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網際網路信息交互極度發達的時代,網絡的利與弊都在無形間被放大到了極致。各行各業都不乏一夜成名的「網紅」、「大神」,人們可以憑藉自己的長處輕易地獲得盛大的掌聲與讚譽。
但是與此同時,跌下神壇也不過朝夕之間,一丁點放在普通人身上無足輕重的小錯誤都能點燃「鍵盤俠」的引信,緊接著引發勢如潮水的猛烈攻擊。
你永遠也想不到怎樣一件小事就會觸及網絡暴力的導火索,可能只是一個口誤、一次懈怠、一個不標準的姿勢。
復旦的「網紅」教師陳果是網絡的受益者,更是網絡暴力的受害者。
因為她的政治課講得與眾不同而成為了網紅,然而她的網紅之路並沒有一帆風順,因為念錯了兩個字,她被網友「炮轟」,那麼陳果「冤」嗎?
陳果從小就是一個熱愛文學的女孩子,因為家裡父母也都是高知分子,所以家裡的書房裡也是裝滿了各種中外名著。
因此在別的小孩子可能還在看搞笑漫畫阿衰之流的時候,陳果就已經開始閱讀一些諸如《巴黎聖母院》、《了不起的蓋茨比》之類的著名文學作品了。
這也使她從小就比別的孩子更加熱愛思考,這也為她後來選擇哲學系作為自己的專業和未來的職業埋下了伏筆。
然而雖然陳果很愛看書,反但是她並不是一個只知道待在家裡讀書的那種書呆子女孩,恰恰相反,她其實很喜歡外出去參加一些各種各樣的活動,比如去爬山,比如去養老院做志願者等等。熱情活潑的她總是會受到身邊人的喜愛。
由於她平時認真學習並且勤思考,陳果最終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復旦大學的哲學系。
在大學裡,她由於身高一米七以上,在女孩子裡這個身高已經算是出類拔萃了,而且她的衣品也很好,經常把自己打扮得很有氣質,因此她走在學校裡,大家都覺得她像模特一樣。
然而雖然她人長得很高又很漂亮,但是她絲毫也沒有什么女神架子,反而是十分平易近人,同學們有什麼問題要來問她,她也總是會十分耐心地給她解答。因此,凡是認識陳果的人,都沒有誰不喜歡她的。
而且她也不是那種普普通通沒有思想的花瓶美女,反而她還經常在校園論壇裡面發表一些自己對待一些時事的看法,並且因此也受到了許多同學們的追捧,那些喜歡佩服她的人們都覺得她思想獨到邏輯清晰,是校園論壇裡的風雲人物。
而雖然她已經在本科期間就在校園論壇很出名了,但是她也沒有因為這些名氣而去轉行做記者這類更加拋頭露面更加出名的工作,而是繼續很踏實地去讀了碩士和博士,並且都是她的初心哲學系。
她在後來接受採訪的時候,提到她當時做出的這個大家都不理解的選擇時,稱自己並不後悔當時的這個選擇,反而為可以一直學習自己喜歡的專業而感到很開心。
在攻讀完博士以後,陳果順理成章地成為了一名復旦大學的政治老師,其實大家一開始並不理解為什麼陳果要當一名政治老師,因為在大家看來,政治老師無疑都是又呆板又無聊的。
然而陳果認為,就是因為大家對政治有著這些偏見,她才更想要成為一名政治老師,她心目中的政治其實是十分有趣,而且可以對生活起到十分重要的指導作用的,她就是想要通過自己的教學來讓更多的學生發現政治的魅力,以此來破除對政治這門學科根深蒂固的偏見。
陳果在成為政治老師之後,果然和之前的那些政治老師不一樣,她每次上課的時候都會給自己打扮得很時髦,看起來完全不像一名政治老師,倒有點像上海街上的時髦女郎。
而她的課也充滿趣味性,尤其是她的那些關於愛情獨到的見解,和一些愛情格言更是被同學們追捧熱愛,而陳果老師的照片也被發在了網上,她的時髦打扮和新奇的言論一度出圈,使得陳果老師成了一名眾所周知的網紅。
復旦大學裡沒有人不知道這位年輕的政治老師陳果的名字,她的課也被大家瘋搶,全復旦的學生都以可以搶到陳果老師的課為榮。
而那些沒有搶到課的同學也會早早地來到教室裡旁聽,甚至還會有一些在網絡上看見陳果老師的上課的樣子,還有一些粉絲會千裡迢迢地來到復旦大學裡去蹭陳果老師的課。
那時候陳果老師的課的火爆程度,不亞於現在因為《奇葩說》節目火起來的武漢大學新傳院的陳銘老師。
陳果的現象級的火爆程度讓各大媒體都找到了商機,許多電視臺都找上門來,去邀請陳果參與他們的節目,來增加節目的熱度。
因為像她這樣,又風趣幽默,同時又擁有很正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人,實在是十分難得。因此最後連央視都找上門來,邀請她去在央視收視率很高,大家而且都很喜歡看的節目裡做嘉賓。
雖然這是一個可以增加曝光度的絕好機會,卻因為陳果的一個失誤而變成了翻車現場。
在那檔節目裡,陳果把耄耋兩個字讀成了毛至,這種讀字只讀半邊的現象往往存在於那種沒什麼文化的人的身上,然而在大庭廣眾之下,一直以來樹立著氣質女神很有文化的陳果,居然也成了讀字只讀半邊的白字先生,不禁使大家感覺陳果的人設崩了。
不僅很多人開始脫粉不再喜歡她了,而且還有很多人本來就看不慣她突然走紅的樣子,只是一開始礙於她被大家喜愛而不敢說出來,在這個她垮臺的時候,這些人就冒出來開始炮轟她,說陳果其實就是在譁眾取寵,在政治課上來談愛情,其實就是投學生所好,來講大家愛聽的東西歸根結底就是為了紅。
而且還有人說一直都覺得陳果很浮躁,根本就不是真的愛哲學,也不是真的很愛搞學術,因為畢竟她平時上課的時候,打扮得完全不像個老師而反倒像個模特。
不過大概在那種人的眼裡,只有陳果每天都表現得像個書呆子,才符合了她心目中對於政治老師形象的那個刻板印象吧,只有陳果真那麼打扮了,她才會覺得陳果不浮躁。這樣的想法顯然是過於偏激了。
雖然筆者認為耄耋兩個字讀錯了對於陳果來說,確實有點不可思議,也有損了復旦大學導師的名號,然而畢竟陳果老師的主業是教政治而非教中文,念錯那兩個字可能也只是一時忘記了或者是口誤了。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沒有人可以永遠都不犯錯誤,況且陳果老師是在央視的節目裡說話,難免不如在自己的課堂上那麼如魚得水,自然是會有一些緊張情緒的。
人在緊張的時候也確實會做出一些平時根本就不會犯的低級錯誤,可能陳果老師當時就是那樣吧。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陳果老師因為和那些傳統的呆板的照本宣科政治老師不一樣而出名成為網紅,最後也因為和他們的不一樣而被大家炮轟。
可以說是欲戴其冠必承其重,陳果老師既然想成為公眾人物改變大家的看法,那麼她就必然得承受更多大家對她一言一行的關注,同時也要面對更多的非議。
希望陳果老師可以從之前的翻車現場重振起來,多多讀書把文化素質鞏固一下,減少以後再次出現這種類似問題的可能性,相信她會越來越好,在更多人心裡播種下對政治喜愛的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