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的飛行模式又叫航空模式,是在乘坐飛機時必須關掉手機,以免手機信號的發射和接收對飛機飛行造成影響,有某些手機裡就自帶了這個功能,可以關閉掉SIM卡的信號收發裝置。
後來,一些軟體作者又根據這個功能實現了超級飛航和連續超級飛航。
自動飛航
原理:關閉手機的無線信號,系統判斷為手機沒電或關機
提示:別人給你打電話會提示你已關機
如何實現:SP手機自身就能實現
超級飛航
原理:減弱手機的信號,使手機和基站不能正常的聯繫,系統會誤判斷你到了信號不好的地方
提示:別人給你打電話系統會提示「無法接通」或「不在服務區」
如何實現:SP系統自身無法實現,要用第三方軟體。
連續超級飛航
原理:如果手機長時間和基站聯繫不上,系統會判斷你已關機,這個時間間隔一般是1個小時,所以單純的超級飛行只能持續一個小時左右,之後系統會自動判定你「已關機」。為了能繼續飛行,要在系統規定的時間內和基站聯繫一次,重新激活超級飛航。
提示:同「超級飛航」
如何實現:SP系統自身無法實現,要用第三方軟體。
但是,你以為開飛行模式你就可以上天啦?
根據我國民航相關法律規定,乘坐民航班機必須全程保持關機,不得使用包括帶飛航模式在內的任何手機和無線電收發裝置。
也就是說,雖然手機設計了「飛航模式」,在實際的旅客飛行過程中,仍然是不能使用的。而在全球範圍內,絕大多數航空公司也有類似規定。
航空信號用的是118MHz頻段,而國內GSM手機用的是900MHz左右頻段,WiFi信號頻率更高,它們相差這麼大,理論上是不能干擾到一起的。實際上手機採用的是跳頻脈衝的方式發射信號,所以會產生許多不同頻率的次生電波。儘管這些次生電波很微弱,但機載通訊設備靈敏性非常高。因此在不能確定是否有明顯危害的情況下,本著安全第一的原則,關閉手機是最佳選擇。
還有就是在飛機飛行過程中,機頭和機尾部分的信號經常要互聯。比如飛行人員要通過信號來觀察飛機尾部。一旦機艙的尾部出現了冒煙、火災等情況,飛行人員可以第一時間知悉。如果在機艙內,大量的乘機人使用了飛行模式的手機,就存在幹擾駕駛員判斷的可能性。
幾十年來,國內的航空公司都是如此執行:在飛機起飛前要求乘客關閉一切電子設備。 相比之下,很多國外航空公司允許乘客在平飛階段使用飛行模式的手機。
針對國外航空公司的不同要求,,並不完全是因為國外的安全要求低。有些國家的手機信號屏蔽做的比較好,但是對飛行數據、傳輸多少也是有影響的。
既然並無卵用,手機廠商推出飛行模式是為什麼?
既然「飛行模式」本身對飛機航行依然有影響,而且本身根本沒有經過民航總局的認證,那為什麼卻廣泛在手機廠商中存在?
據業內專家透露,這很大程度上與手機廠商商業規劃有關。又或者說,「飛行模式」對於用戶更多的只是一個手機廠商廣告中的概念。不少手機廠商都希望為手機添加更多的功能以吸引用戶,因此紛紛在推出的手機品種中添加入「飛行模式」。不過,由於「飛行模式」很容易引起誤解,因此手機廠商有必要在手機說明書中提醒手機用戶,在飛機升降期間依然需要關閉手機。
飛行模式將在未來逐漸推廣
航空公眾通信協會聯盟專家委員周宏告曾在2014年表示,鑑於很多國家已經放開了手機「飛行模式」在飛機上的使用,民航局正在探索3000米以上高空允許使用飛行模式的可行性,預計到2016年會有明確的結果,放開的可能性很大。
2014年開始,國航、東航等國內較大的航空公司都逐步開通了空中上網服務,步入「網絡時代」。但是仍然禁止乘客使用手機上網。因為一些人用「山寨」手機,可能會對飛機前艙儀表設備造成影響。
即使目前飛行模式無法在飛機上使用,但是也有一些別的功能的,比如你不想接聽女朋友電話時,你可以設置成飛行模式玩玩失蹤。如果你手機沒多少電又想玩玩遊戲的話,設置成飛行模式是還可以起到省電功能。
另外據說飛行模式還有一個最特別的功能,就是你手機設置成飛行模式後,從高處扔下去是不會摔爛的,因為這是飛行模式。
(未滿18歲請勿模仿,成人請在專家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