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創業,失敗之後又打工、再創業……南京有一對盲人夫婦,經過10年打拼,成功開了3家按摩保健店。除了事業成功以外,他們的生活更精彩!打遊戲、開博客、組建樂隊……正常人喜歡的,他們都會嘗試。他們還帶領40名盲人,跟他們一樣精彩生活。昨天,在全國第21個助殘日裡,他們成立了一支盲人樂隊。
兩個同病相憐人走到一起
今年36歲的張博,原本是一名健全人。8歲時,因為太調皮,他被雷管意外炸瞎了雙眼。之後兩年,父母背著他四處求醫問藥,花光了所有積蓄,卻沒能讓他重見光明。不過,他的人生並沒有變得一片黑暗。
「老家有一所盲校,校長非常好。」張博說,校長不僅沒有收他的學費,還免掉了他的住宿費。就這樣,他分文沒花,就學了兩年盲文。為了讓他有更好發展,兩年後,父母攢了一筆錢,將他送到了南京盲校。在這裡,張博從小學,一直讀到大專畢業,掌握了很多生存技能。
在那裡,他還認識了現在的妻子莊愛軍。她6歲時出麻疹發高燒,導致視網膜脫落。但是,被醫生誤診了,以致雙目失明。同病相憐的兩個人,有很多共同語言,他們都是音樂愛好者,張博的薩克斯吹得好,莊愛軍的鋼琴彈得棒。學校有文藝演出,他們還同臺表演。
一次失敗賠光幾年積蓄
大專畢業後,好學的張博回到徐州老家,跟一位老中醫學脈診。莊愛軍則飛到了深圳,直接做了一名按摩技師。
3年後,張博學有所成,也跟著去了深州。因為技術好,張博在深圳很受歡迎,很多客人點名要他按摩。他的收入也不菲,在上個世紀90年代末月收入就達到了四五千元!莊愛軍也有絕活,她擅長給孩子推拿,很多孩子發高燒,家長都會請她幫忙,收入因此也不少。
2001年,小夫妻倆決定回南京創業,在二道埂子(現在的「莫愁湖東路」)開了一家按摩店。本以為技術好,就能大展拳腳,不料半年後他們就虧了4萬多元。 「現在想來,當年的思路不對。」張博說,他們用深圳人的思路在南京創業,所以活不下去。
但是,他們並沒有絕望。此後,他們又繼續給人打工,進行原始積累。2006年,他們再次創業,成立了經禪和按摩保健有限公司,事業蒸蒸日上。短短5年,他們已經在太平南路、莫愁路、江東路有了3家連鎖店。第4家店,也將在今年底開業。
打理這麼多店,很忙。不過,不管有多忙,他們都沒有忘記過好每一天,而且是帶著40名盲人員工一起快樂生活。
成立樂隊一起吹拉彈唱
他們的按摩店,有專門的員工休息室,並配備了多臺電腦。休息時,技師們可以在裡面上網、打遊戲、「看」小說、「聽」電影。
張博很潮,他帶頭開了微博。儘管只是隔三差五發一條消息,還是吸引了幾百名粉絲。「我們都去看他的微博。」呂高揚說,覺得挺有意思,現在大家都開了微博。前一段時間,白領「過勞死」在網上引起激烈討論,員工們就很感嘆:「怎么正常人還沒有我們盲人生活豐富?」
盲人小宋告訴記者,張博每年都會組織全體員工外出郊遊,儘管看不到,但是他要讓大家感受大自然。「你拓展訓練過嗎?」採訪時,小宋很得意地告訴記者,他們都進行過。搭求生牆、玩信任背摔……各種難關,他們都團結過關了!
盲人找對象相對比較困難,張博和妻子定期組織聯誼會,為員工創造戀愛的機會。店裡有7對員工結成了夫妻,張博和妻子專門給他們準備了「夫妻房」。
昨天,他們還在全國第21個助殘日裡成立了一支盲人樂隊。原來,40名盲人員工,和張博夫婦一樣對音樂很摯愛,大多數人都會樂器。吹笛子、吹小號、拉二胡、拉手風琴、彈吉他……大家各有所長。張博說,很多人都關心殘疾人,以後有機會盲人樂隊也會去社區表演,回報社會。
快報記者 鍾曉敏在太平南路為你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