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02 04: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咚咚咚……」一聲聲雄渾的鼓聲從遠處傳來,走近一看,原來是忻城縣實驗小學的儀仗隊正在演練周一的升國旗儀式。
▲實驗小學的升國旗儀式。
「你的鼓要擊打得乾脆有力些。」羅豔玲老師負責學校儀仗隊和少先隊的排練工作,每周伊始,她總是早早地來到學校親自指導,只為能夠呈現出最完美的升國旗儀式。
讓愛國在國旗下生根
升國旗活動是培養少年兒童的愛國情懷和集體主義的重要手段,每周一次的升國旗活動,既能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又能增強學校師生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為了讓愛國主義精神在學生心中牢牢紮根,學校還讓學生在升國旗儀式後進行國旗下的講話,並由前一周選定的班級進行才藝展示。
6月22日這天,正好是四年級五班的同學進行才藝展示。
▲四年級五班的潘石涵瑜在國旗下演講。
「我們要珍愛生命,抵製毒品……」四年級五班的潘石涵瑜在國旗下聲情並茂地演講。之後,四年級五班的同學們又跳起了手指舞。
▲四年級五班的學生在表演舞蹈。
從孩子們進入學校起,學校的老師們就在開始思考如何以輕鬆愉快的方式將熱愛祖國的優良品德融入孩子的一言一行當中。開展國旗下的才藝展示活動,可以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
「平時我們學校都有開展班會、國旗下的才藝展示這類活動,很多同學都可以得到鍛鍊,這一次活動我們班所有的同學都是表演這一支手指舞的,只是選了幾個代表班級在全校面前展示。」四年級五班的班主任藍林豔說到。
讓知識在牆報上沉澱
實驗小學的博古牆,是學校向學生傳播知識的窗口,那裡有古代著名教育家、四大名著、古代建築的介紹,讓孩子對傳統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文明校園的底色和靈魂主線,在校園的文化長廊,排版考究、字跡工整的黑板報格外醒目。板報的內容涉及日常生活的常識和安全知識,由學生自己收集,由老師親自把關,再由學生描畫抄寫的。這些以班級為單位學生自己製作的板報,成為了孩子們踐行社會主義價值觀的紐帶。
讓夢想在圖書館裡發芽
一個學校的圖書館,承載著一群兒童的夢想,那些未曾到過的地方,沒有接觸的文化,都能在書中能夠尋找到。有人說,一個學校的生命,就在圖書館;一個人的生命,就在閱讀。兒童是培養閱讀習慣的最佳年齡,多年來,忻城縣實驗小學為了培養學生從小養成閱讀的好習慣,定期開展閱讀活動,創建圖書閱覽室,書架上琳琅滿目的書極大豐富了學生們在校的課餘生活,培養學生崇尚知識、熱愛讀書的高度自覺。
「我最喜歡看長篇童話故事書,三隻小豬的故事讓我懂得了要做一個勤勞的人。」學生麥春波告訴記者。
讓興趣在課堂中綻放
「我們的博雅課堂都是按照學生的興趣自願報名,老師就報名學生進行面試併科學分配的。」黃麗老師告訴記者。
結合學校「博愛」的辦學思路,秉承「學生有特長、班級有特點、學校有特色」的理念,實驗小學在每周三下午第五節課開辦了博雅課堂。博雅課堂分為校級和年級項目,學生們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報名加入書法、繪畫、舞蹈、圍棋、剪紙、足球等興趣班,不僅可以開闊學生視野、豐富知識,還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綜合實踐能力。
「根據學校的歷史和現實需求,我們提出了博實的學校文化理念,創新性地開展體驗式全程生涯教育活動,通過迎新會、班會課、運動會、開筆禮等十大生涯實踐載體來落實。」黃曉東校長說。
▲實驗小學一角。
記者 | 羅 靜 潘顯高
編輯 | 藍敏妮
視頻 | 潘顯高
協編 | 羅 靜
原標題:《【文明校園風採巡禮】忻城縣實驗小學:多彩校園照亮青蔥年華》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