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華語樂壇當前最熱話題,一個是周董發新歌了,再一個就是張藝興新專輯《蓮》刷新了數位音樂專輯銷量紀錄。比起單曲,筆者認為張藝興這張專輯含金量更高。
說到張藝興,就不得不提「歸國四子」,當年韓流出道的吳亦凡、鹿晗、張藝興、黃子韜回國發展,直接引爆內地樂壇,四人一時間人氣值爆表,一度在內地樂壇引領潮流,其中鹿晗、吳亦凡由於粉絲基數龐大,直接佔據整個內地娛樂界「四大流量」之二,也引的張藝興和黃子韜的粉絲羨慕嫉妒恨。但用數據說話,彼時張藝興黃子韜比之鹿晗吳亦凡的人氣確實差些火候。
時過境遷,經過幾年娛樂界的滾打,目前四位的發展方式、風格定位都各有側重,江湖地位也已翻天覆地。鹿晗作為肖戰之前的流量標杆,這幾年更側重演藝事業,雖然並無佳績,但依然維持在頂流之列;黃子韜則一直不溫不火,距離頂流依然有差距;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吳亦凡和張藝興,當年吳亦凡是男團領隊,張藝興則是男團主舞,兩位都堪稱唱跳達人,這幾年也都是拍戲、唱歌、綜藝齊步走,但卻走出了不同風格的發展之路。
吳亦凡追求更接地氣的「大俗即大雅」文化,在保持原有Pop風的同時提高歌曲傳唱度,筆者認為這個出發點是好的,但是效果不佳,目前華語樂壇早已過了傳唱時代,主流歌手都在標新立異,只有網絡歌手才秉承傳唱文化,吳亦凡這幾年在演繹和歌唱事業中遊走,均無高口碑作品,消耗了大量人氣,探索這個風格也是無奈之舉,可惜《大碗寬面》炒作風過後也無甚浪花。
張藝興則很顯然在走特立獨行的文化路線,《蓮》既古典又潮流,張藝興這幾年的演唱曲風也很難用一類風格形容,用張藝興的話說,其曲風叫做M-Pop,自成一派,雖然自創曲風之歌手前面也有不少,可被認可的寥寥無幾,但筆者認為,M-Pop風格是成功的,不說其之後能達到的高度,但至少目前已被國內樂壇甚至一部分國際樂壇所認可,專輯銷量和各視聽榜單的成績就是最好答卷。
目前我國提倡樹立文化自信,這其中傳統文化佔據極其重要的地位,藝興同志顯然比亦凡領悟的更到位,《蓮》整張專輯都飽含中華傳統戲曲因素和傳統哲學理念,M-Pop風搭配張藝興擅長的舞蹈,給予觀眾高檔視覺衝擊感,在國內以至國際樂壇都為之驚嘆,張藝興繼續推陳出新就離格萊美不遠了。
筆者認為,張藝興能在中華傳統文化中找到合適的發展路線,轉折就在當年的一部爆款劇《老九門》,張藝興作為聯合主演,成功飾演了長沙戲曲名角二月紅,氣質與傳統戲曲文化非常契合,在後續系列劇《沙海》中,又再度飾演二爺徒弟解雨臣,可以說在演繹風格方面,張藝興已經找到合適定位,在音樂專輯的製作中也受用無窮,從而成功形成了引領潮流的曲風。
目前的張藝興,在演戲方面有高口碑電視劇,在音樂方面形成了專屬風格,已經成為不折不扣的頂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