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樣的臺灣「中秋」

2021-02-16 麵包職人吳寶春

很多節日的氣氛都圍繞著「吃」在延展,對於吃,中國人有太多的話要說。我們享受的不僅僅是美食帶來的快樂,反而是食物背後的文化與味道帶來的記憶。

在臺灣,每年的中秋節都有著與眾不同的「吃的習俗」。讓原本就熟悉的節日因為不同的地域文化變得新鮮。

每逢中秋節,你會看到大街小巷裡一攤又一攤的自助烤肉,這絕對是臺灣中秋節一道特有的風景線。大家聚在一起,吃著烤肉,望著圓圓明月,享受這份團圓。而且,凡是在臺灣的夜市裡,你見得最多的就是專門賣燒烤的,種類也是多種多樣,海鮮、蔬菜、肉....都會成為一份美味。

其中不得不說的是「烤肉」,臺灣的口味偏甜,這種外皮酥脆的肉帶有一點點蜜汁口味。在臺灣當地很少用到烤盤烤網放一般都會放錫紙,只有烤制一些特殊食物的時候,才會用到烤盤。其實,只要將烤肉一股腦倒進去,像炒菜一樣翻烤,一些人還會放上一片吐司,在烤制的微微發黃的時候,夾上烤肉一起食用。

臺灣火鍋多種多樣的的湯底讓人印象深刻。很多人會先喝湯底,然後再涮菜和肉。而且一般臺灣火鍋自助形式比較多,菜品也非常豐富,但是你在臺灣很難吃到特別辣的火鍋,一般火鍋店裡的辣都是甜辣味道的。 

中秋也是柚子成熟的季節,家家戶戶走親訪友都會選擇月餅或者文旦禮盒,文旦其實就是柚子,顆粒飽滿,但是個頭較小,是臺灣當地人在中秋時最愛食用的水果。

在甜品滿大街都是的臺灣,中秋節少不了月餅,除了像我們常見的傳統月餅,最常見的還是酥類月餅,例如:蛋黃酥、芋頭酥、鳳梨酥。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鳳梨酥。鳳梨酥是一種點心,現在成了臺灣糕點的象徵,外形、做法和月餅很相似,入口後的鳳梨酥,餅皮酥而不脆,比月餅皮硬朗,口感十分鬆軟,內餡糯軟,夾雜著粗粗的鳳梨纖維,酸酸甜甜的味道,一層帶一層朝味蕾湧來,同時,滿嘴都是濃鬱的鳳梨的香味和奶油味道。

臺灣鳳梨酥分為三種,一種是鳳梨冬瓜酥,是用純冬瓜製作成內餡,口感軟綿,味道甜。一種是用當地特產土鳳梨製作的鳳梨酥,酸度比甜味明顯,纖維多,特別有層次感。還有一種鳳梨酥,是酸甜相間各半,是冬瓜和鳳梨的混合內餡。一些店面有酸鳳梨酥也有甜鳳梨酥,口感不一,纖維顆粒感也是參差不齊。剛烤好的鳳梨酥,一定要放涼,和月餅一樣,也需要要封存個一兩天,等鳳梨酥回油後,才好吃。

相關焦點

  • 月到中秋分外明:天文專家教賞「別樣」中秋月
    原標題:月到中秋分外明:天文專家教賞「別樣」中秋月   新華社天津9月28日電(記者周潤健)中秋將至,「賞月」是重頭戲之一。今年的中秋月不僅是「十五的月亮十六圓」,還是本年度「第二小滿月」。如何欣賞這一輪「別樣」的中秋月,天文專家在此為公眾提出建議。
  • 這個中秋別樣好 兔爺,月餅,集市...才是孩子們要的中秋
    無巧不成書,在9月11日,「玩美時光京客隆店」成功舉辦了一場中秋特別藝術活動「跟著兔爺過中秋」。所以,有機會和一群用心的老師和熱情的孩子一起度過一個愉悅的童趣兒夜晚。 以藝術載體,融入傳統節日文化特色,這個中秋別樣好▼ 【京味版中秋-兔爺駕到】
  • 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的別樣中秋:別樣團圓家國情
    新華社北京10月1日電 題: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的別樣中秋:別樣團圓家國情新華社記者黃筱、馮國棟、王豐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他們逆行而上,星夜馳援;復工復產,他們一馬當先,紮根一線;助力城市復甦,他們為社會走上正軌按下「快進鍵」。疫情防控已經入常態化階段,他們的國慶、中秋怎樣度過?
  • 宋宴、拜月、網紅帶貨大賽……今年中秋,西湖別樣精彩
    宋宴、拜月、網紅帶貨大賽……今年中秋,西湖別樣精彩 「月到中秋分外明」,中秋節是中國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
  • 【頭條】別樣中秋,福建服刑人員自製十萬月餅獄中催淚大團圓
    【頭條】別樣中秋,福建服刑人員自製十萬月餅獄中催淚大團圓 2018-09-24 12: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戰疫日記七十八】當國慶遇上中秋,在隔離點過節的別樣味道
    【戰疫日記七十八】當國慶遇上中秋,在隔離點過節的別樣味道 2020-10-13 20: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大陸學生感受臺灣中秋:烤肉節?
    「文旦」其實就是一種臺灣當地的柚子,比大陸常見的柚子要小而精緻些,味道並無什麼特殊。由於生在閩南,我兒時的記憶似也有中秋吃柚子的場景,故並未感到很不解。最令我新奇的是臺灣「中秋烤肉」的盛行,許多第一次在臺灣過中秋的大陸朋友也和我一樣發出過疑問:「為什麼中秋要烤肉呢?」
  • 臺灣的中秋習俗有哪些?
    中秋節在臺灣和大陸都是非常重要的節日。臺灣同胞對月亮十分崇拜,習稱月亮為「月娘媽」。每到中秋之夜,家家戶戶要到有月光的陽臺、庭院,擺上桌几,陳上各式各樣的月餅以及柚子、柿子等時令水果,敬奉「月娘媽」。除了賞圓月、食月餅,在臺灣地區還有一些有特色的習俗:臺灣和大陸過中秋最大的不同就是有吃烤肉的習俗。
  • 中秋「習俗」吃烤肉,同根同源,臺灣中秋和大陸卻略有不同
    中秋,全世界中華兒女共同的節日,團圓的節日,雖然這個中秋,大陸和海峽對岸的臺灣仍未能「團圓」,但這一抹」鄉愁「似乎不久就要被」團圓的喜悅「替代了。吃個柚子求「祐子」臺灣的中秋還有個習慣,除了月餅還得吃個水果,那就是熱帶亞熱帶特產的水果柚子。柚子名字聽起來就挺好聽的,和「祐子」諧音,過節吃個柚子也算求個好彩頭。再加上中秋前後恰好是柚子成熟的時期,時令的水果吃起來總是那麼香甜。
  • 【綠豆椪】臺灣小吃鬧中秋
    這裡是2014年咖啡大蒜迎中秋「月餅最後擼一發」直播現場在此,月圓人團圓之際,小麥預祝(德國還得等幾個小時)全國各族人民,向臺灣同胞、港澳臺同胞、海外僑胞,向全世界的中華兒女道一聲:中秋快樂!做出來你非說這是我教你的道地臺灣小吃,我就跟你翻臉!(請注意,不是「地道"臺灣小吃,臺灣淫叫它:"道地"哦)
  • 中秋烤肉,不得不說臺灣人民太會玩!
    關於臺灣中秋烤肉節的故事版本有很多,但大抵都是差不多。在過去,臺灣也是以農耕為主,秋收之後,當地的農民會把稻草架起來進行焚燒,當然會有皮一點的農民朋友朝裡面扔幾個番薯烤烤,可是慢慢的,當地人覺得這樣的方式不足以表達慶祝。於是,乾脆就在現場搭起燒烤的攤子,開始喝酒、烤肉!
  • 臺灣特別的中秋節習俗
    月餅、柚子、烤肉,這是臺灣過中秋吃的三大件。前兩者自不必說,後者有別於傳統習俗。
  • 遇見臺灣,我的輕旅行裡別樣風景
    也許是源於臺灣的影視作品,傳達出的青春氣息,臺灣仿佛每個角落都散發瀰漫著文藝氣息。腳踏車、校園、沙灘上的腳印,鹹濕的海風和放飛天燈的瞬間,都是文藝青年們愛上臺灣的原因。也許是源於浪漫唯美的歌曲,每首曲風像清風一樣拂過臉頰,讓你不得不帶上一點文藝,一點抒情。帶上那顆純真的新,一起發掘臺灣最美的小清新吧。
  • 別樣中秋,別樣賞月,帶著你的寶寶來讀一讀關於中秋的詩詞吧?
    中秋節快到了,在中國的傳統節日中,中秋是最有詩情畫意的一個吧?這麼好的節日,也是學習古詩的好時機哦!帶你的寶寶來讀一讀這些很有詩意的詩詞吧?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宋 · 蘇軾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 2020中秋節月亮什麼時候最圓 今年中秋最圓
    新華社天津9月28日電(記者周潤健)中秋將至,「賞月」是重頭戲之一。今年的中秋月不僅是「十五的月亮十六圓」,還是本年度「第二小滿月」。如何欣賞這一輪「別樣」的中秋月,天文專家在此為公眾提出建議。2020今年中秋最圓時刻最佳觀賞時間>>今年中秋月最圓時刻出現在10月2日凌晨5時5分。
  • 中秋佳節前夕臺灣文旦柚在南寧開售
    中秋佳節前夕臺灣文旦柚在南寧開售 2020年09月17日 08:33:00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南寧9月16日電 (記者 黃令妍)臺灣花蓮鶴崗文旦柚開售儀式16日在廣西南寧舉行
  • 中秋送點什麼好?元祖臺灣柚來幫你
    秋天採收的元祖臺灣柚子堪稱搭配月餅的絕妙選擇。30年老柚樹,甘甜更美味中秋時節前夕,正是柚子的採收期。元祖文旦柚是臺灣地區是赫赫有名的一種柚子,叫做麻豆文旦,堪稱是柚品中的「愛馬仕」,這種柚子皮薄肉白,細軟多汁,有著出類拔萃的甘美滋味。相比往年,今年由於是閏四月,天氣又更加炎熱,生長出來的麻豆文旦更為甘甜可口,品質更勝一籌。
  • 在臺灣怎麼過中秋?吃月餅、拜土地公…還有一樣你絕對猜不到
    臺灣民眾特別重視中秋節許多習俗代代相傳那麼他們的中秋會怎樣過呢?月餅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沿傳下來,便形成了中秋吃月餅的習俗。臺灣中秋節還有一項重要活動是「烤肉」,這又是為什麼呢? 1982年的臺灣報紙新聞報導中這樣介紹:新竹地區有很多民眾盛行烤肉,中秋節便在肉香與煙霧中度過,這讓臺灣民眾體會到了一個與往年不同滋味中秋節。
  • 臺灣人的這項中秋民俗,竟和抗倭名將戚繼光有關
    在臺灣中華民俗節氣的排行榜上,中秋佳節僅次於春節、端午而居探花位置。民眾特愛「全芋席」沒想到,臺灣同胞會如此青睞普普通通的芋頭,頗有創意地將「芋頭家族」分為芋母、芋子、芋孫三代芋,甚至認為,三代同堂,其芋尤香。島內有食諺為證,「七月半鴨,八月半芋」,意指中秋時節的芋頭口感最佳。
  • 我們的節日·中秋|港澳臺這樣過中秋
    今天是中秋佳節,德陽全媒體祝大家中秋快樂、闔家團圓~~       我們過傳統佳節都有自己的習俗,那你知道香港澳門臺灣的同胞們是怎麼過中秋的嗎?       香港澳門臺灣三地,既時尚,又保留了大量傳統文化。中秋佳節,當傳統與現代碰撞,會產生怎樣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