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出品」淘寶小米微信攻陷臺灣

2021-01-15 觀察者網

穿淘寶網購的衣服、拿小米機、坐金龍牌公車、用微信和朋友聊《我是歌手》……昔日是臺灣向大陸輸出流行文化,現在卻有越來越多的「大陸出品」正鋪天蓋地席捲臺灣,也讓兩岸間的交流逐漸步入「日常化」。

城市越「綠」「淘寶」越紅

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寶網,現在是臺灣最紅網站,很多人的生活已離不開它。這令人疑惑,一度是亞洲科網先驅的臺灣,為何被大陸網站打得七零八落。

馬雲是今天的科網教父,但15年前,詹宏志才是亞洲的科網教父。他於1996年5月成立網購公司Pchome,比易趣遲8個月,比亞馬遜遲10個月;卻早過阿里巴巴4年,早過淘寶網8年。

去年淘寶人均消費額最高十大城市,臺灣佔4個。

網絡購物的很多創新,Pchome都是亞洲的先驅,連崛江貴文和孫正義等當年的日本科網新貴,都要跟詹宏志合作。

但詹宏志上月開記者會,高調炮轟臺灣政府不支持網絡業,「比非洲還不如」。他這麼激動,皆因以淘寶網為首的大陸網企現正搶攻臺灣,如入無人之境。

臺灣《商業周刊》最近製作了專題「誰謀殺了臺灣網絡業」,內容比標題更加駭人。15年前,臺灣的網絡人口是全球第8大,滲透率13.7%,高過日本的13%和韓國的6.8%,而大陸僅0.2%。但今天,網購佔社會消費的比重,臺灣僅1.3%,遠遜於韓國(12.8%)、日本(9%)和大陸(6.2%),幾乎是未開發的市場,難怪淘寶網一登臺便長驅直進。

《商業周刊》直指「元兇是政府」,最有名的例子,是臺灣政府於2011年迫使谷歌關閉了付費下載軟體服務,因其未提供「七天退貨」的保證,不符合臺灣法例。但軟體下載不同於實物銷售,難以無條件保證退貨。此事在國際傳為笑談,直至去年穀歌在臺灣高院勝訴,臺灣網民才可恢復購買下載軟體。

宏碁董事長、臺灣電腦公會理事長王振堂認為,大陸網站最終會摧毀臺灣的電商行業。

《商業周刊》更預言,「淘寶來襲」對臺灣的衝擊,將更超過ECFA:「單憑一個淘寶網,三年後,臺灣優勢將盡失。」根據淘寶網數據,去年人均消費額最高的十大城市,臺灣佔了四個,其中嘉義市居冠,比阿里總部的杭州更高;高雄排第三,高過上海;其餘是臺中和臺南。有眼尖的網民看出:「為何愈『綠』的城市,愈多人買淘寶?」看到這排名,綠營就會知道,他們要杯葛大陸的阿里巴巴,可能非常難。

用微信享半價購物

不僅臺灣的電商網站,被淘寶網打的無力還擊。日前筆者有機會赴臺作較長的遊覽,沿途觀察,發現不單是淘寶,連騰訊的微信,以及小米手機,都攻陷了臺灣市場。科技業是臺灣僅餘的支柱產業,但連本土市場都失陷,前景不容樂觀。

行程途中,筆者有需要跟臺灣政府作一些聯繫,負責接待筆者的人員也是年輕人,她提議雙方連接即時通訊軟體,以便聯絡。她說,她的手機只安裝了微信及韓國的Line,於是我們最終就用微信互連。

微信一直被人詬病過濾了一些敏感詞,很多人也擔心在微信上的談話會遭受監控。但上述人員任職臺灣政府,在現時兩岸關係之下,有一定的敏感性,連她也常用微信,可想而知微信在臺灣有多流行。

騰訊花重本在臺推廣微信

騰訊上周公布中期業績,兩個數據受到關注,一是微信的海外用戶超過了1億;二是微信推廣開支大增。這應該並排來看,像筆者在臺灣所見,騰訊跟7-11合作,在全臺的便利店門口貼上海報,呼籲消費者安裝微信,就有機會半價購物。如此重本,騰訊的推廣開支怎可能不高;但若非這麼重本,微信又怎可能這麼流行。

「小米」廣告覆蓋全臺

此外,在現時的智慧型手機時代,HTC是臺灣在國際上最紅的科技品牌,但面對韓國三星以及聯想和中興等內地品牌夾攻,近兩年節節敗退,全球市佔率由2011年最高排名第三,今年跌出十大,近兩個月股價蒸發了逾四成。

小米手機廣告覆蓋全臺

為挽狂瀾,HTC上周孤注一擲,重金禮聘《鋼鐵俠》小羅伯特·唐尼擔任全球代言人,但筆者在臺灣島內完全感受不到HTC的聲勢;相反,內地「小米機」勢不可擋,因為小米跟臺灣的士公司合作,在全臺的的士車身大賣廣告。筆者無論在臺北、宜蘭或高雄,坐車時想望出窗外,都見到小米最新的2S旗艦機,標榜為「平價機皇」,售價9499元新臺幣(1元新臺幣約合0.21元人民幣),僅及HTC旗艦機的1/3。

從淘寶、微信到小米機,內地科技企業已逐步攻陷臺灣市場。化工、航運和科技是臺灣三大支柱行業,前兩者近年已失勢,只剩下華碩、宏碁和HTC等國際科技品牌,支撐著臺灣經濟。

倘若科技業也失陷,恐怕只能寄望大陸自由行來挽救經濟。

相關焦點

  • 雁默:淘寶臺灣掏空臺灣?想買東西早就去大陸淘寶了
    臺灣蘋果日報有讀者報料,稱在去年選前為蔡英文賣力助選的公關公司背後,是「蝦皮」臺灣負責人在幕後暗助。若乃實情,則「蝦皮」已買了政治保險,高枕無憂。不過,這則傳言並無媒體持續追蹤,詳情不得而知。說到小米,這就是個人關注重點了。我很喜歡小米物廉價美的產品,許多臺灣民眾也驚豔於具有「蘋果」外型風格,價格卻極實惠的小米,若這家被捅,我都哀嚎了。
  • 臺作者:捅淘寶臺灣還好,別整我小米
    由於在「淘寶臺灣」上的消費者個資會傳回阿里巴巴伺服器,自然被視為資安漏洞,而頻喊「資安即國安」的蔡英文,不可能無視。那麼,為何在去年10月可以落地呢?由此可窺臺美資安合作正在逐步落實,未來只要個資回存地點在大陸伺服器的電商,落地營商機率為零。 「愛奇藝」與「淘寶臺灣」先後中箭,大家紛紛猜測下一個是不是新加坡商「蝦皮」,以及陸商「小米」。
  • 大陸電視劇攻陷臺灣 大陸影片卻水土不服?
    令大陸觀眾不滿的是,幸運中籤的10部大陸電影中除了《致青春》等兩三部還算有知名度之外,剩下的七八部許多大陸網友都表示「沒聽說過」,還有網友譏為「爛片同享」。這其中的邏輯也很簡單,在大陸都沒衝出好成績的影片,在臺灣的票房前景就更難讓人有信心了。相比近年來在臺灣攻城略地風頭正勁的大陸電視劇,大陸電影在臺灣市場的表現實在一般。而造成這個問題的根本「元兇」,就是臺當局的進口配額制度。
  • 小米手環攻陷臺灣省:價格比大陸貴,臺灣人感嘆這東西真好用
    在臺灣省,超受歡迎的小米手環 在7月16 日正式推出最新的小米手環 5 與小米手環 4C 兩款新手環。在臺灣省售價為小米手環 5 臺幣$945(折合人民幣224元) 、小米手環 4C 臺幣$495(折合人民幣117元),對比大陸的售價小米手環5 189元,小米手環 4C 99.9元,貴一些。小米手環 5在規格上,為 1.1 英寸AMOLED 動態彩色屏幕,能夠顯示更多通知信息、心率狀態。
  • iPhone和微信能攻佔大陸,為何卻又折戟臺灣?
    臺灣的7—11星羅棋布,如果有一天這家連鎖超市停止運轉,那麼整個城市都會停滯。7—11在臺灣的意義,融入很多臺灣人的童年記憶,在兒時,他們都是在7—11的高腳椅上寫作業。線下的超市無比便利,也削減了臺灣人對於網購的熱情。他們對於雙十一的關注遠不及大陸的狂歡姿態。臺灣人普遍使用Line,微信只有往來兩岸的商務人士才用。
  • 大陸歌曲頻頻「攻陷」臺灣 《我們不一樣》在臺灣奪冠!
    他進一步指出,這些年像騰格爾、王菲、那英、胡彥斌在臺灣都很受歡迎。與《我們不一樣》具有相同走紅經歷,大陸歌手李玉剛的《剛好遇見你》在臺灣健身房、便利店等公共場所也是「幾乎天天聽到」,這些大陸熱門歌曲都持續搶佔著臺灣KTV排行榜。
  • 臺小哥吐槽淘寶大陸貨,臺灣網友先不高興了
    29日中午,臺灣網友@呂家輝 在臉書社團爆料公社發文,抱怨「可以不要每天都這麼多大陸貨嗎…臺灣經濟到底哪邊不好了…大陸貨每天都炸裂…」看這貨量和時間,應該是臺灣民眾在雙十一剁的手,而抱怨的小哥大概是快遞小哥。
  • 臺灣民眾:我照樣在大陸淘寶買
    本報訊 據人民網和臺灣媒體報導,淘寶臺灣15日上午11時起關閉平臺下單等功能。經營商克雷達公司發布聲明稱,將在12月31日晚停止淘寶臺灣的運營。 據悉,為避開臺灣相關規定對於陸資的限制,淘寶臺灣是由阿里巴巴集團通過品牌授權英商克雷達投資臺灣分公司營運,其中包括商城的B2C模式以及個人賣家的C2C模式。 淘寶臺灣去年10月才在臺灣開站,目前站上商品數量約3000多萬項。
  • 淘寶臺灣將停止運營 島內網友:照樣在大陸淘寶買
    來源:環球網原標題:淘寶臺灣將停止運營,島內網友:照樣在大陸淘寶買,只是臺灣又少了工作機會【環球網報導 記者趙友平 朱夢穎】10月15日上午,淘寶臺灣在官網發出一份「淘寶臺灣營運計劃調整公告」,稱經慎重評估後
  • 港臺腔:關閉淘寶臺灣,民進黨打壓陸資不擇手段
    來源:海外網距離「雙11」已不到一個月,正當大陸的電商、消費者都在摩拳擦掌時,淘寶臺灣卻在近日關閉平臺下單、商家進駐及商品上架功能,做退出島內市場的最後準備。出現這一結果,就是民進黨當局打壓所造成的。去年10月,淘寶臺灣在島內開站,當年「雙11」網頁總瀏覽人數就突破1000萬人次。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淘寶臺灣就有3000萬多種商品上架,軟體下載量在島內達300百多萬,積累了數十萬賣家。然而,民進黨當局活生生地把這一有利局面扼殺了。
  • 臺灣人到底用不用微信?(我在大陸看臺灣)
    (我在大陸看臺灣) 2017年10月12日 14:56:15來源:中國臺灣網 臺灣資深媒體人到尾傾情獻聲——《我在大陸看臺灣》  我自己是在大陸先用微信,後來回來臺灣玩,又用起了LINE,但發現怎麼玩都不順手。同樣的,我有很多臺灣朋友一開始用LINE,後來在我逼迫下用微信,然後,我就發現我好幾次微信他們,他們都不回我。   我一問原因,驚呆了──他們說:不會用!  是真的。
  • 淘寶臺灣將停止運營,島內網友:照樣在大陸淘寶買,只是臺灣又少了...
    來源:環球網淘寶臺灣:10月15日11時起,陸續關閉淘寶臺灣平臺下單等前臺功能,年底停止運營10月15日上午,淘寶臺灣在官網發出一份「淘寶臺灣營運計劃調整公告」,稱經慎重評估後,決定於10月15日11時起
  • 淘寶臺灣將停止運營,島內網友:可在大陸淘寶買但臺灣少了工作機會
    【環球網報導 記者趙友平 朱夢穎】10月15日上午,淘寶臺灣在官網發出一份「淘寶臺灣營運計劃調整公告」,稱經慎重評估後,決定於10月15日11時起,陸續關閉淘寶臺灣平臺下單等前臺功能,平臺其他服務 (如:電子錢包提領、官方物流、客服中心等) 仍持續運作至今年12月31日,隨後正式下線
  • 怕大陸盜取信息,「淘寶臺灣」被查,臺灣為何如此苛待陸資?
    近日,淘寶臺灣被查了。據臺灣《經濟日報》20日報導,有黑函檢舉稱,淘寶臺灣用戶註冊前須籤署隱私權協議,「信息恐外洩」。臺「投審會」稱正在調查中,希望釐清陸資對淘寶臺灣是否具有控制力。淘寶臺灣回應稱,淘寶臺灣與大陸淘寶是不同平臺。據《經濟日報》報導,克雷達一旦被認定成陸資,恐被要求再以陸資重新申請經營淘寶臺灣,若申請卡關,淘寶臺灣恐被迫撤離。
  • 淘寶臺灣將停止運營,島內網友:照樣在大陸淘寶買!
    臺灣《聯合報》10月15日援引公司聲明報導稱,淘寶臺灣決定在12月31日午夜結束運營,並將從周四開始暫停包括接受新訂單在內的功能。此前據《人民日報》報導,民進黨當局8月24日宣布,認定阿里巴巴集團旗下的「淘寶臺灣」為陸資,對其處以41萬元新臺幣罰款,限期6個月撤回投資或「改正」。
  • 逼退「淘寶臺灣」,民進黨打壓陸資不擇手段(日月談)
    距離「雙11」已不到一個月,正當大陸的電商、消費者都在摩拳擦掌時,「淘寶臺灣」卻在近日關閉平臺下單、商家進駐及商品上架功能,做退出島內市場的最後準備。出現這一結果,正是民進黨當局打壓所造成的。去年10月,「淘寶臺灣」在島內開站,當年「雙11」網頁總瀏覽人數就突破了1000萬人次。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淘寶臺灣」有3000萬多種商品上架,軟體下載量在島內達300多萬,積累了數十萬賣家。民進黨當局活生生地把這一繁榮局面扼殺了。
  • 在大陸很火的微信,為什麼在全球的很失敗,連中國臺灣也拿不下
    月活躍用戶8多,我們早上起來刷一下朋友圈,晚上睡的時候點擊開幾個微信公眾號,閱讀幾個我們關注的公眾號,出去超市買東西我們可以用微信支付,還可以和同事、同學、朋友在微信群裡聊天等等,用微信已經成為了我們的生活方式。但是在大陸以外的全球其他地區,微信的用戶量很小,連中國臺灣也拿不下,甚至一河之隔的中國香港也幾乎很少用它。
  • 淘寶臺灣將停止運營 臺網友:照樣在大陸淘寶買 只是少了工作機會
    來源:環球網原標題:淘寶臺灣:10月15日11時起,陸續關閉淘寶臺灣平臺下單等前臺功能,年底停止運營  【環球網報導 記者趙友平 朱夢穎】10月15日上午,淘寶臺灣在官網發出一份「淘寶臺灣營運計劃調整公告
  • 淘寶臺灣選擇直接走人
    事實上,「淘寶臺灣」進入臺灣後,因標榜結合在地物流、增加多元支付選擇,還提供賣家「跨境供銷」,吸引不少在淘寶賣家轉戰「淘寶臺灣」,不到一年就創出驚人成長。光是,登臺才不過3個月,去年底App下載量就已突破300萬次,每月營收大幅成長1成5,今年5月淘寶臺灣推出開店補貼方案後,短短1個月賣家就急劇成長超過6倍。
  • 淘寶宣布退出臺灣,今日關閉下單等功能,年底結束營運,網友:照樣在大陸淘寶買
    淘寶臺灣在官網發出一份「淘寶臺灣營運計劃調整公告」,稱經慎重評估後,決定於10月15日11時起,陸續關閉淘寶臺灣平臺下單等前臺功能,平臺其他服務 仍持續運作至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