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哥名叫陳亞,卻是我們團隊心目中的冠軍。他是我的助理。我常常想,上輩子我一定是拯救了銀河系,才會遇到宇宙第一能幹的神助理。當去第一巡迴法庭工作,選助理時其實很隨意。思聰說:我不在乎我的朋友有沒有錢,反正他沒我有錢。我說:我不在乎我的助理能不能幹,反正他沒我能幹。現在想想,當初說的大話竟然都是用來打臉的。雖然我不是最優秀的主審,但他是最優秀的助理。在這個靠業務說話的地方,我們都尊稱他為「亞哥」。我不好說他的業務水平在我之上,但至少不在我之下。
經過短暫的磨合,我們成為了最為合拍的搭檔。我講課,他會拿出耳目一新的ppt;我結案,他會拿出條理分明的審理報告;我撰寫文章,他會拿出內容詳實的參考資料;我辦公眾號,他會拿出精彩紛呈的推廣方案。亞哥是我見過的最強大腦,甚至我不知道,他究竟能給我帶來多少驚喜。他是廈門海事法院的法官,有著豐富的審判經驗,審過許多為人知和因種種原因無法為人知的大要案,屢立戰功。至今我也想不明白,他為何放著好好的主審法官不當,背井離鄉地跑到這裡當助理。在一個審判團隊,如果主審法官是教練,助理則是場上的隊長,好的助理是場上的核心與靈魂人物,關鍵時刻,能衝上去,教練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隊長,畢竟是他們直面堆積如山的案卷、針鋒相對的當事人以及似乎永遠也遙不可及的結案率。亞哥是個自帶光芒的人,身上充滿了正能量,能夠吸引所有人。在他身上,我看到了那個叫凝聚力的東西。他從一名來自專門法院的法官迅速轉變為「全科大夫」,其專業素養令人驚嘆不已,他不僅能將一個法學理論的內容脫口而出,還能講清來龍去脈和發展演進;他是法條的「點讀機」,大家常常驚嘆他長著「藏經閣」一樣的腦袋,哪條規定在哪部法律中的哪一部分,他都一清二楚。「亞哥出品,必為精品。」每個案子,他都會全方位、多角度地進行考量,會在審理報告中寫出多種處理思路,一一陳述利弊,複雜的案子還會畫出縱橫捭闔的思維導圖。紀曉嵐說「心心在一藝,其藝必工;心心在一職,其職必舉。」他用「匠心」將「辦案」這件事做到了極致。
成年人的世界裡,除了容易發胖,就沒有容易二字。亞哥是兩個男孩的父親。作為每天被一個孩子都搞得焦頭爛額、一地雞毛的中年老母,我難以想像亞哥的妻子會有怎樣幸(xin)福(suan)的育兒經歷。去年年終我父母堅持自己動手,請亞哥全家來家裡吃飯以表達謝意,小兩口輪流看兩個孩子,像衝鋒打仗般地吃完了飯。他們走後,母親連聲搖頭嘆息:哎,太不容易了。是啊,日漸衰老的父母,剛剛入小學的大兒、尚在襁褓的小兒,這些重擔都壓在了柔弱的妻子的肩上。我猜想,亞哥的妻子和千百個巡迴家屬想的一樣:盼你留在身旁,卻不忍阻擋你出去看世界的夢想。為了減輕妻子的負擔,亞哥每個周五晚上都要從深圳趕回廈門,周日晚上再趕回深圳,風雨無阻。這周深圳剛剛經歷了令人瑟瑟發抖的「山竹」,我特意發微信給他,「安全第一,晚點回來。」高鐵剛一開通,他就趕回深圳,穿越「叢林」上班了。深圳至廈門近600公裡,最快的動車也要近四個小時,加上兩頭的時間,得六個小時。每周他都要輾轉十二個小時,跋涉上千裡,每逢節假日還要加入到搶票大軍的行列。如果歲月有刻度,巡迴的歲月於我而言,是父母額前增添的幾縷白髮,是小朋友的十釐米身高,是我減掉的負二十斤體重。於亞哥而言,便是這一張張承載著對團聚的期許的火車票。
巡迴法庭的工作強度很大,為了這每周的短暫團聚,亞哥平時不得不加班。某人說:你見過凌晨四點的北京嗎?亞哥說:凌晨幾點的深圳我都見過。在季度末或年末結案的時候,亞哥就睡在辦公室。一巡的保安都知道這個辦公室燈光滅的最晚的年輕人。這張張火車票,連接著故鄉與遠方,連接著親情與夢想。我一直困惑,夢想前路的燦爛,能否抵過家人在側的淺笑。我更不知道,車輪啟動的瞬間,心裡究竟默念過多少次對不起。這一張張小小的車票,承載著巡迴的四季,也承載著亞哥前進的夢想。來不及拍掉長途跋涉的塵土,就能量滿滿地再迎接新的一周高強度的工作。這張張火車票,還帶回來可人的點心、好喝的茶、醇厚的酒,通過這些車票,戰(chi)友(huo)的情誼愈加深厚,戰鬥的能力更為彪悍。有些人是被時間推著走的人,亞哥是推著時間走的人。在去南寧出差的高鐵上,四個小時的行程,亞哥拉著我和宏宇,將執行異議之訴司法解釋的徵求意見稿從頭討論到尾。他不能容忍時間的浪費,每次我出差的路上,他都會帶上一大堆作業讓我看。他似乎永遠不知疲憊,但是有一次我們一起出差去北京,我發現他累得坐在我辦公室的沙發上睡著了。原來亞哥也會累。是他讓我堅信:夢想的地方,總有一天腳步會到達。
在高強度、快節奏的巡迴法庭,我感覺每天不是在開庭合議,就是在開庭合議的路上。於是那車輪滾滾的高鐵車廂,成為了我們工作的第二戰場。那一份份力透紙背的民事判決、那一篇篇傳道解惑的理論文章、那一個個落地生根的奇思妙想、那一段段感人至深的隨筆文章,或許就誕生於這高鐵車廂上,誕生於出差的路上。「毓瑩姐,開個公眾號吧,多傳播一下我們的裁判理念。」「好啊。」於是有了「法盞」公眾號,一盞燈照耀另一盞燈,一團火燃燒另一團火,照亮彼此,照亮前路,讓我們在法治的道路上勇敢前行。「毓瑩姐,重新作個ppt 吧,讓講課的內容更清晰,多畫些表格。」「好啊。」於是有了點擊量超過兩萬的《86張ppt一站式詳解執行異議之訴》。「毓瑩姐,快六一了,出個特輯吧。」「好啊。」於是有了《一姐在一巡》,讓無數人認識了我家「小妖精」。多少次我光鮮地站在臺前,他都是默默的從事著輔助工作。今天我要鄭重地說聲,謝謝!感謝命運讓我們組建一個團隊,讓我遇見了你們,也遇見了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