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古城西安千年的滄桑歷史,不由感嘆先人們的智慧,他們用無與倫比的胸襟和氣度,讓西安成為文明的歷史帝都,如今,當我們邁上巍峨的古城牆,目光掃過青磚古樓、敵臺垛口,在霓虹煊赫與車水馬龍間,依舊能夠捕捉到一抹靜謐的人間淨土,那便是位於城牆西北角玉祥門裡的廣仁寺。
廣仁寺背後的故事
廣仁寺,寓意「廣布仁慈」。從玉祥門進入,向北幾百米便能看到這個充滿藏傳佛教風格的寺院。牆外,車水馬龍,繁華似錦;牆內,曲徑通幽,青燈黃卷。廣仁寺如一朵盛開在漢地的雪域蓮花般,絕世而獨立,也是古城西安一方的神聖淨土。
在經歷300多年的風雨動蕩後,曾經康熙皇帝所發的宏願得以再一次實現。公元1703年,康熙皇帝巡視陝西,祭祀山川皇陵,獎學興賢、優撫賑災,廣收民望。為加強漢藏民族的團結,鞏固多民族國家政權統一,康熙帝親自「周覽」西安城內地形,並選擇了一塊高爽之地,下敕由朝廷撥款,修建一座佛寺,康熙皇帝賜名其「廣仁寺」,又為之親書「慈雲西蔭」橫匾並撰寫《御製廣仁寺碑銘》。寺名、匾額和碑銘真跡成了康熙皇帝給廣仁寺的「三大御製品」,彌足珍貴。如今當我們站在寺院門口,看著上面的牌匾,似乎也能看到當年康熙皇帝研磨下筆、一氣呵成的灑脫大氣。
辛亥革命後,廣仁寺一度被理門公所佔據,不久即恢復為喇嘛教寺院。民國二十年(1931年),寺門外城牆所埋火藥忽然爆炸,東門外樹木全毀,殿堂的屋瓦也被炸壞,方丈室轟倒,唯經像安然無損,之後由楊虎城將軍出資修復。
1952年,人民政府撥款整修了廣仁寺,使大雄寶殿、藏經殿、菩薩殿及僧寮、廂房等全部煥然一新,法相莊嚴。達賴喇嘛、班禪額爾德尼路過陝西時,都受到廣仁寺僧眾的歡迎,班禪大師還在廣仁寺為眾說法。喜饒嘉措大師也多次在廣仁寺"為大眾說皈依,普結法緣。"
大佛殿內,正中供著彌勒佛銅像,兩壁的經架上放著藏文經書《甘珠爾》和《丹珠爾》。因為廣仁寺是喇嘛廟中主修密宗的寺廟,所以殿內還有許多銅鑄的牛頭佛、馬面佛、雙身佛(或叫歡喜佛、歡喜金剛)等。
廣仁寺四進院落—絕世而獨立
身為西安人,懟廣仁寺的建築風格十分清楚,廣仁寺的建築布局很嚴謹,中軸線分明,左右配房對稱,但整體上看前高后低,形式一條臥龍,在寺院建築中可謂獨具匠心。廣仁寺共四進院落,邁入一進院,繞過磚雕大照壁、六角御碑亭,便是天王殿,殿內供有陝西最大的千手觀音像,金碧輝煌,好是氣派。
二進院有一尊鐵鑄八卦樓燈,又稱萬年燈,一次添油108斤,晝夜不息。
三進院有藏經閣、千佛殿。其中藏經閣中珍藏有康熙49年(1710)修訂的明版《大般若波羅蜜多經》6600卷,是全國保存最完整的一套。千佛殿則堪稱經典建築,殿內純手工製作的木雕精美絕倫,僅黃金就用去4.6公斤。
四進院則是喇嘛誦經清修之處,奉有佛祖等身像、佛祖真身舍利和文成公主像。整個寺殿宇宏偉,雕梁畫棟,其雍容華貴可不一般。
漫步在院落中的青石路上,也是一種享受,因為古樹名木多不勝數,菩提樹、紫荊花樹、紫丁香、含羞樹……還有傳說中慈禧扎頭釵的古柏樹呢!而寺院中淳厚動聽的誦經聲如同直抵人內心的天籟,使得塵世間的浮躁喧囂在此刻沉靜下來。
廣仁寺,古城西安一個靜謐、雍容、溫暖的地方,吸引著無數遊人千裡拜謁,也正是因為那份來自佛教的善念與信仰之力。讓我們終此一生都會難以忘記那直抵內心的禪音。所以不得不說,西安真的是一個很神奇的地方,四季交替,街頭巷尾、古城牆、如雪蓮般的廣仁寺……值得世界各地遊客駐足於此,享一份清靜!
廣仁寺出行路線:
地址:西安玉祥門裡北順城巷城牆西北角內
開放時間:8:00-18:00
門票:20元
交通:乘506、507、703、714、118、301到玉祥門下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