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用聚精會神、「眼睛一眨都不眨」來形容某人的專心致志,殊不知眨眼次數越少,越容易產生乾眼症。隨著人們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條件的改變,用眼的時間越來越多,人們越來越喜歡聚精會神地看電腦、看電視、玩電子遊戲等等,結果導致乾眼症高發。
【病因】
常需專注用眼的人易惹乾眼症
現在乾眼症的發病率正逐年上升,據統計,青海省40歲以上人群的發病率高達52.4%,臺灣、上海的發病率也有38%。長時間對著電腦的白領,開車、喜歡打電腦遊戲的人,需要專注用眼的外科醫生等,都是乾眼症的高危人群。
女性的一些生活習慣導致其乾眼症更高發
「每個人遲早得乾眼症!」王智祟教授介紹,按照國外的數據,女性的發病率比男性要高一倍,其主要的原因是激素(特別是雄激素和催乳激素)對淚腺的分泌進行調控,維持淚液的正常功能。女性隨著年齡的增加尤其是進入更年期,這兩者激素減少會引起淚液的分泌減少。此外,不少女性還喜歡文眼線、用睫毛膏和眼影,這些讓人美麗的事物常常會把一種叫做腳瞼板腺的開口堵住,從而導致它不能正常分泌液體,出現瞼板腺的功能障礙,導致淚膜不穩定。
準分子手術也可引起乾眼症
據介紹,除了長期用眼、空氣乾燥和汙染等原因,年齡增大、眼表外傷、眼角膜有疤痕,準分子手術或者長期使用含防腐劑的眼藥水,或者一些全身口服藥物(高血壓、糖尿病的藥),都會引起乾眼症。
【辨析】
乾眼症≠結膜炎
此外,很多人眼睛結膜充血,就以為是結膜炎感染,用了抗感染的眼藥水,卻久久不見好。經過有經驗的眼科醫生一看,卻發現患者是乾眼症,完全用錯了藥。在部分醫院,這樣的誤診也時有發生。所以,是結膜炎還是乾眼症,最好去看專科,通過醫生來判斷。實際上,乾眼症是無菌性的疾病,不能因為結膜充血的症狀就當成感染性角膜炎來治療。如果拖得過久可導致角膜潰瘍、穿孔,對視力造成不可逆轉的損害,甚至要摘掉眼球。
乾眼症也會常流淚
與人們理解的恰恰相反,乾眼並不意味著就會欲哭無淚,相反,很多乾眼病患者還會經常流眼淚。王智祟解釋說,人如果患上乾眼症,基礎淚液分泌少,角結膜乾燥而引起眼睛的乾澀、燒灼和異物感等,這些症狀同樣也會刺激淚腺在短時間反射性地分泌大量淚液,超出了淚道排出系統的負荷,而引起陣發性流淚。
從臨床上看,乾眼症引起的流淚一般見於輕、中度乾眼症患者,嚴重乾眼症需要採取減少淚液消耗的治療方法。這方面最前沿的是淚道栓治療,正常人眨眼後會將淚液流向鼻腔,而嚴重的病人,醫生會將其流向鼻腔的淚管封閉,讓淚液消耗減少。
【防治】
平時要多眨眼
「乾眼症的眼睛就像沙漠,已經沙漠化的土地,要在上面重建綠洲就很難了。但是如果在水土流失之前,注意土地的植被保護和水土保養,這樣是不是容易很多?」王智祟教授解釋說,平時首先要重視對眼睛的保護,最簡單的是「經常、完全的眨眼」,因為眨眼有助於淚水的分泌和分布,眨眼次數少了,直接導致淚水的量減少。而暴露在空氣中的淚膜會快速蒸發,失去對眼球的保護力。據了解,正常的眨眼次數是每分鐘10-15次,而看電腦時會減少到4-6次,開車時減少到2-3次
俯看電腦而不要仰視電腦
其次,對於整天對著電腦的上班族,電腦屏幕的頂端要比眼睛的視平線低15度。這樣將會減少淚液暴露在空氣中面積,減少蒸發量。
吃藍莓有益
平時可多吃一些富含維生素A、維生素B2的食物,比如藍莓,就是一個對眼睛有益的食物。
熱毛巾熱敷眼睛
在公司上班時,可以用一杯冒著蒸汽的開水或者熱茶,放到眼睛下面燻蒸。晚上回家後,可以躺下來,用熱毛巾進行熱敷,對於輕度的乾眼症,這兩種方法最為簡單有效。
另外,儘量不要讓眼睛直對空調吹風,要注意通風。
乾眼症對號入座
「紅得像兔子,澀得像柿子,幹得像沙子」。王智祟教授如此比喻乾眼症的症狀。患者如感到眼睛乾燥、疲勞,有異物感,視力下降,同時有疼痛感,怕光,眼角紅癢,視物模糊等。那就應該去醫院看是否得了乾眼症。到醫院後,醫生還要通過兩個檢查才能判斷是否得了乾眼症並對病情分級以對症治療。
特別提醒
看電腦、手機的時候要裝個愛眼衛士,這款軟體是乾眼症患者必備的,若有輕度的眼睛不舒服,要及時的參照上面的按摩視頻按摩,平時也多在上面了解下乾眼相關知識,遠離乾眼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