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數字中國戰略,推動遼寧省高質量發展,日前,遼寧省政府印發了《數字遼寧發展規劃(1.0版)》,這個規劃的出臺為今後五年乃至更長時間遼寧的數字經濟發展建設指明了方向。
遼寧省把數字遼寧建設作為落實數字中國戰略的重大舉措,作為推動遼寧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路徑,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關鍵時期,制定出臺並組織實施數字遼寧發展規劃,對於搶抓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加快經濟、社會、政府治理等各領域數位化發展,加快建設智造強省,實現遼寧「數字蝶變」具有重要意義。
此規劃是由遼寧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會同各部門,根據《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綱要》《數字經濟發展戰略綱要》,中央、遼寧省委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0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及《加快數字經濟發展的實施意見》等文件精神,編制形成的《規劃》。
此《規劃》由4個部分組成:
第一部分發展基礎和面臨形勢。總結了遼寧省數位化發展的現狀、基礎條件以及存在的主要問題,分析了國際國內發展形勢,指出了加快數位化發展的重要性、緊迫性。
第二部分總體要求。明確了數字遼寧建設的指導思想、發展原則和發展目標。《規劃》立足遼寧省數位化發展具備的良好基礎和巨大潛力,結合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以「四新驅動、兩化協同、雙核引領、場景賦能、多域並進」為發展原則,加快數位化發展。一是堅持四新驅動,即以新要素、新技術、新模式、新機制為驅動,激發創新活力。二是堅持兩化協同,即發展壯大數位化基礎產業,推動產業數位化融合創新。三是堅持雙核引領,即發揮瀋陽、大連輻射帶動和示範引領作用,推動重點產業聚集,打造特色智慧城市。四是堅持場景賦能,即大力拓展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場景。五是堅持多域並進,即全面推進新型基礎設施、數字新興產業、新型消費市場、數字政府建設和數位化治理等各領域協同發展。
《規劃》在發展目標上明確,到2025年,大數據、雲計算、網際網路+、人工智慧成為創新驅動發展的重要支撐;數位技術與經濟社會各領域融合的廣度、深度顯著增強;共享經濟、平臺經濟等新模式、新業態蓬勃發展;數位化公共服務能力、數位化治理水平顯著提升。力爭全省數字經濟增加值年均增速10%左右,佔GDP比重45%,數字遼寧建設體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統一公平、競爭有序的數字經濟現代化市場體系成熟完善,社會治理和公共服務高度智能化,數位化發展水平居全國前列。
第三部分為主要任務。主要從建設新型基礎設施、壯大數字經濟新動能、打造政府數字治理新模式、培育數據要素市場、加強網絡和數據安全保護等5大領域,明確18項工作任務,設置18項專項行動專欄。
第四部分是保障措施。主要從體制機制、財稅和要素保障、市場主體、人才智力支持、創新體系等5個方面,提出22項保障措施。
一是在建立促進數位化發展的體制機制方面,有6項保障措施。即,組建數字遼寧建設領導小組,加強統籌協調;組建省級大數據管理部門,推進全省數據資源聚集、融通、使用;組建省信息產業投資公司,負責政務信息系統建設,搭建數字經濟投融資平臺;構建省級1+N雲平臺,建設「雲上遼寧」;建立數位化標準體系;建立統計監測和評估制度。
二是在加強財稅和要素保障方面,有7項保障措施。即,強化財政支持、落實稅收優惠政策、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實行項目清單管理制度、優先安排建設用地、給予用電支持、無償開放公共設施。
三是在積極引育市場主體方面,鼓勵地方制定政策措施,加快培育一批「領軍企業」和重量級企業。
四是在強化人才智力支持方面,有4項保障措施。即,打造數位化領域人才集聚生態、積極引進高層次人才、大力培養數字經濟創新人才、鼓勵校企合作培養技能人才。
五是在構建產學研用創新體系方面,有4項保障措施。即,搭建科技創新平臺、促進科技成果推廣應用、推進一流學科建設、建立專家智庫。
數字遼寧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為確保實現《規劃》目標任務,遼寧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遼寧省科技廳、遼寧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遼寧通信管理局等省(中)直相關部門將圍繞《規劃》明確的18項工作任務和18項專項行動,進一步明確細化各項行動計劃的實施路徑和推進措施,制定年度工作計劃,確保組織實施到位、要求落實到位。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向縱深發展,人工智慧、大數據、區塊鏈等新一代技術蓬勃興起。遼寧傳統產業數位化轉型需求迫切,信息技術應用具有廣闊市場空間和巨大發展潛能。遼寧將充分發揮遼寧產業數位化的應用場景優勢,以及數字產業化的數據資源優勢,聚焦改造升級「老字號」、深度開發「原字號」、引育壯大「新字號」這三篇結構調整大文章,走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協同發展之路,加快優勢產業數字賦能,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和新舊動能轉換。 (王佳欣)
責編:張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