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杜恩湖
「請轉告關心我的家鄉四川親人們,我現在就讀於上海出版印刷高等專科學校,再過幾個月,我就要從上海大專畢業了。」
12年前,林浩在汶川縣映秀鎮漁子溪小學讀二年級。5月12日下午,「5.12」大地震發生後,因勇救同學,他於6月份被授予「抗震救災英雄少年」稱號。2008年的奧運會開幕式,林浩與姚明一起擔任了中國代表團的國旗手。那年林浩9歲。
後來,林浩參加了很多活動,比如電影《唐山大地震》《鋼鐵俠3》的發布會。一晃幾年過去了,林浩幾乎銷聲匿跡了,林浩到哪裡去了?12月11日下午5時,經過經紀人田先生安排,封面新聞記者獨家採訪了林浩。
受身高影響沒考上影視學校
林浩聲音明亮,已經不是當年的童聲。在電話裡,林浩告訴封面新聞記者,三年前,他因個子不夠1米7,沒有考上影視表演大學,而是考上了上海一所專科學校。因學習文化產業管理成績優秀,他連續三年一直當班長。
前不久,他申請加入中國共產黨,目前已經是預備黨員。林浩在電話裡告訴封面新聞記者:「我收到邀請,從映秀前去上海讀小學,從小學到大學,我一直是班長。那幾年,我參與了很多影視劇的拍攝。」
「那時,我夢想是當一名演員。《我的特一營》,是我拍的最後一部戲。隨後我參加中考,進入了影視表演專業高中。那時,我想通過理論角度梳理,提升自己的表演。」
「這條路並非一帆風順。去中戲、南藝、上戲參加校考,都沒有通過。當時,各大校園都有明文規定男生身高要求1.7米,也許身高成為障礙,限制了我當演員的可能。但即使有硬性要求,我還是勇敢地報名並經歷了那幾場對我人生有著積極影響的考試, 經歷即成長,人生可能與考試有點類似吧,男人還是要有點亮劍精神吧,明知身高不夠,我還是想試試。後來,我考入上海出版印刷高等專科學校。2018年,我參加了學校的軍訓,因為訓練刻苦,我被授予優秀學員稱號,在學校開學典禮上作為代表發言。」
校園生活豐富 每周打兩份零工
電話裡,林浩顯得很成熟。「很多時候,我就是個普通的大學生。為了在學校沉澱自己,我沒有再接戲。我和所有同學一樣,每天上課,去圖書館看書,參加社團活動。我在上海結識了很多朋友,我們有很多共同話題。」
課餘時間,林浩和同學一起創辦了跳蚤市場項目,鼓勵大家把閒置的二手物品提供給有需要的人。「我經常到各個宿舍去宣傳這個項目。」
後來,林浩和同學們創建了校園服務平臺「愛之鏈」,為大家提供二手物品、物流配送、就業信息等等。通過線上搶單,同學將閒置物品送到指定地點,就能賺取酬金。大學期間,他發起的青年創業項目多次在上海市獲獎。
林浩說:「我自己做方案、做路演,帶著大家一起爭取資源。我想,如果不做演員,未來我會成為一名創業者。」「每周,我會打兩份零工。我沒有耽擱學業,大學以來,每學期我都能獲得獎學金。獎學金差不多能抵得上我的學費了。」
上大學以來,每學期每周末及每個寒暑假都會在外面打工,勤工儉學。大學期間,林浩一直從事的是銷售和營銷工作,賣過鞋和衣服,幹過塗料推廣營銷,和同學一起創辦過校園二手市場等項目並獲得上海市相關部門的創業獎項等。
林浩打工時有時被人認出,同事或者領導都很驚訝。但為了不引起別人的注意,平時在學校和在外打工,做人做事都很低調,但對自己的品行等要求絲毫沒有減少。2019年「五四」青年節,林浩獲得了學校的五四青年標兵稱號,後來成為中共預備黨員。2019年9月還在北京參加了CCTV直播的建國70周年晚會《奮鬥吧中華兒女》。
未來希望從事文化相關的工作
林浩談起了抗震小英雄一事,他說,「距離我獲得那個沉甸甸的『抗震小英雄』稱號,已經過去12年。我長高了,一度生活在聚光燈下,也曾遇到過困惑。我曾說過,地震前,我是個普通的留守兒童。地震過後,我的生命裡多了很多東西。這一切對我而言,都是難以忘懷的人生經歷。我曾與在上海的小學同學聚會,我們都長大了。我也多次回到汶川遺址,祭奠逝去的生命。我希望,人們能夠銘記這場災難,我更希望,每個人都能回歸自己的生活,一步一步地走下去。」
當封面新聞記者問林浩:「畢業後,你的夢想工作是什麼?」林浩充滿信心地說:「我喜歡上海,喜歡我所學的文化專業。有機會,有好劇本,我將去拍戲。如果沒有,我會從事文化產業相關工作。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我會好好表現,爭取早日成為正式黨員。從小事做起,好好為人民服務,是我的青春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