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一句生死因果,
生我又是為何,
既帶我來如何不解我惑。
道一聲立地成佛,
是不是成了佛,
世間便沒了魔,誰來告訴我?
最初知道華晨宇,是在2013年,那年他參加了湖南衛視的《快樂男聲》,並獲得了年度總冠軍。然而我並沒有因此關注他,反而是因為這,對他充滿了偏見。
在過去的幾年裡,他的名字無數次的出現在我的眼前,我卻一次都沒有試著去了解他。我想,這不就是一個選秀比賽出來的明星嗎?他的歌真能讓我喜歡嗎?
今年,我喜歡的一本書《悟空傳》改編的電影已經上映,而華晨宇剛好演唱了這部電影的主題曲——《齊天》。
我對於他演唱這首歌,是充滿了懷疑的。他真的能把《悟空傳》那種,顛覆一切的燃,和徹頭徹尾的悲表現出來嗎?
然而當我點開這一首歌,心裡所有的疑慮都消失了。華晨宇用他的聲音,創造出了一個純粹的音樂的世界。
在這個世界裡,我仿佛化身成為齊天大聖,親身經歷了孫悟空在自我與體制之間的痛苦掙扎。
「原來一無所有,就叫做齊天大聖!」這最後一句歌詞,如同當頭一棒,把人從所有的美夢中打醒。
華晨宇怎麼能寫出這樣的歌?華晨宇怎麼能駕馭這樣的歌?我的心中充滿了疑問。在我對他為數不多的印象裡中,他只是一個清秀的、靦腆的少年,這樣一個人,如何能演繹出《悟空傳》中的悲燃?
無數疑惑縈繞在我的心頭,這些疑惑逼著我點開了他其它的音樂。
從《春》到《癌》,從《卡西莫多的禮物》到《煙火裡的塵埃》,聽得越多,了解得越多,我就越被這個特立獨行的少年所驚訝,以至於我對於他能夠寫出《齊天》這樣的歌曲,竟完全不感到驚訝了。
華晨宇說:「我的才華是自由。」
確實,華晨宇的歌裡充滿了灑脫不羈的才氣。他的歌不是那麼大眾,也不怎麼流行,甚至對於大多數人來說,甚至還有些怪異。但是正是他這種不顧忌一切,只一心做自己的音樂的勁頭,吸引了我。
無拘無束,想嘗試便嘗試,不管是搖滾還是說唱,沒有歌詞,甚至也無妨。
音樂從不設限,而華晨宇似乎也不曾為自己設限,他永遠是屬於音樂的一個「怪才」。
在音樂之外,他仿佛對一切都看得很清,或許也正是因為這,他才能突破所有的限制,專心做自己的音樂。
《悟空傳》裡的齊天大聖,最終還是被現實所打敗,只希望華晨宇,能夠永遠堅持做自己。
我要這天,再遮不住我眼,
要這地,再埋不了我心,
要這眾生,都明白我意,
要那諸佛,都煙消雲散!
——今何在《悟空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