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女人的《長恨歌》: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2021-02-07 少禾君

王安憶的《長恨歌》開篇就好像老上海的舊唱片,咿咿呀呀半天,但是它就好像有著無窮的魔力,讓我一直忍不住追尋著這支老掉牙的曲子,想看清那端的人和事,眼前浮現出一張張黑白照片式的畫卷。

有人說王安憶的小說開場太過囉嗦,又有人說《長恨歌》這篇小說不該用散文的筆法寫成,可是我倒是想起了一個詞:文無定式。小說《長恨歌》就像一個女子在如泣如訴地訴說她的一輩子,其中有著無盡的哀怨,所有的不甘,還有無限的委屈。

小說開端經歷了老長老長看似不搭架的鋪墊後,女主人王琦瑤終於猶抱琵琶半遮面,在雲霧繚繞的虛幻中款款走來,其實這個曲折蜿蜒的鋪墊就預示著王琦瑤命運的波折。

記得張愛玲曾經寫過一篇《紅玫瑰與白玫瑰》,小說中的男主佟振保就是深陷於究竟選擇紅玫瑰還是白玫瑰的兩難境地,當然無論最後做出了哪種選擇,都是一種遺憾。有人感嘆男人太貪心,可是女人又何嘗不是呢?《長恨歌》中的女主王琦瑤在幾個男子的愛情之間來回徘徊,總是在對的時間遇到了錯的人,但對的人到來時時間又錯了,最後一切都是枉然,只留下綿綿無盡的恨.

今天我們一起走入王琦瑤那幽怨的《長恨歌》中,解讀一下女主的四段戀愛經歷,從中我們可以感受女主的愛情觀,以及折射出來的價值觀和世界觀。

01、在對的時間遇到錯的人是一種悲傷:在最美好的年華,王琦瑤為了安逸富足的生活選擇了做情婦的道路

①在最美好的年紀,王琦瑤在事業的巔峰之期選擇了上海最有權勢的李主任,選擇了麵包卻丟棄了愛情

小說的主人公王琦瑤出身於上海小戶人家,可是老天卻給了她一副不凡的姿容,讓她有了逃離清貧的心,一次無意中參加的選美活動,讓王琦瑤躋身於上海名媛的行列,成為了上海灘炙手可熱的「三小姐」。

在最美好的年紀,事業走入巔峰之際,十九歲的王琦瑤這個聰慧的女子在一番盤算和考量後,將程先生的真情如廢紙屑一般扔掉,因為程先生除了真愛之外,是無法給她光鮮亮麗的生活,王琦瑤為自己選擇了一條捷徑-委身於有權有勢的李主任。

在這段關係中,李主任需要的是年輕身體的安慰,而王琦瑤需要的是一個安逸而富足無憂的生活以及一種前所未有的安全感,兩人各取所需,但隱隱約約中透著一點牽掛和愛意。不然李主任不會在危難關頭,還不忘回來看她一眼。

②在對的時間遇到了錯的人,結局註定是悲傷的

王琦瑤年輕懵懂的年紀卻經歷了一個成熟老道的男人的愛,在利益前提下,那點殘存的愛意顯得過於蒼白和單薄,王琦瑤更像是一個被圈養的金絲雀,每天過著富足卻孤寂的生活,所有的生活重心就是等著主人的到來,享受那一刻歡娛的時刻,這就是選擇捷徑付出的代價。

在對的時間遇到錯的人,往往註定是悲傷的。表面看來無論如何圓滿妥帖,可是其中的傷痛只有自己知曉,那又如何呢?人有時就是這樣兩難,顧得了表面的風光無限,就無法顧及內裡的蒼涼和苦澀,選擇了誘人的麵包,就無法得到隨心所欲的愛情。

王琦瑤自然是明白這個道理的,所以她即便是心中有所哀傷,但是卻也顯得從容淡定,可是她卻不知道,人生就像一個棋局,開局很重要,一步錯,步步錯,一子不慎,滿盤皆輸。所以她的人生開始的基調就沒有定好,未來註定無法是一支歡快的曲子。

02、太過篤定的愛註定會被錯過:程先生對於王琦瑤的愛是無怨無悔,可是原來不計回報的愛有時會變成一種不堪承受的負擔

王琦瑤最先遇到程先生,程先生也立馬愛上了這個美麗的女子,也許他們中間隔著太多的東西,先是因為中間隔著一個蔣麗莉,其實蔣麗莉算不得什麼阻礙,因為憑著王琦瑤的性子,她是不會因為友情而放棄愛情的。其實他們之間最大的障礙就是程先生太過無私,記得張小嫻說過一句話:

要留住一個人,就要時刻讓他感到你會離開

程先生給王琦瑤的愛就如一潭死水,毫無波瀾,又帶著點小男人的懦弱,他缺少那種霸氣,他的愛總是藏著掖著,其實當初王琦瑤對於程先生是有過愛意的,也許程先生太過詩意和理想化,喜歡那種」潤物細無聲「的表達方式,希望有一天彼此的感情能夠水到渠成。

遺憾的是王琦瑤並沒有按照他設計的劇情走下去,直到後來出現了霸道總裁李主任,程先生痛苦意識到自己的一切鋪墊和努力只是成就了一個風華絕代的王琦瑤和李主任的故事,自己只好在小角落裡獨自品嘗孤獨和失意。

程先生有點沉醉於一味的愛和付出,就像詩中所說的:

「你見,或者不見我,我就在那裡,不悲不喜。你愛,或者不愛我,愛就在那裡,不增不減。」

這樣的愛深沉似海,但是卻無法感動年輕的王琦瑤,王琦瑤個性是喜歡有挑戰性的,而太過篤定的愛反而無法讓她產生激情。

多年之後,王琦瑤已經經歷了許多生活的磨難和人生的酸甜苦辣,再次遇到程先生,還是那個死心塌地的他,王琦瑤依然選擇了拒絕,她說她對他只有感恩,程先生徹底失望,選擇了離去。也許這份愛太過沉重,王琦瑤害怕自己會無以回報,所以兩人無緣這份愛。

有人說愛就是不求回報,其實哪裡有什麼愛是不求不回報的,只是愛得太過深沉和執著,程先生曾經當著蔣麗莉失聲痛苦,因為他為自己的付出得不到相應的回報而痛苦。他只是因為投入了太多愛,不忍心放手,他那種愛看著確實令人動容,他可以眼見著王琦瑤成為他人的情人,然後再看著王琦瑤懷著別人的孩子卻無怨無悔地悉心照顧,一生為之守身如玉的程心中該有多少無奈和心酸。

這一切,王琦瑤當然心知肚明,她知道這份愛太過沉重自己無法回報,她再次回絕了。莊子說「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大抵就是這個意思。雖然殘忍了些,但終究好過將來被現實生活打臉好,帶點殘酷的完好結局終究好過在現實面前的破敗感。

不知道程先生在離開的時候,究竟是愛情徹底破滅的萬念俱灰,還是一種解脫的徹悟,無論是哪種,那種傷痛是顯而易見的。《長恨歌》與其說是王琦瑤對於自己的一生情愛的恨,不如說是程先生終其一生愛而不得的恨吧。

03、在錯的時間遇到對的人只留下一聲嘆息:真心準備為了自己活一次,為了愛再勇敢一次,卻已經錯過了良機

李主任飛機失事後,王琦瑤回到鄉下收拾了心情重新回到上海,她決定重新開始新生活,她遇到了康明遜,並且兩情相悅,情投意合,這次王琦瑤以為終於遇到了真愛,可是他們相遇的契機不適合,他們在一個不是對的時候彼此相遇,即使真愛,那又如何呢?

①原以為是彼此的真愛,卻因為在錯的時機,一起都變得枉然

康明遜出身於一個舊式大家庭,父親開著一家打工廠,家境優渥,他雖然是父親的姨太太所生,但是畢竟是家中唯一的兒子,故從小過著萬千寵愛於一身的日子,所以他對於王琦瑤縱使有著真愛,也無法抗拒家中長輩們的安排,他只是一朵溫室的花朵,離開了家,他便立即失去了光環,連自己的生計都難以為繼。

而那時的王琦瑤已經不是一個初涉世事的少女了,她內心是滄桑又有著閱歷的女子,如果是當初那個純潔的少女王琦瑤遇到康明遜,也許兩人還可以成就一對美好的姻緣,可惜在人生拼圖中時間錯了,其他的自然就無法完美了,一切都錯了,一種無法從頭來過的錯。

康明遜不敢也不會為了她不顧家庭背景,連王琦瑤自己都知曉「太平就是福,哪裡還敢心存奢望」。康明遜的那點愛終究只是「劫後餘生」,本就沒指望千秋萬載,所以她可以坦然面對康明遜最後的消失,王琦瑤知道這一天遲早會到來,就像她自己的好年華,終究是要散去的。

②錯失了時機的愛,註定要為此付出代價

更可悲的是王琦瑤還要收拾心情,給未出世的孩子找個父親,情場老手薩沙成了最佳人選,女兒身份有了著落了,這場半真半假的愛情遊戲也就此告終。小說中的這段描寫真的是太過精彩了,王琦瑤有多麼無奈和心酸,康明遜就有多麼自私和無情。對於王琦瑤和康明遜的愛情來說,有點像狗尾續貂的諷刺意味,給本來一段好好的愛情敗了興致。

其實究竟是時間錯了,還是我們自己錯了,究竟是我們真的遇到了對的人,還是我們自以為是,一廂情願認為遇到了對的人,就如王琦瑤明知這是一場沒有結果的愛情,依舊飛蛾撲火,卻依然無怨無悔,康明遜明知道無法給予鍾愛女子一個可期的未來,依然要進入一段沒有結果的愛情。也許我們都太過自私,卻只好自欺欺人說:「因為時間錯了,所以我也無能為力。」

04、在錯的時間遇到錯的人只能是一場無言的結局:有了麵包,想抓住青春的尾巴再次品嘗美好的愛情,卻原來只是一場黃粱美夢

此時的王琦瑤已經是經歷了人生的酸甜苦辣,她已經有了一種豁然開朗的超脫,李主任的亡故讓她知曉了生命的無常,康明遜的逃離讓她明白了愛情的虛幻,而老克臘的出現再次激起她心底的那點激情,想在這中年的年紀在抓到一點尾巴,再次為自己純粹地愛一次。

年僅二十多歲的老克臘,他明明是初出茅廬的小清新,卻有著「為賦新詞強作詞」的矯情,他二十多年的年紀,本來是一個對著世界充滿著新奇的莽撞少年,卻要玩深沉,假裝看透世事,追求一種懷舊的精緻的生活腔調,正好王琦瑤又是一個活脫脫帶著懷舊色彩的上海女人的調調,曾經得過「上海小姐」第三名的她就是舊上海女人的特有標籤。

懷揣老上海情調的老克臘遇到了滿是舊上海腔調的王琦瑤,兩人就這麼戀上了,兩人在虛虛實實中戀愛了,可是終究這是一場兩人一起精心編織的夢,老克臘終於覺醒了,知道自己愛上王琦瑤只是因為被她身上的懷舊情調所迷惑,所以他義無反顧地逃離了。

老克臘就這麼沒來由地來了,又毫無預兆地走了,只剩下王琦瑤的一聲嘆息。

王琦瑤最終被「長腳」搶劫而死,她短暫又綿長的一生終於過完了,但是多少幽怨、哀傷和無奈卻如那唱機中舊唱片的哀傷的曲調,嫋嫋不絕於耳。

總結一下:

華麗的旗袍無法掩飾內心的傷痕,那些傷口總是在不經意時咧著破敗的口子,王琦瑤在情情愛愛之中兜兜轉轉,每一次以為遇到了真愛,卻一次次被現實打得生疼。

李主任帶著權勢的光環帶給她一段富足的生活,康明遜帶給他一段甜蜜短暫的愛情後決然離去,而老克臘則帶著迷戀又崇拜的心情帶給她一段夢幻的老少戀,程先生帶著滿腹的愛惆悵離去。永遠相伴王琦瑤身邊的似乎只有無盡的寂寞和綿綿的恨意。

讓我們一起來聆聽這首哀怨纏綿卻又盪氣迴腸的曲調,進入舊上海看一個美麗女子曲折的一生吧,究竟是時間捉弄了這個女子,還是命運弄人呢?也許每個人心中都有不同的答案吧。

相關焦點

  • 【人文素養】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白居易《長恨歌》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白居易《長恨歌》帝王的愛情是個偽命題。
  •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又是一個下班後的落日黃昏,一個人走在田野裡,落寞與孤獨塞滿了心裡。想起剛才回城的班車一輛輛地離去,想起你的身影與我越來越遠,我的心如被撕裂,血在不停地滴落。痛的感覺,無法用用詞語來形容比擬。透過辦公室的窗戶看著你走近又走遠,然後消失在視野,淚又溼了眼底。原來,我還是那樣地愛你!只是只能這樣遠遠地望著,不可以再靠近一點點距離。
  • 【經典賞析】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緩歌慢舞凝絲竹,盡日君王看不足。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九重城闕煙塵生,千乘萬騎西南行。翠華搖搖行復止,西出都門百餘裡。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花鈿委地無人收,翠翹金雀玉搔頭。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黃埃散漫風蕭索,雲棧縈紆登劍閣。
  • 「天地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一首長恨歌,道出痴情白居易
    「天地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這是白居易寫的《長恨歌》中的一句,白居易與朋友在馬嵬坡遊玩,觸景生情,寫出了《長恨歌》。有人說《長恨歌》是白居易諷刺唐太宗愛美人,而誤了江山。的確,在詩的前半部分的確是諷刺了唐太宗的昏庸無道,也就是「雲棧縈紆登劍閣」之前便是。
  • 此恨綿綿無絕期 | 我國第一部清唱劇《長恨歌》
    《長恨歌》第五樂章《六軍不發無奈何》從來好事易摧殘,只怨緣慳!迴腸欲斷情難斷,珠淚雖乾血未乾,勸君王,悽涼莫為紅顏嘆,珍重江山!兩情長久終相見,天上人間。此樂章承上啟下,是楊貴妃在六軍逼迫的壓力後寧願自我犧牲,顧全大局。
  • 多情自古空餘恨≠此恨綿綿無絕期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天涯何處無芳草。牆裡鞦韆牆外道。牆外行人,牆裡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蘇軾《蝶戀花·春景》色不迷人人自迷,情人眼裡出西施。有緣千裡來相會,三笑徒然當一痴。—黃増《集杭州俗語詩》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
  • 白居易姓白名居易,字樂天,為何卻寫下「《長恨歌》」?
    為什麼提到這部電視劇呢,是因為劇中由王大陸飾演的渤王在其中一集問馬摘星,說他很好奇,白居易名居易字樂天,按道理來說應該是比較豁達的,為什麼卻寫下了《長恨歌》,而且還是「此恨綿綿無絕期「,他到底是有多恨?這一問引起了很多人的興趣,那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白居易為什麼寫下《長恨歌》。
  • 《長恨歌》裡的情與恨
    把本來都是男人惹得禍,硬說成是女人帶來的,是女人的錯。最典型的是周幽王烽火戲諸侯。周幽王為了哄得愛姬褒姒一笑,竟把國家安全拿來當兒戲,無端點燃了烽火臺,引得各地諸侯來救,空跑了一趟。褒姒倒是笑了,諸侯們卻被氣惱了。後來,真的戰事來了,他又點燃烽火臺,諸侯們以為又是戲耍他們,沒有一個來救,周幽王因此亡了國。這亡國之責明明在這個周幽王太昏聵,把女人看得比國事還重。
  • 經典朗誦名篇《長恨歌》(喬榛、丁建華朗誦視頻)
    朗誦:《長恨歌》作者:白居易朗誦:喬榛、丁建華長恨歌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緩歌謾舞凝絲竹,盡日君王看不足。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九重城闕煙塵生,千乘萬騎西南行。翠華搖搖行復止,西出都門百餘裡。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花鈿委地無人收,翠翹金雀玉搔頭。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黃埃散漫風蕭索,雲棧縈紆登劍閣。
  • 惟願天下有情人,此生廝守無長恨
    《長恨歌》《梧桐雨》《長生殿》這三部作品便道出了這一傳奇的愛情故事。《長恨歌》是白居易有感於唐明皇與楊貴妃的愛情而創作的,敘述了他們的愛情悲劇。在唐明皇與楊貴妃的愛情故事裡,美好的時刻正如《長恨歌》中所寫:「承歡侍宴無閒暇,春從春遊夜專夜。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唐明皇縱有三千佳麗在側,卻獨愛她一人,六宮粉黛嬌豔,也抵不過她回眸一笑。
  • 《畫境長恨歌》:難度為零的詩畫解謎遊戲 美的讓人挪不開眼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白居易借歷史人物和民間傳說寫成《長恨歌》,敘述了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愛情悲劇,感染著千百年來的讀者。《畫境長恨歌》就將這段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通過極具東方美學韻味的水墨畫形式向玩家娓娓道來,讓整首詩的敘述更添一份感動。
  • 《長恨歌》白居易
    《長恨歌》(上)《長恨歌》(下)
  • 長恨歌原文及翻譯!
    ,那麼,長恨歌的原文和它的翻譯是什麼呢?長恨歌原文: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侍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雲鬢花顏金步搖、芙蓉帳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承歡侍宴無閒暇、春從春遊夜專夜。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金屋妝成嬌侍夜、玉樓宴罷醉和春。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憐光彩生門戶。
  • 長恨歌傳
    附錄《長恨歌》白居易  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  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緩歌慢舞凝絲竹,盡日君王看不足。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闕煙塵生,千乘萬騎西南行,翠華搖搖行復止,西出都門百餘裡,  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峨眉馬前死。花鈿委地無人收,翠翹金雀玉搔頭,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黃埃散漫風蕭索,雲棧縈紆登劍閣,  峨眉山下少人行,旌旗無光日色薄。
  • 《長恨歌》被唱出來了,這一幕讓全場落淚
    經典傳唱人王錚亮與已過世的王之煬老人隔空對唱《長恨歌》,令不少人當場落淚。這個動人場景,不由得讓人回想起三年前那次暖心的網絡翻唱接力……昨晚,《經典詠流傳》節目播出最新一期隨後社交媒體刷屏了這首刷屏的作品,是《長恨歌》《長恨歌》(節選)唐·白居易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 《妖貓傳》裡的《長恨歌》竟然是一首懸疑推理詩?
    而此後唐玄宗派一個道士去找尋楊貴妃,結果「上窮碧落下黃泉」都沒找到,最後道士在仙山上找到了貴妃。著名學者俞平伯認為,詩以「長恨」為名,寫至馬嵬坡就足夠了,何必還要在後面假設臨邛道士和玉妃太真呢?自「臨邛道士鴻都客」至「此恨綿綿無絕期」,講的卻是一個道士幫唐玄宗到仙山尋找了楊貴妃,楊貴妃送了她與玄宗的信物。
  • 曹燦讀古詩文 | 白居易《長恨歌》
    今天請欣賞‍白居易《長恨歌》。長恨歌[唐] 白居易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侍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雲鬢花顏金步搖,芙蓉帳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承歡侍宴無閒暇,春從春遊夜專夜。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金屋妝成嬌侍夜,玉樓宴罷醉和春。
  • 張國榮&唐鶴德: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愛綿綿無絕期
    前者的緬懷山呼海嘯,後者的思念悄無聲息,但它的重量足以摧山坼地。亦如他對他的思念,不需刻意想起,因為它早已融入他的血液裡,是每一個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的清晨,是每一個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的黃昏。他們的愛情開始於張國榮26歲,唐鶴德23歲的時候,他們的情誼卻可以上溯至年少時。
  • 朗讀 | 白居易《長恨歌》:電影演員喬榛、丁建華朗誦
    長恨歌,歌長恨。當年三十五歲的白居易,與友人談起天寶往事時,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愛情悲劇及相關遺聞傳說讓他們不勝感慨。他們惟恐這一希代之事,與時消沒,不聞於世,便由擅長抒情的白居易為之作詩歌,由陳鴻為之寫傳奇小說《長恨歌傳》。於是,有了這一千古傳頌之作。非史,卻更動人心魄,其中情因愛緣,纏綿悱惻,愛恨情仇,都隨安史之亂的流血而歸於歷史那頭寂靜的閒隅。而大唐,也再無法承載舊日的輝煌。
  • 白居易長恨歌背後 | 大唐盛世的粉飾與真相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唐朝詩人寫詩懷古,既懷真正的古,那是唐朝以前的古;也懷自家的古,那是安史之亂以前的盛唐。後者當中,最出名的就是白居易的長詩《長恨歌》。不過用今天的視角來看,這首詩的主題不像懷古,更像是「愛情的代價」。 《長恨歌》大約可以分為三個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