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屆《我是歌手》李健雖然與歌王失之交臂,但在不少小夥伴的心中,他才是《我是歌手》第三季的「歌王」...不知小夥伴是否還記得,在上一場比賽,李健輕吟淺唱一首電影同名歌曲《假如愛有天意》...孫楠更現場爆料,李健看這部《假如愛有天意》更是看了17,8遍,甚至還想填詞...其實電影妹也非常喜歡這部電影,今天我們就一起看看這部電影到底講了什麼...
先來看一下這部電影的評分:
《假如愛有天意》是由導演郭在容擔任編劇及導演,孫藝珍、曹承佑、趙寅成等共同主演的韓國愛情電影,其創作靈感來自韓國小說「RAINFALL」(《陣雨》,作者黃順元)。
在此之前,2001年,郭在容憑藉《我的野蠻女友》獲得第39屆韓國電影大鐘獎最佳改編劇本獎。
而2003年《假如愛有天意》,也是他個人事業的巔峰——獲得第24屆韓國電影青龍獎最佳導演獎提名。
此後不論是《雛菊》,《我的女友是機器人》,乃至去年年末在中國上映的《我的早更女友》,均已水準不再,實在可惜。
當然,一個導演,能有一部作品在12年後還被人念念不忘,某種意義上,已是成功。
《假如愛有天意》至今仍讓全世界的觀眾流淚。
在該片的IMDb評論頁面中,來自英國、美國、泰國、菲律賓、全世界觀眾,他們的感動,貫穿了12年。
「帶你陷入自己的回憶」(菲律賓觀眾)
「記得帶上紙巾」(美國觀眾)
「一部永恆的浪漫愛情電影」(印度觀眾)
「韓國最好的愛情片之一」(美國觀眾)
「我哭成狗了……從來沒有這樣過」
郭在容擅長拍愛情電影,而緣分,是他作品裡一直的母題。
《我的野蠻女友》——張揚,《假如愛有天意》——內斂,但都喜中蘊悲。《野蠻女友》在說:人若有緣就是翻了一百個翻也能再見面。而《愛有天意》則在說,人若有情,便是幻化成下一代也會在一起。
這是一個關於初戀的故事——由一對母女發生在二個不同年代的愛情故事組成。
一個在遙遠的1968年,另一個在2003年的現代。
- 1968年 -
1968年夏天,身為富家千金的珠喜,在暑假時無意間遇上了一個叫俊河的男生。
兩人一見鍾情,相約去看村裡的鬼屋,一起尖叫然後相視大笑,度過了開心的一天。
突如其來的風暴,把他們的船吹走了,珠喜在途中又把腳弄傷,俊河只能背著珠喜繞湖步行回去。
他微笑著對珠喜說,「你輕得我能把你一路背到漢城去」。珠喜笑了,她把脖子上的項鍊送給了俊河。
回到學校,兩人找著各種機會述說思念。
但當珠喜參加學生運動,被催淚瓦斯燻得眼淚漣漣時,俊河卻踏上了參軍遠去的列車。
珠喜依依不捨地在轟鳴的汽笛聲中奔跑,大叫俊河的名字,「你要活著回來!」
最後俊河活著回來,但他的雙眼已經看不見了。他沒有告訴珠喜,他只是說「你沒有變,還是這樣美麗。」
他騙珠喜自己已經結婚,生活得很好。
珠喜心碎地嫁給了俊河的朋友,三年後生下了女兒梓希。
當丈夫死後,才有人告訴她,俊河已經去世了。他在珠喜結婚後才娶妻生子,當年說謊,只是不想拖累她。
- 2003年 -
2003年,正在上大學生的梓希,是一個有個性的倔強女孩。
她暗戀著戲劇學會的尚民,卻被同樣暗戀尚明的好友要求代寫情書,結果反而促成了他們。
她識相地給好友製造機會,自己只能遠遠看著心儀的尚民。
但她不知道,尚民其實也喜歡著自己。
終於,圖書館門前的一場大雨,讓兩個互相有好感的人走在一起。
梓希給尚民講述自己的母親珠喜的愛情故事,發現原來尚民的父親,就是當年珠喜深愛的俊河。
當俊河取下當年作為定情信物的項鍊,戴在梓希脖子上時,兩代人的愛情終於匯合,得到圓滿。
影片2003年1月在韓國上映,獲得154.5萬觀影人次。剛出道的孫藝珍也憑藉片中的清純形象,成為當時韓國的「國民初戀」,並拿下了青龍獎、大鐘獎、百想藝術大賞的最佳新人女演員獎。
坦白說,電影並非無懈可擊,比如俗套的故事。
但如網友@追風箏的人所說:
俗套的故事並不是毒藥,俗套中加入有趣的細節,也盡能成為有趣的俗套。
郭在容的電影,賣點不在情節,而在每個小橋段的精心安排和溫馨氣氛的營造,唯美、細膩、感傷。
影片中令人心醉的細節比比皆是。
比如,俊河和珠喜在舞蹈課上翩然起舞,輾轉過幾個舞伴,終於手拉手,復又快速分開,彼此眉目間溫存笑意,那是擋不住的情愫。
當珠喜因為沒有見到俊河,滿懷失望地走進家門,回過頭才看到,俊河在樓下用反覆開合、一亮一滅的路燈表達愛意。
藝術館裡,梓希、秀景和尚民並排走,梓希與尚民錯開互相偷看彼此的眼神。
這樣的橋段在《愛在黎明破曉前》也有過。
當梓希得知心儀的男生對自己也有愛意時,即使有傘,卻選擇淋雨奔向愛人。
「我不是唯一一個有傘而淋雨的人。」
這些騷動細節,讓看電影的我們,或多或少都能找到曾經心動的瞬間。
「無論本身的故事脈絡如何,一切優秀的愛情橋段,無非只是一劑催情的旁白,每個人都只會在自己的故事中哭泣。」
唯美的畫面也是《假如愛有天意》的一大殺器。
不比西方集中體現時尚元素,韓國青春愛情片慣於注入自然元素——廣闊碧藍的大海,蔥蔥鬱鬱的群山,清幽曲折的小溪,簡陋溫馨的田園。
每一個背景仿佛都像東方的山水畫一樣精緻、細膩、淳樸,與整體的散文化風格一脈相承。
除此,唯美的配樂也幫了不少忙。
郭在容的電影推出過不少膾炙人口的歌曲,比如,《我的野蠻女友》中的《I Belive》(《我是歌手》總決賽韓國歌王鄭淳元正選了它)、《假如愛有天意》的《你對於我、我對於你》,《野蠻師姐》主題曲《敲開天堂之門》等等。
而在《假如愛有天意》中……
一開始,弦樂版《卡農》徐徐奏起,把我們帶回到那個久遠的年代。
珠喜和俊河經泰秀引見,深情地奏出《你對於我我對於你》的慢速版,小提琴從悠揚婉轉化為愉悅而富有彈性,讓觀眾歡快不已。
校園躲雨時,男聲演唱的《Me in You You in Me》,把梓希受寵若驚的欣喜之情表現得淋漓盡致。
這些點睛之筆的配樂,恰如其分地充當了對電影詮釋的紐帶,對烘託影片整個氣氛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最後,最經典的,莫過於導演用心設置了許多前後呼應的細節,這些「命中注定」的巧合,讓最後「俗套」結尾更容易為觀眾接受。
比如片中兩次出現的「多人並排走」的場景:
第1次是在藝術館裡梓希、秀景和尚民並排走。
第2次是放學後珠喜、俊河、泰秀和繞口令姐並排走。
傳達出相愛的兩個人沒辦法表白的情緒。
再比如片中淋雨的場景。
前一代人的故事裡,珠喜和俊河在鬼屋度過了歡樂的一天,兩人在草棚中避雨。
後一代人的故事裡,尚民假裝沒帶傘,用衣服為梓希遮雨去圖書館。
這兩個時刻,也正是兩對男女愛情升華的時候。
還有片中的「彩虹」,一共出現了3次。
影片開頭梓希收拾舊書時。
珠喜和俊河在雨後吃西瓜的時候。
最後珠喜帶著女兒梓希,得知俊河死訊。
象徵著愛和希望。
正是有了這些前後呼應的細節,女兒與母親兩代人的愛情才最終拼湊合圓,讓愛情天定,緣分人為的愛情法則真實可信。
簡而言之,《假如愛有天意》不是《鐵達尼號》式瀟灑悲壯的史詩,也不是《情書》般哀愁清寂的詩歌,它更像是生活化的日記,沒有太深的含義,不乏庸俗的煽情,還包含著太多的不可思議,但它可能捕捉到愛情最神奇的一面,它告訴我們,愛情,你要相信,才能看到它。
來源:毒舌電影dsmovie
想進電影群請加電影妹(helloweiweihappy)or小秘書微信(lvshang008)暗號:電影追殺微媒體聯盟,中國最大的移動新媒體聯盟,服務訂閱用戶超過50,000,000!電影天堂是微媒體聯盟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