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淘寶網購的衣服、拿小米機、坐金龍牌公車、用微信和朋友聊《我是歌手》……昔日是臺灣向大陸輸出流行文化,現在卻有越來越多的「大陸出品」正鋪天蓋地席捲臺灣,也讓兩岸間的交流逐漸步入「日常化」。
城市越「綠」「淘寶」越紅
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寶網,現在是臺灣最紅網站,很多人的生活已離不開它。這令人疑惑,一度是亞洲科網先驅的臺灣,為何被大陸網站打得七零八落。
馬雲是今天的科網教父,但15年前,詹宏志才是亞洲的科網教父。他於1996年5月成立網購公司Pchome,比易趣遲8個月,比亞馬遜遲10個月;卻早過阿里巴巴4年,早過淘寶網8年。
去年淘寶人均消費額最高十大城市,臺灣佔4個。
網絡購物的很多創新,Pchome都是亞洲的先驅,連崛江貴文和孫正義等當年的日本科網新貴,都要跟詹宏志合作。
但詹宏志上月開記者會,高調炮轟臺灣政府不支持網絡業,「比非洲還不如」。他這麼激動,皆因以淘寶網為首的大陸網企現正搶攻臺灣,如入無人之境。
臺灣《商業周刊》最近製作了專題「誰謀殺了臺灣網絡業」,內容比標題更加駭人。15年前,臺灣的網絡人口是全球第8大,滲透率13.7%,高過日本的13%和韓國的6.8%,而大陸僅0.2%。但今天,網購佔社會消費的比重,臺灣僅1.3%,遠遜於韓國(12.8%)、日本(9%)和大陸(6.2%),幾乎是未開發的市場,難怪淘寶網一登臺便長驅直進。
《商業周刊》直指「元兇是政府」,最有名的例子,是臺灣政府於2011年迫使谷歌關閉了付費下載軟體服務,因其未提供「七天退貨」的保證,不符合臺灣法例。但軟體下載不同於實物銷售,難以無條件保證退貨。此事在國際傳為笑談,直至去年穀歌在臺灣高院勝訴,臺灣網民才可恢復購買下載軟體。
宏碁董事長、臺灣電腦公會理事長王振堂認為,大陸網站最終會摧毀臺灣的電商行業。
《商業周刊》更預言,「淘寶來襲」對臺灣的衝擊,將更超過ECFA:「單憑一個淘寶網,三年後,臺灣優勢將盡失。」根據淘寶網數據,去年人均消費額最高的十大城市,臺灣佔了四個,其中嘉義市居冠,比阿里總部的杭州更高;高雄排第三,高過上海;其餘是臺中和臺南。有眼尖的網民看出:「為何愈『綠』的城市,愈多人買淘寶?」看到這排名,綠營就會知道,他們要杯葛大陸的阿里巴巴,可能非常難。
用微信享半價購物
不僅臺灣的電商網站,被淘寶網打的無力還擊。日前筆者有機會赴臺作較長的遊覽,沿途觀察,發現不單是淘寶,連騰訊的微信,以及小米手機,都攻陷了臺灣市場。科技業是臺灣僅餘的支柱產業,但連本土市場都失陷,前景不容樂觀。
行程途中,筆者有需要跟臺灣政府作一些聯繫,負責接待筆者的人員也是年輕人,她提議雙方連接即時通訊軟體,以便聯絡。她說,她的手機只安裝了微信及韓國的Line,於是我們最終就用微信互連。
微信一直被人詬病過濾了一些敏感詞,很多人也擔心在微信上的談話會遭受監控。但上述人員任職臺灣政府,在現時兩岸關係之下,有一定的敏感性,連她也常用微信,可想而知微信在臺灣有多流行。
騰訊花重本在臺推廣微信
騰訊上周公布中期業績,兩個數據受到關注,一是微信的海外用戶超過了1億;二是微信推廣開支大增。這應該並排來看,像筆者在臺灣所見,騰訊跟7-11合作,在全臺的便利店門口貼上海報,呼籲消費者安裝微信,就有機會半價購物。如此重本,騰訊的推廣開支怎可能不高;但若非這麼重本,微信又怎可能這麼流行。
「小米」廣告覆蓋全臺
此外,在現時的智慧型手機時代,HTC是臺灣在國際上最紅的科技品牌,但面對韓國三星以及聯想和中興等內地品牌夾攻,近兩年節節敗退,全球市佔率由2011年最高排名第三,今年跌出十大,近兩個月股價蒸發了逾四成。
小米手機廣告覆蓋全臺
為挽狂瀾,HTC上周孤注一擲,重金禮聘《鋼鐵俠》小羅伯特·唐尼擔任全球代言人,但筆者在臺灣島內完全感受不到HTC的聲勢;相反,內地「小米機」勢不可擋,因為小米跟臺灣的士公司合作,在全臺的的士車身大賣廣告。筆者無論在臺北、宜蘭或高雄,坐車時想望出窗外,都見到小米最新的2S旗艦機,標榜為「平價機皇」,售價9499元新臺幣(1元新臺幣約合0.21元人民幣),僅及HTC旗艦機的1/3。
從淘寶、微信到小米機,內地科技企業已逐步攻陷臺灣市場。化工、航運和科技是臺灣三大支柱行業,前兩者近年已失勢,只剩下華碩、宏碁和HTC等國際科技品牌,支撐著臺灣經濟。
倘若科技業也失陷,恐怕只能寄望大陸自由行來挽救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