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要在推動產業優化升級上下功夫,在轉變發展方式上下功夫,在提高創新能力上下功夫,在深化改革開放上下功夫」……習近平總書記在廣西考察時的殷殷寄語,指引前行之路。
近年來,南寧市始終牢記總書記囑託,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深入推動技術、企業、資本、人才、服務等各類創新要素融合對接,匯聚創新資源、凝聚創新力量、激發創新活力、形成創新優勢,以更大力度發展電子信息、先進裝備製造、生物醫藥三大重點產業,全力以赴做大做強實體經濟,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用新裝備、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積極培育經濟新增長點,使更多的創新小苗茁壯成長為「工業樹」「產業林」,以高質量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
重點產業「有中出新」 增長動能向高技術產業轉換
今年9月24日,在2020年「灣企入桂」推介會暨籤約儀式上,南寧市和瑞聲科技再一次握緊了彼此的手:瑞聲科技計劃投資300億元建設高端電子信息產業項目,並將其打造成廣西高端電子信息產業的示範基地。
「到今年8月,瑞聲在南寧已落地6個項目,創造了『廣西速度』。」「未來,瑞聲科技將進一步推進在南寧的產業園建設,加快構建區域性高技術產業和先進位造業基地,為廣西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作出更大貢獻。」在會上,瑞聲科技控股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潘政民言語間透露出對南寧市產業創新發展前景的滿滿信心。
引進瑞聲科技及配套企業,建設千億元規模的重要光學、聲學產業基地;推動富士康與華為合作建設智能產業園,推動富士康向千億級企業邁進;引進合眾、天際、海天、恆大等一批項目達產後規模超百億元的龍頭企業……「十三五」以來,市委、市政府緊緊圍繞工業補短板,在產業創新上做足文章,不斷培育新的工業增長點,加快推進新舊動能轉換,大力推進電子信息、先進裝備製造、生物醫藥等三大重點產業多點開花,促進增長動能從傳統產業向高技術產業轉換。
一組組躍動的數字,印證著創新驅動產業發展煥發的活力:
2019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突破1000家,產值超百億元企業3家。三大重點產業規模以上產值佔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產值的37.1%,其中,電子信息產業成為全市產值最大的產業,實現了新舊動能轉換的標誌性突破。
「十三五」以來,全市新增市級及以上企業技術中心累計97家,截至目前共擁有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5家,國家技術創新示範企業4家,國家重點實驗室1家,國家認可實驗室15家,創新平臺總數位列全區首位,一個區域性技術創新高地正逐步形成。
傳統產業「二次創業」 「老樹新枝」帶來滿園春色
「偌大的工廠卻看不到過多工人,依靠機器人便可高效地焊接乘用車箱體、客車艙門等鋁精加工產品。」「原來生產線也能很『智能』,可實現在線檢測和自動檢測,確保了高端鋁加工產品質量的一致性」……9月22日,「企業傳幫帶,共育產業林」工業企業入企交流學習活動走進南南鋁業股份有限公司,看到這些智能化的應用場景,參觀者無不驚嘆。
從以門窗等普通建築型材聞名的傳統製造企業,到向汽車交通電子高端鋁合金新材料智能精密加工為主導的跨越,南南鋁業近年來的蝶變升級、發展成就有目共睹。依靠創新,南寧市加快推動傳統產業「二次創業」,實現了「鳥槍換炮」,「老樹新枝」帶來了滿園春色。
針對鋁的附加值不高,產品覆蓋不夠豐富,南寧市與東北大學成立了廣西先進鋁加工創新中心,以創建國家級創新中心為目標,設置鋁加工全產業鏈九大領域為主攻研究方向,對應建立9個研究體系,為我市打造成為面向中南、西南和東協具有區域競爭力的高性能鋁合金深加工產業發展示範基地打下堅實基礎。
優惠的政策、鮮明的導向,也吸引著傳統產業創新發展、優化升級,向中高端進軍。在南寧,全區首創的「投貸補」聯動技術改造項目融資新模式落地見效,把原有的技改補貼政策事後補,轉變成為事前「助」「補」相結合,技改融資服務提前介入,真正實現了為工業企業「雪中送炭」。
數據顯示,自2019年啟動至今年8月底,南寧市已引導金融機構向55家企業發放貸款,貸款金額為16.47億元。通過實施「投貸補」聯動,2019年全市實現技術改造項目330項,超過2017年、2018年項目數總和,2020年全市計劃推動工業企業實施技術改造300項以上。隨著技術改造的不斷深化,我市傳統優勢產業活力迸發,昂首闊步邁向中高端。
新興產業蓄勢待發 「網際網路+」促高質量發展
走進位於五象新區的廣西數廣寶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高效運轉的鯤鵬計算機生產線十分吸引眼球,「生產線每45秒即可下線一臺PC終端,一天可以生產1200臺。」該公司副總經理胡豪介紹。
就在今年4月30日,由該公司生產的廣西首臺鯤鵬伺服器和臺式機在南寧下線、實現批量生產。如今,數廣寶德正持續構建以鯤鵬產業為核心的數字新生態,推進鯤鵬技術體系賦能大數據、人工智慧、邊緣智能等技術的深度集成應用,不斷探索更多數位化融合的創新應用,推動數字南寧乃至數字廣西實現高質量發展。
創新力度有多大,直接決定了發展質量有多高、未來能走多遠。「十三五」以來,南寧市始終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大力探索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鼓勵企業應用大數據、雲計算等「網際網路+」技術,推進「網際網路+先進位造」和工業網際網路項目建設,創建智能工廠;大力推進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將新興服務業發展作為構建全市現代產業體系的重要抓手,著力推動新城市、新經濟、新動能、新業態發展,力爭把我市加快建設成為區域性新經濟發展策源地。
數據見證改變:2019年我市第三產業增加值2954.32億元,是2015年的1.74倍,總量佔全區比重達27.43%。2019年金融業增加值較2015年增長44.59%,成為2019年中國金融中心指數排名上升最快城市。2019年全市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達1192.36億元,首次突破1000億元。
「下一步,我們將堅持抓當前、謀長遠,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在首府廣沃大地上不斷播撒『項目種』培植『工業樹』打造『產業林』,為全面落實強首府戰略提供強大的產業支撐。」南寧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產業科負責人說。