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機作戰時為什麼常選低空飛行?

2020-12-25 騰訊網

網友提問:

飛機作戰時為什麼常選低空飛行?

專家解答:

相信喜歡看戰爭大片的軍迷們都不陌生:飛機經常在接近目標區域後進行低空甚至超低空飛行。前段時間,一架殲-16海灣超低空掠海飛行的視頻火了,它以低於海景樓的高度迅速切彎、爬升、脫離,動作一氣呵成,引得網友一片驚呼。那麼,對於飛機作戰來講,低空飛行到底有什麼好處呢?

為了搞清這個問題,就讓我們先來認識一下空中高度是如何劃分的吧。過去,人們對地表以上的空間並沒有那麼多說法。隨著航空的發展,超低空、低空、中空、高空、超高空這些概念便逐漸形成了,通常來講:100米以下為超低空,100~1000米為低空,1000~7000米為中空,7000~15000米為高空,15000米以上為超高空。

▲ 美軍飛機超低空飛越死亡谷

現代的作戰飛機大多採用低空飛行,主要是為了避免過早被雷達發現。這是因為雷達波只會沿直線傳播,當受到高大目標阻擋時,其背面將有雷達波照射不到的盲區。由於地球表面是有弧度的,且起伏不平,雷達波照射不到的盲區多,所以作戰飛機低空飛行不易被雷達波搜索到,從而可以順利地完成任務。像某些起飛重量超過100噸的轟炸機,突防高度可低至150米左右;強擊機的突防高度為50~100米。

其實,在不同高度飛行,飛機性能的發揮和飛行員的感覺是不一樣的。飛機在低空、超低空飛行,雖然有利於突破敵方防空體系,隱蔽地接近目標,但耗油量大,續航能力低,機載電子技術設備作用距離近,發現、識別地面目標困難。另外,由於飛行高度低,與地面的相對速度增大,可允許的操縱誤差範圍小,對特殊情況判斷、處理的預留時間短,飛行員分配更多的精力去注意保持飛機的狀態和飛行數據,容易產生心理疲勞和緊張。

那麼飛機在高空、超高空飛行究竟有何利弊呢?在這個高度上飛行,航程可以增大,機載電子技術設備有效距離更遠,超高空飛行還可減少敵殲擊機和高射炮的威脅。但高空空氣稀薄,飛機的空氣動力性能和發動機性能受到影響,飛機的安全性和操作性變差、機動性降低,不利於空戰和準確地突擊地面目標;容易過早地被敵雷達發現,受地空飛彈的威脅增大。

嶽江鋒:原中國國防科技信息中心軍事刊物主編,畢業於解放軍國防科技大學,曾在軍中服役20餘年,現為某研究所高級工程師、項目總師,獲軍隊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三等獎3項,在多家網絡媒體發表文章百餘篇,並創建了「謝武軍事」公眾號。

專家介紹

圖/ 源自網絡

出品/ 科普中國

作者/ 嶽江鋒

策劃/ 宋雅娟

監製/ 光明網科普事業部

相關焦點

  • 空客公司A400M運輸機獲得自動低空飛行認證
    據空客公司網站2020年5月26日公告,空客公司A400M新一代運輸機獲得了自動低空飛行能力認證。 此次認證活動於4月在庇里牛斯山脈和法國中部進行的,涉及到低至500英尺(152.4米)高度的飛行,包括從低空飛行過渡到其他作業,例如空投。第一個認證階段涉及目視氣象條件下的飛行;第二階段將涉及儀表飛行,並將在2021年第二季度進行認證。
  • 海南空域改革先進一步 低空飛行當天申報當天起飛
    12月1日,海南自由貿易港「原輔料零關稅」政策落地,12個飛機航材維修用零部件稅號的生產用零部件全部予以零關稅,對於海南自貿港而言,航空及其製造業恐怕將成為離島免稅之後的又一快速崛起的增長點。「民航飛機一般飛在6000米以上。」一位航空業資深人士告訴記者,而所謂「低空空域」,按照現行空域管理制度框架,主要是特指1000米以下的飛行空域,而這一空域,主要是通用航空飛行的空間,換句話說,就是通用航空的經營空間。海南自由貿易港對此領域頗有寄望。
  • 低空飛行觀光遊來了,你一定沒見過這樣的橫店!
    小時候,飛行是一個香甜的夢。   長大後,飛行是一趟航班。   點擊上圖預訂空中遊覽門票>>>   (超連結:http://www.hengdianworld.com/)   我們打破常規,開啟橫店旅遊新姿勢,   航空+影視+旅遊,   低空飛行觀光之旅
  • 美國終落實無人機遠程識別規定,並允許有條件人的低空及夜間飛行
    (圖源網絡,侵刪) 美國聯邦航空總署(FAA)去年12月28日終於落實無人機遠程身份識別系統(Remote ID)的新規定,同時容許無人機在特定情況下於夜間,以及在有人的低空飛行
  • 為什麼飛機在萬米高空可以飛行,而在高原上卻動力不足呢?
    不但人類在高原上如此,飛機在高原上也會出現「高原反應」,無論是在高原上起飛或者降落,飛機的運行都要比海拔的平原地區困難得多。那麼,為什麼飛機在空氣更加稀薄的萬米高空能夠順暢飛行,在高原上卻動力不足呢?飛機能夠起飛,其原理簡單來說,就是通過發動機提供的推力,以及機翼上下緣產生的空氣壓力差提供的升力來實現的。
  • 航空飛行探索營 | 來自飛機駕駛艙的召喚,來飛行基地探索翱翔的科學!
    孩子們將要探訪的飛行基地,是位於青浦的嘯翔航空飛行俱樂部,這裡有上海首個民用樓頂起降平臺,配置7夜航燈光及通訊設施。這裡還提供專業的直升機飛行員培訓、及直升機飛行體驗,是集飛機銷售、託管、租賃及維修的綜合型航空基地。
  • 踢館丨低空突防不是不流行了?為何各國還練那麼起勁?
    圖:殲10C為了協拍電影而進行的這個超低空飛行低空突防也有其分類的,躲遠程警戒雷達的超低空,跟直接突入防空火力範圍的超低空是兩回事。防空方的高炮一般就擺在這個距離上,等著攻擊機投彈瞄準、無法機動規避時射擊。攻擊機為了壓縮高炮的反應時間,就一定要低空甚至超低空突防,攻擊前突然拉升高度以搜索目標。
  • 中鼎國盛開創通用航空低空飛翔新時代
    他就是勇敢邁出第一步帶著所有中國人的飛翔夢想,打開中國通航新模式的中鼎國盛(北京)通用航空有限公司(db cooper飛行者聯盟)董事長--李俊天(財神),他常說一句話「認真,你就輸了,一直認真,你就贏了!」    兒時的夢想,始於父親的肩膀,當我們小的時候,都曾坐在父親的肩膀上,張開翅膀,感受飛翔。
  • 湖南首條固定低空旅遊航線「株洲—常德—張家界」首航
    來源:中國新聞網湖南株洲蘆淞通用機場「株洲—常德—張家界」「株洲—張家界」低空旅遊航線首航現場。 株洲蘆淞通用機場供圖 攝中新網株洲1月16日電 (劉曼 劉園)湖南省首條固定低空旅遊航線「株洲—常德—張家界」16日在株洲市蘆淞通用機場開通並實現首航。
  • 飛機上為啥禁止使用手機?為什麼飛行模式也不行?
    飛機上為啥禁止使用手機?為什麼飛行模式也不行?
  • 伴隨著「空中寶馬」衝上雲霄的轟鳴聲遼寧省首條低空短途運輸航線...
    12月27日10時30分,在法庫財湖機場,伴隨著熱烈的掌聲,遼寧省首條「法庫—盤錦」低空短途運輸航線正式開通。在轟鳴的引擎聲中,執飛首航的一架「泰克南P2006T」正在起飛升空。
  • 飛機為什麼會「拉煙」?原來這麼可怕-飛機,拉煙,尾跡雲,科普,航空...
    當我們抬頭仰望藍天,看著飛機隆隆飛過頭頂時,常常能看到飛機的尾部留下一道長長的白色煙跡,這種情況就是人們常說的「飛機拉煙」。其實,飛機尾部冒出的並不是煙霧,而是因飛機尾流水汽發生凝結而形成的特殊雲狀物。氣象學家稱它為飛機尾跡,也叫「尾跡雲」。
  • 臺軍試射「萬劍彈」,吹噓作戰能力遠超大陸
    臺灣「中科院」宣稱,現如今臺灣軍隊的作戰能力已經遠超於大陸,而且揚言為了進一步加強臺灣的空軍作戰能力,他們將繼續研究400以上射程的可以稱作是「萬劍彈」的武器,並且說,憑藉這個能夠一次性「遏制」住大陸針對臺灣的所進行的一切活動。
  • 飛行包線——飛機的速度和高度限制原則
    每一種飛機都有自己的最大速度、最小速度和最大高度的限制,那麼,這些限制背後的原則是什麼呢?       最省事的回答是:當飛機出廠時,廠家會在飛機手冊給出像題圖那樣的飛行包線圖,或者簡單的視為飛機性能圖表,飛機原則上不得超出飛行包線飛行,否則飛機視為結構受到損傷必須進行特殊檢查。
  • 臺軍OH-58D直升機發生低空摔落事故 被要求即刻停止飛行訓練
    【環球網綜合報導】綜合臺灣「聯合新聞網」和《中時電子報》消息,6日下午,臺軍陸軍一架OH-58D武裝偵察直升機在臺南歸仁基地進行飛行訓練時,發生低空摔落事故,導致機腹等部位嚴重受損,機上教官和一名學員均安全。事發後,臺軍「陸軍航空特戰指揮部」要求基地即刻停止飛行訓練。
  • 他們駕駛直升機苦練低空翻筋鬥
    「要在未來信息化條件下克敵制勝,沒有全天候的作戰本領不行。」陳凱 攝中部戰區陸軍某陸航旅瞄準未來戰場苦練精飛——「低空利劍」越磨越鋒利■解放軍報特約記者 王海洲 通訊員 李雲鵬盛夏,夜幕下的華北某地。「起飛!」
  • 日本航空自衛隊F-4EJ「鬼怪」Ⅱ戰鬥機結束戰鬥飛行
    「鬼怪」到日本 冷戰時期,日本航空自衛隊以北方為重點空防作戰方向,戰鬥機主要承擔截擊蘇聯戰鬥機的作戰任務。這是美國海、空軍共同裝備的一種雙座重型戰鬥機,擁有發射「麻雀」中距空空飛彈的能力,實現了超視距截擊作戰。另外,該機的近距離格鬥性能也較強。 F-4E「鬼怪」Ⅱ戰鬥機被日本引進後,型號為F-4EJ。日本三菱重工於1972年開始授權生產,航空自衛隊百裡基地第301飛行隊成為第一支裝備該型戰鬥機的部隊。
  • 玩翼裝飛行的人
    「教練讓我們想清楚,為什麼來學跳傘?是真心喜歡還是想發一次朋友圈?」何凡說,教練會帶著一起出艙進行8次單人跳傘課程,自己則需要練習出艙和降落技術,並且在高空自由落體時保持身體平衡,從離地13000英尺的飛機上跳下,教練拉住身體兩側,保持平衡,「前幾次跳全身很緊繃,回想在地面學過的動作,使勁往前頂肚子,成一個香蕉的形狀,慢慢可以自然舒展地做自由落體。」
  • 空軍司令部航空管制部部長:低空開放不等於低空放開
    (資料圖片)新華網北京5月30日電(牛新亞、李建昭)空軍司令部航空管制部部長蔡軍日前表示,「低空開放」不等於「低空放開」。目前社會所關注的「低空開放」,是指國家正在進行的「低空空域管理改革」。 什麼是低空空域蔡軍說,把「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簡單理解或解釋為「低空放開」,這是錯誤的概念。
  • 大自然來「造」飛機
    定位:精緻-細節-延伸,從E視角解讀中國低空開放的步伐,見證低空時代,致力於打造低空飛行愛好者的低空飛行E-1俱樂部!關注:通航、軍事、飛行愛好、E-金融視角下的低空信息、歡迎實名互粉。如果覺得不錯,請轉發推薦好友關注「低空飛行觀察」(low-A-O)蜻蜓、鷹隼、鯊魚、荷花這些大自然中的動植物與飛機設計有什麼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