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機上為啥禁止使用手機?為什麼飛行模式也不行?
人們坐飛機的時候,乘務人員在飛機起飛前都會提示,應該說要求旅客把手機關掉,為什麼會有這條禁令呢?
流言:
在飛機上使用手機並不會導致事故,飛機上不能使用手機的要求不合理。打開手機真的幹擾飛機正常航行嗎?
案例:
山西男子忘關手機致飛機偏離航線被行拘
2004年8月3日,山西旅客李某乘坐中國國際航空公司CAl408航班從成都飛往北京。在飛行過程中,李某因疏忽沒有關掉手機,對飛機導航系統產生廠幹擾,造成飛機偏離正常航線30度。所幸當晚天氣較好,加上機組及時發現,採取了補救措施,沒有對飛行造成影響。北京警方依據有關法律給予李某行政拘留7天的處罰。
據了解,這是我國首例因手機未關處於待機狀態導致飛機偏離航線、乘客被拘留的事件。
NASA報告指出飛機客艙手機或類似設備幹擾定位器
美國國家航空宇航局(NASA)的「飛行安全報告系統」中的一次事故,一架波音737在一次夜航著陸時,定位器突然發生了大幅度偏轉,且沒有任何提示。當機長察覺到這個嚴重事件時,飛機已偏離航線1英裡。在報告中,這位機長抱怨塔臺沒有及時提醒他偏離航線,並且非常肯定地說:客艙有手機或類似設備幹擾了定位器。
真相:
1991年,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出臺規定,禁止乘客在飛機上使用手機,理由是:
1.在飛機上使用手機,會影響手機的地面基站系統。
2.手機發射的無線電波,有可能干擾機載電子系統。
飛機在整個飛行過程中,飛行員利用機載無線電導航設備與地面導航臺保持實時聯繫,控制飛行航線。在能見度低的情況下,需要啟用儀表著陸系統進行降落。而行動電話不僅在播打或接聽過程中會發射電磁波信號,在待機狀態下也在不停地和地面基站聯繫,所以手機發出的電磁波就會對飛機的導航系統造成幹擾,在能見度低的情況下影響更大。
飛機在平穩飛行時,距地面6000米至12000米,此時手機根本接收不到信號,無法使用;在起飛和降落過程中,手機才有可能與地面基站取得聯繫,但此時幹擾導航系統產生的後果最為嚴重。如果某架飛機偏離了航線,就會打破空中的交通秩序,非常危險。
此外,飛機著陸對精確度要求很高。著陸時跑道只有幾十米寬,如果飛機偏出跑道,上百噸的龐然大物一下子陷進泥土裡,就如同高速運行的汽車撞在牆上一樣,所有的機構都處於極高的應力下,直接危及到旅客安全。
結論:
關機保住的可能不僅僅是你一個人的命。
飛行模式真的有用嗎?
1、飛行模式的工作原理
手機的飛行模式又叫航空模式或飛航模式。開啟飛行模式後,手機的GSM/GPRS等模塊將停止使用,不會主動向基站發送尋呼信號。其實也就相當於手機關機了,只是你還可以使用非通信功能。
目前人們使用的手機採用的是跳頻脈衝的方式發射信號,而且會有一定的電磁輻射,所以會產生許多不同頻率的次生電波。儘管這些次生電波很微弱,但機載通訊設備靈敏性非常高,並且絕大部手機的飛行模式其效果並不穩定,因此在不能確定是否有明顯危害的情況下,本著為機上數百名旅客生命安全負責的出發點,旅客乘機全程關閉手機是最佳選擇。
2、中國民航局並不買帳
目前飛行模式主要還是手機廠商那邊認為不會對手機造成影響,而中國民航局尚未對任何一款手機的「飛行模式」進行認證,也就是說民航局根本不承認這個功能有用。首先,手機即使開啟飛行模式也會產生微弱的電磁波,民航局必須做到萬無一失,保證所有乘客的安全;其次,中國山寨機聲名遠播,如果質量都沒有保障的產品,讓誰去相信他們會對一個微不足道的飛行模式上下功夫呢。
3、飛行模式有什麼實質作用
飛行模式在飛機上又沒用,那還要這個功能來幹嘛?其實,飛行模式的作用還是顯而易見的。不想接電話、不想軟體偷跑流量,想讓該死的智慧型手機續航持久一點點、想讓該死的上司消停一會,這時你會發現,其實手機的飛行模式也不是純粹打醬油的。
從代價的角度來看,雖然這種幹擾的概率很小,可是賭注缺太大了。而關閉手機,無論對誰來說,都是一種成本較低的措施。所以,在尚無結論的情況下,選擇這種保守的做法,是一個明智之舉。何況在國內航空公司有明確規定的同時,大家還是要嚴格遵守,不要隱私惹出別的亂子為好。
還有個笑話是這樣說的,當你將手機設置成飛行模式後,手機從高處作自由落體運動是不會摔爛的,因為這是飛行模式。(高危動作,請勿模仿!)
結論:
目前在中國,飛行模式最好還是在地面上使用比較合適。
資料來源:果殼網、雷鋒網、民航資源網
新聞哥獨家整理,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