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進不去電影殿堂的馮小剛,選擇在旁邊支一頂帳篷

2020-08-30 印記電影

關於中國電影,馮小剛有過這樣的比喻:

有一間象徵導演身份的房子,第四代從門走了進去,然後關起門,不再讓別人進去。

接著第五代從窗戶跳了進去,並關起窗戶,第四代見到第五代已然進來,索性聯盟結義,對於窗戶和門嚴防死守,拒絕其他人再進入。

哪想到第六代,既沒有走門,也沒有走窗戶,而是從地下鑽了進去。

自此,他們在這間房子裡潛心研究文藝,把門、窗戶、地面甚至屋頂都全部封閉起來。



「野路子」出身的馮小剛,找不到任何縫隙再往房子裡鑽,但他並沒有選擇暴力闖入,而是在那間房子的旁邊搭起了一頂帳篷。



初涉影視行業之時,馮小剛是在劇組裡做美工助理。那時想要做電影導演,門檻還是非常高的。

一個人想要成為電影導演,首先必須是電影學院畢業,然後被分配到電影製片廠,從場工做起,接著做副導演,熬了幾年之後,才有機會成為導演,但卻只能與前輩導演聯合執導,名字還得位列其後。

可馮小剛沒有張藝謀28歲「高齡」考電影學院的魄力,也不願花費如此長的時間去等。



馮小剛從小最愛做的事情就是畫畫,每天課也不上,背著個畫板到處去寫生。

即使這樣,考試的時候他還是能夠考得非常好,因為那個年代的考試都是開卷。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馮小剛對電影沒什麼太大的興趣。

現在讓他回想那時看過印象深刻的電影,得到的答案是《半夜雞叫》。

剩下的就是當時流行的日本電影、羅馬尼亞電影、南斯拉夫電影等譯製片。

彼時的馮小剛,唯一一件希望能跟電影取得關聯的事情,就是電影院門口的海報。

「有一陣我特別羨慕畫電影海報的,那時候全是畫的,不像現在是噴的,那種用板刷畫的大筆觸,街上一看太好了。」

馮小剛甚至想過,這輩子能去首都電影院畫電影海報,就是非常牛逼的一件事情了。



從部隊退伍轉業到地方,馮小剛被分到了北京城建開發總公司的工會。

在這裡,他其實並沒有做多少宣傳文藝工作,而是被分到了庫房,成了一個庫管。

工作本身就不是很如意,他還時常和頂頭上司對著幹,當時的狀態可想而知。

這時馮小剛認識了北京電視藝術中心的副主任鄭曉龍,鄭曉龍把他招進了北視中心做美工。

做了美工的馮小剛意識到,原來所謂的美工其實就是個「工頭」,每天的工作也是繁雜無味。



也許是為了能夠在北視中心站得住腳,也許是內心的創作衝動抑制不住,從這時期開始,馮小剛開始寫東西了,並幸運地參與到了幾部電視劇的編劇工作。

沒過多久,他還得到了當導演的機會,和鄭曉龍共同執導《北京人在紐約》。



在電視劇上嘗到了甜頭後,馮小剛也想試試做電影導演的感覺。

他和王朔等人攢了個「好夢影視公司」,接連推出《月亮背面》、《永失我愛》、《一地雞毛》等數部充滿情懷的影視劇,可遺憾的是,這些作品全部都被無情的「斃」掉了。

馮小剛被「那間房子」殘忍地拒之門外。

那些年,電影行業十分不景氣,北京電影製片廠廠長韓三平在看到《紅番區》、《真實的謊言》等引進大片票房大熱後,決定也要拍賀歲片。

聽說消息後,馮小剛看到了機會,進不去「那間房子」,就搭個帳篷!



他和王朔帶著名為《好夢獻給你》的劇本來到北影廠參選,結果成功中標。

經過反覆修改,這部由王朔小說《你不是一個俗人》改編的電影,定名《甲方乙方》開拍,韓三平當時下令,北影廠所有生產活動全部為《甲方乙方》讓路,拍攝過程非常順利。

該片在中國電影史上至少創了兩個「第一」:1949年以來第一部為特定檔期所拍攝的影片;第一部採取導演不領取片酬、而於影片利潤中提成的「風險共擔」形式的影片。

《甲方乙方》以3000萬元人民幣的成績奪得1998年中國電影票房冠軍,並且確立了「賀歲檔」的概念,同時也開啟了馮小剛的另闢蹊徑之路。

第二年,馮小剛趁熱打鐵,又拍了《不見不散》。這時的他,還是對「那間房子」念念不忘,拿出了幾年前寫好的劇本《一聲嘆息》。

韓三平看到劇本之後表示,如果你想拍這個《一聲嘆息》,必須再拍一部賀歲片。

為了《一聲嘆息》能夠拍攝並上映,馮小剛生憋出了一部《沒完沒了》,完成了早期的賀歲三部曲。



正當馮小剛打算以這種「以片養片」的形式繼續前行時,奇怪的事情發生了,「那間房子」裡的人們紛紛走了出來,也都搭起了帳篷,擺上了計算器,研究上了票房加成。

馮小剛回頭一望,原來那個戒備森嚴的堡壘失守了,變成了人人皆可入住的旅遊景點。

而門外的帳篷卻鱗次櫛比,儼然具備了營地規模。



馮小剛義無反顧的丟棄了帳篷,鑽進了那間曾經嚮往無比的、象徵電影殿堂的房子。他逆著隊伍往回走,開始表達自己的想法和心中的訴求。



《1942》、《唐山大地震》、《芳華》、《我不是潘金蓮》逐一誕生,甚至在《只有芸知道》中還用風景畫講起了故事。

拿《我不是潘金蓮》來說,這種題材的電影已經近乎絕跡,可馮小剛卻能夠拍出並上映,這和他多年積累的人脈和觀眾緣是分不開的。



馮小剛說:「現在的商業片市場,年輕導演一個比一個生猛,票房超過10億的比比皆是,也不缺我一個馮小剛,但是另外的一條路上缺我。」

而他也要感謝那幾部被「斃掉」的作品,如果不是那一段經歷,很可能他就會順著當時的感覺繼續拍電影,然後一路奔著「李雪蓮」而去,那樣的話,也就不會有現在的馮小剛了。

相關焦點

  • 當年,馮小剛徐帆本就互相看不上,是什麼讓他們選擇結婚的?
    當是徐帆只不過是《大撒把》的女主,男主是葛優,估計她怎麼也沒想到因為這部電影開始了她將近6年見不得人的小三生涯。電影製作完成樣片出來的時候,導演夏剛邀請馮小剛一同觀看。葛優也跟著馮小剛一起去北影廠看樣片,在放映室,兩人嘴皮子嘚吧嘚的不帶停的一直在神聊。
  • 43頂帳篷搭出「溫暖小棧」
    「特製」的透明防寒帳篷。夏雪晴攝 本報訊(通訊員 夏星草 融媒體記者 夏雪晴)12月22日,隨著玄武區鎖金村街道工作人員將最後一頂帳篷安裝在鎖金一村小區垃圾分類站點邊,街道72個分類點位外的帳篷已全部到位。垃圾分類督導員自此有了可遮風擋雨的「溫暖小棧」。 今年,隨著南京垃圾分類全覆蓋,鎖金村街道前期招募的100餘名垃圾分類督導員相繼上崗。
  • 帳篷不僅是一種工具,更是一種生活方式,記錄我的帳篷生活
    我的第一頂帳篷是和幾個朋友約好一起出去野外露營的時候買的,那時候只是從各種電影中看到過帳篷,也曾想過買一頂自己的帳篷約上自己心愛的人一起去野外近距離接觸大自然。可是總是感覺自己一個人出門太過危險,於是一直未能成行,直到約了三四個朋友之後才敢走向戶外。
  • 一裡路程、一頂帳篷、一場爽約——三對夫妻的抗疫故事
    新華社深圳2月9日電 題:一裡路程、一頂帳篷、一場爽約——三對夫妻的抗疫故事新華社記者周科、王豐這個春節,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無數人的出行計劃和安排。一裡路程、一頂帳篷、一場爽約,記者走訪了三對夫妻的抗疫故事。600米的「異地戀」皇崗和福田兩個口岸,直線距離不過600米。近段時間,工作在兩個口岸的新婚夫妻趙斌和彭欣臻,卻過上了「異地戀」生活。來自山東的他們,都是深圳海關關員。
  • 看完唐嫣新劇《燕雲臺》,好想帶上一頂印第安帳篷去草原
    遼闊無垠的草原、一頂頂洋溢大漠氣息的蒙古包,滿載邊疆風情……策馬草原奔騰,唐嫣飾演的蕭燕燕那場酣暢淋漓的摔跤PK也很精彩……天邊升起的朝陽、地平線散落的太陽,夕陽無限好,不單單是近黃昏,也有落日餘暉下的溫柔,每一幅場景都萬般生動。
  • 去西藏旅行,路邊的白色帳篷不能進?當地人:想出來可就難了
    去過西藏旅遊的朋友們,應該就知道,藏族人民居住的帳篷大多數是黑色,但路邊也會有零零散散的白色帳篷。那麼白色的帳篷和黑色的帳篷有什麼不同呢? l黑色帳篷與白色帳篷 在藏族地區,看到黑色帳篷時,你可以向裡面的牧民尋求幫助,裡面的牧民都會很熱心地幫助你。但是,如果你遇到的是白色的帳篷,就不可以隨意進去了。
  • 浙江一14歲男生負氣離家出走,地鐵口複習功課,荒地裡支起帳篷……
    可他沒想到,這頓罵會像一根刺扎進了兒子心中……圖源:網絡(圖文無關)到周五晚上,父母下班回來,發現小敏一直沒有回家,打他電話手錶關機,才發覺了異樣。夫妻倆到處找了一圈,實在沒辦法,眼看時間越來越晚,氣溫也越來越低,趕緊向派出所求助。
  • 【活動招募】租頂帳篷一家人去露營!吃戶外火鍋!採摘秋果!心情美美噠!
    2020辰星戶外露營節體驗野營的魅力享受最簡單的城市慢生活星空露營+露天電影+採摘水果+親子遊戲   讓我們共同營造一場心與星的邂逅!組裝,支一頂溫馨的帳篷一起分享心中的小秘密轉眼又到了橘子成熟的季節看著滿園的橘子心情不禁也跟著變甜 常在戶外活動的小夥伴身體會更強壯、更健康靈敏哦關鍵的一點每天保證2個小時的戶外活動時間可以讓我們遠離近視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咱們還有什麼理由不多去戶外呢
  • 天幕帳篷是何物 綠世界天幕帳篷介紹
    隨著戶外活動的成熟,露營不再是長途戶外活動中,解決住宿的唯一選擇,已經逐步走向休閒生活的領域;通過露營生活,大家可以享受不同的體驗,能夠享受到更多的美景;可以真正的置身戶外放鬆心情,達到身心愉悅的目的。小編作為一個戶外小白來說,第一次看到這個名字甚至不知道具體含義,為何要叫天幕帳篷?相信會有一部分朋友和我一樣,不知道它的具體用途,下面就請跟隨我一起來了解下綠世界這款天幕帳篷。
  • 我在海邊支起一個帳篷
    在學校的對面開有五家自助餐館,是那種只做烤肉的那種,買的不貴,38元便可和老闆娘侃一侃大山,講一講這小店裡發生的故事。在煙臺地標性的商場-大悅城的頂層有一個很大的露臺,那是我無意間發現的天堂,我去過那裡的書店,點了一杯卡布奇諾,面朝大海一頁一頁看著旅行者的遊記,和朋友在旁邊的無人超市買上兩杯雞尾酒,向著大海敬我們此刻的自由。
  • 14歲男生負氣離家出走,地鐵口複習功課,荒地裡支起帳篷…
    家裡一千多塊錢,他帶走七百多,還有書本、作業、一隻帳篷他帶出去了。」母親邊說邊哭了起來,14歲的兒子會去哪兒呢?  兒子進了地鐵卻從地鐵站消失  值班民警問清楚緣由後,通過監控再結合巡邏民警開始尋找小敏的行蹤。  監控畫面顯示,傍晚,小敏出現在花園街,他拎著大包小包坐上了一輛公交車,在6點半到了地鐵5號線綠汀路站A口。
  • 《一九四二》背後故事馮小剛,有些電影註定要用時間去洗禮(上)
    1993年王朔將小說《溫故1942》推薦給了馮小剛,看完後百感交集,覺得這部小說體現的苦難展露的民族特性十分有價值,於是便種下了將這部小說拍成電影的念頭,但是當時的馮小剛還不會拍電影,馮導曾說到:「如果一開始就有條件拍,那可能1995年就拍了,但是電影我還一次沒拍過,我都不知道怎麼拍電影」
  • 諂媚、流俗,又為民請命,拍人不敢拍,馮小剛電影的這二十年
    以張藝謀,陳凱歌為代表的中國第五代導演建了座「璀璨」的, 外面的人進不來,裡面的人也進不去, 而崛起中的中國第六代導演是從挖隧道(地下電影)進去的, 等到馮小剛想進去的時候, 第五代與第六代導演又集體把皇宮鋪上了水泥地板
  • 如何選擇你的第一個帳篷?來看這篇最佳帳篷購買指南~
    如何選擇你的第一個帳篷?如果是只有一人使用帳篷,那麼一頂雙人帳篷就足夠寬敞了;除放置帳篷、睡袋、墊子之外,還有足夠空間將背包、衣物等雜物放在帳篷內;如果是家庭或朋友一起露營,共住在一個帳篷內,那麼一頂具有幾個臥室區的大帳篷是最佳選擇;帳篷說明書上會標明帳篷的搭建尺寸與適宜人數
  • 頂頂帳篷透真情 風雪裡的守護人
    雖已是立春,但由於寒潮影響,2月15日氣溫驟降,中午開始飄起雪花,一時間北風呼嘯,四周白茫茫一片。「戰疫的關鍵時刻,要先保證一線人員的身體健康!」,街道為監測點的值守人員,不僅搭建了帳篷,搬來了電暖寶,還為每位值班同志配發了暖寶寶。
  • 藍盈瑩未出道直接進組拍戲,馮小剛電影片場照劉曉慶狀態最好?
    ,沒有了女團的束縛,出了節目後藍盈瑩轉頭就進了劇組,而且這次還是班底特別強大的劇組——馮小剛新電影《北轍南轅》劇組。幾乎是《乘風破浪的姐姐》總決賽剛結束,藍盈瑩就已經進組準備開機了,最近《北轍南轅》的開機照也放了出來,馮小剛
  • 藍盈瑩未出道直接進組拍戲,馮小剛電影片場照劉曉慶狀態最好?
    ,沒有了女團的束縛,出了節目後藍盈瑩轉頭就進了劇組,而且這次還是班底特別強大的劇組——馮小剛新電影《北轍南轅》劇組。,馮小剛、王珞丹、劉曉慶等人都在其中,藍盈瑩能給進入到這種劇組拍戲,可比在女團裡待著參加綜藝強多了。
  • 杭州14歲男生負氣離家出走,地鐵口複習功課,荒地裡支起帳篷……
    父親哪裡想到,這頓罵會像一根刺扎進了兒子心中…… 到周五晚上,父母下班回來,發現小敏一直沒有回家,打他電話手錶關機,才發覺了異樣。 夫妻倆到處找了一圈,實在沒辦法,眼看時間越來越晚,氣溫也越來越低,趕緊向派出所求助。 「家裡洗曬的衣服、被褥全部幫我們都收好了。
  • 疫情防控卡點:一頂帳篷、一盆炭火,堅守一夜
    卡點執勤街邊有明亮的路燈,塑料帳篷裡些昏暗,桌上點燃著支蠟燭,羅廷明、吳永昌站在桌邊,正在仔細詢問從卡點進出的每一個人,並作仔細記錄。和平村民組是一處村民居落,約200戶,多以出租房屋為主,本地戶、租房戶約2500人,租房戶來自遵義各縣、以及省外,由於系春節期間,車輛、人員進出較大,這樣的封閉卡點,成了關鍵點重中之重。
  • 馮小剛電影的病:為民請命又背叛大眾
    以張藝謀,陳凱歌為代表的中國第五代導演建了座「璀璨」的皇官,外面的人進不來,裡面的人也進不去,而崛起中的中國第六代導演是從底下挖隧道(地下電影)進去的,等到馮小剛想進去的時候,第五代與第六代導演又集體把皇宮鋪上了水泥地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