正式解鎖,玩過的小夥伴也紛紛表示,遊戲體驗驚喜與失望並存,那麼到底怎麼回事呢?我們還是一起來看看吧。 仙劍系列作為青春,承載了許多,仙劍7已經是本系列中的第九部作品了。
  • 遊戲丨《仙劍奇俠傳7》,國民仙劍IP啟示錄
    開發了近4年之久的《仙劍7》日前終於開放試玩,全新的戰鬥系統、驚豔的畫面,儘管不是正式發售,但還是點燃了仙劍玩家的熱情。
  • 正統單機續作《軒轅劍柒》來了:虛幻4打造 即時制戰鬥
    3月12日消息,正統單機續作《軒轅劍柒》終於來了,首個預告片正式公開,官網也已上線,將於2020年內和大家見面。《軒轅劍柒》由大宇資訊股份有限公司開發、遊力卡遊戲發行,將登陸WeGame/Steam/PS4等平臺。《軒轅劍柒》是一款實時制角色扮演遊戲,亦是經典RPG系列《軒轅劍》的最新單機作品。
  • ...滿VIP版視頻分享:一款以西遊記為背景,採用Q版2頭身的即時制...
    《崩壞西遊(海量特權)》一款以西遊記為背景,採用Q版2頭身的即時制策略養成遊戲,遊戲採用2D畫面,即時制的戰鬥機制,讓玩家體驗即時戰鬥的爽快感;同時增加了放置類的玩法設計,讓玩家在離線時間內也能減少收益損失帶來的挫敗感。
  • 《仙劍奇俠傳Online》今日不限號
    何為戰鬥:體驗第一《仙劍奇俠傳Online》首次引入了即時戰鬥MMO模式,放棄回合制這一大膽的做法可以說開創了整個仙劍系列的先河。在遊戲中,劍仙、豪俠、蠱師三大職業,配合多樣靈寵、裝備以及技能樹,玩家可以創造屬性各異、與眾不同的角色。
  • 《仙劍奇俠傳7》開啟試玩!女主角月清疏亮相
    仙劍系列最新作品《仙劍奇俠傳7》試玩版今日中午12:00正式解鎖,參與過預約的玩家可前往方塊遊戲平臺下載體驗遊戲。總共十萬個試玩激活碼,我那天吃了個午飯回來已經12:20了,不報任何期待點了搶碼卻依然輕鬆搶到了,這麼描述大家應該可以想像到《仙劍》這個曾經的國產仙俠單機扛把子,現在面臨的尷尬處境。
  • 《仙劍7》試玩版已上線,影馳帶你搶先體驗
    1月15號,由皖新傳媒代理的《仙劍奇俠傳7》試玩版上線至方塊遊戲平臺。雖然在之前對這款遊戲的宣傳很少,但是在預約當天10萬的名額幾乎很快搶完。
  • 《仙劍奇俠傳7》為什麼值得玩?
    《仙劍奇俠傳7》在這兩天出來後,吸引了無數玩家的關注,但是也有不少玩家在擔心,《仙劍奇俠傳7》自己玩起來會沒以前的感覺,畢竟也不知道這個遊戲都有哪些優點值得來玩,那麼這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吧! 一、畫面
  • 《仙劍奇俠傳7》試玩:跟上了時代,但還不足以安心
    比起過往走幾步就黑屏然後看劇情的敘事模式,《仙劍7》的遊玩與演出之間不再割裂,而是融為了整體。這讓玩家無論是視覺觀感還是情緒上,都會感到順暢自然得多。至於「戰鬥」這個系列短板,《仙劍7》則隨大流走上了即時動作路線,與過往的回合制徹底一刀兩斷。不過同樣是ARPG,對比《古劍奇譚3》和《軒轅劍7》,《仙劍7》似乎又有所不同。
  • 仙劍7被吹爆,將超越古劍3?只怕連古劍奇譚網絡版都比不上!
    許多玩家將古劍奇談視為國產遊戲的新希望,更有許多玩家將古劍奇譚網絡版和知名的仙劍系列作比較。仙劍系列在國產遊戲早期,被稱為國產遊戲的三劍之一,在我國單機遊戲史上佔據著重要的作用。但是隨著大宇的沒落,號稱仙劍之父的姚壯憲在仙劍六後,口碑徹底跌倒低估,被玩家稱為圈錢之作。反而是後起之秀的古劍奇譚在口碑上卻越來越好,被玩家稱為國產遊戲的新希望。到底這兩款網遊孰優孰劣?
  • 《仙劍奇俠傳 7》試玩版體驗報告:劇情部分值得期待
    自 2018 年春季公布立項以來,《仙劍奇俠傳 7》的動靜一直不多。除了陸陸續續的幾張海報之外,再無任何實質性信息。然而就在年初,代理商方塊遊戲忽然宣布,1 月中旬就有 PC 試玩版了。 我們也在今天上午試了一下這個試玩,初步對「仙劍 7」有了一個基本認知。
  • 再創高峰《仙劍客棧》手遊騰訊應用寶首發
    9月1日,《仙劍奇俠傳》20年全新手遊巨製《仙劍客棧》正式通過騰訊應用寶獨家首發,李逍遙、趙靈兒不僅重回玩家身邊,更以即時戰鬥+塔防的創新改變傳統的戰鬥玩法,帶給你似曾相識但有眼界大開的仙劍手遊新體驗。這款遊戲由仙劍之父姚仙再次出山執掌,以仙劍奇俠傳經典元素為根基,為玩家構築了一個全新仙俠世界(微博),將一個傳唱20年的經典故事再次演繹。
  • 斷劍重鑄,仙劍歸來《仙劍奇俠傳7》試玩鑑賞:蛻變的成長,期望的等待!
    最近《仙劍奇俠傳7》傳出測試,本次我就和大家一起來看看這款作品是否能讓玩家重拾信心。 戰鬥模式改變 也許終於是順應了潮流,仙劍7選擇了即時戰鬥玩法,在融入了原本許多動作遊戲邏輯的同時也加入了不少仙劍的特有元素
  • 獨家前瞻 《仙劍奇俠傳五前傳》手遊今日技術封測
    沒有一點點防備,一次毫無預計的偷跑,讓《仙劍奇俠傳五前傳》手遊沒有一絲防備就這樣出現在我們的世界裡,帶給我們驚喜。背負著眾多秈米的期待,由暢遊出品、仙劍正版授權手遊《仙劍奇俠傳五前傳》今日正式開啟小規模的技術封測。為了讓更多的玩家能夠了解這款遊戲,小柚子將「獻身換碼」並給大家帶來獨家前瞻。
  • 【評測】《仙劍五前傳》手遊玩家評測
    其實一開始我對仙劍的手遊是拒絕的,試玩過幾款,雖然玩法基本都如出一轍,但劇情還原度還是值得肯定的。最近試一款玩的仙劍手遊是《仙劍五前傳》,話不多說,評測走起。 《仙劍五前傳》使用的是現在主流的Unity3D引擎製作,是一款真3D手遊。在人物表現上,3D模型讓你可以全方位觀賞每一名角色,值得一提的是頭身1:2的比例,這讓人物看起來更顯呆萌,也符合遊戲整體的畫風。
  • 開發近3年,仙劍奇俠傳7或將難產,今年能否如期上市?
    轉眼已經到了2019年11月,很多朋友都在網上問,說好年底發行的仙劍七上市了嗎?別問,問就是這張圖。自立項以來,關於仙劍7的消息屈指可數。2016年9月,大宇資訊董事長塗俊光在微博發布《仙劍七》立項方案的封面圖,暗示立項工作可能已經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