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鎖書店PageOne全線退出香港 最後兩家也關了

2022-01-10 中國連鎖

日前,以英文書和設計類圖書著稱的知名連鎖書店Page One(亦即被稱為葉壹堂)在香港的最後兩家零售書店停業,這也意味著Page One零售業務全線退出香港。

據報導,11月17日,Page One在香港的又一城分店和海港城分店均未開門營業,並在門外貼有「是日盤點」的標識,並附上了中英文版的《接管人委任通告》。


圖片來自新加坡8頻道新聞。

11月18日,Page One在其公司主頁上也貼出了《接管人委任通告》,從中可以獲悉Page One目前已被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接管。


Page One主頁貼出的通告。

Page One此次停業被接管或與拖欠出版商和供應商款項有關。據大公網報導,上月在香港,某工程公司為追討91萬港元工程欠款,向法院起訴Page One;而上周膳魔師亦向Page One追討逾44萬港元欠款,指後者今年2月至8月未支付寄賣銷售所得。

而據《蘋果日報》報導,目前已有10家公司向法院起訴Page One,其中包括出版商、旅行用品公司、玩具公司、文具精品公司、貨運公司、印刷公司和裝修工程公司等。

據悉,Page One曾於今年8月在其主頁發出通告,聲明在尋求引入新資金,以鞏固資本結構,也正與投資者洽談並進入成熟階段,但之後未有下文。

這家總部位於新加坡的大型連鎖書店,成立於1983年。在中國大陸,Page One先後進駐北京、杭州、成都,在北京就有三家分店,均位於朝陽區。


Page One北京三裡屯店。


Page One成都店。

Page One於1997年就進入香港市場,到目前為止已經持續經營將近20年。Page One在香港的全盛時期共有10家分店,而從2015年開始,陸續關閉了時代廣場分店和6家機場分店。


停業的Page One,圖片來自《大公報》。

Page One書店在香港以銷售英文書刊、世界各地雜誌以及藝術、工具書等為主,較高端的定位在書店營業初始吸引了不少中產和專業人士光顧。

而據大公網採訪的專業人士評論,此次Page One全線退出香港有幾方面的原因:一是租金人工成本過高,Page One書店都開在高檔商場,租金已佔收入三成,再加上人工成本,使得店面的運營很難維持下去;二是香港閱讀風氣較差,尤其是年輕人不愛閱讀;三是網際網路使得瀏覽免費資料很容易。

不過,香港天地圖書業務發展經理陳志全倒是認為,網購未必會對實體書店造成影響,正如他對大公報所述:「網購運費貴,除非是香港較少發行的工具書,否則一般流行書,到書店購買很容易,其實網購難以影響銷量。」

自2012年Page One在新加坡總部的書店關張,2015年號稱臺灣地區最大書店的臺北101 大廈分店停業後,再加上在香港地區的全線退出,還有Page One主頁泰國分店信息的消失,目前Page One書店只剩在中國大陸的5家店面,其中北京有3家,杭州1家,成都1家。

來源:澎湃新聞 

記者:臧繼賢

【聲明】凡未註明原創的作品均屬編輯轉載,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中國連鎖》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請及時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

相關焦點

  • 北京好去處|pageone書店
    第一家pageone在新加坡成立,國內有6家分店。pageone(廊坊頭條)是北京又一家24小時營業書店,位於前門的北京坊內,於17年12月開始正式營業。一次搜尋北京獨立書店的時候偶然發現了它,去體驗後想要把pageone推薦給你們,還發現北京坊,裡面的建築兼具中西風格,很適合拍照,挨著大柵欄和前門大街。
  • 業績慘澹 臺灣第二大連鎖書店金石堂再關分店
    業績慘澹 臺灣第二大連鎖書店金石堂再關分店   臺灣第二大連鎖書店金石堂書店,在全盛時期連開一百間分店,如今卻面臨接連關店的窘境。本月初才宣布要收掉北新店,現在又公告明年初將關掉天母店,讓不少顧客感嘆,又少了一個可以看書買書的地方。  已有30年歷史的金石堂書店天母店,日前無預警宣布只營業到2020年1月8日。
  • 北京 PageOne書店
    PAGEONE成立於1983年,總部在新加坡,是一家集書店(圖書零售)與出版、發行於一體的企業。目前,PAGEONE在新加坡、中國香港、中國臺灣、馬來西亞、泰國開設了十幾家零售書店,是非常有影響力的中英文書店。
  • 香港書店尋覓攻略一次看盡沙漠中的十座綠洲
    (譬如即將被迫關門的二手書店「實現會社」) 對於不了解香港的人來說,有時候尋找書店就如沙漠中尋找綠洲,不做點功課的確難以找尋。雖然一些媒體也對香港書店做過一些推薦,但最近發現推薦中的有些書店早已關門或遷址,如:精神書局西環店已關門,新店開在石塘咀;曾兩次遷移被CNN選為香港十大最佳獨立書店的書閣,也逃不過結業的宿命;豆瓣上推薦的阿麥書房、青文書店、曙光書店等更是關門多年了。
  • 5萬人告別誠品書店,國內獨立書店真的要落幕了?21年的誠品書局
    5萬人告別誠品書店,國內獨立書店真的要落幕了?21年的誠品書局宣告閉店,這些獨立書店仍在與世界對抗2020年5月31日,一代精神象徵、臺北文化地標——誠品書店敦南店在開業21年後正式閉店,當晚,超過5萬名讀者來到現場,告別這個陪伴了他們21年青春的記憶。
  • 香港尋書的驚喜:我的書房(二手書店)| 香港書店巡禮之三
    而這已經是兩地近十年書店大量縮減、逐漸蕭條後的光景,可依然值得大陸書蟲羨慕。香港有很多書店只是聽說過,卻還沒有到過,畢竟大家常去的書店還是那些,而那些藏在街巷中不大知名的,也許在我們有機會前往之前,就已經歇業了。
  • 「2020北京最美書店」揭曉,西城這三家書店獲殊榮
    「最美書店」稱號的書店頒獎 全市共有17家書店 榮獲「2020年北京最美書店」稱號 咱們西城區嫏嬛書房、PageOne(北京坊) 和鍾書閣(西單老佛爺店)
  • 【90號茶室】香港最大英文書店關張 書店真的經營不下去了麼
  • 到香港,一定要拖著拉杆箱來這兩家二手書店買書!
    於是我趕緊加工趕製出這期新鮮熱乎的香港二手書店強推文……在此跟大家分享在香港的兩家二手書店~因為店主人 Joey 的設計師情懷,又因著要同香港文化風俗相契合,遂將開在香港的書店取名「書得起」。(▲ 香港 Books & Co.書店)由書中字字句句所組成的幻想世界,都是現實中未必能相比。然而越是看下去,問題就越是明顯:「我之所以看書,是為了什麼?」
  • 值得一去的中文連鎖書店
    此文意從定位、選書、店裝、選址等角度出發,講述那些拜訪過並認為值得一說的中文的連鎖書店。誠品有著超過十五年的歷史,在臺灣分布很廣,在香港和蘇州各有一家分店,上海即將開出大陸第二家店。按店鋪形態劃分,其大致可分為三代。
  • 三聯韜奮、PageOne……北京這17家書店獲評「最美書店」
    今天上午,2020年北京實體書店建設現場工作會在房山區舉辦,現場為獲得2020年北京特色書店和最美書店稱號的書店頒獎。會上,房山區新華書店和華彩復興書店兩家書城舉行了開業揭牌儀式,標誌著北京市實體書店「一區一書城」建設任務全面完成。
  • 香港書店全攻略
    除了幫小夥伴帶東西,這次特地花了大半天時間逛書店。想要了解一個城市的核心文化,也許書店是個不錯的視點。【圖片是站在誠品書店的8樓拍的】本來的計劃是直接去銅鑼灣買完東西,然後就可以直接去逛城品書店,最後再拐回旺角逛其他的書局,結果還是計劃趕不上變化。相反的,我前面花了大半天時間在旺角逛小書店導致我後面去到誠品的時候時間上很倉促,後面都沒有太多的時間逛誠品。
  • 香港的書店
    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之後,我確信香港是處於一種「後物質主義時代」,簡單來說就是「衣食足則知榮辱」。當人的生活達到一定水平,便不再需要受物質基礎的束縛,或者不再必須服從既定的權威。人將享有更大的自主性,更想追尋自我,尋找更多不同的人生路徑。這一點完全可以從香港的獨立書店窺得一些蹤跡。
  • 香港二手書店指南
    登爹去了香港,他問我是否需要代購。我說:「電子產品、包包、衣服、化妝品、保健品統統都不要,你幫我淘幾本港版的書回來就好。」於是,我在網上搜索資料,整理了一份香港二手書店指南,給登爹,當然,也分享給大家。如果你有書店情結,那麼先看一部紀錄片吧——《書店裡的影像詩》,一共40集,每集平均3分鐘,呈現了臺灣40家獨立書店的特色及故事。
  • 英國唯一連鎖書店居然就這樣度過了倒閉危機
    水石書店(Waterstones)是英國目前最大的也是唯一一家連鎖書店,對於水石書店來說,總經理James Daunt無疑是一位創造傳奇的人物,他將獨立書店的經營方式帶進了連鎖書店不容易來自於方方面面,一家有幾十年歷史的連鎖書店由面臨破產威脅到扭虧為盈,擔任總經理的五年來,James做了可想而知的大量改革,除了對店面環境氛圍的大規模提升,最重要的是他把獨立書店的靈魂帶進了人們印象中面貌沉悶單一的大型連鎖,讓每家門店都具有了獨立趣味與個性之美。
  • 香港尋書記 盤點香港十大特色書店
    然而,當你面對這裡遍布大街小巷的綜合書店、躋身鬧市的眾多二樓書店,以及種類繁多的專業書店時,或許會讓你重新品味這座城市的文化。香港十大特色書店,獻與愛讀書的你。綜合書店        作為一座商業氛圍濃厚至極的城市,書店的商業化、規模化程度自然也十分高,大型綜合連鎖書店的身影遍布全市的大街小巷。雖然店內書籍價格較高且一般沒有折扣,但勝在種類多而全,適合「一站式」的購書之行。
  • 新加坡又一連鎖遊樂場倒閉!這麼多熟悉的店都離開了...
    playohla在全島的三間遊樂場都已經停止營業。除了疫情,去年在新加坡「消失」的品牌其實還真的不少。由於電商銷售的競爭力,消費者需求發生了變化,零售量持續下降,因此遭受了「巨大損失」 。香港零售商DFS是樟宜機場長達38年的老租戶,直到2019年8月宣布關閉其在機場的所有酒類和菸草店。到2020年6月,韓國樂天免稅店將取代它。Metro於2019年9月在The Centrepoint關閉了旗艦店,僅在Paragon和Causeway Point留下了兩家新加坡商店。
  • 實體書店的未來在哪裡(二)
    2020年初,曾總拉了一個書店群,群名「探索未來的書店」,一年來基本保持滿員狀態,在不靠發紅包的情況下每天都有話題活躍度。東北的到廣西的,國企的民營的,機場的景區的行業同仁們,每天都會在群內分享行業前沿信息,交流經營心得。
  • 最大英文書店關門,誠品書店感慨香港人不愛看書
  • 書業觀察|臺灣試行圖書公共出借權,愛書人書寫香港書店十年
    2018年臺灣圖書館最受歡迎圖書排行榜前20名原來,去年最後一天,臺灣地區的教育、文化部門聯合推出公共圖書館圖書公共出借權制度。這一制度最早於1941年由丹麥提出,2019年全球共有33個國家實施(包括29個歐洲國家及加拿大、以色列、澳洲和紐西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