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經授權轉自 未讀 [ unreadsky ]
編輯=姜小瑁 · 轉載請聯繫後臺
各位《絕命毒師》的粉絲們,不知大家有沒有在追《毒師》的衍生劇《風騷律師》?在不久前播出的S02E03中,尚未蛻變成索爾·古德曼的逗比律師吉米對他的老闆說了下面這兩句話:
《女作家與謀殺案》曾在美國長盛不衰,但它出現在《風騷律師》的劇本中大概還有其他原因——在《絕命毒師》中飾演「老白」的布萊恩·科蘭斯頓曾在這部劇中客串了一個領便當的小角色,所以這個小機關可能也是《風騷律師》的創始人文斯·吉裡根與皮特·古爾德對科蘭斯頓的致敬吧。就連最近正在熱映的《瘋狂動物城》也沒忍住戲仿老白和小粉這對搭檔,足見《絕命毒師》的影響力。
布萊恩·科蘭斯頓在演藝圈打拼了大半輩子,直到五十多歲才憑藉《絕命毒師》在影史上留下了一道深深的痕跡,一口氣拿了四個艾美獎最佳男主角。科蘭斯頓的成功與運氣脫不開關係,但歸根結底還是因為他的實力與敬業精神。今年三月七日,科蘭斯頓要迎來自己的六十歲生日了——真沒想到他已經這麼大歲數了!未讀君製作了本期專題,希望與你一起窺探關於「老白」科蘭斯頓的十五件小事——千萬別錯過他自創的「科蘭斯頓電影項目評估系統」,和一個小彩蛋。優不優秀並不重要。如果你只是優秀而已的話,那是無法成功的。就算你有耐心、有毅力、有才華,也不會成為一個成功的演員。你需要的是可遇不可求的運氣。——布萊恩·科蘭斯頓
7歲的布萊恩·科蘭斯頓科蘭斯頓的媽媽曾是演員,但她後來為照顧三個孩子而放棄了事業。他的爸爸也曾在演藝圈打拼,但最終因受不了這個行業的無常而放棄。科蘭斯頓的父母在他十二歲時離異,父子二人十多年後才再次相見。但科蘭斯頓坦承,自己在為老白這個角色做準備時一直想著父親,他的一舉一動,他的行為姿態,等等。
14歲的布萊恩·科蘭斯頓科蘭斯頓年輕時參加了一個叫 Law Enforcement Explorers 的類似夏令營的項目,因為表現太過突出差點直接去當了警察。後來他去洛杉磯山谷學院讀了兩年政治學,拿了一個肄業學位。這段經歷實在是太不老白了,倒是有點像老白的連襟漢克。
28歲的布萊恩·科蘭斯頓肄業之後,科蘭斯頓與他的哥哥凱爾決定騎著摩託車環遊全美。到了代託納比奇這個地方後,他倆白天擺攤賣防曬油,晚上在當地的一家劇院演戲。某一晚,科蘭斯頓的眼妝進到了他眼睛裡,他開始不由自主地流淚。臺下的觀眾以為他太投入了,對他讚賞有加。這個「意外」讓科蘭斯頓開始重新審視演員行當,當時二十一歲的他回到洛杉磯以後就開始學習表演了。
他的內心世界異常豐富。——《馬爾科姆的一家》創始人 Linwood Boomer 評科蘭斯頓
有那麼一段時間,科蘭斯頓只能在電視劇中客串一些不起眼的小角色,同時靠拍廣告謀生。雖說拍廣告的酬勞挺高,但科蘭斯頓總覺得自己的藝術生涯好像快要走到盡頭了。
標誌動作
在第二任妻子羅賓·迪爾登的幫助下,科蘭斯頓看了一段時間的心理醫生,調整了自己的試鏡心態——「我越來越頻繁地意識到,試鏡時我不是為了得到那份工作,而是為了給他們一些東西,給他們我的表演。勝利不在於我是不是打敗了對手,而在於我有沒有儘可能將角色塑造得可信。」——這也是他事業的轉折點。
《馬爾科姆的一家》劇照,萌吧
科蘭斯頓是最後一批試鏡《馬爾科姆的一家》的演員之一,因此他決定做一些與既定卡司都不同的事情。試鏡時,他叼起一根菸斗,腦袋晃來晃去,看著與自己配戲的那對母子吵得不可開交。本劇創始人看到這個場面瞬間笑傻了,並決定為科蘭斯頓飾演的老爹加戲。
《X檔案》劇照,好熟悉的角度
1998年,科蘭斯頓參演了《X檔案》中的《Drive》一集。這集的編劇不是別人,正是後來打造了《絕命毒師》的文斯·吉裡根。兩人當時肯定都沒想到,十年後,他們將聯手踏上美劇史中最偉大的一段徵程。
為反派選角很簡單。為一個你能夠與之產生共鳴的反派選角卻難得多。——文斯·吉裡根談《絕命毒師》選角
老白的經典造型
不要怪世界上腐女太多,要怪就怪你們給的養料太充足
《絕命毒師》開拍時,新墨西哥州荒漠的溫度很低,科蘭斯頓就穿著一條白內褲在風中搖曳。文斯·吉裡根有點不落忍,就問科蘭斯頓要不要在外面套條運動褲。科蘭斯頓問他:「在這種環境下,我怎麼穿才能顯得特別可悲?」吉裡根回答:「只穿白內褲。」科蘭斯頓接著問:「所以我們還有什麼可說的?」
《絕命毒師》第五季劇照
科蘭斯頓對老白這個角色有著非人的投入。在老白犯下那些滔天罪行後,幾乎所有人——包括編劇在內——都已經放棄了這個角色,只有科蘭斯頓還在堅持去理解老白的世界。他是這樣形容自己與角色的關係的:「最開始接觸一個角色的時候,他在你體外。當你做了一些努力之後,那感覺就像你們在約會,對彼此的了解會加深,之後會彼此信任。很快,你就會進入角色中。最好的狀態是,角色滲透到了你的生命中,就像你把他吞掉了一樣。」吉裡根也坦承過,正是因為科蘭斯頓投入的表演,他和編劇團隊才意識到老白犯下滔天罪行並不是為了給家人提供更好的生活,而是為了自己痛快。
科蘭斯頓首次執導《絕命毒師》時的裝束:
貝雷帽,單片眼鏡,和一根馬鞭。
科蘭斯頓對《絕命毒師》特別上心,他會在拍攝開始前和結束後給全體工作人員群發郵件,鼓勵大家好好工作,還會每年請大家打保齡球。他還特意從吉裡根那裡爭取到了執導和出品這部劇的機會。科蘭斯頓共執導了三集,其中最著名的是《Blood Money》,也就是漢克發現老白就是海森堡的那一集。
《絕命毒師》殺青後,劇組所有成員都可以免費紋個紀念紋身。一位攝影助理在屁股上紋了個巨大的劇集Logo,「小粉」亞倫·保爾在肱二頭肌內測紋了「絕不折中」。科蘭斯頓比較低調,不愛紋這種東西,但他最後還是在無名指內測紋了 Br Ba,就像婚戒的壓痕一樣。
科蘭斯頓最擅長的其實並不是沒完沒了地噴臺詞;他最擅長的是在靜默中傳達最複雜的情感。吉裡根在接受採訪時說,他們在剪輯室裡剪掉了海量的臺詞,因為科蘭斯頓無聲的表演本身已經足夠了。電視允許科蘭斯頓在靜默的白布上盡情揮灑,可電影似乎還沒做到這點。但在憑藉《特朗勃》提名奧斯卡影帝後,科蘭斯頓一定會在電影方面有更多發展。六十歲對於他來說不過是另一個嶄新的、精彩無比的新開端。
演員對糟糕劇本的改良作用有限。碰上C級的劇本——就算你是梅麗爾·斯特裡普——你頂多也只能把它提成B級的。——布萊恩·科蘭斯頓談自己的「科蘭斯頓電影項目評估系統」
奧斯卡最佳影片《逃離德黑蘭》2012
《哥斯拉》2014
科蘭斯頓電影項目評估系統:左邊一列是等級,從非常好到非常糟;右邊一列按重要性降序排列,分別是故事、劇本、角色、導演和卡司。好的故事值十分,好的卡司只值兩分,還有一些機動加分與減分項(高片酬加一分,需離家很長一段時間減三分)。得分低於16的直接斃掉,在16到20之間的需要考慮,在21到25之間的可以接受,在26到32之間的要欣然接受。《逃離德黑蘭》拿到了28分,在科蘭斯頓心裡,本·阿弗萊克的分值也從三分提到了四分。《哥斯拉》得了20分,科蘭斯頓當時有些猶豫。但在讀了劇本之後他覺得很欣喜,因為他發現自己真的會去關心劇中的角色,所以最後答應了。
《特朗勃》劇照
今年頒獎季,《特朗勃》幫助科蘭斯頓敲開了奧斯卡的大門,這不免讓人想起了老白那句經典臺詞——I'm the one who knocks! 但如果按科蘭斯頓的評估系統來看,《特朗勃》只能算是有好故事和好卡司,其他的都比較平常。大概「影帝提名」成了這個項目的機動加分項吧。
在後「毒師」時代,科蘭斯頓會有不少電影作品問世,其中最讓人期待的或許是他與韋斯·安德森首次合作的定格動畫長片。這個曾經穿著白內褲在鏡頭前跑來跑去的小老頭,還等著奉獻更加偉大的表演。
- 本期完 -
本文經授權轉自未讀 [ unreadsky ] | 編輯=姜小瑁
部分文字內容參考《GQ》與《紐約客》
關於「電影公會」
ID : cinemall2014
長按並識別二維碼即可關注
「電影公會」近期專題推薦
點擊圖片下方標題即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