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理媽寶男,處理婆媳關係是重點,婚姻根本難不倒你
媽寶男,顧名思義,就是以媽媽為中心的男人。從心理學角度來看,媽寶男在很大程度上是屬於控制型人格障礙,往往屬於這種障礙的人戀母情結很嚴重,多半是原生家庭造成的影響。
如果女人在一開始的戀愛中,沒有識別出媽寶男,那麼在往後的婚姻中,一定會遭受巨大的痛苦。
因為媽寶男的第一影響就是我們所謂的「孝順」,但是女人往往會把媽寶男與孝順男搞混,從而產生誤區。
有一個發生在自己身邊的故事,也是一個讓人窒息並且制服「媽寶男」騷操作。朋友她老公以前就是個「媽寶男」,因為當時相親認識的,覺得這個男人長得挺帥,當時她覺得這個人比較老實,彼此覺得還行,然後兩個人就結了婚。
結婚以後,朋友才發現,這是一個「媽寶男」,什麼都不會,一點家務都不做,下了班之後,就等著上桌吃飯,恨不得吃飯都讓人喂。
好在朋友也並不好欺負,她在發現這個問題之後,每次做完飯自己盛自己吃,根本不管老公。老公一開始十分不適應,嘟囔了兩句,但朋友根本不理會,最後沒辦法,朋友只好自己去盛。
洗衣服她老公不會,朋友就手把手教,結果老公更不樂意了,說家務活就應該女人來幹,朋友依舊不理會,就是不給你洗,不洗的結果,就只能穿髒衣服。 結果她老公最終跑去找媽媽告狀。
婆婆找上門了,朋友也沒有怕,直接開懟,20多歲的大男人還不會洗衣服,你兒子缺胳膊少腿還是個智障? 反正還是不洗就不洗,婆婆雖然不滿,但看朋友一點都不慫, 她也不能怎麼樣,從此兒子的衣服就她帶回家洗。
更重要的就是錢的問題,朋友的老公,每個月發的工資,大多數還是上繳媽媽,一開始朋友並不知道,直到有一天她讓老公買點東西才發現,老公沒有錢,這才明白事情真相。
雖然會留零花錢,但這些根本不夠,朋友只能讓老公去要,畢竟結婚了,家庭支出不能完全靠一個女人,老公不肯去,朋友也有辦法,錢都留著或者給自己親媽,然後直接回娘家吃飯。
老公回家發現沒有飯,然後她就說,你沒有錢拿回來,家裡沒有飯也買不起米吃了。老公問她:那你的錢呢?我朋友說你的錢給你媽了,我的錢自然也給我媽了。結果不出意料,告了婆婆,婆婆來鬧場,朋友一句話,你兒子的錢也不都給你了,是想讓你兒子當小白臉讓女人養?
我也沒有白吃你家的,喝你家的,就是房子是你家的,那我家又不是沒有。
婆婆最後也不示弱,帶著兒子回家吃飯。好在兒子對朋友還是有愛的,最終勸說她婆婆,才成功戰勝,以後婆婆再也不管錢。
就這樣來來回回幾次後,婆婆知道兒媳不好惹,但畢竟是相愛的一家人,所以朋友老公也深知自己的內心,開始幹家務。
至於生孩子,這一點,要有經濟保障,男方最起碼要有一定的經濟基礎,工資一定不能上交,掌握在朋友手裡一點,這樣朋友才會下定決心,傳宗接代。
可以說,改變一個人的過程雖然漫長,但如果是真心相愛,麻煩一點又何妨「媽寶男」也並不一直都是,只是家庭早就的很大因素。一年以後,老公開始幹家務活,有模有樣,朋友也已經懷孕,家庭幸福。
「媽寶男」也是極具缺乏安全感的人群,他們不是女人那種與生俱來心理上的敏感,而是長期家庭因素造成的,母親態度強硬,過於控制,父親又不管不顧,所以遇到這類事,也不要太著急,只要真心相愛,都會慢慢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