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特布蘭切特,年輕的時候是世間的精靈,經歷歲月沉澱,簡直溫柔到蘇爆。
她的美沒有斯嘉麗詹森驚豔,也沒有安妮海瑟薇甜美,更加沒有安吉麗娜朱莉的性感 。
但是她的美不張揚也不平淡,不嫵媚卻又把男的女的都迷得神魂顛倒,她的美是骨子裡透出的美,是氣場和多年磨礪沉澱下來的美。
現在看來,凱特的特質真的帥的一塌糊塗。
可能是因為年齡大了,臉上膠原蛋白流失,皺紋也多了一些, 整體上給人的感覺是更加稜角分明,所以如果不笑的話,才會讓人覺得有些許刻薄吧!
但是小編一直覺得凱特是那種少有的能讓人覺得老得很好看的人, 雖然和年輕時比起來也是有挺大差別的,但是會讓令人感嘆,這是另一種美。
她既可以很A很帥氣,掰彎眾女孩,也可以展現女性那柔美的魅力,真的很讓人慾罷不能了。
就像一瓶好酒耐看耐品禁得住時間的考驗,醇香濃厚。
美麗的臉蛋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裡挑一!
凱特也是一個很搞笑的演員,有興趣的可以搜搜《艾倫秀》,絕對可以讓你重新認識這個「大魔王」,浮想聯翩!
小編真正意識到凱特的魅力,是在2012年電影《霍比特人》中,飾演精靈女王。
當時真的是月光下的神採,白衣飄散,金色的頭髮顯得尊貴十足,不食人間煙火。
2015年,在《灰姑娘》中,好多觀眾看完之後,似乎都喜歡上這個毒辣的後媽!
第一次覺得後媽比灰姑娘還美,也是第一次想幫後媽把灰姑娘幹掉!小編不鎮定了!
畢竟是耳熟能詳的電影,凱特在裡面的表演還是不錯的。
高傲的姿態,逆天的顏值,一轉眼,一挑眉,滿滿都是戲。
也有的網友覺得首次挑戰反面角色也是為了給電影票房吸引噱頭吧!但是小編認為能夠看到凱特的後媽也是不錯的欣賞。
2017年《瞞天過海:美人計》,劇情似乎有點類似之前的《十二羅漢》,但是在劇情最後反轉的很是爽!
這是一部很典型的商業娛樂喜劇電影,就像有的網報評價,它不是讓觀影者走進影院思考人生的。這部電影很清楚自己在做什麼,以及它的目的是什麼——讓觀眾好好享受一段美好時光。
她是好萊塢唯一被視為「梅姨繼承人」的女演員,因為她有教科書般的演技。
可男可女,可直可彎,可高貴可低賤,戲路寬得能跑十輛車,因為她演什麼像什麼。有人這樣評價她的演技。
就可以扛得起商業片,也可以載得起文藝片,商業,文藝兩手抓,妥妥不是事。
在1998年靠出演《伊莉莎白》從戲劇走向銀幕,這也奠定了大魔王日後的女王風。
只會演一種角色風格的演員並非好演員,能駕馭任何一種角色轉變的才叫演技精湛。小編認為這個世界上最霸道,最犀利的美,最尖端的美就是來自於雌雄同體。
在2007年《我不在那兒》電影中扮演鮑勃·迪倫一個年齡段,並且的是反串出演,帥至天際。
該片獲得第64屆威尼斯電影評委會大獎,凱特·布蘭切特憑藉該片反串表演獲得最佳女演員獎。
這個時候的凱特,氣質已經與眾不同,攻氣十足,似乎還顯得稚嫩些,但是時間讓凱特的氣質越發的迷人。
2008年的電影《班傑明·巴頓奇事》中,小編直接看到帥氣的布拉德皮特和凱特布蘭切,其他的紛紛靠邊站。
但是這個電影無疑是成功的,一首長達一個世紀的個人史詩,一段跨越時間的愛情,在時間的長河中逆水行舟的班傑明·巴頓將帶觀眾從相反層面體會生的歡樂與死的痛苦。
也是大衛·芬奇放下屠刀的轉型之作——一部專注於生命最華美篇章—生、死和愛的史詩。
2013年的《藍色茉莉》,讓凱特的文藝片質量達到了巔峰。
憑藉本片的出色表演,凱特獲得了2014年第86屆奧斯卡金像獎的最佳女主角的獎項。
2015年,凱特·布蘭切特從演繹伊莉莎白女王,到《卡羅爾》中的陷入婚姻危機的婦女。
影片講述了50年代兩位女性之間的情感糾葛,凱特精湛的演技讓人折服,舉手投足間飽含著對魯尼·瑪拉所飾演的年輕女孩的愛戀。
在這劇電影中,大魔王的氣質被體現的淋淋盡致,越老越有味道的聲音讓人聽了很有感覺。
說她眼睛裡有整個宇宙,似乎一點都不誇張。
小編記得有人這樣描述伊莉莎白女王,「太清楚自己那絕世無雙的天性,不應屈居於任何男人之下。」這句話可以同樣用來描述凱特她本人。
凱特雖然也演過許多爛片,但是似乎很少有爛演技的。
2020年的《玉面情魔》是由吉爾莫·德爾·託羅執導,凱特布蘭切特和魯妮·瑪拉都有參演,之前他們共同演繹的《卡羅爾》令人印象深刻,不知道這次又會給觀眾帶來怎樣的驚喜,令人期待。
凱特·布蘭切特說過,我不願意活在一個身份裡,做演員就是與自己為敵,不停地活在別人的生命裡。
這種虛構和分裂是一種悲劇,但越悲劇的女人,其實生命越完整。
這就是一個演員對於自己的演戲的態度。大魔王就是大魔王,有著自己的想法與感悟,才會一步步變的如此的成功。
千篇一律的皮囊不如有趣的靈魂,演戲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