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格尼尼的《第一小提琴協奏曲》第二樂章 2041

2021-03-04 音樂的奉獻

《降E大調第一小提琴協奏曲》,是帕格尼尼1811年創作。作者一共寫了至少六首小提琴協奏曲,但經印刷出版的只有兩首,至今仍常被演奏的就是這首《降E大調第一小提琴協奏曲》。

 

此曲原作是用降E大調寫成,但為了減少小提琴演奏的難度,顯現特殊效果,將樂器調高半音,並使用D大調樂譜,所以也稱為《D大調第一小提琴協奏曲》。如今無論是管弦樂或主奏小提琴,一般多以D大調演奏。

 

這首樂曲充分發揮了帕格尼尼獨特的二重泛音或跳弓等艱難的技巧,是一首具有巨匠風格的精品協奏曲,曲中充滿了義大利民間音樂的風格,展現出如歌般優美的旋律。音樂本身形式比較單純。

 

全曲共三個樂章:

第一樂章,莊嚴的快板,

第二樂章,富有表情的慢板,

第三樂章,精神抖擻的快板。

第二樂章,富有表情的慢板,b小調,4/4拍子,三段體。以管弦樂持續強而有力地呈現的和弦開始, 音樂非常生動精彩。在管弦樂沉默之後,主奏小提琴即奏出如小抒情曲般熱情洋溢而又悠緩深沉的娓婉旋律。緊帕格尼尼接著是管弦樂再度奏出強烈的和弦,直接進入第三樂章。

奧古斯汀.赫德利希(Augustin Hadelich)1984年出生於義大利,他的父母都是德國人,5歲起隨父親學琴,他是一名天才兒童,在早期學習中,主要依靠不定期的參加大師班課程,他的老師包括 Uto Ughi、Christoph Poppen、Igor Ozim、Norbert Brainin。

1999年他在自家農場遭遇一場嚴重的火災,隨後全家移民到德國。

 

2004年他同他的父母移民到美國。畢業於紐約茱莉亞音樂學院,師從於Joel Smirnoff。他曾獲得2006年美國印第安納波利斯小提琴比賽第一名。2009年獲得艾弗裡.費雪獎,2011年獲得英國「Borletti-Buitoni」獎學金,2012年獲得林肯中的「 Martin E. Segal」獎。

他曾在2006年至2010年,使用1683年的斯特拉迪瓦裡小提琴「金戈爾德」。目前,他使用的是一把1723年的斯特拉迪瓦裡名琴,名為 「Ex- Kiesewetter」,此琴由芝加哥斯特拉迪瓦裡協會借出。

今日分享,奧古斯汀.赫德利希小提琴演奏帕格尼尼《第一小提琴協奏曲》第二樂章,賈德·比納米尼指揮底特律交響樂團協奏。

推薦:

相關焦點

  • 欣賞小提琴協奏曲 帕格尼尼《鍾》
    他在演奏和作曲兩方面都把小提琴技巧推上了頂峰,為後代留下了一批質量極高的小提琴作品,震撼19世紀的炫技大師,其聲名傳至今日。《第2號小提琴協奏曲》(Violin Concerto No 2)作於1826年,其中的第3樂章標題為《鍾》(La campanella),以模仿鐘聲而著名。
  • 十首經典小提琴協奏曲推薦
    此曲創作於1880年,第一樂章以變相的奏鳴曲式寫成,其中第一主題極富戲劇性;  第二主題較柔和。音樂在發展過程中逐漸加強力度,最後再現部以華麗堂皇的尾奏結束這個樂章。第二樂章類似船歌搖晃擺動的旋律極其著名。  第三樂章以一長段堅決有力的序奏開始,然後是活潑熱情的迴旋曲主題與幾個插段交替出現、自由的感覺。
  • 巴伯《小提琴協奏曲》(第一樂章)第1878期
    巴伯的小提琴協奏曲是作曲家音樂創作的一部傑作,也是近現代小提琴協奏曲中難得的經典名曲,在這首小提琴協奏曲中,抒情的旋律,動人的和聲以及鮮明的音樂特點,都體現出巴伯獨特的個人風格。這首小提琴協奏曲作於1939年,是受美國一位富商的被保護人之託而作。當巴伯寫好第一、二樂章時,請一位小提琴家試奏,那位青年小提琴家嫌它太簡單,缺少協奏曲的光彩。
  • 【音樂】律動心弦:世界十大小提琴協奏曲
    這首樂曲特別令人詫異的是它的名稱——《西班牙交響曲》,這在所有的小提琴協奏曲也是罕見的。我們不得不將其認定為拉羅的特色,因為除此之外的小提琴作品,拉羅也分別冠名為:《俄羅斯協奏曲》和《挪威幻想曲》等。這首樂曲不但在外表上有華麗的效果和迷人的情調,而且在內容上也頗具深度。
  • 古典音樂 | 貝多芬《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第一樂章
    有趣的是四首當中,除門德爾頌的一曲採用e小調外,其他三首都採用D大調;同時,除門德爾頌有另一首小提琴協奏曲外,其他三人都只譜寫一首小提琴協奏曲。今天,我們介紹貝多芬的《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第一樂章。路德維希·范·貝多芬(德語:Ludwig van Beethoven,1770年12月16日-1827年3月26日),德意志作曲家、鋼琴演奏家。
  • 為炫技而生的小提琴曲—帕格尼尼《鍾》
    加琴姐微信號:V1514446869,進入小提琴、琴童家長微信交流群,與各位琴友交流溝通琴技。一部經久不衰的小提琴協奏曲《梁祝》,無疑令小提琴成為國人熟知的西洋樂器之一。追根溯源,在小提琴界有如神一般地位的義大利小提琴家帕格尼尼的演奏藝術,至今仍是小提琴演奏技巧的範本。
  • 【周末音樂廳】「當代無庸置疑最偉大的小提琴家」——維尼亞夫斯基d小調第二小提琴協奏曲
    小編語:在帕格尼尼之後的眾多小提琴家中,維尼亞夫斯基可說是最接近頂尖的一位。他的演奏融合了法國學派的技巧以及斯拉夫民族的氣質。他不僅能輕鬆地炫耀過人的技巧,更能另聽眾感動得落淚。安東.魯賓斯坦稱讚他為:「當代無庸置疑最偉大的小提琴家」 。 維尼亞夫斯基的握弓方式與當時的習慣大不相同:他將右手肘抬得相當高,並且以食指第二關節以上部分壓緊琴弓。後來許多小提琴家採用此種方式,尤其是以海菲茲為代表的俄國學派,便是以維尼亞夫斯基的握持方式為基礎。
  • 【音樂】躍動的音樂精靈:欣賞世界十大小提琴協奏曲
    第一主題是一個充滿幸福,又蕩漾著憂愁的優美旋律。同時,這一樂章的華採樂段也體現了小提琴演奏的高超技巧。第二樂章,行板,D大調,6/8拍, 這是一個抒情的而且富有孟德爾頌韻味的極其醇美的樂章。第三樂章,以奏鳴曲式寫成,也是世界著名的樂章。
  • 柴科夫斯基《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第一樂章 大衛·格瑞特 2068
    》第一樂章柴科夫斯基的《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被譽為世界「三大小提琴協奏曲」之一,其他兩首為貝多芬與勃拉姆斯創作。這首小提琴協奏曲充滿了濃鬱、優美的俄羅斯風味和柴科夫斯基鮮明的特色。《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是他很少用光輝的D大調寫成的作品之一。 《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作於1878年,是作曲家一生創作黃金期最傑出的一部作品。1877年柴科夫斯基結束了與他的學生米留科娃僅有兩個星期的婚姻後,作曲家前往巴黎、維也納、及義大利旅遊散心。
  • 帕格尼尼《鍾》為炫技而生的小提琴曲
    一部經久不衰的小提琴協奏曲《梁祝》,無疑令小提琴成為國人熟知的西洋樂器之一。
  • 「帕格尼尼」金獎得主 | 小提琴家寧峰演繹艾爾加《小提琴協奏曲》、勃拉姆斯《鋼琴三重奏》
    寧峰1981年出生於四川成都一個普通的家庭,爸爸是一位喜歡小提琴音樂的司機,媽媽是醫生,四歲開始學習小提琴,師從四川省歌舞團演奏員文有信老師學習,11歲考入四川音樂學院,跟隨我國著名小提琴教育家胡惟民教授學習,17歲被世界著名音樂學府英國皇家音樂學院以全額獎學金錄取,師從小提琴演奏家胡坤教授學習,成為皇家音樂學院建校以來近200年來第一個以滿分成績畢業的學生。
  • 第十二屆中國金鐘獎(小提琴)比賽上海賽區參賽選手|協奏曲專場音樂會
    參賽曲目:1.巴赫:a小調無伴奏奏鳴曲 莊板與賦格2.帕格尼尼:隨想曲第11首3.莫扎特:第五小提琴協奏曲第一樂章4.普羅科菲耶夫:D大調第二小提琴奏鳴曲5.馬思聰:牧歌;6.克萊斯勒:維也納隨想曲7.維尼亞夫斯基:主題與變奏1998年出生於山西,六歲跟隨父親學習小提琴,2016
  • 初六·推薦 | 這場音樂會,享有「東方帕格尼尼」美譽的寧峰將傾力加盟,權威演繹帕格尼尼第一小提琴協奏曲!
    獨 奏-寧 峰 關鍵詞:帕格尼尼國際小提琴小提琴家:寧峰小提琴家寧峰是當今最傑出的亞洲小提琴家之一,自2006年獲得小提琴領域頂級比賽「帕格尼尼國際小提琴大賽」冠軍之後,寧峰在國際樂壇馳騁已十餘載在此次巡演中,寧峰將演奏帕格尼尼第一小提琴協奏曲這一他最受稱道的作品。
  • 小提琴伴奏曲《我的野蠻女友》、《莫扎特弦樂四重奏》、《巴赫a小調小提琴協奏曲第一樂章》
    《我的野蠻女友》主題曲,由申升勳演唱;2016年,《I Believe》作為《我的新野蠻女友》電影的主題曲,由張信哲演唱小提琴曲《我的野蠻女友》演奏示範:小提琴曲《我的野蠻女友》伴奏試聽:小提琴曲《莫扎特G大調弦樂四重奏》
  • 貝多芬《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第三樂章 帕爾曼 0625
    貝多芬除了著名的九部交響曲之外,他的鋼琴協奏曲和僅有的一部小提琴協奏曲等作品都在音樂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 《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被認為是四大小提琴協奏曲(貝多芬、柴科夫斯基、勃拉姆斯的《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和孟德爾頌《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之首,也被譽為小提琴協奏曲之王。這首樂曲旋律柔美、格調高雅、規模宏大,頗具王者風範。
  • 小提琴演奏【帕格尼尼《鍾》】,以高難度的技巧,創造出模仿鐘聲的特殊音效.
    >小提琴曲【帕格尼尼《鍾》】欣賞作者:佚名  (源於網絡)       帕格尼尼(Paganini),這位義大利的小提琴炫技大師是世界音樂史上一個魅力無窮、影響深遠、時間衝不淡其作用的偉大藝術家。他在演奏和作曲兩方面都把小提琴技巧推上了頂峰,為後代留下了一批質量極高的小提琴作品,震撼19世紀的炫技大師,其聲名傳至今日。  《第2號小提琴協奏曲》(Violin Concerto No 2)作於1826年,其中的第3樂章標題為《鍾》(La campanella),以模仿鐘聲而著名。
  • 小提琴伴奏曲《羅蜜歐與朱麗葉》、《新疆隨想曲》、《孟德爾頌e小調協奏曲第一樂章》
    小提琴曲《羅蜜歐與朱麗葉》演奏示範:小提琴曲《羅蜜歐與朱麗葉》伴奏試聽:小提琴曲《新疆隨想曲》         隨想曲也叫奇想曲,是作曲家憑自由幻想創作的樂曲通稱小提琴曲《新疆隨想曲》演奏示範:小提琴曲《新疆隨想曲》伴奏試聽:
  • 勃拉姆斯: 第一小提琴協奏曲(穆特)
    勃拉姆斯於1878年夏起稿,年底完成,1879年元旦初演這部名作,與貝多芬、孟德爾頌的小提琴協奏曲一起被列為世界上三大小提琴協奏曲。其樂思富於變化,有深度。題獻給初演時擔任獨奏的好友、匈牙利著名小提琴演奏家約瑟夫·約阿希姆。
  • 紀念帕格尼尼誕辰:天上掉下來的帕格尼尼
    這樣小心翼翼地做人,就算當上院士,也不會有什麼出息。」丹麗沒說話。看得出她不贊成我的講法,覺得我太衝。離開辦公室回到家,我覺得需要提提精神,於是打開音響,放進拉賓(M.Rabin)演奏的帕格尼尼《第一小提琴協奏曲》,選了第三樂章。提琴的跳奏由弱漸強,琴聲振奮歡快,充滿活力,帶來滿屋燦爛陽光。樂曲變化多端,展示了一個又一個小提琴演奏的高難技巧。
  • 世界四大小提琴協奏曲,你都聽過嗎?(附完整視頻演出)
    古典樂派時期形成的由小提琴、鋼琴、大提琴等一件樂器與樂隊競奏的控協奏曲稱"獨奏協奏曲"。可有單樂章奏鳴曲式如《小提琴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臺》,亦可有多樂章的古典四大小提琴協奏曲。黃蒙拉  孟德爾頌《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 維也納交響樂團全曲由三個樂章構成:第一樂章 熱情洋溢的快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