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作者:捅淘寶臺灣還好,別整我小米

2020-12-28 澎湃新聞

原創 雁默 底線思維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雁默

臺灣自由撰稿人

「淘寶臺灣」被臺灣當局視為陸資被整,有大陸讀者認為這樣正好啊,臺灣要自我封鎖,放著這麼好的平臺不用,損失的只能是自己。筆者身處臺灣,再次可以提供讀者三種視角:政治視角,臺灣電商視角,買家賣家視角,來看看淘寶臺灣被逼撤資的影響。

政治視角

現在的臺灣當局什麼政治立場不必多說,捅刀「淘寶臺灣」的三個官方說法,觀網也已說明,此不贅述。論「淘寶臺灣」碰壁的最大緣由,其實是來自於資本安全問題,而這個問題,是「美國大棒」之一。

臺美在資本安全問題上的合作,最晚於2018年就已啟動,這意味著只要牽涉到臺灣人的個資,又牽涉到陸資,投資審查就非常嚴格。現行臺灣的「開放陸資」相關規則,本已是窄門,因此「淘寶臺灣」是以英商身份送審。

論陸資佔比是否符合規定,多談無意義,因為這是政治審查,尤其阿里巴巴對該英商的營運確實有主導力,實際營運狀況如何不重要,只要心證你是「假外資,真陸資」,股權佔比只有10%也會中槍。

由於在「淘寶臺灣」上的消費者個資會傳回阿里巴巴伺服器,自然被視為資安漏洞,而頻喊「資安即國安」的蔡英文,不可能無視。那麼,為何在去年10月可以落地呢?由此可窺臺美資安合作正在逐步落實,未來只要個資回存地點在大陸伺服器的電商,落地營商機率為零。

「愛奇藝」與「淘寶臺灣」先後中箭,大家紛紛猜測下一個是不是新加坡商「蝦皮」,以及陸商「小米」。關於「蝦皮」,陸資(騰訊)佔比高於「淘寶臺灣」,但個資安置於新加坡伺服器,其實問題不大,況且「蝦皮」提出了證明,該集團的主控方不在陸資。

近日,有則關於「蝦皮」的政治八卦。臺灣蘋果日報有讀者報料,稱在去年選前為蔡英文賣力助選的公關公司背後,是「蝦皮」臺灣負責人在幕後暗助。若乃實情,則「蝦皮」已買了政治保險,高枕無憂。不過,這則傳言並無媒體持續追蹤,詳情不得而知。

說到小米,這就是個人關注重點了。我很喜歡小米物廉價美的產品,許多臺灣民眾也驚豔於具有「蘋果」外型風格,價格卻極實惠的小米,若這家被捅,我都哀嚎了。不過,除非大陸出臺了對臺灣的制裁措施,或美國瘋到失控「見中就砍」,小米被整的機率也不算大。

原因是,小米一開始就是以陸資身份進了窄門,沒有「假外商,真陸商」的問題。再者,小米只能自設實體店面銷售產品,無法架設官方購物網站,也沒有個資問題。

總之,可以預測的是,陸資入臺的門還會收窄,而只要有資安疑慮,那就沒門兒。

2019年,「淘寶臺灣」App 正式上線。圖片來源海外網

臺灣電商視角

雖然「淘寶臺灣」被整的消息傳開,臺灣第一大電商「網家」(PCHome),與另一個大電商富邦momo股價應聲大漲,但電商老闆倒是表現淡定,因為他們熟悉產業,「淘寶臺灣」還只是一個幼仔,生死無關大局。

「網家」老闆詹宏志表示,「淘寶臺灣」是新來者,買家賣家數量都還不多,因此對本土電商影響不大。話鋒一轉,詹嚴肅地說「但有一個平臺沒來,卻很早就影響臺灣,就是臺灣人跑去淘寶買東西」。

大量臺灣消費者會去的是大陸淘寶購物,詹說明,2014年淘寶曾公開「十大剁手城市」,其中嘉義、臺南、高雄都上榜。其中,嘉義人平均每人一年在淘寶購買了40萬臺幣以上的商品。數字說明,購物者應是批貨擺地攤,或供貨給小商家的進口商。

換言之,本土電商至少在價格與商品數量上,拼不過大陸淘寶。詹宏志擔憂的是此現象會衝擊臺灣傳統貿易,因為「境外賣的人沒有營業稅,但臺灣有,這是不公平的」。這是跨境電商對傳統貿易的影響,要徹底解決此問題,唯有靠跨國經濟合作組織共商解決之道。

這才是痛點。臺灣始終無法在區域經濟合作上湊一腳,本土電商唯有靠自己跨出本島,走與國際跨境電商合作一途,才能避免受限於臺灣市場這個小池塘。

「網家」的一個董事,曾在「蝦皮」進駐時,公開要求蔡英文當局拒絕陸資,該董事平常那副自由派嘴臉瞬間保守派起來,我曾在2017年於觀網撰文談及此事:遇到騰訊就腿軟?臺灣電商是打不過還是「欠打」?

這是本土電商與跨境電商相遇的第一場戲,隨後由於輿論反撲,該董事又變回了自由派面孔,而「網家」隨後也開始嘗試讓自己變成跨境電商,對外尋求合作。

有競爭才有進步,因此「淘寶臺灣」是否撤出,對本土大型電商而言,並不算什麼天大的喜事。只要嘗試過出島謀生的臺企,都知道重點在於跨境(或區域)經貿合作,唯有這一關節打通,電商才有公平且廣大的市場環境。排斥外來競爭者,是產業落後的特徵。

電商視角離不開買家與賣家,那麼他們怎麼想的?

買家與賣家視角

如上所述,「淘寶臺灣」就算撤了,臺灣買家整體還算無感,畢竟是新平臺,「蝦皮」若撤,還比較有感。

由詹宏志的產業視角可窺,大陸淘寶才是許多臺灣買家的心頭肉,甚至堪稱謀生平臺。臺灣的夜市攤販文化頗為興盛,大陸遊客近年若來臺觀光,在夜市裡逛會覺得愈來愈無趣,因為地上多是大陸制商品。哪裡批的?顯然多是大陸淘寶批的。

這些臺灣買家,從虛擬平臺買貨,然後在實體平臺(夜市)賣貨,或是盤商,再批給小商家,大陸淘寶若不見了,沒得剁手,那才是災難。他們是賣家型的買家。

「淘寶臺灣」對賣家真正的意義,在於其跨境銷售能力,若只著眼於臺灣市場,本土電商足矣。換言之,哀嚎的是想出島掙錢的賣家,臺媒說有幾十萬賣家,恐怕是誇大了點。許多賣家就算有「淘寶臺灣」,還是習慣和大陸淘寶下單。

至於真正的個人買家,淘寶的意義是商品的多樣性。就像我曾想購買鈴木Jimny四驅車,許多內裝配件只有大陸淘寶找得到,而大陸甚至沒有銷售這款車。問到汽車業務,他們也都一致回答——去淘寶找。

相信假以時日,「淘寶臺灣」也能像大陸淘寶一樣具有多樣性商品,或許這也是臺灣「反中當道」不願見到的結果。現在「淘寶臺灣」被掐掉,對個別買家而言,就是多筆手續費到大陸淘寶買。沒什麼好哀嚎的。

總言之,沒有「淘寶臺灣」對臺灣人而言不是什麼大事,對生活影響很小。對那些想藉由跨境大平臺將產品賣到大市場的人而言,會不爽,但不會氣到責怪蔡英文。若動「蝦皮」,動「小米」,反應會比較大一點。

綜觀以上,大陸讀者要了解,「反中」歸「反中」,蔡英文的執政方針也是「維穩」,儘量避免驚擾大眾的動作,美國現在瘋瘋癲癲,蔡恐怕心裡也是七上八下,因為她並沒什麼宏圖想實現,只想守住島主之位。美方若真打臺灣牌,逼蔡推出驚動普羅大眾的政策(如徵兵,斷三通),那蔡會中風。

因此同一件事,大陸與臺灣民眾普遍的感受往往有很大落差,會有改變的,通常會是象徵意義較大的事,具有實質意義的對抗,蔡並不敢擅動。比如說,臺灣有跟著「五眼」的腳步,實質制裁了香港嗎?

外有餘而內不足,香港都不敢動,更別說動大陸了。

原標題:《臺作者:捅淘寶臺灣還好,別整我小米》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雁默:淘寶臺灣掏空臺灣?想買東西早就去大陸淘寶了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雁默】「淘寶臺灣」被臺灣當局視為陸資被整,有大陸讀者認為這樣正好啊,臺灣要自我封鎖,放著這麼好的平臺不用,損失的只能是自己。筆者身處臺灣,再次可以提供讀者三種視角:政治視角,臺灣電商視角,買家賣家視角,來看看淘寶臺灣被逼撤資的影響。
  • 「大陸出品」淘寶小米微信攻陷臺灣
    穿淘寶網購的衣服、拿小米機、坐金龍牌公車、用微信和朋友聊《我是歌手》……昔日是臺灣向大陸輸出流行文化,現在卻有越來越多的「大陸出品」正鋪天蓋地席捲臺灣,也讓兩岸間的交流逐漸步入「日常化」。城市越「綠」「淘寶」越紅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寶網,現在是臺灣最紅網站,很多人的生活已離不開它。
  • 臺當局對淘寶臺灣動手:判定為陸資 罰41萬元新臺幣
    據臺媒消息,臺灣「經濟部投審會」24日判定淘寶臺灣為陸資,罰淘寶臺灣41萬元新臺幣,限期6個月內撤資或「改正」。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經濟部投審會」稱,淘寶臺灣雖由英商克雷達分公司經營,但克雷達可被陸資阿里巴巴實質控制,從而判定淘寶臺灣為陸資,裁罰新臺幣41萬元,限期6個月內撤資或「改正」。
  • 繼愛奇藝後,臺當局又對淘寶臺灣動手
    繼愛奇藝後,臺當局又對淘寶臺灣動手了。據臺媒剛剛消息,臺灣「經濟部投審會」今天(24日)判定淘寶臺灣為陸資,罰淘寶臺灣41萬元新臺幣,限期6個月內撤資或改正。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灣「經濟部投審會」稱,淘寶臺灣雖由英商克雷達分公司經營,但克雷達可被陸資阿里巴巴實質控制,從而判定淘寶臺灣為陸資,裁罰新臺幣41萬元,限期6個月內撤資或改正。臺「投審會」還稱,阿里巴巴在克雷達公司持股未逾30%,符合現行「大陸地區人民來臺投資許可辦法」,但依法令或契約約定,阿里巴巴可操控英商克雷達營運方針,認定具控制能力。
  • 臺當局對淘寶臺灣動手了,不改就撤資!
    中國基金報 泰勒繼愛奇藝後,臺當局又對淘寶臺灣動手了。
  • 「淘寶臺灣」被臺當局禁封,或步愛奇藝後塵
    最新消息,「淘寶臺灣」被判定為中資企業,臺當局裁罰41萬新臺幣(約合9.7萬元人民幣),並限期6個月內撤資或改正。「淘寶臺灣」表示,「淘寶臺灣」由英商克雷達臺灣分公司運營,克雷達股權來自不同國家的外資基金投資,投資比率皆依循臺灣法律。
  • 剛整完愛奇藝,臺當局又對淘寶動手
    臺「投審會」還稱,阿里巴巴在克雷達公司持股未逾30%,符合現行「大陸地區人民來臺投資許可辦法」,但依法令或契約約定,阿里巴巴可操控英商克雷達營運方針,認定具控制能力。  對於媒體此前傳出淘寶臺灣若遭認定陸資恐被迫退出臺灣的消息,今天(24日)稍早時淘寶臺灣曾回應臺灣「中央社」時稱,將持續尊重且配合主管機關決議。
  • 認定其是陸資後,臺當局又對淘寶臺灣動手!島內網友怒了:井底蛙
    大家都在關注繼愛奇藝後,臺當局又對淘寶臺灣動手了。據臺媒消息,臺灣「經濟部投審會」24日判定淘寶臺灣為陸資,罰淘寶臺灣41萬元新臺幣,限期6個月內撤資或「改正」。對於媒體此前傳出淘寶臺灣若遭認定陸資恐被迫退出臺灣的消息,24日稍早時淘寶臺灣曾回應臺灣「中央社」稱,將持續尊重且配合主管機關決議。
  • 繼愛奇藝後 臺當局又對淘寶臺灣動手:限6個月撤資或改正
    【環球網報導 記者 趙友平】繼愛奇藝後,臺當局又對淘寶臺灣動手了。據臺媒剛剛消息,臺灣「經濟部投審會」今天(24日)判定淘寶臺灣為陸資,罰淘寶臺灣41萬元新臺幣,限期6個月內撤資或改正。淘寶臺灣向「中央社」記者說明,淘寶臺灣由克雷達臺灣分公司運營,克雷達股權來自不同國家的外資基金投資,投資比率皆依循臺灣法律。淘寶臺灣稱,將持續尊重且配合主管機關決議,穩健經營,為臺灣市場提供服務,保障消費者與商家的權益。8月18日,臺當局曾發布通告,稱即將發布一份「在臺灣地區從事商業行為禁止事項項目表」,禁止臺灣任何單位代理或經銷大陸OTT TV(流媒體平臺)服務。
  • 繼愛奇藝後,臺當局又對淘寶臺灣動手:判定為陸資罰41萬新臺幣,限6...
    【環球網報導 記者 趙友平】繼愛奇藝後,臺當局又對淘寶臺灣動手了。據臺媒剛剛消息,臺灣「經濟部投審會」今天(24日)判定淘寶臺灣為陸資,罰淘寶臺灣41萬元新臺幣,限期6個月內撤資或改正。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灣「經濟部投審會」稱,淘寶臺灣雖由英商克雷達分公司經營,但克雷達可被陸資阿里巴巴實質控制,從而判定淘寶臺灣為陸資,裁罰新臺幣41萬元,限期6個月內撤資或改正。
  • 淘寶臺灣選擇直接走人
    文/歐尼(鳳凰網《臺灣日月談》特約作者)首發於鳳凰新聞客戶端昨(15)日最震撼市場的消息莫過於「淘寶臺灣」突然宣布,今年底就退出市場,這是今年以來第二樁有陸資色彩的企業被蔡當局強行趕出的例子。阿里巴巴在去年終於三度「敲門」成功,來臺開設「淘寶臺灣」。第一次是2008年用新加坡商身分,最後被臺經濟部門認定是陸資,撤資並處罰款;2013年,淘寶捲土重來用港商身份叩關,又因隱瞞身份被要求撤資;去年改用「英商克雷達」以品牌代理方式,終於成功進入臺灣市場。
  • "淘寶臺灣,掏空臺灣"?臺當局對淘寶動手:罰款,限6個月內撤資或改正!
    繼愛奇藝後,臺當局又對淘寶臺灣動手了。
  • 繼愛奇藝後臺當局又對淘寶臺灣動手,島內網友批評臺當局是「井底蛙...
    繼愛奇藝後,臺當局又對淘寶臺灣動手了。據臺媒剛剛消息,臺灣「經濟部投審會」24日判定淘寶臺灣為陸資,罰淘寶臺灣41萬元新臺幣,限期6個月內撤資或改正。  臺灣「中央社」報導截圖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灣「經濟部投審會」稱,淘寶臺灣雖由英商克雷達分公司經營,但克雷達可被陸資阿里巴巴實質控制,從而判定淘寶臺灣為陸資,裁罰新臺幣
  • 淘寶臺灣宣布在臺停止運營,怎麼回事?
    10月15日,臺灣《聯合報》援引公司聲明報導稱:淘寶臺灣已經決定從本周四開始暫停接受新訂單等多項功能,並於今年12月31日24:00停止運營。這時怎麼回事嘞?據了解,淘寶臺灣是阿里巴巴集團通過品牌授權給英商克雷達投資臺灣分公司營運的營運的。
  • 逼退「淘寶臺灣」,民進黨打壓陸資不擇手段(日月談)
    從下架愛奇藝、騰訊視頻到逼退「淘寶臺灣」,民進黨當局視陸資企業為洪水猛獸,挖空心思阻撓它們在島內的正常運營。他們這樣做,既破壞了兩岸經濟融合發展,也傷害了臺灣企業和消費者的利益。淘寶在臺灣的業務,不僅方便了千萬島內老百姓,更給當地的中小電商提供了進貨渠道和良性競爭機會,繁榮了臺灣電商業,提升了島內服務業水平和經濟活力。
  • 繼愛奇藝後,臺當局又對淘寶臺灣動手:判定為陸資罰41萬新臺幣,限6個月內撤資或改正
    據臺媒剛剛消息,臺灣「經濟部投審會」今天(24日)判定淘寶臺灣為陸資,罰淘寶臺灣41萬元新臺幣,限期6個月內撤資或改正。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灣「經濟部投審會」稱,淘寶臺灣雖由英商克雷達分公司經營,但克雷達可被陸資阿里巴巴實質控制,從而判定淘寶臺灣為陸資,裁罰新臺幣41萬元,限期6個月內撤資或改正。
  • 臺灣民眾:我照樣在大陸淘寶買
    ,卻被臺當局叫停。 本報訊 據人民網和臺灣媒體報導,淘寶臺灣15日上午11時起關閉平臺下單等功能。經營商克雷達公司發布聲明稱,將在12月31日晚停止淘寶臺灣的運營。 據悉,為避開臺灣相關規定對於陸資的限制,淘寶臺灣是由阿里巴巴集團通過品牌授權英商克雷達投資臺灣分公司營運,其中包括商城的B2C模式以及個人賣家的C2C模式。 淘寶臺灣去年10月才在臺灣開站,目前站上商品數量約3000多萬項。
  • 港臺腔:關閉淘寶臺灣,民進黨打壓陸資不擇手段
    從下架愛奇藝、騰訊視頻到關閉淘寶臺灣,民進黨當局視陸資企業為洪水猛獸,挖空心思阻撓它們在島內的正常運營。他們這樣做既破壞了兩岸經濟融合發展,也傷害了臺灣企業和消費者的利益。淘寶在臺灣的業務,不僅方便了千萬臺灣老百姓,更給當地的中小電商提供了進貨渠道和良性競爭機會,繁榮了臺灣電商業,提升了島內服務業水平和經濟活力。
  • 淘寶臺灣將停止運營 臺網友:照樣在大陸淘寶買 只是少了工作機會
    來源:環球網原標題:淘寶臺灣:10月15日11時起,陸續關閉淘寶臺灣平臺下單等前臺功能,年底停止運營  【環球網報導 記者趙友平 朱夢穎】10月15日上午,淘寶臺灣在官網發出一份「淘寶臺灣營運計劃調整公告
  • 【小米】小米臺灣:小米確實虛假宣傳紅米銷售量,誠懇道歉
    7月31日消息,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灣「公平委員會」日前對小米開出了60萬新臺幣的罰單,原因是小米公司去年12月在臺灣舉辦紅米手機網絡搶購活動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