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新車在5000公裡或6個月的時候,需要做一次保養。那麼,汽車為什麼是5000公裡或6個月進行保養?
我們購買的新車,在到手之前,先在經銷商或者是廠商處存放了一段時間了,那麼這就意味著發動機內部的機油已經存放了一定時間。而發動機內部的機油存放一定時間之後,就會產生氧化變質,所以發動機粘度也會變得不太吻合。
同時因為新車動力總成系統的磨合還不夠完善,所以還會產生一定的雜質,而這些雜質會進入機油中。那麼這時候,變質且摻雜了雜質的機油就會對發動機造成一定的磨損,還會導致發動機油耗的變多。
所以說,我們為了新車動力總成系統的可靠性和良好運作,要選擇在5000公裡或6個月的時候,做一次保養。
總而言之,車主朋友按照保養手冊上的時間進行保養,肯定不會錯,保養手冊上要求的保養裡程數和保養時間是最為穩妥的,可以保證機油不會變質。
另外保養的意義不僅僅在於換機油,還有對車輛做一個全車的檢查,消除安全隱患,保證車輛能夠正常行駛。特別是新車,動力總成系統尚在磨合期內,肯定是要對於車輛進行一個比較全面的檢查的。而且新車的首保首檢都是免費的,所以說新車車主朋友記得一定要按期進行首保。
而如果新車進行首保之後,那麼第二次保養可以在一萬公裡以後進行,就不需要5000公裡做第二次保養了。
此外,如果說車主朋友對於新車的保養存在疑問,那麼可以在首保時間快到的時候,先和4S店諮詢一下首保的注意事項,然後我們再根據4S店反饋的建議進行首保的準備工作。
本文為汽車觀察家原創,如有抄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運營人員:朝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