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小哥吐槽淘寶大陸貨,臺灣網友先不高興了

2021-02-14 觀察者網

【文/觀察者網 林西】最近,有人在臉書吐槽淘寶,這回,連臺灣網友也看不下去了。

29日中午,臺灣網友@呂家輝 在臉書社團爆料公社發文,抱怨「可以不要每天都這麼多大陸貨嗎…臺灣經濟到底哪邊不好了…大陸貨每天都炸裂…」

看這貨量和時間,應該是臺灣民眾在雙十一剁的手,而抱怨的小哥大概是快遞小哥。

但是這句吐槽和抱怨,首先讓臺灣網友們不爽了。

先是一通教育,要好好工作。孩子,要是真沒有這些大陸貨,你就失業了好不……

臺灣物價那麼貴,經濟又不景氣,為了自己的新臺幣,為何不淘?

臺灣哪樣東西不是大陸生產的?

有本事,臺灣也搞出一個便宜好用的購物平臺啊。

說起淘寶,臺灣網友那叫一個滔滔不絕,好處簡直說不完。

物美價廉

什麼都買得到

服務態度也好

而且臺灣的網購平臺,還不是從淘寶買來再賣。

臺灣自己不上進,還要怪我們從淘寶買東西?

萬萬沒想到,一條大陸貨和淘寶的吐槽文,炸出了這麼多臺灣的淘寶迷弟迷妹。

很好,嘴上說著不要,身體都很誠實。

🚗:微博@觀察者網每月有不可描述活動,老司機請提高警惕⚠️

轉載規範請後臺回覆:轉載

合作/廣告/投放/溝通

✉️:pr@guancha.cn

👉:QQ 2920915625

微信上看不到的,觀察者網App上都有!

如何獲得?👇

相關焦點

  • 臺小哥吐槽淘寶大陸貨,臺灣網友先不高興了丨飯間讀本
    不過這回我們還沒說什麼,臺灣網友就先看不下去了....看這貨量和時間,應該是臺灣民眾在雙十一剁的手,而抱怨的小哥大概是快遞小哥QAQ要是真沒有這些大陸貨,你就失業了好不……萬萬沒想到,一條大陸貨和淘寶的吐槽文,炸出了這麼多臺灣的淘寶迷弟迷妹。
  • 臺灣封殺愛奇藝淘寶慘了? 商總:大陸傳出開始抵制臺貨氛圍
    民進黨當局接連對大陸華為、愛奇藝、阿里巴巴等相關公司出招。對此,鄉林集團董事長、全臺商總理事長賴正鎰表示,臺商對於臺當局這些所為非常緊張,因為大陸現在已經開始傳出抵制臺貨的氛圍。    臺經濟部門以明文禁止代理經銷大陸OTT服務,及恐在政治、社會、文化等敏感議題上影響臺灣內部為由,日前通過 「愛奇藝條款」,但因臺灣無法封網、下架愛奇藝,等同9月3日後愛奇藝還是照看,惟OTT卻無法營運,因而被收視戶譏為「自嗨式封殺法」。
  • 民進黨當局封殺愛奇藝淘寶惹麻煩?臺商業領袖:大陸傳出抵制臺貨氛圍
    對此,鄉林集團董事長、臺灣商業總會理事長賴正鎰表示,臺商對於民進黨當局的這些所為非常緊張,因為大陸現在已經開始傳出抵制臺貨的氛圍。 圖為大陸設廠的臺商,與本文無關 臺「經濟部」明文禁止島內業者代理經銷大陸OTT服務,並以「恐在政治、社會、文化等敏感議題上影響臺灣內部為由」,日前通過「愛奇藝條款
  • 淘寶臺灣將停止運營 臺網友:照樣在大陸淘寶買 只是少了工作機會
    來源:環球網原標題:淘寶臺灣:10月15日11時起,陸續關閉淘寶臺灣平臺下單等前臺功能,年底停止運營  【環球網報導 記者趙友平 朱夢穎】10月15日上午,淘寶臺灣在官網發出一份「淘寶臺灣營運計劃調整公告
  • 雁默:淘寶臺灣掏空臺灣?想買東西早就去大陸淘寶了
    由此可窺臺美資安合作正在逐步落實,未來只要個資回存地點在大陸伺服器的電商,落地營商機率為零。「愛奇藝」與「淘寶臺灣」先後中箭,大家紛紛猜測下一個是不是新加坡商「蝦皮」,以及陸商「小米」。關於「蝦皮」,陸資(騰訊)佔比高於「淘寶臺灣」,但個資安置於新加坡伺服器,其實問題不大,況且「蝦皮」提出了證明,該集團的主控方不在陸資。
  • 淘寶臺灣將停止運營 島內網友:照樣在大陸淘寶買
    來源:環球網原標題:淘寶臺灣將停止運營,島內網友:照樣在大陸淘寶買,只是臺灣又少了工作機會【環球網報導 記者趙友平 朱夢穎】10月15日上午,淘寶臺灣在官網發出一份「淘寶臺灣營運計劃調整公告」,稱經慎重評估後
  • 臺當局對淘寶臺灣動手了,不改就撤資!
    據臺媒剛剛消息,臺灣「經濟部投審會」今天(24日)判定淘寶臺灣為陸資,罰淘寶臺灣41萬元新臺幣,限期6個月內撤資或改正。繼愛奇藝後臺當局又對淘寶臺灣動手:限6個月內撤資或改正據環球網報導,臺當局對淘寶臺灣動手。
  • 淘寶臺灣將停止運營,島內網友:照樣在大陸淘寶買,只是臺灣又少了...
    來源:環球網淘寶臺灣:10月15日11時起,陸續關閉淘寶臺灣平臺下單等前臺功能,年底停止運營10月15日上午,淘寶臺灣在官網發出一份「淘寶臺灣營運計劃調整公告」,稱經慎重評估後,決定於10月15日11時起
  • 淘寶臺灣將停止運營,島內網友:可在大陸淘寶買但臺灣少了工作機會
    【環球網報導 記者趙友平 朱夢穎】10月15日上午,淘寶臺灣在官網發出一份「淘寶臺灣營運計劃調整公告」,稱經慎重評估後,決定於10月15日11時起,陸續關閉淘寶臺灣平臺下單等前臺功能,平臺其他服務 (如:電子錢包提領、官方物流、客服中心等) 仍持續運作至今年12月31日,隨後正式下線
  • "淘寶臺灣,掏空臺灣"?臺當局對淘寶動手:罰款,限6個月內撤資或改正!
    臺「投審會」還稱,阿里巴巴在克雷達公司持股未逾30%,符合現行「大陸地區人民來臺投資許可辦法」,但依法令或契約約定,阿里巴巴可操控英商克雷達營運方針,認定具控制能力。其實從淘寶曲線入臺之初,就是充滿挑戰。去年10月,就有民進黨人士在「立法院財委會」宣稱,「淘寶臺灣」提供「跨境供銷」新商業模式,恐怕將「摧毀」臺灣電商產業。
  • 阿里巴巴進軍臺灣地區,設淘寶臺灣站打本土牌
    臺媒稱,大陸電商阿里巴巴旗下淘寶看好臺灣消費力,決定加強進軍臺灣市場。據臺灣《經濟日報》8月15日報導,初期先優化淘寶臺灣站的購物界面、商品與服務,讓消費者買淘寶貨更方便;未來規劃與臺灣業者合作成立電商平臺,擴大在臺的經營。
  • 淘寶臺灣宣布退出,島內網友諷刺民進黨「井底之蛙」,還在不斷追殺「大陸App」!
    網友批評民進黨當局是「井底蛙」,為了整陸資企業淘寶,結果整死臺灣幾萬個中小企業家和賣家,讓臺灣又少了工作機會。「民進黨當局這麼怕陸資,要不要查下有多少人去大陸投資、工作?」「陸資不能在臺做生意,那臺資為何可以在大陸做生意?」
  • 臺灣民眾:我照樣在大陸淘寶買
    ,卻被臺當局叫停。 本報訊 據人民網和臺灣媒體報導,淘寶臺灣15日上午11時起關閉平臺下單等功能。經營商克雷達公司發布聲明稱,將在12月31日晚停止淘寶臺灣的運營。 據悉,為避開臺灣相關規定對於陸資的限制,淘寶臺灣是由阿里巴巴集團通過品牌授權英商克雷達投資臺灣分公司營運,其中包括商城的B2C模式以及個人賣家的C2C模式。 淘寶臺灣去年10月才在臺灣開站,目前站上商品數量約3000多萬項。
  • 臺作者:捅淘寶臺灣還好,別整我小米
    由此可窺臺美資安合作正在逐步落實,未來只要個資回存地點在大陸伺服器的電商,落地營商機率為零。 「愛奇藝」與「淘寶臺灣」先後中箭,大家紛紛猜測下一個是不是新加坡商「蝦皮」,以及陸商「小米」。關於「蝦皮」,陸資(騰訊)佔比高於「淘寶臺灣」,但個資安置於新加坡伺服器,其實問題不大,況且「蝦皮」提出了證明,該集團的主控方不在陸資。
  • 繼愛奇藝後,臺當局又對淘寶臺灣動手
    繼愛奇藝後,臺當局又對淘寶臺灣動手了。據臺媒剛剛消息,臺灣「經濟部投審會」今天(24日)判定淘寶臺灣為陸資,罰淘寶臺灣41萬元新臺幣,限期6個月內撤資或改正。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灣「經濟部投審會」稱,淘寶臺灣雖由英商克雷達分公司經營,但克雷達可被陸資阿里巴巴實質控制,從而判定淘寶臺灣為陸資,裁罰新臺幣41萬元,限期6個月內撤資或改正。臺「投審會」還稱,阿里巴巴在克雷達公司持股未逾30%,符合現行「大陸地區人民來臺投資許可辦法」,但依法令或契約約定,阿里巴巴可操控英商克雷達營運方針,認定具控制能力。
  • 民進黨為何頻頻炒作「淘寶統一臺灣」
    她特別提到,過去臺灣賣家要在電商平臺開店做生意,必須自行找貨源、找合作物流,但淘寶提出幫忙選貨、集貨、運送且免運費,甚至降低刷卡手續費,鼓勵賣家從其他平臺搬移到淘寶。    她的結論是,「淘寶臺灣」這些做法將「摧毀」臺灣電商產業,使臺灣電商平臺無法與大陸公平競爭。
  • 淘寶宣布退出臺灣,島內網友諷刺民進黨「井底之蛙」,竟還敢不斷追殺「大陸App」!
    網友批評民進黨當局是「井底蛙」,為了整陸資企業淘寶,結果整死臺灣幾萬個中小企業家和賣家,讓臺灣又少了工作機會。「民進黨當局這麼怕陸資,要不要查下有多少人去大陸投資、工作?」「陸資不能在臺做生意,那臺資為何可以在大陸做生意?」
  • 「淘寶臺灣」APP上線,「綠委」演員已就位!
    近日,她連番鼓吹所謂的「淘寶臺灣」將「摧毀」臺灣電商產業、且課稅不易等論調,而島內電商業者的言論則直接打臉了這一說法。臺灣網友諷刺餘宛如「心酸」了,選舉要到了,民進黨沒話題又開始操弄「恐中」。據臺灣《工商時報》28日報導,餘宛如今天再次在臺「立法院財委會」宣稱,「淘寶臺灣」提供「跨境供銷」新商業模式,恐怕將「摧毀」臺灣電商產業。
  • 淘寶宣布退出臺灣,今日關閉下單等功能,年底結束營運,網友:照樣在大陸淘寶買
    淘寶臺灣在官網發出一份「淘寶臺灣營運計劃調整公告」,稱經慎重評估後,決定於10月15日11時起,陸續關閉淘寶臺灣平臺下單等前臺功能,平臺其他服務 仍持續運作至今年
  • 「淘寶臺灣」被臺當局禁封,或步愛奇藝後塵
    最新消息,「淘寶臺灣」被判定為中資企業,臺當局裁罰41萬新臺幣(約合9.7萬元人民幣),並限期6個月內撤資或改正。「淘寶臺灣」表示,「淘寶臺灣」由英商克雷達臺灣分公司運營,克雷達股權來自不同國家的外資基金投資,投資比率皆依循臺灣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