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輩子不結婚和嫁錯人,哪個更可怕?
毫無疑問,答案是嫁錯人。
俗話說的好: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
一場失敗的婚姻,一個錯誤的人,二者相遇,改變的是女人一生的命運。
所以,女人在進入一段婚姻之前,請務必看清這三類男人,千萬不要隨便嫁了!
01.辜負信任的男人,不能嫁
契科夫在《遲開的花朵》裡寫到:
「哪裡有愛,哪裡就有不顧一切的信任。」
愛暗示著絕對的信任,反之,信任也意味著毫無底線的愛。
如果一個男人,總是辜負你的信任,挑戰你的底線,這說明,在他眼裡,你的愛「一文不值」。
就好像讀者晨晨的男友,王志。
王志經營著一家便利店,店裡只有他和一位女店員。
兩周前,晨晨發現男友出軌了,出軌對象不是別人,正是和他朝夕相處的女店員。
在此之前,女人天生自帶的」第六感「,就曾告訴晨晨,男友不對勁:
以前不愛玩手機的他,開始時常對著手機屏幕傻笑;
以前只在下午時間去店裡的他,待在店裡的時間變得越來越長;
以前不修邊幅的他,開始噴起了男士香水;
......
這一切,晨晨都看在眼裡。
為此,她曾質問過男友,是不是在外面有了別的女人。
男友聽了之後,大發雷霆,指責晨晨不信任他,同居兩年了,還不清楚自己的」枕邊人「嗎?
聽了男友的話,晨晨也覺得自己」疑心病「太重,於是跟男友道了歉,表示自己對他是百分百的信任,之所以會這樣,是缺乏安全感而已。
可讓晨晨沒想到的是,「第六感」確實沒有騙她,是男友騙了她。
某天下班後,晨晨在沒有提前告知男友的情況下,去了男友的店裡,撞見了他和女店員的」越軌「行為。
那一刻,她才知道,當時男友的質問,與其說是被質疑後的委屈憤怒,不如說是被拆穿後的惱羞成怒。
而他之所以會在」出軌「這條路上變本加厲,全都是基於自己毫無保留的信任。
戀愛五年,同居兩年,五年的付出和信任,最後回報晨晨的,是滿目瘡痍。
晨晨的遭遇很不幸。
但也在提醒那些曾被辜負信任,又一次次選擇原諒的人:當你愛上一個人時,毫無理由的信任,就相當於賦予了這個人毀滅自己的權力。
辜負信任,好比出軌,只有零次和無數次。
如果你依舊固執地選擇原諒,那最後的結局,就像《只是孩子》裡說的那樣:「我們交付了彼此的孤獨,又用信任填補了它。」
而當信任被辜負。
最後剩下的,便是無盡的孤獨。
02.家庭對你不滿的男人,不能嫁
結婚,不只是嫁給一個人,更是嫁給一個家庭。
一個家庭對你的態度,往往決定了婚後生活的幸福程度。
這一點,看看林志穎的老婆陳若儀就知道了。
在綜藝《婆婆和媽媽》裡,林志穎打算帶著老婆陳若儀去自己的媽媽家。去之前,陳若儀表現得十分憂慮,就連電視機前的觀眾都感受到了她的緊張。
事實證明,她的擔憂不無道理。
到了之後,婆婆先是指責她衣著暴露不禮貌,而那時,陳若儀只是穿了一件漏洞的褲子,這對於現代人而言,是再自然不過的打扮。
除此之外,吃飯的時候,婆婆還嫌棄陳若儀不會做飯,應該早點學著做飯,而在吃完飯之後,獨留陳若儀一人面對不熟的阿姨們,讓她處於尷尬的境地。
婆婆毫無道理的指責,讓陳若儀的婚後生活十分」難過「。
那天聚會結束之後,陳若儀接到了媽媽的電話,她一邊哭,一邊問電話那頭的媽媽,她做得好不好。
想必在此之前,她也曾不止一次問過,自己做得好不好,是不是合格的妻子。
這,就是嫁給了「家庭」的女人。
除了要討好老公,還要討好老公的家庭。
完全忘了婚姻的本質,是讓兩個人都幸福,而不是只讓對方,和對方的家庭幸福。
這樣的她,將自己置身於婚姻之外,每天活在別人的標準中,惴惴不安。
如果說陳若儀是婚姻的反面,那麥迪娜就是婚姻的正面。
麥迪娜很幸運,她擁有一個愛她的老公,還擁有一個體貼寵愛她的婆婆。
在和姜潮結婚後,麥迪娜經常邀請閨蜜來家裡玩,對此婆婆曾嚴肅告訴她,以後不要經常叫閨蜜來。
原來,婆婆擔心麥迪娜的漂亮閨蜜和姜潮接觸多了,會發生電視劇裡上演的「狗血情節」,擔心麥迪娜因此受傷。
說起來,這不是婆婆第一次為麥迪娜著想,早在麥迪娜和姜潮熱戀時,婆婆就曾在北京悄悄買了一套房子,戶主名上,只寫了麥迪娜的名字。
對她的在意寵愛程度,可見一斑。
而當麥迪娜和姜潮發生矛盾時,婆婆也會在第一時間站在麥迪娜這邊。婆婆給予的安全感和關愛,讓麥迪娜成了人人豔羨的媳婦。
也難怪,每當談起婆婆時,麥迪娜總會驕傲地說到:「我的婆婆,我做什麼都支持,特別好!」
擁有這樣的婆婆,嫁給這樣的家庭,」幸福「便成了婚姻的唯一標籤。
03.為你花錢斤斤計較的男人,不能嫁
金錢不是衡量愛情的唯一標準,卻足以讓你看清一個人。
堂妹玉林和男友在一起兩年,收到他的禮物,屈指可數。
每次與送禮物有關的節日,比如情人節、聖誕節等等,都會被男友以各種理由逃過。直到玉林生日了,他找不到理由,也沒有理由了,才會為玉林準備上禮。
而這禮物,有的時候,來得比玉林的生日還晚。原因在於,他看中的禮物,不在玉林生日前打折,只在生日後。
對此,玉林安慰自己,男友只是節儉,這樣的男人,雖然不適合談戀愛,卻很適合過日子。
於是半年後,玉林就答應了對方的求婚。
婚後,玉林成了家庭主婦,專心備孕,照顧丈夫。
也是在此時,沒有了經濟來源的她,才體會到「沒有物質的愛情,像是一盤散沙」背後的無奈。
因為無業在家,玉林的任何開支,都得向丈夫「伸手」。
時間一久,玉林總感覺自己在丈夫面前,低了一等。以至於每次開口都變得」難以啟齒「,她覺得自己好像成了婚姻中,極其被動的一方。
那麼丈夫呢?
延續了玉林口中所謂的」節儉「,每次玉林要錢,他都會打破砂鍋問到底,一定要知道玉林把錢花到了哪裡。
甚至於有的時候,知道了玉林用錢的地方,比如買口紅,買昂貴的護膚品等,丈夫都會以「在家待著不出門沒必要」為理由,拒絕給錢。
最讓玉林難堪的,是當好姐妹約她出門逛街喝下午茶時,她都會說沒時間,從而拒絕對方。但真相是,時間多的是,錢卻一點沒有。
那時的她,想過重新開始工作,然而,與社會脫節已久,明顯感覺自己的力不從心。
其實早在結婚以前,她就感受到丈夫為她花錢時的「斤斤計較」。
只是那時的她,卻選擇蒙蔽自己。
最終,也被婚姻蒙蔽。
04.
電影《後會無期》裡告訴我們:
「聽過了許多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有時候,我們明明知道對方是錯的人,卻還是義無反顧地愛了,嫁了。
如果懂得醒悟,一切都不算太遲。
最可怕的,是明知是錯,卻還將錯就錯。
要知道,婚姻是座」圍城「,你有進去的權力,也有出來的權力。
不用害怕受傷,也不用在意傷痕。
就像海明威說的:
「生活總是讓我們遍體鱗傷,但到後來,那些受傷的地方,一定會變成我們最強壯的地方。」
失敗的婚姻也是如此。
及時回頭,都還不晚。
但我更希望的是,每個姑娘在嫁人之前,都能夠擦亮眼睛,慎重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