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鄭爽前男友張恆發布微博,澄清近期的詐騙、借高利貸傳聞。而最引人關注的,則是張恆曬出的兩個小孩。隨後,疑似孩子出生證明、錄音等內容的曝光,則一步步指向,孩子的母親疑似是當紅女星鄭爽。一時間關於鄭爽「隱婚、離婚、代孕、棄養」的各種議論鋪天蓋地般襲來,從昨日到今日持續被熱議。
19日中午,在代孕、瞞婚事件發酵一天後,鄭爽終於在其微博就此事進行了回應。
鄭爽回應如下:
這是我非常傷心和私密的事情,本不願意在大家面前多說,但是事已至此被別有用心的一步一步曝光,想了很久,本不想佔用公共資源的我不得不有所回應。
中美兩國的律師團隊從前年開始就從未放棄過維護我和我家人的合法權益,也沒有放棄過與對方溝通調解。但在中國的法律程序中,我們屢屢拒絕以曝光隱私的勒索。在美國的法律程序中,我也率先維權。
身為藝人我深知我國疫情的防控與重視。在中國國土之上我沒有違背國家的指示,在境外我也更是尊重一切的法律法規。
如果一切未認證的信息要我來公開解釋,這是我最真誠的回答 。
一直以來,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曾多次下文,明確不為違法失德藝人提供公開出鏡發聲機會。也就是說,一旦有違法失德等劣跡問題,其演藝道路基本已經「涼涼」。去年年底播出的《風聲》,主演之一的趙立新就因為曾經的不當言論被「換臉」為周一圍;央視播出的大劇《裝臺》中,曾經有過出軌事件的文章戲份全部被刪;而在百名影視人抵制於正郭敬明後,於正參與的綜藝《我就是演員》也刪除其全部鏡頭。
紅星新聞記者注意到:此次事件曝光後,眾多品牌方和合作方紛紛與她「劃清界限」。
最先將鄭爽相關內容設置為不可見的是《時尚芭莎》雜誌官方微博。鄭爽於1月4日轉發的該條微博目前已經設置為不可見的狀態;鄭爽於1月9日轉發「警民直通車-上海」官方微博發布的由鄭爽和楊洋拍攝的短片也已經不可見,顯示「微博已被作者刪除」。
和鄭爽有合作的袋鼠洗護髮等各方的官方微博刪除了鄭爽代言或拍攝的相關動態,今日上午其個人微博中的部分代言內容也做了刪除。
鄭爽於去年12月16日轉發了一組為《周末畫報STYLE》《iWeekly周末畫報》拍攝的黑白大片封面,同樣被果斷刪除;去年8月22日,鄭爽宣布擔任某品牌手錶大中華區代言人,當時還有報導稱,鄭爽擔任代言人後,上線4小時,手錶銷售額突破800萬元。目前,該品牌官方微博也已刪除了鄭爽的所有內容。
鄭爽微博上仍可看到她為某雜誌拍攝的封面照
此次事件鬧下去,讓鄭爽參與的電視劇和綜藝節目的製作方也頭疼。一部是鄭爽和侯明昊主演的《只問今生戀滄溟》,一部是2016年就殺青的《翡翠戀人》,還有一部是和佟大為主演的《絕密者》,這部劇早在2018年就殺青。
鄭爽參與的綜藝《追光吧哥哥》則更是鬧了一出烏龍:先是鄭爽表示因檔期原因退出節目,沒過多久節目組又表示鄭爽將回歸。這些電視劇和節目,現在也面臨延遲播出或需換人的麻煩。
紅星評論:鄭爽陷「代孕疑雲」,人們在驚駭什麼2021剛走過十幾天,一顆巨瓜便炸了開來,擁有熱搜體質的鄭爽,再一次衝上熱搜。
先是其前男友張恆爆料稱,自己和家人滯留美國的真正原因,是必須照顧並保護兩個年幼無辜的小生命。張恆朋友圈回應稱是自己的小孩。隨後,有媒體曝光孩子的出生證明,母親一欄姓名拼音與鄭爽同音。接著,張恆好友又向媒體提供了一段疑似雙方父母的錄音,徹底引爆網絡。
無論是鄭爽的公開活動,還是新曝出的錄音,都似乎指向了一個事實——這兩個孩子,可能不是鄭爽生的,疑似走了「代孕」的捷徑。
近年來,隨著生物醫學的進步,凍卵和代孕技術已然成熟。儘管目前中國明確禁止代孕行為,但在國外一些地方,這些輔助或者說藉助生育的行為,是被允許的。因而這些年,媒體也曝光了不少赴美代孕、產子的黑產鏈。但是這次,鄭爽身陷的代孕風波,似乎更駭人聽聞。從目前曝光的信息看,這次風波挑戰的公眾認知,拋開代孕本身的爭議,更在於疑似棄養的行為。
從傳出的錄音中,甚至可以聽出曾想打掉孩子的想法。比如,「兩個人分開了,分開了就誰也養不起,就是跟醫院說一下,就棄養唄,就棄唄。」「這兩個孩子就一句話不能要。」「還有一種方法,就是領養,生下來後就送人……」
如果錄音內容細節一一屬實,實在驚愕,一個成熟理性的成年人,對待新生命居然如此不理性、不負責任。代孕和自己親自生一樣,都是在創造生命,一旦孩子出生,父母就要對他(她)負責,這不僅是法律義務,更是最基本的人倫道德。如果說明星藝人隱瞞婚育狀況,這尚可理解,但如果對孩子不負責,就不僅僅是娛樂話題了,而是具有普遍討論意義的社會話題。
當下,社會上也有一些在生理年齡上不再年輕的成年人,在做出類似事關生命的重大決定來,似乎如同兒戲。熱戀時,頭腦發熱,想要孩子;不愛了、分手了,便想拋棄孩子,這樣的任性,是心理上的極度不成熟。
即便沒有明星的身份,這件事情本身也具有很大的社會意義——什麼才是健康的生育觀、生命觀和價值觀?每個有獨立民事行為能力的人,都該擁有。
當然,錄音的真實性還有待徹底實錘,其內容也不排除斷章取義等可能性。在此,我們可以先不必急著過分代入。在跳出明星的身份限制後,如何看待「代孕後又不想養」的問題,其實更具有保持關注的公共價值。
在此也奉勸人們,如果還沒做好十足準備,就不要輕易製造小生命,對自己負責,更要對小生命負責,不然害人害己。
前有代孕媽媽遭「退貨」,後有某明星疑似代孕欲棄養,曝光錄音中「打也打不掉,我都煩死了」更令人憤怒。代孕在我國被明令禁止,其對生命的漠視令人髮指:包生男孩代孕者懷上女孩會被強行打胎;胎兒如存缺陷或被丟棄……如此踐踏底線,法律難容,道德難容!紅星新聞記者邱峻峰,封面圖源鄭爽微博
紅星新聞特約評論員 與歸,綜合央視新聞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